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日文自學分享 2015.09~2021.10

POYU x LIFE
POYU・日本魂
Published in
17 min readOct 25, 2021

🚩前言

2019.04.04 @千葉大學醫學部

這次的分享也算是一時興起,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能夠有一些參考,尤其在現在有太多的選擇,相比之下像我這樣比較會優柔寡斷選來選去的人就覺得有點痛苦) 笑,一方面給需要的人一個參考,一方面也可以讓我自己記錄這個學習的過程還有審視過去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在未來能夠慢慢改進。

p.s 我絕對不會說我真的很久沒有專心一段時間練習日文了

⭐️內容概要

主要分成以下幾個部分,有任何覺得希望我補充的部分也可以留言:)

1.學習背景(自學、課程)

2.學習方式

3.留學期間

4.忙碌無暇專心學習時

每個部份之下都會再做一些細部的劃分,初步先以這樣的架構去做紀錄,有些學習的方式或是參考書可能不是最適合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也可能不是最適合大家的方式,不過參考後自己改良成有效的學習肯定是最好的,沒有想法的話也可以跟我最初一樣,先學就對了,不用顧慮太多,畢竟學習都是講究契機的,錯過了可能過好幾年才又想起來想學習。

🔥1. 學習背景(自學、課程)

首先先說說我自己學習日文的初衷跟一開始起步的時候的做法。首先學習日文的初衷還蠻單純的,因為大二的時候腳受傷不能出門也不能運動,多了很多的自己的時間,剛好以前大學真的很流行學第三外語,而家裡從爺爺那一代到爸爸都跟日本有點淵源,自己也從小就耳濡目染嗎? 對於日本抱有好感,小時候跟高中各一次的全家旅行見到的日本讓我有憧憬,想自己能夠了解對方的語言跟文化,所以想了想就決定先點了一門學校的初級日語。

不過開學以後上了點初級日語發現真的實在太緩慢了,就開始自己嘗試找資源,當時開始有免費的 youtube 課程,是出口仁老師的大家日本語 1~50 課的影片, 但是我覺得幾個缺點

  1. 大家日本語不適合自學,缺少說明與過度簡要
  2. 最新修訂版也仍舊屬於枯燥且死板一類

最主要是大家日本語的例句跟課程內容不明確或不夠多不夠深入,可能有人只是想學粗淺,覺得我不要太多內容,簡簡單單學一些就好,不過其實這樣更不適合,因為他常常同個類型的東西散落在各個章節,他也很難查找這課教了什麼,反倒你會東學西學,然後若有似無的感覺,最後在動詞變化開始時失去興趣。

我也經過這個階段,我在原本學校課程購買的大家日本語初級一的課本上做了很多出口仁老師的筆記,但是後來發現這樣太沒系統,應該要找一些書籍多方參考。

自學時缺乏指正你的人,多來源的參考書籍或教學非常重要

還有一個可能不是很正常但是我覺得很重要的是,當你是自學,還不太知道自己是對的還是錯的時候,不要跟非母語者一直自由對話練習,久了會變成互相影響,你學習他的錯誤的地方他學習你錯誤的地方。但是如果是一起學習,利用網路資源等等學習則會事半功倍!

這邊推薦幾本我有接觸過覺得不錯的。

🚅1.1 書籍

  1. 日本語 GOGOGO系列 (推薦)
    有四本,學完如果都有吸收,那真的是可以日常對話了
  2. 音速日語教材
    可自行查詢,好像教材沒更新了,但是粗淺的做教學我覺得針對自學蠻適合當最初的入門教材,當然裡面有些文法或說明不一定完全準確,不過時間太久有點忘記哪邊是有稍微偏差的。他有蠻多針對副詞或擬聲詞等等的書,蠻推薦。
  3. 大新書局系列
    字彙、閱讀等等的不錯,不過現在網路資源這麼多應該不太需要。
  4. 適時適所日本語表現句型200 (推薦)
    這本搭配日本語GOGOGO 可以學挺久的了,裡面的內容相當實用,並且分類明確,算是一本小文法字典,剛開始也能從例句裡學到蠻多生字。
  5. (字典類)簡體版日本語句型辭典 (超級推)
    雖說現在網路發達,為什麼不用線上字典,但是在自己還沒辦法統整或是完全理解分別網路上的查詢結果時,會需要一本類似聖經的東西,這本原文是日文版,給想當日文老師的人學習,被翻譯成簡體版跟繁體版,內容沒差異,只有荷包有差異。內容是基本上學了很久很久以後不會的東西都還是查的到,包羅萬象,並且解釋跟句型等等都齊全,檢索方便。

