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Tank Taipei #19 — Product Is Hard — Marty Cagan(聽者筆記二)

Li-Wei Yeh
PRODUCT_tank_Taipei
8 min readNov 8, 2019

--

原文出處,作者:Mike Pan

昨天參加了 ProductTank Taipei 舉辦,由 Marty Cagan 大大帶來的 Product is Hard,讓大家知道,做產品到底有多難。

其實整場演講就是提出各種做產品會遇到的問題,然後一一去回答。這邊就來提幾個我印象深刻的、以及一些感想。

Discovery & Delivery

在打造產品的時候,通常我們就只會在意如何打造與交付,也就是 Delivery;包含用什麼樣的技術、規格有哪些、多少人花多少時間等等。但是,我們有真正去思考過,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嗎?

所以,在開始動工之前,應該要先去思考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也就是 Discovery。例如愛因斯坦的名言,「如果我有一小時可以拯救世界,那我會先花 55 分鐘去定義問題」。

如果沒有先確認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那可能就會做出一個沒有人買的產品、或者就只是做出一個跟大家一樣的產品,像是經典的「更快的馬與汽車」的案例。

而且,直接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還可以讓你去思考是否有其他的解法。例如想要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可能需要的不是更快的馬、也不是汽車,因為背後要解決的問題是想要更快速吃到好吃的東西,那也許外送服務會是更適合的做法。

所謂最小可行性產品 MVP

講者在這邊提到的最小可行性產品 (MVP, Minimal Viable Product) 其實指的是幾天、甚至幾小時就可以打造出來進行測試的 Prototype,而不是一個需要花幾個月打造的 Product。

例如下圖,要更快到達目的地有各種解法,當然滿足需求的程度也不同。而滿足使用者的程度、要花費的成本等等也都是需要在 Discovery 階段透過 Prototype 與各種驗證方式去評估的。最後決定方案後,才是進入 Delivery 階段,去把產品打造出來。

講者後來在 Q&A 時也有再帶到這段,所謂驗證不同的 Prototype,是去進行各種不同解法的驗證 (例如下圖的腳踏車、機車、汽車),而不是同一個解法去做 Iterate、去疊加各種優化上去 (例如腳踏車、和競速用的流線型腳踏車)。

Feature Team / Product Team / OKR

所謂 Feature Team 指的就是接到指令說要做什麼產品,然後就把它打造出來的團隊。講者也有提到其實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使用這種團隊,單純為了做出那個產品而做;所以團隊裡面的 PM 其實是 Project Manager,想辦法讓產品準時交付。

而 Product Team 拿到的則是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上面提到的更快到達目的地),然後再去思考、評估要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問題。也就是加入了 Discovery 的部分,這種團隊中的 PM 才能夠稱為 Product Manager,這也才是 PM 應該要做的工作內容。

當然,團隊如何組成、以及團隊拿到的是功能需求、還是待解決的問題,其實也和公司的組織架構與管理階層有很大關係。講者也提供了三個判斷自己的團隊是否為 Product Team 的指標,如下,還特別提到如果無法回答或不太確定,那通常也是 Feature Team… XD

  • Cross-Functional: 團隊中有不同職能的角色,才能一起找出解法。
  • Empowered: 團隊拿到的是問題、也被賦予找尋問題解法的權力。
  • Accountable: 團隊被衡量的是 outcome (針對要解決的問題產生什麼解果),而不是 output (產出了什麼產品)。

而在 Q&A 的時候,講者也有回答到說如果公司用 OKR 用得很痛苦,那是因為是 Feature team 啊。就會變成團隊在被給了個目標、有個問題要去解決的時候,同時 roadmap 上面的東西還是要做喔,這本身就很荒謬。

看起來這確實就是講給在場的管理階層聽的XD 畢竟講者也提到如果全部人都用正確方式做產品的話,那整個世界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

Planning & Prototyping

這個就比較是現實面的問題了,如果有很多時間的話,我想大家一定都希望能和愛因斯坦一樣,可以好好的先來定義問題。

但現實是殘酷的,在規劃的同時,時間也是一點一滴的流失,但就算規劃的再好都只是紙上談兵,實作出來有可能還是會跟現實有落差。更別說如果規劃了很久到最後發現有個假設前提不對、要全盤翻掉重來,那其實會是很大的浪費。

所以,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還不如有了一些些規劃之後就先做個 Prototype 驗證看看,這種步調才能夠產出好產品,也是所謂 Agile / Lean 所強調的。

講者還特別提到了 MBA 畢業生都特別愛 Planning,覺得這部分很好玩,但打造產品真的就是要實際下去做 (get your hands dirty)。所以有雇用 MBA 畢業生,都會再特別花時間去打破這種很愛花時間規劃的習慣

總結

整場演講加上 Q&A 聽下來,會發現講者非常厲害的地方在於很擅長用一個很高的層次去釐清問題。包含 Q&A 各式各樣的提問,也能夠再從一段敘述去拆解出不同的問題,然後分別點出關鍵部分。

然後整場聽下來的感想是:做產品應該是還好 (畢竟這也是很多 Feature team 目前做事的方式,而公司也沒有倒),但如果要做出好產品,真的很難

也希望某天我也能夠擁有像講者一樣的能力。

最後除了感謝 ProductTank 找了這麼棒的講者之外,也很幸運的公司前陣子剛好有讀書會來讀講者的這本 Inspired: How to Create Tech Products Customers Love (中文版叫做 矽谷最夯‧產品專案管理全書),所以對講者的背景和演講內容其實也都會有更多一些了解。

最後的最後,私心還是忍不住想附上一段 Marty Cagan 大大書裡面的勸世文來當作彩蛋XD

看起來不只是做好產品難,做好產品經理也很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