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商業模式的邊界探索者

lightlin.eth
POSEIDON NETWORK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pr 22, 2019

Frontier Outlier (2) — Resurrection

在過去短短三年內,幣圈就經歷了三輪世代交替,除了超快速迭代的特性之外,最值得探討的其實是區塊鏈技術重構了既有的商業模式,尤其以金融業為最。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

在 2017 年我們見證了一整年瘋狂的 ICO,許多項目只有白皮書就眾籌了數千萬美金等值的以太幣 (ETH)。在 2018 年熊市過程中,熱潮逐漸轉向穩定幣 (stablecoin),除最老牌的 Tether (USDT)之外,另外還有 TrueUSD (TUSD), MakerDao (DAI) 加入戰場。

在新的一年裡,最受矚目及期待的肯定是 STO (security token offering) 以及各式各樣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Derivatives)、指數基金 (Index Fund, ETF)及眾籌資金融通平台 (Crowdfunding for Lending / Borrowing) 。

零邊際成本效應時代

前 FED 主席 保羅•沃爾克 (Paul Volcker) 曾諷刺地說, ATM 是「過去 20 年銀行業唯一有用的創新」。你可能沒想過,現在隨處可見的 ATM,其實是金融發展的里程碑。

我們現在可以理解在 50 年前還沒有網際網路的發明,行動通訊裝置還只是在 StarTrek 之類的科幻電影情節中所出現的空想黑科技,透過 PSTN (電話交換網路) 將分散的無人銀行櫃檯串連在一起確實是一個了不起且非常有用的發明。

即使我們現在有了網路銀行、行動銀行等等更加便利的工具,但除了採用的技術及平台外,與傳統的 ATM 並無太大的差異,這其實就是金融科技 (fintech) 的本質,透過新科技盡可能地降低金融交易的邊際成本。

科技金融 v.s 金融科技 v.s 分散式金融

站在科技最前緣的探索者並不滿足於只是單純降低交易的邊際成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試圖重構金融系統,他在 2013 年首次提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以使用者為核心來設計產品,並在 2016 年明確地將其擴大定義為 techfin,透過既有數位科技 (互聯網、移動網路) 取得廣大用戶基礎後再對其提供金融服務達到無縫接軌的服務體驗。

但不論是 fintech 還是 techfin,其本質仍然不脫離中心化思維,用戶最終仍然必須要信任特定第三方,透過機構或代理人來管理個人資產,不論實體或數位。但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讓我們可以點對點的方式與任何人或甚至是智能合約進行交易,於是逐漸衍生出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ial System) 的概念,開始在世界各地獨立而分散的萌芽並且產生了許多新商業模式。

Bank 3.0 → Bank 4.0

感覺金融業才剛在談 Bank 3.0,突然之間就進入 Bank 4.0 的規劃,從無實體分行到純網銀,Brett King 建議應該回歸金融服務的基本原則 ( First Principle):(1) 價值的安全性(the safety of value) (2) 價值的移轉性 (the transfer of value) (3) 以及隨時隨地可使用的信用(the access of credit)。這幾點原則不但重要,而且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有極大關聯性。

就我的觀察認為在未來的銀行形式實際上就是點對對分散式金融 (#DeFi),資產數位化之後並不一定非得要交給 “銀行” 或任何特定第三方保管,並可以透過零知識證明 (Zero Knowledge Proof) 在不揭露個人隱私的前提下與任何第三方交易,並透過交易結果建構數位信用積分及評等,亦可結合社會積分達成與實體經濟接軌。

重新解構 Taiwan Inc.

進一步,透過區塊鏈這個信任機器,以交易作為最基礎的運作方式,點對點分散式金融,將推廣成包含全球政體、國際關係、貨幣發行、金融秩序等機制的複合體。這個複合體,沒有中心化的管理者,由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社群驅動。這樣的系統,甚至有可能突破固有組織的框架與界線,取代既有國家體制的部分功能。

上述的推論也許過於跳躍,但並非異想天開,實際上是非常有實現的可能性,所以衷心建議台灣的政治領導人們,應重塑未來政體為靈活的小政府思維,才能夠因應時代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