🚅1.2 網站( 含 YT 、FB 等)

1.Weblio 辞典
除了国語辞典,也有古語字典、類語字典等等,相當實用。

国語辞典的查詢結果的右邊還有關聯用語可以參考,點選上方不同字典可以直接變換,右圖為類語字典

2.沪江小D
有標註發音聲調,也有例句發音,也可以儲存等等的,還能複習自己存的東西,不過我是沒用過。

有各種語言可以查詢,例句跟單字都有發音

3.谷歌外掛ーTJDict
不得不說這個免費英文日文查詢外掛程式實在造福人群,只要你用GOOGLE 瀏覽器看任何界面或是直接打開這個外掛程式搜尋都可以很迅速找到結果,而且這些結果都是從可信的大辭典找到的,速度快而且清楚。
(以前會有標示讀音的,不過後來消失了,有點可惜)

查詢出的結果非常多元,有時還會有方言或是專門用語的解說等等

4.(FB) 王可樂日語
老師有留日背景,分享的東西算是生動有趣,內容也有淺有深,看得出老師對於教學的熱忱。

5.(YT) 井上一宏
我從剛開始學習就開始接觸老師的影片,老師是神戶人,原先住在台灣近年搬回了神戶,只能說老師的教學精簡但卻能夠有效率學習,並且題材廣泛,非常推薦。最近似乎常常開直播跟大家互動,問日文問題或是文化等等問題都可以,老師也相當親切。

  1. (YT) 日本語の森
    針對外國人的頻道,有從最初級到深入的日文教學影片,也都已經分類成各個級別,推薦就直接選擇日本母語的老師的影片觀看,久了真的就會習慣的,不然音調習慣了要更動實在困難。

其他推薦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漫畫或是 youtuber 去做練習,我也還是常常會邊看影片邊念,肯花時間努力肯定不會白費的,語言加上文化可謂博大精深,一輩子都不會有盡頭,多進步一點也好,這是我個人看法。

🚅1.3 程式( IOS、PC)

1.ANKI
簡單說即是自行新建卡片複習的工具 app,有 web 版和手機板兩個,不過可以同步所以不用擔心會有不同調的問題。根據你自己設定的複習頻率還有自己的學習狀況,他會用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在對的時間讓你複習這個卡片,詳細的可以去參考網路上大家的使用教學。簡單用就是把自己不會的文法、單字或好的例句新增到卡片,可以自己把語音加入至卡片更能同時用耳朵習慣日語,搭配著用對於學習相當有幫助,不過我新增了上千個自己的卡片,卻沒有真正持續複習,有點可惜。ANKI 確實適合有恆心每天固定做一件事情的人,而證件事情在學習語言卻是最重要的事情。

2. Podcast
有 iphone 的人應該或多或少聽過,這是個可以聽到許多電台節目的 app,要學習與研究可以找找自己喜歡的,然後通勤或是睡前放著,讓自己習慣這個環境,聽不懂也無妨,試試會發現過一陣子好像有進步。

3. Hinative
線上發問 app,常常有一些在書上找不到的問題,但是又很想知道,曾經有些問題沒想通我半夜會睡不著爬起來找,這時候就可以依靠廣大日本母語者或是學習者的回答 (有點像知識家) 去協助回答你的問題。雖然不是正統的老師們在做回應,但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語感或邏輯的想法。

