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高手學習好習慣,《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心得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10 min readSep 12, 2019

前言

想想看你曾經遭遇過以下問題嗎?

  • 看過相當多的自我成長書籍,但卻不知到如何收攏知識
  • 生活沒有核心,想要了解生活好習慣,藉此自我提升
  • 想要獲得更高效率的生活/工作體驗,但不知從何下手

以上三個問題我都曾遭遇過。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這三個問題會以不同的形式相繼出現,我們可能會因此陷入精神委靡的狀態,思考著這些困難到底為什麼要出現。

隨著每一次的思考、行動、檢討結果,我們可以更加認識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也就是那些「我們想要遵守的隱形規則」。

沒有人強迫我們,也沒有人告訴我們一定要做些什麼,這些隱形規則就是我們對生活經驗的體悟,藉由掌握與修煉這些規則,我們希望下一次碰到困難時可以更游刃有餘的渡過。

當得到的「資料」愈多(碰到的問題),我們愈需要消化吸收成「資訊」(個人經驗),接著透過歸納與整理、形成有用的「知識」(隱形規則),最後透過一個整合性的系統來形成「智慧」(或稱框架、思考模型、戰略思考…等)。下面這張圖很好的解釋了四個層次的演進:

圖片來源:《The Model Thinker: 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Data Work for you》by Scott E. Pate

這篇文章要介紹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內容,就屬於最高層次的「智慧」。我們每個人因為人生經歷不同,都擁有不同的「知識」,但「智慧」卻是普世原則,可以幫助每個人收攏他的「知識」。

這七個習慣的內容不難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聽到,可惜一直沒有比較好的整理者歸納內容,導致我們常握著片段的的知識來理解世界。本書作者 — Stephen R. Covery 告訴我們,這七個習慣其實是循序漸進培養的,先培養的習慣就像是扎馬步,步伐踩得穩後面的習慣才容易培養。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問了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 是哪七個習慣可以讓我們產生高效能?
  • 我自己在這七個習慣上的水準如何?
  • 哪一個習慣我需要優先加強?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了解到:

  • 那些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究竟為何
  • 探索、挖掘與紀錄個人人生哲學的重要性
  • 從我分享的個人體驗中了解,這些習慣在生活中如何實際使用

一、是哪七個習慣可以讓我們產生高效能?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依序是 (注意,這些習慣培養是有順序的):

-依賴期-
習慣一、主動積極
習慣二、以終為始
習慣三、要事第一
-獨立期-
習慣四、雙贏思維
習慣五、知己解彼
習慣六、統合綜效
-互賴期-
習慣七、不斷更新

前面的三個習慣屬於「內自省」的部分,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修身」,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對於下一階段的「對外發展」習慣建立會更順利。

➤「主動積極」

重點在於「自己可以主導情緒反應、決定事件發生時自身的回應態度」。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地下街的兑幣機換錢準備扭扭蛋,結果朋友投入的100元被機器吃掉了,我替他感到焦急地說:「要不要趕快去和管理人員說呀?」,朋友淡定的說:「沒關係啦,幸好只有投一張100元,我還算幸運的咧!」。

我們無法控制事件會產生的結果,但可以控制事件產生後的情緒反應。面對事情樂觀的心態,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職場工作的瑣事上。

➤「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習慣二、三在時間管理、目標管理相關的書籍中時常被提及。

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情,可以先思考這件事情最後「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或「想要獲得什麼價值」,檢視每件事情的成果並與人生終極目標相互對照。當我們知道每件事情的目的後,自然就可以根據它在我們人生中的份量,去進行優先級的排序。

但是這邊有一個問題:要如何知道「我這個人」的人生終極目標?

作者提供一個有趣的方法讓我們省思:

“想像你正前往參加一場告別式,抵達之後發現親朋好友都在場,但是他們竟然是要向你告別。

現在請你想一想,你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評語?”

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練習,因為這些評語其實就是我們人生中希望獲得的成就、貢獻,而它們會隨著個人的年紀、人生歷練而改變。

這個問題,需要花一生的時間來思考。

先讓我們降低問題的難度,思考這道相較簡單的問題:

你的人生哲學、又或著說基本信念,

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讓我們反思:當遇到艱難的選擇、又或是意志消沉時,我們可以參考什麼樣的規則來行動。

探索、挖掘、紀錄自己的人生哲學,是一件對個人非常有幫助的事情。截至到現在,我自己紀錄的信念如下:

1.持續精進自我

2.在有發展性的公司工作

3.多交朋友

4.開放心胸

5.持續分享所見所學

6.每天省思自我

7.多寫下自己的想法

8.多請教別人,不會就說不會

9.不要怕犯錯,但要記得從錯誤中歸納經驗

10.態度主動積極,保持幽默

— — —

習慣四~七屬於「與外交流」的部分,它們是奠基於前三個習慣養成之後,向外發展建立的。

➤「雙贏思維」

我們常聽到的「Win-Win」就是雙贏思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卻不容易,太多時候我們對事情的第一直覺反應都是「零和遊戲」,不是你輸我贏、就是你贏我輸。

作者希望大家能夠培養「真誠正直」、「成熟」、「富足的心態」的品格特質,藉此達成雙贏思維。這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成熟」的解釋,究竟大家口中常說的「成熟」是什麼呢?

