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語環境中語言的競爭性 -雙語政策行不行?

新馬的家庭

Poly
外派太太 Ko Tai Tai
May 17, 2023

--

前陣子新聞報導廢除雙語政策的提案 4 天就有五千多人附議,英語學習一直都是個很熱門的議題,大致雙語教學政策、小至路名英譯三不五時都有人討論。而每次討論到雙語國家就會提到新加坡,Singlish 的評價有褒有貶,關於 Singlish 的演變可以參考Wan Ah Boy 的〈新加坡雙語教育演變〉這則發文裡面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新加坡一開始也是希望打造雙語都強(強雙語)的國家,但發現實際執行面上有困難之後,逐漸採用分流的方式並使用英文作為授課語,華語英語出現競爭關係後英語因連結到更好的未來而逐漸脫穎而出。

從馬來西亞的三語環境看台灣的雙語政策
Cover

無獨有偶馬來西亞社會近日也出現關於華人家庭講「破英文」的討論,馬來西亞有不少的華人家庭在家也是講英文。有人說有些在家講英文的華人本身的英文程度不好、硬要講「破」英文會從小教育孩子錯誤的英文還自以為高級。有親子網紅針對這點回應,她跟孩子講英文純粹是希望孩子熟悉兩種語言,她不僅會用英文也會用華語,當她看到孩子熟悉英文可以跟其他種族小孩溝通、一起玩時她覺得很值得。即使她講的不是標準英文,而是 Manglish 或是破英文,但她的華語也不好啊?她跟孩子講的也是破華語,為什麼就沒有人指責說不能跟孩子講破華語?根據她自身成長的經驗也是大膽講英語就對了!不要管文法或標準口音,只要你可以把句子連在一起表達意思,對方也聽起來也流暢就好了。

雙語政策
Photo source: Canva

華語即將式微?

重點來了!她點出了馬來西亞現今很重要的一個現象,就是「華語也講不好」

除了英語家庭外,也有許多華人家庭的小孩從幼兒園就開始說英語,他們不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講英語,而是因為在學校同學都講英語、所以回到家後也習慣用英語跟父母溝通。也有些講英語的華人父母為了讓孩子學好華語所以將送孩子到華小,結果在下課時間同學聊天都用英文溝通,華語變成了上課用而已。好一點的是「識聽不識讀」,有些是「識聽不識講」,當英語變成年輕一代的強勢語,也莫怪華語講不好了。

莎阿南的吉隆坡台灣學校(以下簡稱台灣學校)近年來轉型為國際學校後,開放招生的對象不再限制於父母其中一人必須為台灣籍的限制,向所有國籍的學生招手。我問過將孩子送到台灣學校的華人父母,有人說如今華小的華語程度並不好,所以轉送台灣學校,這間學校採用台灣教材教授繁體字,華語程度較好而且繁體字很美。

適性發展

「希望在家講英語」的情形也發生在我家,在三語幼兒園念了三年的長子在上了小學後不知為何突然覺得很多人家裡都講英語、很多同學還有英文名字,於是他回來要求我在家也要講英文、也要取個英文名字。一開始我也是選擇在家講華語,英文學校學就好,因為我覺得母語學的好外語才能學好,後來發現孩子眼中渴望學習的光,想想這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於是我調整為中英句子交替使用,不是一個句子裡中英文參雜,而是有時講整個全英文的句子、有時講整個全中文的句子,交雜使用中英文但盡量維持單一句子使用單一語言

在家說什麼語言
Photo source: Canva

有人說在家習慣說英語孩子到外面比較敢開口說,我覺得孩子的個性還是主要因素。次子跟著哥哥一起轉學,雖然兩間都是三語幼兒園,但第一間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第二間以華語為主要教學語。本以為轉到華語為主的學校可能他的英文比較沒那麼流暢,但經觀察發現次子一點都不畏懼講英文,即使他會的詞彙不多但仍盡力表達他的意思。也有家長說他孩子的同學從幼兒園就是唸這間學校,結果因為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老師也都是華人所以上了小學都還不敢開口講英文。所以我覺得「提早接受英語教育」跟「沉浸在全英語環境」對於「培養講英文的自信心」這件事沒有正比關係,主要還是孩子的個性。

馬來西亞華語教學該走向何處?

馬來西亞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即使國語是馬來語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認為馬來語很重要,反而更願意專注在英語及其他科目的學習,因此寧可把孩子送往以英語為主的國際學校,這些國際學校使用全英文,所以無形中也放棄了華語。即使收費高昂也是學生眾多,顯示支持者大有人在。這更加深了英語在馬來西亞的普及程度,許多外國人包括我在馬來西亞的主要溝通語言都是英語,馬來語不甚精通。當英語逐漸成為了主要溝通語言,馬來語和華語的地位也逐漸式微,似乎語言中存在競爭性,最後終有一個強勢語言脫穎而出。

英語顯然是強勢語言
Photo source: Canva

長子的班上有日本人、韓國人、蘇格蘭人,問他們為何要讓孩子學華語,答案都一樣:「中文很重要」。馬來西亞華人長期致力維護華語教育,以至於今日成為世上難得的「中文友善」且國語非華語國家。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華人大多是入境隨俗學習當地語言,馬來西亞華人對華語教育的捍衛可稱上是不餘遺力,但隨著年輕世代越來越以英語為普遍的溝通語言、越來越多家庭使用英文為主要語言,華語逐漸失去原有地位。

在家到底該說什麼語?

真的越早學英語越好嗎
Photo source: Canva

所以從新加坡看到馬來西亞,強雙語似乎很難執行,總會有一個語言特別強勢,慢慢併吞其他語言。可以看到的是馬來西亞似乎正在經歷這個過程。有些人詬病馬來西亞的英文,但在〈馬來西亞式英語,輕鬆有趣又接地氣〉一文中可看到 Manglish 跟 Singlish 一樣是特殊的文化,不是「破」,而是融入了馬來西亞各種方言、語言之後自然形成的特殊用法,變成有地域特色的語言。

最初覺得華人費盡心力致力維護華語教育,若是不能維持下去似乎有點可惜,不過轉念想想,華語及各地方言也早已融入在日常英語中,或許這也是保留華語的一種方式。

至於哪種學習方式比較好?個人覺得每個人對於「好」學校及「好」教育的看法都不同。有唸華小的家長說三語學到最後沒有一個學好,也有人把孩子送去國際學校打算自己在家講華語讓孩子維持雙語,後來發現此路不通,孩子自己還是選擇使用英語。也有朋友一路從馬來語教學的國民小學念公立國中最後到台灣留學從頭開始學華語。每個人看重的地方不同、比重不同,自然對於「好」學校的定義和標準也會不同。我自己則是孩子上學開心、仍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就是「好」學校。

本文刊登於《換日線》:臺灣走雙語教育到底行不行?從馬來西亞校園「三語」競爭結果,就能略知一二

上一篇:

【我是外派太太】

在台灣生活了29年後,我隨著先生外派至馬來西亞,五年期間我們從兩個人變四個人。在雞飛狗跳的生活之餘,我透過文字與照片記錄當地的風土民情,內容多為文化觀察、旅遊生活。我想跟你分享我眼中的外派生活。

FB: 外派太太的漂流札記

IG: 外派太太的漂流札記

--

--

Poly
外派太太 Ko Tai Tai

本是喜愛安逸的巨蟹座,嫁給了遊牧民族後只能學著逐水草而居,目前旅居馬來西亞。我把寫作當作窗口,用這裡記錄我的寫作足跡。目前經營 <外派太太的漂流札記>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