可以查查別人的問題也可以自己多多提問,或是幫忙別人的問題

4.物書堂辞書
這是一個算是個人的興趣還是堅持呢,這個 App 只有 IOS 系統有,然後是一個整合型的字典 APP,因為是日本公司所以幾乎所有字典都是日翻O或是O翻日等等的,但也有針對少量針對某國使用者的字典,有興趣可以看看,全部字典都需要付費,推薦 4/1 開始為期約兩周的日本新生季時購買,會有很好的優惠。
其中還蠻推薦他有新明解、三省堂、大辞林、古語字典、類語字典等等,很豐富且深入的日文字典,這邊比較偏向日本學生也會使用的感覺,因此算是一生都受用,也有比較特別的 NHK 發音字典等等。每個字典都可以互查,甚至不同語言都可以互相查詢,我也有購買很多英文字典,搭配日英字典就可以把一些日文有時候不能理解的微妙差異用英文去做理解。

iphone 跟 mac 都可以下載,目前 android 跟 WIN 沒有辦法用

🔥2. 學習方式

前面介紹完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教材,其實好像跟學習方式也有點重疊,所以這邊主要就針對我自己學習上各階段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我自己的想法。會將這幾年分成前三年(留學前)、留學期間、後(回國~研究所期間),而留學期間會放在額外的一個 part 去做描述,這樣我覺得比較完整一點。其實記錄這些未必是適合大家的方式,不過可以用我的方式去跟各位習慣的學習方式做比較,有時候或許可以自行研發出新的方法也說不定。

🚅2.1 前三年(留學前)

這階段的學習跟大家大同小異,因為是第一門除了英文以外的外語課,一開始就是如前面所說跟著學校用大家日本語上課,但是即便搭配 YT 的出口仁日本語我覺得還是很緩慢,我比較急躁一點所以選擇用其他教材去做額外的從零開始的學習。首先我接觸到的是音速日語以及適時適所200,這兩本有中文解說讓我能夠自學的比較輕鬆,但是畢竟是自學,還是有一些無法查到的東西,因此我會利用音速日語的 MAIL 詢問問題,有時候真的挺有幫助的,再來就是會到圖書館找日本語 GOGOGO 1~4 去看不同解說,這幾本算是我印象中蠻深刻的學習教材。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好像需要本字典,所以我就買了網路上推薦的文型字典,這本幾乎是我學習路程中最為不可或缺的一本書,雖然他是類似工具書的字典,不過自學時書籍可能沒有把接續方式或是各接續的例句寫出來,那我就很苦惱,是不是這裡不能用名詞之類的,這本字典基本上會把接續完整寫出,還搭配幾乎每種接續的例句。另外我也會使用 TJDICT 去把網路上看到不會的即時查詢,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也會用手邊手機買的物書堂的新明解、大辞林去搜索,通常搜尋一個東西可以額外查到很多很多。

現在書籍類的可能不是那麼大眾的學習方式,所以以上其實我覺得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因為我發現我學習到了後面,會想查詢之前好像在哪看過有作筆記的內容,結果就是翻翻找找結果發現找不到浪費一堆時間,我想各大類型的系統化學習應該都有這種困擾。而且書籍就不太有互動,例如音檔或是比較貼近口語的教學,這時候就是現今網路蓬勃發展的世代所適合的,利用我前面說的 podcast 跟喜歡的 youtuber 真的可以學到非常多,只是真的還是要搭配一個教材做輔助,因為常常發現留學的時候,日文大家貌似都會用,但是有人常常會說出一些很突兀的用法,有些是很中文的漢語+する,很生硬的感覺,有時候也會跟著動畫或是連續劇講出很強勢的日文,這些真的不會有人會指正你,因為對方覺得他懂,也知道你是外國人,所以能夠有日本朋友願意花時間指正你,會是非常棒的。

現在想想,剛開始學習的頭半年還不太會講的時候,就在以前挺熱門的 Hellotalk 上遇到一位也在台灣留學的仙台女生,開始會打電話,他會教我日文,平常就是閒聊,那這段時間真的是學到非常多,實際上的語言知識可能沒那麼多,但是嘗試用學到的東西去做練習,強迫自己去用零碎的單字拼湊出重要的資訊,畢竟電話我不說出來比手畫腳也不會傳達到,對方也很親切的會適時在我卡住時給我一 些幫助,這段時間對我的語感培養跟發音相當重要。當時持續約 1 年多吧,雖然現在比較沒聯絡,不過還是相當懷念。另外還有一位也是在這邊認識的東京的阿姨,她跟我語言交換算是有 4 年,留學開始的時候還有跟阿姨一起吃過飯,真的非常照顧我,之前我也會寄一點東西過去,不過最近比較沒聯絡,好像該送點禮了!

