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個人強項到底是什麼

正向心理學與人格心理學的結合

--

近年來,「個人強項」(character strength)成為一個很常討論的主題。這個詞隱含著一種特別且全面的人格傾向。在2004年,Martin Seligman和Chris Peterson一起編輯了一本書,叫做"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在許多場合裡,這本書都被譽為是正向心理學的「聖經」,以及「反DSM」(註:DSM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哈佛大學Project Zero的主持人以及多元智力暢銷書作者Howard Gardner說個人強項是「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心理學界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搭上這股風潮,有許多的研究也因為這本書而開始重視個人強項的研究。

然而,這其中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如果你讀過關於個人強項的文章、書籍、或是相關的指導語,你幾乎不會看到關於個人強項的清楚定義。即便有定義,也常常是模糊不清,讓人疑問重重的。試著想想看以下由在這個領域內的巨擘所提出的定義:

許多天分的結合(自然且重複出現的想法、感覺與行為的模式)、知識(事實以及生命課題)以及技術(特定活動的執行步驟)。 (Buckingham & Clifton, 2001)

一種心理歷程或是機制,能夠決定道德上受重視的美德。 (Peterson & Seligman, 2004)

正向的人格特質,藉由想法、感覺以及行為反應出來。 (Park, Peterson, & Seligman, 2004)

一種自然的能力,一種人們崇尚擁有且運用的,且讓我們可以真實的表現自我並使我們充滿能量。 (Govindji & Linley, 2007)

正向的特質或是能力,且能夠帶來個人滿足感,而不會削弱他人。獨特且跨文化,與許多個體以及他人的正向事件息息相關。 (Niemiec, 2017)

在看完以上的五個定義後,你應該能夠對於個人強項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你也會發現其中有些異同之處。而我和我的同事 Fallon R. Goodman和David J. Disabato最近也寫了一篇關於這個的文章,主要在討論科學家們為什麼會不在舊有的人格心理學知識基礎上創造一個新的名詞。

[Download the paper here: Goodman, F.R., Disabato, D.J., & Kashdan, T.B., (in press).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under the umbrella of personality science: Rethinking the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modification of strengths.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定義且重新定義何謂人格強項

我們認為強項仍舊是屬於人格心理學的範疇之內,儘管是屬於邊緣的部分,它依舊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舉例來說,一份最近的研究,發展了一份「HIGH 5」量表,用來測量正向特質(類比來自於 Big 5人格量表),而這五個特質包含了:學問、平和、歡欣、誠實以及堅韌 (Cosentino & Solano, 2017)。對於人格心理學家來說,他們不會仰賴舊有的名詞,而是創造出新的名詞來解釋自己獨特的方法和模型,而這些都是為了更全面的了解人性。而「個人強項」這個詞則是將實徵研究的焦點拉回了道德美德這種構念上,而其實這個構念在很久以前就被心理科學所遺棄了。而這種現象的一個缺點就是可能會造成「叢林謬誤」,也就是將舊有的概念又用新的名詞重新定義。例如,好奇心在BIG 5裡面是一個較為低階的構念,相較於在其之上的開放性(openness) (DeYoung, 2015; John & Srivastava, 1999),而當今在個人強項的範疇之下,則是屬於智慧(wisdom)下面的一個核心概念(參考 Peterson & Seligman, 2004 之中的名詞釋義)。個人強項的支持者認為這種強項模型和過去的人格理論不同之處在於強項的理論還有納入了道德美德。

但是問題來了,道德美德是非常主觀的。雖然許多的心理科學對於何謂主觀也都含有灰色地帶(比如說對於正常的悲傷以及憂鬱的界定),而對於將個人強項的分類似乎也因為主觀性的介入顯得更為麻煩。一部分的研究者嘗試著找出一系列的美德是能夠跨文化且跨歷史。例如,有一份研究即找出了六個「核心美德」:勇氣、正義、人性、氣質、智慧以及超然。這種將人格特質分類成道德美德的方法需要回顧且整合過去的文獻,包含了哲學以及神學等等,比如說儒家、道家、佛學、印度教、自然信仰、猶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儘管這些回顧非常全面,其中還是有一個挑戰,那就是許多宗教文獻中都缺少了一個清晰可見的詮釋,亦即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詮釋。

