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有資訊焦慮,以及如何克服它?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8 min readJun 21, 2021

前言

現代人的怪毛病

你有收藏文章、剪藏網頁的習慣嗎?

現代人有個怪毛病,就是喜歡收藏資訊,但卻總是看不完。

例如在 Facebook 滑到了一篇破 100 分享的文章,別管內容、先「儲存貼文」再說 ; 又或者,看到一篇不錯的網路文章,先按下瀏覽器右上角的「xxx Clipper」收藏起來再說。

Facebook 儲存貼文功能

收藏起來了,心裡感覺也舒服了,於是這些文章再也沒打開看過第二次。

XXX Clipper 可以替換成 Evernote Clipper, Notion Clipper, OneNote Clipper, ...各式各樣可以快速剪藏文章的小插件。

為什麼會有這樣「囤積」的現象呢?

思考背後的原因,我認為跟「資訊焦慮」有關係。

為什麼人會有資訊焦慮?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什麼事情對他最重要,就只能被動接受他人販賣需求,即使你不需要。

打開 Facebook 時經常看到「 XXX 線上課程推薦」、「XXX 老師要教你 OOO」,你看完了前面 1 分鐘的課程介紹影片,心裡想著:「這就是我需要的,如果我沒搭上這班車的話,之後就會落後其他人了」

但是你真的需要 60 分鐘教你學會 Python 網路爬蟲、又或是 3 小時學會專案管理嗎?

事後想想,有非常多的課程資訊其實都不是現階段的我需要的,我只是因為背後的恐懼而產生購買的衝動。

Photo by M.T ElGassier on Unsplash

恐懼什麼呢?恐懼「未知」,也就是不知道什麼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

未知不只會讓我們不斷購買線上課程,還會讓我們訂閱看不完的電子報、下訂看不完的書籍、留意看不完的網路文章、追蹤聽不完的 Podcast。

「好」資訊真的太多了,多到根本不是正常人都好好消化的量。最後沒辦法,就抱著「先收藏,之後慢慢看」的心態儲存文章,讓資訊慢慢的積滿我們的筆記軟體。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到底該如何克服資訊焦慮?

我認為:

找到自己的「母題」才是解決焦慮的關鍵。

一、 什麼是母題?

我最早了解「母題」這個概念,是在 《flomo联合创始人刘少楠:职场人如何系统做好知识管理?》這篇文章中。

Flomo 筆記

少楠是中國 Flomo 筆記軟體的產品經理與創始人,對於知識管理與產品管理很有想法。他認為:

知識管理有兩個概念,一個是知識、一個是管理。

知識,是用於生產的資訊 ; 管理的概念很大,我比較喜歡 Herbert A. Simon 的定義:管理就是制定決策。

什麼叫決策?決策其實是一系列的決定,決定是一個向目標不斷邁進的過程。

如果你沒有目標就做不好知識管理,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要幹什麼。你若想要明確知識管理的目標,就必須設定母題。

我們經常在導演身上看到類似的標籤,像是我最喜歡的導演諾蘭 (Christopher Edward Nolan),他的電影故事都是和時間相關的,他的母題就是時間。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母題就是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通常是足夠大,才能促使我們不斷往前走。

再說的具體一點,母題就是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甚至人生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對這項問題感到疑惑,甚至困擾 (因為這些問題通常與我們切身相關),因此需要花時間去累積自己的知識,找出更好的行動來解決它們。

例如:我現在 31 歲,將重心放在工作上,母題就是自己的職業 — 產品經理的知識與技能 ; 有些人的母題是在家庭、有些則在學術領域上。

母題就像是一顆北極星,當你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做的時候,看看母題指引的方向,自己才不會慌了手腳。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QI6DitsEmsI

二、 為什麼要找到母題?