語言交換是個好方式,彼此都有學習到,比較不會有虧欠的感覺,只是常常我聊一下就忘記用中文就很抱歉,阿姨非常會聽人說話,也很喜歡台灣,所以光是文化就聊不完了,而我覺得要維繫遠距離的語言交換,可能偶爾有見見面會比較好,慢慢才有成為朋友的感覺,不然可能某一方忙碌起來就沒辦法維繫,會挺可惜的。以前應該是一周一次,一次 1 小時前後,有時候會準備一些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直接聽阿姨的解釋我覺得非常受用。現在回想起來,這段時間讓我學習到的,其實是完全脫離教科書的另一種方式,讓我能夠知道那些在對話中常用到,那些學到的東西其實只是拿來寫跟讀,講出來實在不口語或是不禮貌,對內對外我應該要如何稱呼還有對對方應該要稱呼姓或是名+さん等等,對於在地人都很自然的東西,我都得從頭學起,不過也是這個過程也很有趣。

🚅2.2 後(回國~研究所期間)

一年留學結束回來以後,因為要準備原本台灣理工科的研究所考試,有別於過去可以以日文為重心的學習方式,變成需要專心在入學考試,日文學習的時間有大幅度的縮減,不過也跟我暫時性的目標達成有關,過去的學習目標主要是跟日檢以及留學及旅行時語言應用,因此回來以後還需要找找新的努力目標。這時候學習以比例上來看,主要是增加了聽日文的時間,單純的看教科書的時間變少了,看影片省時間也可以練聽力更能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主。從以前就常看 NHK 的 72時間系列以及一些歷史、文化相關的紀錄片,學習之餘也能了解到更多不同的日本文化知識。

(左) 在某個地點做連續三天的紀錄,可以看見許多真實人生百態 (右) NHK 京都人の密かな愉しみ 共 20 集

到現在確定要往日本就職的方向前進,所以日文就變成一個必須要精通的項目,而且比起以前還可以以興趣的方向做學習不同,現在必須用更嚴格更高壓的方式去精進,畢竟成了社會中的一份子,就不能期待別人用溫柔的眼光對待自己,我也自知自己的語言還不夠好,心態也不夠堅強,所以能夠妥善準備對未來適應也有一大幫助。我覺得學習到現在有一點天花板,主要還是跟環境有關,有些東西雖然是日常常用的但是人不在日本就沒辦法常常接觸到,在台灣只能努力讓自己不要退化太多,進步也只是微幅的,尤其一些オノマトペ 、諺語以及古語真的需要大量的時間跟精力才能熟悉。

🔥3. 留學期間

留學期間接近一年的時間(2018.09-2019.08),現在想想時間過得真的相當快,過了兩年多了,以前常聽到的在當地待半年抵過你自學一輩子,而真的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即便不情願你的大腦也默默的在接受並且吸收新的訊息,突然哪天自己的嘴巴就吐出了一個單字,然後自己都還沒意識到,真的會很驚喜以及有成就感。我去的地方是千葉大學,身邊的人大多都還是用標準語,尤其是同年齡層的朋友們,即便是九州出身的人大多上學或是自己有意識的改變,至少我是聽不太出來有過多的差異,跟去關西還要適應一下關西腔的相比我就少了一個適應期。留學的學習太多元,或多或少之前的留學分享有提到,之後也可以再針對一些課堂中跟生活中的學習分享一下,這邊就簡單概述一下整體的語言相關的學習在這一年的情況。

首先在學校有分級的語言課,100~600 有文法課、漢字課跟會話課之類的,800 就比較偏向全面性的,聽說讀寫都一起進行,也會要討論或是要找資料等等,不過我覺得語言課的訓練就沒有到非常印象深刻,有幫助但是並不是到了日本後最有效率的方式。除去語言課,當然我也還有修很多推薦留學生修的通識課以及學部的課,推薦的課就會是留學生多加上一些日本一年級學生的組成,我覺得算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根據老師當天上課主題進行討論,要讓對方了解自己就要想過自己這樣講有沒有邏輯,不是等著對方糾正自己,是自己一開始就要儘量用最簡單易懂或是沒有錯誤的說話方式。

