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我們害怕「選錯」

行為經濟學中的前景理論

vicky
POST IT
5 min readNov 13, 2019

--

日常下的生活,每天都不停地在選擇,小至今日穿搭、下餐吃什麼等,大至我們的職涯方向、人生規劃等。

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朋友在社群網站間上傳著不同的戰利品,購物行為,正反映著一種「選擇」,不論是品牌忠誠度,或是價格優惠等,都可能影響著你所購買特定商品的原因。

然而,我們總會對自己的決策感到「懊悔」,為什麼當時買了某家不會漲的股票,而不是選擇另一支翻倍漲的?

為什麼不能多忍一個禮拜,搭上優惠活動,就能再省下一些錢? 為什麼當時不選擇比較有前景產業的科系就讀,或許現在就會不一樣了?

在決策後的我們,對所選滿意嗎?為什麼我們害怕選錯後的懊悔情緒? 而有甚麼方法可以避免錯誤決策下的懊悔情緒嗎?等等。

因此,本文將透過行為經濟學中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對人的決策行為,進行介紹及探討,並延伸連結當人面對選擇時,兩種不同的思考類型。

(讀者到現在可能會決定有點奇怪,為什麼一下是行為經濟學,一下又是心理學,由於此理論為兩位心理學家所提出,其被廣泛地應用在行為經濟學中,而心理學尤其是思考決策的研究領域,對該理論也有許多不同的研究,因此兩領域所談論的同一理論,常有跨領域的合作。)

Photo by Robert Anasch on Unsplash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又稱展望理論,由心理學教授D. Kahnemen & A. Tversky所提出的行為經濟學理論。

過往主流經濟學皆假設人在決策時是「理性」的,然而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正解釋當決策選擇呈現不確定時,則人對於決策的衡量標準,並不侷限結果本身能帶給自己多大的利益或價值。

其中,包含人對於決策後的預期心理,倘若有更高的利益報酬,多數人會小心評估冒更大風險的代價,但若某項決策,則會造成利益損失,則人們傾向冒更大的風險,追求更好的利益。

人在決策時,會考慮目前所擁有的,傾向選擇立即的酬賞(immediate reinforcement),如做完實驗後立即可得200元,或抽獎有1/5機會得1000元,多數人選擇前者。

另外,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則是損失所引起的不悅情緒較獲得所引起的歡愉更受到重視,舉例來說,付現降價與刷卡加價,兩者最終價錢一樣,大家都選擇付現。

因此,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也就是會更佳謹慎評估風險;當涉及的是損失時,則表現為風險尋求,願意冒更大的風險。

客觀的效益,並不是人們決策下的唯一依據,如果前景、有利可圖,人會保守的避免損失,將利益極大化,正說明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描述人們對損益以及發生機率高低等因素是具有不對稱心理現象。

如下圖,當人在評估獲益時,可看見主觀獲益的感受與客觀獲益價值相同,也就是實際人獲得100元,則主觀感受的評估亦為100元;反之,當然在評估損失時,卻有相當不同的現象,當客觀利益價值損失40元,則主觀價值會評定損失100元,正說明前述的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source

因此,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正也呼應心理學家Barry Schwartz認為人面對選擇有兩種思考類型。[1]

第一、適可而止型(satisfier)。不要求十全十美,只要還不錯滿意,不是最差的就可以了。

第二、錙銖必較型(maximizer)。務必要得到最佳選擇,比較每一種的可能性,算出每種的CP值

在現代社會裡,我們所接觸到的選擇比以往要來得更廣,在決策的我們,都精算且評估每項決策的損益,然而更多選擇,或許顯現個體決策的自由與自主能力,但太多的選擇反帶來困惑,以及對生活的不滿意。

因此,擇你所愛,並愛你所選,短短地幾句話,卻如實地最核心的本質,甘願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並投入努力實踐,十分不容易,過程中,會有許多的誘惑使你分心,讓人懷疑自己,但專心一意地持續下去,就更加貼近你所成為的!

參考閱讀:

[1] Schwartz, B., Ward, A. H., Monterosso, J., Lyubomirsky, S., White, K., & Lehman, D. (2002). Maximizing versus satisficing: Happiness is a matter of cho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1178 –1197.

延伸閱讀:

Barry Schwartz 於TED 中的演講:The paradox of choi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