在群眾集資的糾紛中,「平台」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嘖嘖杯事件燒了幾天後以全面退款作結,在這期間,有從智慧財產、法律觀點,有從傳統產業角度切入事件來觀察,試圖拼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全貌。在這裡,我想試著融合「平台」的觀點討論看看。

Jocelyn Lee
Plain-Tech
11 min readDec 11, 2017

--

嘖嘖杯事件燒了幾天後,腦中一直想寫點什麼,一路從自己較為熟悉到完全不熟的題目掃過一次(智慧財產、法律關係、傳統產業供應鏈、群眾集資平台……等),但又覺得得等構思完備後再開始寫比較好。在此期間,看著各領域的專家紛紛從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切入這個事件,寫出一篇一篇好文章。基於想寫的那股衝動,決定且戰且走,先把自己腦中的想法透過寫作疏理一遍。

嘖嘖杯事件

發生的開始……

事件發生在 2017 年 12 月 5 日晚間至同年 12 月 6 日凌晨,由初心地球社發起專案,在嘖嘖平台上成功集資 6,300 萬台幣的「嘖嘖杯」,在出貨前夕爆出供應廠商 Dr.Si 推出一模一樣,而且訂價遠低於嘖嘖平台早鳥價的「巧力杯」。於是雙方開始了聲明稿大戰:

  1. 初心指控對方將共同開發的產品搶先上市,而且賣得比嘖嘖杯便宜,顯然是針對初心地球社的惡意仿冒行為;
  2. Dr.Si 則回擊杯子的專利權係屬於 Dr.Si 所有,且初心僅負責銷售對產品未擁有權利。況雙方間未簽有任何合作之契約或協議,並不因而對初心負任何責任。
圖/左為 Dr.Si 的「巧力杯」,右為初心地球社的「嘖嘖杯」(來源:TechOrange

想知道更多細節,可以參考〈嘖嘖杯的協力廠商推出一模一樣產品,台灣廠商怎麼老是互相傷害?〉這篇文章並追踨後續報導,目前事件仍然正在持續中。幾天下來就我的觀察,風向也從指責 Dr.Si 仿冒,逐漸轉為對初心地球社經驗不足的檢討。

所以,現在呢?

「關閉集資專案,全面退款。」

在贊助者對平台撥款後覆水難收的不安逐漸擴大,甚至引起批評聲浪後,嘖嘖平台在 7 日約晚上十點在粉絲頁就該事件發布公告:

嘖嘖平台針對事件相關公告

簡單來說:
1. 錢還在嘖嘖平台上,在紛爭告段落之前不會撥款;
2. 退款程序:初心整理名單、嘖嘖負責金流,退款給贊助者。

在今日(也就是 11 日),初心地球社透過嘖嘖平台宣布專案結束,嘖嘖平台將於 14 天內全面退款的消息:

嘖嘖平台公布退款細節

這起事件中,有許多專業人士從智財布局的角度觀察臺灣的製造業(延伸閱讀:群眾募資的杯劇?一起來剖析台灣募資奇蹟「嘖嘖杯」的愛恨糾葛!)、有人從新創團隊在發展初期常容易落入法律陷阱分析(延伸閱讀:從法律角度看「嘖嘖杯雙胞胎事件」:群眾募資平台商品如何避免抄襲?),亦有人從傳統產業供應鏈實務探究事件背後的成因(討論串:https://www.plurk.com/p/mjfjnf)。而我想從群眾集資的流程中,簡單聊聊平台所能扮演的角色。

群眾集資的流程

流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試著用一張圖簡單說明群眾集資的順序及流程:

圖/群眾集資流程

1. 提案者將想法及方案放上特定群眾集資平台;
2. 贊助者透過平台,或其他行銷管道得知該專案,向平台支付款項贊助;
3. 平台提供相關資訊(關於專案成功與否、金流及提案者公告的消息等);
4. (如果專案成功)平台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後,將款項交給提案者;
5. 提案者按進度將方案承諾的物品交給贊助者,或履行相關承諾,例如列上感謝名單等等。

從這起事件,可以怎麼思考「平台」這個角色?