(左) 800上課照片 (右) 留學生的日語課根據分級大約有這麼多課

學部的課的話,我主要 90% 都是修國際教養學部的課,課程多元且留學生普遍少,我覺得我在這些課程中有非常強烈意識到自己是外來的學生,我是需要特別關照的感覺,這些會迫使自己想要努力去打破這些屏障,雖然我覺得不太可能,但至少我有努力嘗試過。課程中有討論身分認同、伊斯蘭教、移民、日本語方言等等各式各樣的課程,雖然日本大學生基本上就都是一樣,大多興致缺缺,不過還是能跟少數的人認識,但是是否能成為持續聯絡的好朋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門課是地方再造的相關實踐課程,我們去了千葉的鴨川,那邊算是鄉下一點的地方,一個月大概會有一天,有時候在那邊的主人的家過夜,在這個過程中去花時間思考一些能夠幫助不只這個地方也思考過疎化嚴重的日本地方都市應該要怎樣才具有吸引移居的潛力,這一類的腦力激盪除了日本社會問題以及文化的了解以外,我覺得是能夠拉近跟修課日本朋友的距離,尤其有時候會一起鋪通鋪過夜。拉近距離以後就發現還要煩惱如何稱呼對方的問題,大家各有各自的距離感,那要從姓氏+さん 改成名字+さん還是所謂的呼び捨て呢,又或是親切一點的~ちゃん 呢 (男生好像大學了同輩就不太叫對方 くん 了),總之光是名字就常常忘記了,還要考慮這些,不過也是一個學習。這門課程在最後還有辦給留學生一個活動,讓留學生來這邊過一夜,期間體驗很多的文化,有德國人、中國人、台灣人、美國人等等,而我既是參與者也是活動策畫的一員,有時候彼此的語言溝通上有問題時,留學生們就會嘗試找其他語言去做解釋讓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我覺得這也是一個用不同角度思考某個日文是否有其他簡單的說法的一個好練習。

一起在大自然中做冥想跟瑜珈 20190720 @鴨川
(左)鴨川課程成員與留學生合影 (右)上課與日本學生一同腦力激盪

留學期間有練習到日文的地方我覺得還有社團跟交際活動兩大項,其中社團我有參加英文演講社跟攝影社,英文演講社雖然主要會希望大家用英文交談,不過有時候還是需要用點日文,結束以後還是會稍微聊天之類的,多跟人交流都會有幫助。攝影社的話有交到蠻好的朋友, 會一起參加社團活動也會私下出門,有時候還會教我們日文,到現在也都會聯絡。交際活動有時候是在學校練習英文的 English house 的一樓,有時候是留學生宿舍的共用廚房,這兩個地方英文日文都蠻常用到的,有時候跟留學生聊天的時候,你用很多漢語跟台灣中國或韓國人用日文聊天大家常常都會懂,沒有困難,但是跟歐美留學生聊天時就發現好像用和語,也就是自古以來日本就有的詞彙比較好溝通,例如: 理解する・わかる ,類似這樣的感覺。這個概念之前英日同步口譯的長井鞠子女士就說正式場合的用語雖然漢語會變很多,但是其實聽起來很生硬,並不好讓人瞬間理解,因此他會定期去參與許多日本和歌或是俳句等等使用了大量純和語的聚會,去多學習接觸這些真正讓日本人一聽就觸動到的詞語,這也是學語言的最終目標,就在於是否打動人心。

(左) 回國前的 English house (右) 2019.04.28 @江の島 写真部認識的朋友們

🔥4.忙碌無暇專心學習時

前面說了好多好多,但是就是沒有時間呢,那我覺得大家現在最常接觸的應該就是追劇、動畫跟 youtube 了吧,只要能夠有意識的在影片進行中跟著念,然後每部影片隨便記個 5 - 10 個新的用法或單字,那語感跟說話時的流暢程度以及語彙量都會有成長,如果能多挪點時間出來那當然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切入學習,效果更好。

前面的文字真的我自己打的也手痠了,許多留學的紀錄都沒有記錄下來,但是我覺得慢慢來說不定有些體會會有所變化,最後留下來的才是我真正有所收穫的,也希望這篇有幫助到在學習中的朋友們,有問題歡迎提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