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舉辦長期分享會/讀書會 /小型社群— 淺談基本套路與心法

Mr.T
Mr.T • 塵思產品人
11 min readJan 26, 2019

--

這是一個過來人,在主辦某個六年分享會、以及主辦協辦各類型小型讀書會後,整理的小小「部分」心得匯總。

「不過是辦活動搞社群,有什麼困難的?」對,的確不難。但如何辦的長遠、辦的不懷疑人生、辦的開心才重要。

主要分享個人舉辦讀書會/分享會的心得與各種利弊分析、以及常見的疑惑。適合以下朋友
• 想主辦活動,但想知道如何開始
• 想主辦活動,但想要如何修正方向
• 想參加活動,但想知道哪個適合自己
另外,不包含所有場景。此心得尤其針對小型線下分享會(16人以下),歡迎各方交流。

沒有完美聚會。正因為不完美,才需要你的參與

緣起

「真的很有毅力」、「怎麼辦到的」、「超猛的啊」。陸續聽身邊友人說道,才驚覺這是驚人的事實 — 六年!自己主辦的小型分享會已達近60場。2013年年中,看到商周的一篇報導,完全震撼內心,怎麼有人可以辦七年的知性聚會,也太誇張了吧!轉眼間,原來自己也逼近這數字。這也是為什麼打算分享此文的原因,不少人問,除了回答朋友,也回答自己的內心。

出社會後主辦過語言類、閱讀類、職業類、趨勢類等各種分享會,也參加或加入不少知名社群,無論站在主辦者、分享者、聽者立場有不少心得。

系列分兩篇文:

  • 上篇屬於主辦分享會的基本要素
  • 下篇屬於主辦活動常遇到的疑惑

工作上 Output 以外,也要時時 Input 充實自我

系列活動的基本要素

沒看錯!老套的5W2H當然實用。(真的很愛心智圖呢)

盡量分享架構面,有些要點就不逐條列出。絕對有模式尚未出現,如果想當領航者,就得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知道最適合自己/團隊的模式。

秘訣大公開

Step1:為什麼要舉辦?主辦人是誰?分享者有誰?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請捫心自問三遍,任何事情「起心動念」都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系列聚會的起頭,可能涵蓋一種或多種「動機」、「信念」。

信念的強度,會影響這聚會的成功與否。越能說服自己就能越能將這份熱情點燃給夥伴,而熱情的溫度更可傳給參與者的心。認真程度決定聚會的價值!從定義主題、邀請分享人、發送通知、當場活動流程與氣氛、到最後結束的回饋等等,每個小細節都會影響觀感。換句話說,會是造就個人品牌、聚會形象的關鍵。

定期檢視自己的初衷,可能想轉移方向,那就大膽嘗試。可能覺得心力交瘁,那就即時喊卡。重視自己與別人的時間。

有些活動可能較少知識交流,在於造勢哄抬、名片交換 ,或是後續商品推銷、甚至偶像崇拜等等,沒所謂對與錯,看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 各取所需,這個「需」就是所謂的動機。

該找誰上這條船呢?找什麼樣的夥伴共同主持,就會形塑什麼樣的氛圍。

1人或少數人主導

  • 好處:❶雜音較少 ❷容易控制主軸與品質
  • 壞處:❶ 責任較重❷當無心時,此團會瞬間冷卻或終結

人人都是主導者

  • 好處:❶當責、輪流舉辦可以分擔壓力❷傾聽每個人建議
  • 壞處:❶有時事情會懸而未決❷當沒輪到該人時會有不甘我的事的時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做出屬於你的差異化。如果辦不下去,那就要有放得下的覺悟。

source: https://videohive.net/item/support-group-meeting-with-people-seated-in-circle-of-chairs/10999524

Step2–1:主題怎麼來?分享人怎麼來?世紀最大難題!

先有主題才有人?還是先有人才有主題?雞蛋蛋生雞的矛盾問題

說是最大難題也不為過,沒人分享、沒有主題什麼都別談了!