盡相當告知義務,讓消費者明白自己的選擇

常見一句快到大家聽不懂的廣告台詞: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在 〈【是非黑白】創業者該注意的課:群眾募資的法律關係!〉一文中,提供多種贊助方案所涉及的不同法律關係。然而,對非法律背景的人而言,多數對於「贊助行為」不會不會意識到不同的模式間權利義務關係的差異,以及對他們的影響。而且說真的,大部分的群眾集資消費糾紛,往往不會走上法院。

贊助者是一個鬆散的集體,成功募到再多錢,每個人平均付出的金額其實不高,不會為了幾千、幾百塊耗費心力、時間、金錢成本在主張權利上,往往會選擇認賠(然後從此不再信任群眾集資?);又或許願意在產品/成果出現前便予以金援的人們,對於團隊的包容程度高於在購物網站上購買商品,因此在爭議出現時不會給予強烈的苛責,或訴諸強硬的法律程序。

來源:Shutterstock

然而,這不代表贊助者不需要被告知他們選擇背後代表的意義。雖然這些意義往往總是在爭端發生時,才會有人找出來檢視(沒有人逛網拍在買下來之前,會去看網站的退貨條款吧?)但至少得先放著,等真有人想去看的時候能夠得其門而入。

事件發生後,我去找了嘖嘖以及 FlyingV,看有沒有除了免責條款以外的資訊,從他們的服務條款中我沒有看到;倒是在同樣是群募平台的「群眾貝果」服務條款第七條的法律關係中看到:

先求有再求好,若能進一步說明各性質間的差異,並要求提案者在上平台集資時清楚標明各方案性質上屬於哪一類及適用後的效果,一來督促提案者在設計方案時,將需要承擔的義務納入成本的評估裡(不論是否真有能力準確評估),二來在糾紛發生時,無論透過協商或是在法庭上,也為法律關係的認定預先提供分析的基礎。

一個相對的中立者,調停糾紛

群眾集資平台與其他常見的「平台」一樣,都設有免責條款聲明不就雙方間爭議負任何責任──白話一點來講,我只是中介者,出什麼事你們自己喬不關我的事。我以嘖嘖平台的「服務條款」為例(這個其實就是大家註冊時常常沒看就點同意的那些內容。):

圖/嘖嘖平台服務條款(來源:嘖嘖 zeczec

然而,在事件白熱化時,平台無論出於自我防衛立場,不希望事件延燒禍延平台;或者公關的角度,適度的介入、調停雙方間的糾紛,或是協助釐清事件的發生,也能避免贊助者、提案者,甚至提案者與其供應廠商間風向亂成一團。不僅不利於事情的解決,也耗磨大眾對於群眾集資的信任。

在 2016 年初,美國群眾集資平台 Kickstarter 便曾針對一個成功募得台幣 1.1 億,卻因為出貨失敗導致破產的專案,僱用獨立記者進行調查事件發生的原因及責任歸屬,以及如何避免後續類似事件的發生,將結果寫成調查報導的案例。(延伸閱讀:Kickstarter 記者調查報導出爐:橫奪上億資金的 Zano 徒留一場空,我們還能相信群眾集資嗎?

在這一起事件中,其實嘖嘖在法律上大可置身事外,不去管贊助者跟嘖嘖杯提案者,但它在第一時間便先與初心商討延遲撥款事宜,到落幕後的協助退款,不僅有公關效果也算仁至義盡,更成功避免輿論的火燒到自己身上。

One more step:集資成功後的金流、出貨

在金流的控制上,在集資專案成功後一定期間平台就會撥款給提案者,此時平台除了供提案者發公告、接收來自贊助者的訊息以外,基本上已與專案無關,更不會插手後續的出貨、贈品/產品/承諾的履行(除非有糾紛衍生,平台不得不跳出來處理。)

但是,對贊助者而言,他們對於專案以及平台的關注,會持續到收到貨,甚至到收到「無瑕疵的貨」為止;提案者在集資成功開心之餘,接下來便得憂慮是否能在承諾的時程內履行贊助方案。加上近期內群眾集資的專案增多,基數增加的結果,加上媒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本質(爭議、衝突才有看點),

群眾反而不擔心群眾集資失敗(因為錢拿得回來),更擔心:成功之後,然後呢?

