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產品經理課程系列(2) — 梁寧 《產品思維30講》, 怎麼選擇?每個人都該有的「機會選擇」思維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7 min readFeb 14, 2020

前言

這是「梁寧 《產品思維30講》」系列學習的第二篇文章,這次我們來談談「機會選擇」。

讓我們先來進行一個思想實驗:

“如果有一天你像《駭客任務》中的主角Neo一樣,在導師Morpheus面前被詢問:「要吃下代表現實的藍色藥丸、或是代表夢境的紅色藥丸」,你會如何選擇?“

不管你的答案為何,這個思想實驗像極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 「你想要待在薪水高但學不到東西的A公司,或是薪水低但有許多歷練機會的B公司?」
  • 「你想要選擇跟交往已久但感覺不合適的A女結婚,或是分手進而跟新認識B女嘗試看看新火花?」
  • 「你想要進傳統產業當行銷人員,或是在換個產業試試新職位?」

好多的「你想要…,或是…」意味著生活中充滿了超多的選擇機會,但我們到底該怎麼選?

兩條簡單但可能需要一輩子來揣摹的建議

為什麼明明是一篇產品經理相關的文章,還要扯到工作選擇甚至交往選擇呢?

因為不論是何種問題,產品也好、工作或交往也好,背後都暗示著一件事情:選擇很重要,但絕大多數的人在重大選擇上都有困難。

那怎麼辦呢?分享兩個建議:

建議1:「點、線、面、體」思維 (來自梁寧《產品思維30講》)

建議2:添加/必要的/條件 (來自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這兩條建議像是兩把武器,一個用在「宏觀思考」、另一個用在「微觀分析」。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讓我們先從建議1「宏觀思考」切入來思考。

一、「點、線、面、體」思維,抓住有動能的上升趨勢

「得到」的曾鳴教授在《智能商業20講》中提出這個概念,想一件事情時應該從「點、線、面、體」四個維度來思考。

以我所在的前公司來舉例好了(旅遊業的訂房平台):

:小螺絲釘,例如個人或是一個職位 (例如產品經理、行銷人員、工程師):消費者、旅宿業者、旅遊產業鏈-住宿相關的其他角色:旅遊業 (例如住宿、餐飲、交通、行程):經濟體 (例如台灣、中國、日本…等,放大一點用全世界的國家來看也行)

為什麼要這樣思考呢?因為這背後有許多看似簡單但驚人的事實:

  • 你努力工作,你還是一個點。一個月或一年的工資,只是一個點努力的成果。
  • 在做選擇的時候,要看到你切入的點是在一條什麼樣的線上,這條線在一個什麼樣的面上,以及這個面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體上。所以,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非常重要,再怎麼優化產品、提升效率,一旦點線面體選錯了,都是白搭。
  • 當你想做一個產品的時候,入手只能是一個點。要想清楚,它附在哪個面上?這個面在和誰競爭,它能如何展開?這個面,是在哪個經濟體上?這個經濟體是在快速崛起,還是沈淪?

不只工作上可以這樣思考,在學習一件事物、轉換工作跑道時都適用。

學習點:如果無法立刻想清楚自己所在的線、面、體也沒關係,重要的是有了自覺,開始會去搜集資料來回答,並試著加入有上升趨勢的線、面、體所在公司。

二、添加/必要的/條件,提高選擇的品質

有了「宏觀思維」,接下來就要 能夠“落地”選擇了,這需要「微觀分析」的能力。

你有沒有想過,該怎麼選才是“客觀上”比較好的呢,是多問一些其他人的意見嗎?那你可能會碰到以下狀況。

拿開頭的例子來說吧,我們可能會聽到:

1. 你想要去薪水高但學不到東西的A公司,還是薪水低但有許多歷練機會的B公司?-> 「去B公司吧!年輕的時候就要多打拼,不要在意薪水」-> 「在A公司好好待著吧!穩定又準時下班,有什麼不好?」2.你想要選擇跟交往已久但感覺不合適的A女結婚,還是分手進而跟新認識B女嘗試看看新火花?-> 「跟A女結婚吧,你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有問題可以溝通呀」-> 「跟B女試試看吧,難道你要等結婚後才在後悔嗎?」3.「你想要進傳統產業當行銷人員,還是在換個產業試試新職位?」-> 「在傳統產業待著吧,這不是你大學本科的專業嗎?」-> 「試試看新職位吧,雖然轉換職能有陣痛期,但撐過去未來一片看好呀!」