以事為主

  • 好處:❶ 適合長遠型且計畫型 ❷ 容易聚焦。
  • 壞處:❶ 大家想聽但找不到人分享 ❷ 找到人分享但不夠專精

以人為主

  • 好處:❶ 取決於此人的知名度、時間性、豐富度 ❷ 確保一定有人分享,但分享的品質取決於對於議題是否熟悉 ❸ 情感導向關係更緊密
  • 壞處:❶ 可以講的不一定是大家想聽的 ❷ 輪完一遍還是會有主題荒的可能會,內容多為混合型 ❸ 若要聚焦需要多費心思與分享者溝通。

主題如何制定呢?回歸到動機,到底為什麼開始?有可能因為某個特定動機讓形式有所變動

閱讀型:遍及最廣的莫過於讀書!無論是真正的一本書,還是語言類等。

  • 共讀 :彼此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容易深度討論,較適合很有難度的領域、或是需要彼此督促的群體、有更多激盪的討論等等。反向是進度緩慢,可能三個月或六個月才完成一個週期。
  • 分享:一場活動可以聽到各種分享,有廣度但難有深度,畢竟時間被切割成片段。

職能型:主要在於專業面、求職面的累積

  • 同職能跨產業: 這類非常聚焦也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與同圈子互相學習更深度的技能,或許是個轉換跑道的好場所。例如工程師圈、業務圈、PM圈等等。換個角度想,容易落入「舒適圈」、「同溫層」陷阱。
  • 同產業跨職能: 橫向發展希望更了解在工作上不同角色的人思維,可以清楚知道自己domain-know-how或是上中下游的關係。
  • 跨產業跨職能:就是,什麼人都能參加,難度很高,還是必須圍繞在某個主軸,不然很容易失焦,或是單純的人脈交流聚會。

興趣型:圍繞在某個共通興趣,常看到的是旅遊分享、攝影研究等等。

混合型:上面三種的綜合體,每次活動都不一樣,可能這次講爬山、下次講美妝、再下次聊職場心得等等。當然要看參加的人是對「主題」有興趣還是「活動」本身有興趣。

>> 個人經驗

能不能主題與分享人搭配恰到好處?當然可以!取決於此團大家是否有共同學習、不斷分享的心態,若沒有,那很依賴特定人的人脈不斷找人分享,但若是如此,為何這個人願意來分享呢?

Give & Take — 群體是Taker還是Giver多決定了系列聚會生生不息的關鍵因素

source: http://kiaa.pku.edu.cn/content/astro-ph-coffee-discussion

Step2–2:參加者、分享者、主辦者是牢不可分的關係

參加者的規模與屬性決定這場活動的複雜性與多元性,另一方面看主辦者的投入程度與決心

  • 人數:以小型活動最佳人數控制在12人以內,無論在邀請流程、場地等都更容易控管,尤其更能認識當場參與的人,正常情況,在短短三小時內,能交談的認數多數在4到5人。而大於13人的活動,更適合演講或是分組工作坊的形式,一來品質難以控管,當場自我介紹也容易聽聽就過。
  • 組成:固定好處是以這群人為本體,要注意的是怎麼持續營造分享學習的氛圍。流動好處是多元性夠每次認識不同人,但要怎麼掌握與會者的資格就是另外議題。
  • 角色:當你的受眾角色規矩限定的越多,越聚焦,彼此擁有的知識越相近也越容易討論,但也越容易出現「舒適圈」。但如果人人都能參加,也就變成大雜燴,就看要以什麼為主。

決定什麼樣的受眾,會有決定性的收穫。主辦者如何找到合適的分享者與參加者,達到完美的平衡,是個藝術!

  • 分享者>參加者:大部分來參加的多屬這類型,但如果參加者了解甚淺,非常仰賴分享者如何隨時拿捏深度量尺。
  • 分享者=參加者:這類型不可或缺,了解程度相當,可以互相提問與分享,讓參加者得到雙方不同見解。
  • 分享者<參加者:這少數根本來踢館的(誤),畢竟分享者很辛苦,要拿捏適當的深度給大部分參與者。如果有這類型參加更好,但可別搶了分享者的風采,適時加以補充能讓這場活動更為有趣。

>> 個人經驗

對於主辦方,若能清楚分辨參加者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參加,自然更好,不外乎有以下動機,主辦者有什麼樣的動機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聽眾:

  • 因為主辦者而來:必須有這些鐵粉或是樁腳,通常已足夠信任活動本質。
  • 因為分享者而來:第一,已經做出口碑知道是品質保證而聽。第二,沒聽過,但這個人「背後公司」、「職稱」很厲害,可以去聽聽。無論是你我,格外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好棒棒」思維對彼此都不是好現象。
  • 因為主題而來:對於參加者最為客觀的判斷,這才是評估這場活動是否成功的關鍵,也是分享者成長的關鍵。
  • 因為參加者而來:主要來交流,專門來換名片認識人脈的。

主辦者要拿捏平衡,分享者要隨時掌握主題深度,參加者要避免偶像思維

source: https://universe0freedom.pixnet.net/blog/post/166971203-%E3%80%90%E5%B9%B3%E8%A1%A1%E8%88%87%E5%85%A9%E6%A5%B5%E6%B3%95%E5%89%87%E3%80%91

Step3:最後一哩路?