美國群眾集資平台市場比我們早面臨類似的問題,第三方的顧問服務,也從著重「如何讓專案成功」到「如何順利出貨 (fulfillment)」,甚至有為平台量身而作的出貨顧問服務。(關鍵字直接打 crowdfunding fulfillment,就跳出一堆顧問公司。)

平台的部分,龍頭 Kickstrater 目前並沒有直接做出貨顧問服務,但他們利用平台這個角色連結資源,讓先前專案留下的腳印傳承給之後的提案者,例如:在平台的「資源」中提供曾經協助專案出貨的廠商名單,或列出幾名各領域的專業人士或公司(同時強調無從中收取仲介費或有任何合作關係),供提案者需要合作夥伴時參考。

圖/曾經協助的出貨廠商名單(來源:Kickstarter
圖/Kickstarter 專家資料庫(來源:Kickstarter

除此之外,金流的控制上,曾經被討論的「出貨險」、「分段撥款」也是之前有專案失敗時被討論的問題。相較於分段撥款需要考驗平台對各領域專案的評估能力(如何切分流程?款項的數目比例如何決定?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專案都會有不同的標準。)且提案者轉換平台的成本很低,「出貨險( Indiegogo 的原文用法是 optional insurance)」便是 Indiegogo 曾經針對壓力管理穿戴裝置 Olive 推出的服務,贊助者多付一定金額,若在預估時間內拿不到貨,就可以拿回贊助金額。(延伸閱讀:贊助專案也要買保險!Indiegogo推延遲出貨退費功能

甚至,其實不需要平台了!?

圖/平台的出現,是希望解決資訊不對等問題(來源:Pixabay

「平台」的出現,是為了解決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資訊不對等」的情形。群眾集資平台一開始的初衷,媒合了贊助者對於好的想法、提案者對於群眾的支持雙方間的需求,並互為彼此的供應者。對於那些資力不是那麼足夠,或是單純想要完成一件事(而不是要進一步籌資成立公司)的人們而言,提供獲得廣大群眾「donate」的機會。

然而,光是把提案放到平台上,並不會自動引來錢潮。專案的社群曝光,才是決定集資能否成功的關鍵;在社群行銷中,靠的不是平台,而是資訊有沒有給到對的受眾身上。換句話說,放上平台只是讓你的想法有個著落,你必須自己設定目標群眾、導流量並拉抬氣勢,才能吸引到贊助。(延伸閱讀:群眾集資經驗談:社群曝光,竟然才是專案的成敗關鍵?

既然如此,只要提案者有足夠的曝光管道,或是自己的導流方式,再找來得以收單的第三方支付進行合作,它與群眾集資平台的角色有何不同?要募得群眾的支持,真的需要依賴平台?事實上,有許多著名的專案,例如臺灣吧、月亮杯,都沒有在特定的群眾集資平台上架,也成功募得目標金額。(延伸閱讀:群募曾經在哪裏跌倒,又要走向何方?

小結

既然平台初始設立的初衷不再,除了消極的導流功能,或從爭端解決的中介者自居,或藉由轉型提供符合現行趨勢的服務,都比死守著「平台中立不管事」的角色來得好。

--

--

Jocelyn Lee
Plain-Tech

練嘸蝦米輸入法意外寫起部落格的傢伙,在野法曹,筆記軟體「熊掌記」忠實粉絲,最想再去的國家是紐西蘭。 📧 mtrg01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