明明只是個2選1的問題,怎麼會這麼難呀!因此比較有效的方法應該是:

“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

那這個決定那底怎麼做呢?我們可以試試第二個建議:「添加/必要的/條件」。為什麼需要用三個 / 來分開一句話呢,因為這三個字都有其意義。每「添加」「必要的」「條件」就會讓選項大幅減少,因此不是無謂的「添加」「條件」,好像繞口令…直接來舉個例子。

你有想過為什麼「剩男」、「剩女」是怎麼「剩下」的嗎?他/她們可能給過自己機會,但就是無法如願。如果細問交往條件,他/她們可能認為條件要求都不高,他/她們是這樣想的:- 長相不能太醜吧,普通就好
- 個子不能太矮吧,適中就好
- 人不能太無趣吧,偶爾幽默就好
- 收入不能太低吧,中位數就好
- 學歷不能太差吧
...
這是一個數學機率問題,每個條件看起來都很普通(可能就剔除2/3人,剩下1/3的人可接受),但如果相乘起來,找到「對的人」機率只有0.004(千分之四,1/3^5)呀!而且這還不包括對方也在挑選。-參考《通往財富自由之路》P.366

這裡我們得到一個簡單但實用的道理:每增加一個條件,我們最後的合適選擇就大幅的縮減!

因此「是否要添加」、「是否是必要的」、「是否成為條件」在選擇中都變得相當重要。因此我們要練習找出必要的條件,方法是這樣的:

第一步、選出「必要的」「條件」

  • 此小事開始,拿出紙和筆筆,列出自己的篩選「條件」
  • 為每個條件的重要性打分(例如1~5分),然後將它們重新排序
  • 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必要和非必要)
  • 以上流程大概20–30分鐘,結果自然是「必要的」條件。但別急著立刻使用,隔天在花20–30分鐘做一次流程,最後得出「必要的」條件再拿來使用。

-參考《通往財富自由之路》P.374

第二步、「添加」必要的條件來剔除選項

經過第一步,我們得到的「必要的」「條件」,但是否應該要「添加」就得思考了,通常1–3個條件就非常足夠。

舉例

當我看到這個方法時,立刻用在「選公司」的方法上:

我列下了7個條件:
- 交通
- 薪資
- 個人成長機會
- 企業成長
- 加班頻率
- 企業文化氛圍
- 團隊成員
透過「必要的」條件篩選,最後剩下:
- 個人成長
- 企業成長
- 加班頻率
也就是在投遞履歷、選擇是否拿下這家公司的offer時,以此三個條件當作考量標準,其他就隨緣。(這是我的篩選標準)

就是這樣,人生的頭等大事就一件事:「選擇」。但別擔心,進一步仔細看,人生重大的選擇也就那麼幾個:

  • 上大學選什麼專業
  • 畢業後選擇什麼工作
  • 到時候了選擇和誰結婚
  • 創業的話,要選擇做「什麼」
  • 有閒錢了,選擇投資什麼專案

學習點:我們把時間與精力放在這些大事情上。其他小事,或許「難得糊塗」是個好作法。

三、結語

我在「得到」曾看到這麼一句話:

“「聽懂」到「琢磨透」到「能用上」,每個階段其實都隔著巨大的鴻溝。”

所以學習到新的觀念,不用過度苛求自己能夠立即通透,那也是老師花了數年的人生經驗總結出來的呀!更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應該也這樣想看看」的意識了嗎?

讓我們很快的複習一下這篇文章所說的:如何做好人生中的機會選擇?

建議1:「點、線、面、體」思維 (來自梁寧《產品思維30講》)

建議2:添加/必要的/條件 (來自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我是朱騏,一個渴求新知、熱愛學習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熱愛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其他「軟體產品經理課程系列」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最後,謝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 LinkedIn @ Chi Chu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