時間,是辦活動的最重要稻草也是最無法控制的

以特定日期、以分享者、以參加者各別為主的喬時間方式看主辦人安排,這有時也是最頭痛的,好不容易橋到很棒的分享者和主題,結果來的人寥寥無幾也有失禮數,相反則更不可能舉辦

  • 承諾為上、彈性次之:固定時間好處,方便大家記憶某天,但也有可能遇到「意外」 — 彈性上班、連假、臨時有事等等。彈性時間好處是能確保每次都有人參與,但對於分享者就不太公平。
  • 主題導向:最好方式仍然以可以分享的人為主,參加人數若擔心不足則仰賴主辦人要如何在固定參與者、流動參與者之間拿捏平衡。另外要相信一點 — 只要有心、只要有緣,該參加的人還是會參加。
  • 情感導向:則是以參加的人為主,希望「每個人」務必參與。

>> 個人經驗

曾經有個案例是12人的分享當天突然變成4人,辦不辦?都試過

  • 不辦!❶ 向心力下滑(因為參加人會有預期心理,那我這次不參加下次也會補辦) ❷ 分享者感到失望,都準備幾週的事情要延期
  • 辦啊!❶ 沒關係,可以來好評加開場 ❷ 辦得好則讓參加者感到惋惜

地點,對於主辦方是看似最不重要但是卻是隱形大找尋成本;對於參與者,則是當天臨時決定參與心情的關鍵因素

  • 氣氛:無論是要固定還是換口味?每次換地點,麻煩的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固定則方便記憶。合適與否就要看主辦人希望營造什麼樣的氣氛 — 有些人偏好咖啡廳舒適邊用餐的氣氛,有些人偏好如小樹屋這樣多元空間的應用。
  • 態度:地點的遠近主要影響新朋友的參與意願,依然,換個角度想,如果主辦方、分享人、分享主題其中之一夠吸引人,只要有時間參與意願理應極高。

收費,這是很深的學問。如果都是固定參與人員就沒這個問題。

有的活動辦的品質極佳卻不收費?有的活動辦的普通卻收的貴鬆鬆?這場活動好與不好因人而異,可能是期待落差、也有可能正中下懷等等。

如果是流動式成員,至少是鼓勵小額收費或是有抖內機制的。任何知識是有價,鼓勵主辦者與分享者的付出,未來有更好的活動。

答應好的承諾 — 時間、地點、收費機制,就該說到做到,代表這個人與團體的誠信

source: https://www.treerful.com

要為真看完這篇的讀者大力拍手👏👏👏。畢竟若沒有主辦過的經驗,可能覺得有些許無聊,部分精華都在心智圖裡面,有興趣深聊的人可以再私訊互相交流!

每場活動都不是憑空生出來,是耗費生命舉辦,對於參加者亦然,值得尊重與被尊重。有良好的回饋機制、GIVE & TAKE 心態、信任關係才會長久

下篇預告,會分享最成功與最失敗的主辦經驗、六年活動中間的不可思議過程、以及常聽到的問題如下,大家也可以先想想,如果是你,該怎麼辦?

Q1: 怎麼保持熱情舉辦活動那麼久?

Q2: 遇到幽靈人口怎麼辦 — 開始遇到很多人「默默」消失不見

Q3:也太多雜事了吧!根本吃力不討好啊,又賺不到錢…

Q4:天阿!快要找不到人可以分享?好像快辦不下去了…

Q5:我遇到雷隊友(合辦人)怎麼辦?這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啊!

Q6:如何找到合適的分享者與聽眾呢?

Q7:如何保持社群持續活絡呢?

Q9:如何當個好的參與者?別當那個佔著茅坑的那個人啊

曾經有人告訴我,別浪費時間在主辦活動,不如多參加別人已成型活動,或是努力充實自我更重要,這…是對的嗎?(下篇揭曉)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多拍拍手👏,讓我們多多互動。
1. [1個拍手]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2. [2個拍手以上] — 如果你希望看到類似的內容
有任何合作或其他互動,歡迎寄信聯絡我:tianchen.tw@gmail.com

--

--

Mr.T
Mr.T • 塵思產品人

Someone who loves technology, design, business trend. To be a well-rounded person. Mail: tianchen.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