正如同前面說的,我們吸收、處理、組織任何的資訊,無非都是要讓我們對某一件事情的決策品質可以更好,這件事情就是我們的母題、我們想達成的目標。

如果沒有母題,收藏再多的資訊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資訊可以拿來做什麼。

有了母題,才能站在爆量的資訊前而不感到焦慮,並專注在閱讀與收集能夠解決個人母題的資訊。

我對這個啟發特別有感。

讓母題引導寫作方向

我從 2019 年開始進行 365 天每日寫作計畫,到目前為止也超過 600 天的時間。要每天生出一個主題來寫,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每一個主題都必須看到一篇新文章,從中汲取觀點與啟發,最終寫成文章。

但是一個人怎麼可能對每個主題都能快速產生觀點呢?如果自己對這個主題毫無感覺,甚至生活與工作中鮮少接觸,硬寫出來的文章肯定是不通順也不好看的。

到了最近我才意識到,其實我根本就不應該從網路上隨便找文章當靈感來源,而是要從自己的母題出發 來寫。我可以寫產品管理、筆記軟體、資訊管理、時間管理…相關的學習與思考文章,因為它們是跟我最切身相關的主題。

先找母題,從母題出發來思考問題,再尋著問題找到相關的資訊來閱讀,這樣收集資訊、管理知識才有意義。

三、如何找到自己的母題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你我的成長背景、工作環境都不相同,遭遇的問題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根據少楠對於母題的原則,我可以提供一些個人經驗當作參考。

少楠說:

母題的目標要足夠大,才能驅使自己不斷往前走。

從「工作」來找

我認為從「工作」上尋找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

例如從「產品經理」這份工作,我就可以想到:

  • 產品經理的定義上到底需要什麼技能,這些技能我都掌握了嗎?
例如數據分析、制定產品策略
  • 這些技能中,會影響到我求職、實際工作的技能是什麼?哪個比較重要?
例如相較於數據分析,制定產品策略更常被使用到
  • 這些技能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需要這些技能?
到底為什麼要產品策略,沒有策略就做不好嗎?
  • 如何將這些技能用得好?
怎麼界定產品策略的好壞、怎麼樣使用產品策略才叫好的策略

有許多事情看似理所當然,但是細想後自己還真的沒有答案。如果這個問題跟母題有關,那麼就必須先關注與回答。

從「個人價值觀」來找

除了「工作」,也可以從個人重視的價值觀出發來尋找母題。

假如「家庭」是現在自己必須優先關注的,那麼它延伸出來的問題可能有:

  • 我需要生小孩嗎?
  • 如果生了,我要如何扮演一個「父母」的角色?
  • 我要如何處理原生家庭和自己家庭之間的矛盾?

人非全能,看起來很「生活」的問題不見得都能處理的好,這些問題也是必須花時間閱讀網路資訊、書籍資料、聽 Podcast 做研究的。

雖然少楠沒有特別說明,但我認為不同的人生階段,遇到的母題可能都不同。但能肯定的一件事情是:母題要明確足夠大,才能讓我們不斷前進。

問問自己,你現在最重視的事情是什麼?你對它的問題又是什麼?

Photo by Emily Morter on Unsplash

四、結論

回到文章的開頭。

為什麼現代人喜歡收藏資訊?因為資訊焦慮。

為什麼會有資訊焦慮?因為心中沒有母題。

什麼是母題?母題就是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通常是足夠大,才能促使我們不斷往前走。

要如何找到母題?可以從「工作」或是「個人重視的價值觀」出發。

找到了母題,我們就能夠化解心中對於資訊的焦慮感。

最後說說母題對我個人的啟示:

  1. 母題就像北極星,你必須先有個明確的引導,才能知道自己要什麼。
  2. 尋找母題、解答母題的過程並非從上到下,而是從上到下與從下到上同時並行。你需要拆解母題,也要讓讀過的資訊幫助你找到更多問題。
  3. 母題就是一個人的專業,為什麼有些人的知識特別實用、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有效?因為他是針對應用場景去想,能夠解決實際應用場景的知識,才有價值。
▶︎ 關於文章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2/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3/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關於我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聯繫方式-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Facebook:請先加我個人好友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建立人脈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