“所謂的成熟,就是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顧及他人的感受與想法。” — 1958, 《哈佛商業評論》一月號

➤「知己解彼」

七個習慣中,「知己解彼」是我認為最困難的。

我們太常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他人的想法,只要想想和伴侶、家人之間的相處就知道,有些自己認為粗茶淡飯的小事,在他/她人的眼裡卻是無比重要的大事。

有時候你一句「這有什麼好吵的?」,下一秒換她整個情緒大暴走。

這邊我學習到一個「老生常談」但卻無比受用的概念 (對男生尤其如此),那就是:

“當他/她人在進行情緒性的抱怨時,先不要給予「理性、建設性」的意見,而是要用「同理心傾聽」”

所謂的「同理心傾聽」,就是多用情緒性的詞語來回答。例如「妳一定很難過吧」、「我知道妳現在心中一定很幹!」…等。

➤「統合綜效」

所謂的綜效,就是整體效益要大於個體效益的總和,用數學式來表達就是 1+ 1 > 2。

要達成綜效的關鍵是尊重不同人的聲音,當意見不合時,試著找出第三種選擇。這樣的情境在工作中可說是層出不窮,例如業務需求端想要A,設計師做出來的樣子是B,工程師根據產品規格的開發結果是C,這時候團隊成員勢必要做出大量討論與妥協,最終產生的結果D才能滿足各方的需求。

溝通溝通,就是要把大家心中的在意的橫溝連結起來,才能讓大家的心意相通吧。

➤ 「不斷更新」

它位於六個習慣的外層,強調的就是要不斷增強這六個習慣,由於其中牽涉到較多細節,就不在這裡贅述。

二、我自己在這七個習慣上的水準如何?

作者說明,人在一開始都處於「依賴期」,需要仰賴許多人的幫助才能夠做出選擇與行動。

透過前三個習慣的建立,會逐漸從「依賴期」走向「獨立期」,我們開始可以替自己做出決定,相信自己的選擇並做出行動。但是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必須透過社交、和他人互動才能真正在社會中立足,習慣四~六就是幫助我們培養良好社交能力的習慣。

我自認為在習慣一~三有還不錯的基礎。在這兩、三年,我透過閱讀許多的書籍、每日/每週反思、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等,目的都是幫助自己打造一個「內自省」的思維。

我的思維如下:

看到一個有趣的項目,試著投身進去親自體驗(例如「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
-> 透過反思,建立自己的學習心得
-> 透過分享學習心得,和「潛在」高手進行交流(註1)
-> 透過上課,建立一套更有效的技能系統
-> 持續上面三個步驟,讓自己的項目能力持續攀升
-> 將此項目習得的能力、經驗,套用到另外一個項目,持續以上步驟。
※ 寫文章並分享給其他人,是我近兩、三年收穫最大的項目。有些高手如果剛好看到文章,通常會指點幾句秘訣、或是樂意私底下傳授,這些機會在「獨自學習但不分享」的情況下,是很難遇到的。

習慣四~六是我後續想要練習的習慣。當把自己修煉好之後,要學習與其他人進行交流,這是一個雙向的活動,光是自認為自己強是沒有用的,透過「雙贏思維」、「知己解彼」、「統合綜效」這三個習慣,蒐集、整合大家的意見後輸出一個「有綜效」的解決方案,是我不斷在練習的項目。

這三個「與外交流」的習慣,我想要優先加強的就是「知己解彼」。

許多時候我都會不自覺將個人經驗套用到其他人身上,這樣的情形包括給建議、與人談心、聊天…等,殊不知當下對方根本沒想要聽到所謂的「解決方案」,他/她只需要一個情緒上的共鳴就夠了。

問題來了,「知己解彼」應該要如何加強呢?

三、哪一個習慣我需要優先加強?

先來看書中一個故事:

假定有一位荒唐的眼科醫生為病人配眼鏡,居然摘下自己的眼鏡讓病人試 戴,理由是:“我已經戴了10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裡還有一副。”

誰都 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可醫生卻說:“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病 人說:“可是我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醫生說:“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 病人一再抗議,醫生居然惱羞成怒:“算我倒霉,好心沒好報。”

這個故事看起來荒謬,但是卻又非常寫實,有多少時候我們只是將自己戴的比較久的眼鏡,直接戴到人家的眼睛前呢。其實一個人的建議,往往是「生活周遭人的意見」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的縮影,當情境不同,同樣的做法真的非常難套用。

既然不能在傾聽的開始就給予建議,那傾聽者可以做些什麼呢?

「先尋求相互理解,找出問題,再想辦法解決」就是知己解彼的真諦。可以看到「解決事情」反而是最後一步,「相互理解」反而是傾聽抱怨/問題時的第一步。

書中提及到「同理心傾聽」的有效方式是「既加以解釋,又帶有感情」。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的理解是:「不要被人家抱怨句的表面給騙了,而是要對人家的情緒做出解讀」。

例如同事:「我覺得剛才老闆開會好機車唷!」回應:「你覺得老闆在會議上讓你很有壓力。」同事:「對呀,他剛才直接說我的報告簡直是亂做的!」回應:「你覺得你辛苦的報告被老闆直接否定。」同事:「沒錯!那個是我昨天加班到8點趕出來的耶!」回應:「你覺得加班的辛勞應該被體恤到。」同事:「恩,當然不是說加班就一定要受到肯定,但是至少要先看完報告的內容再說。」...

未來我在和朋友、家人相處時,會嘗試使用這樣的方式來溝通,避免直接進入到「給結論」的部分。Stephen R. Covery的一句話說的觸動人心:

對人不可講效率,對事才可如此。

四、結語

這本書其實不如想像中難讀,作者在每個習慣、名詞後面都有用許多故事闡述,整本書意外的容易閱讀。雖然在每個習慣的技術細節上,作者並沒有講得鉅細靡遺,但是書中的時間管理、目標管理精神非常值得玩味。

最後送給大家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我們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盡頭,就是重回起點,並對起點有初次認識般的了解。”

-詩人 艾略特

我是朱騏,一個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也熱愛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其他「讀點書」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最後,謝謝你的閱讀!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