對於不同的作者或讀者來說,他們對於同樣的知識架構,可能會詮釋出完全不同的核心價值,並且定義出新的個人強項。其他的作者可能會納入哲學或宗教的觀點,像是美洲原住民的信仰,或是非洲的宗教文本等等。道德心理學已經教導我們,在跨文化的領域裡,會有不同的道德信念。舉例來說,每個文化對於環境的信念都不一,然而科學家們卻將對於環境的珍視視為一項個人強項。某些文化將植物以及動物納入核心的道德觀裡面,然玵其他的文化則未將這兩者視為這麼重要。再者,在每個文化之中,對於人們多麼重視一個價值的異質性也相當的高。在美國的文化內,西北部的洲項是Oregon比起南部的洲像是Alabama對於環境更加重視。然而,大多數對於強項的概念卻不會特別指涉到環境的管理,或許也是因為創造這個強項的科學家並不是活在那樣的一個文化背景之下。

本土心理學家認為一個行為是否具有道德,必須在該事件發生的脈絡下來判斷,而不是就單一事件來決定。從這個觀點來看,一個人個特質是否為強項,應該要根據我們從哪個文化的背景來看。這種高度的主觀性替美德的詮釋留下了討論空間。為了展現一個其他的標準,道德經常圍繞在利社會行為,像是利他主義以及慷慨熱心。與其將強項模糊的定義為道德或是美德,強項可以是指稱那些有利社會的現象。研究者不必爭論那些行為是不是有道德的,因為他們本身就已經具有客觀的道德性。而當然的,人格心理學已經對於這種構念討論許久,而對於強項的研究應該是在這些研究之上加深加廣,而不是引入新的概念。

而我們還提出了一個新的討論強項的方法。強項可以被定義成「人們具有的某些能夠促進幸福感以及推動成長的特質傾向」。研究者和工作者可以使用人格強項(personality strengths)來取代個人強項(character strengths),用以表現出正向心理學是建立在人格心理學之上的概念。重要的是,不用提到道德或是美德。在人格心理學裡面常見的總體概念包含了BIG-、自我規範能力、目標追求系統,以及其他個別差異。對於這些量表之中的細項,以及各小量表的得分(例如在BIG-5中的neuroticism裡面的得分,低分表示低的情緒穩定),可以歸類成為人格強項。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讓人格強項可以奠基在過去的實徵研究上,藉以取代主觀的定義。大致上來看,人格強項可以表示人們的習得知識以及行為傾向,而這些則是可以促進人的適應、調整、以及精進。

對於使用幸福感作為人格強項的標準,我們想要提出一項重要的提醒。雖然人格特質在大部分的情形下都是具有適應力的,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人格特質是有可能具有反效果的。舉例來說,樂觀的人比較有可能對於賭博停不下來,儘管是在輸了很多輪之後。而寬心的人也比較容易回到具有虐待傾項的伴侶身旁。事實上,在那些有敵意的婚姻中,願意原諒的程度常常和低度的婚姻幸福感有關係。而在監獄的環境中,那些更具有正念特值的人,也就是更能夠對於自我保持著接受以及不評斷的心態,具有更多的罪犯性想法(例如:對於權威的負面想法)。另外還有具有自我傷害傾向且具有很高的恆毅力的青少年們,則更容易展現出自殺的行為。好奇的人們則是在親朋好友的眼中不被視為是整體健康的,且在與人社交時,其他人也有如此發現。除了人們之間的變異之外,強項可能還具有某個轉捩點,在某些時候變的太超過。比如說:過多的公平可能會導致僵化的決策,並且較少的情感依附。過多的勇敢可能導致愚昧或是高風險的行為。過多的謙虛可能導致自我貶抑或是自我箝制。這些過量的強項可能是心理健康的危險因子。又比如說,過多的好奇心,可能會讓人感到焦慮,因為人採取過多的冒險。目前的研究對於什麼時候強項會變的使人不適應,還需要更多的探討。

結尾

人們的強項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議題。過去的心理學過度專注在缺陷、弱點、和症狀,而現在我們則需要將焦點換到那些使人正常運作以及成長的特質上。在我們的新作品中,我們勾勒了人格強項的面貌,並且闡述了過去人格心理學是怎麼貢獻給個人強強的研究。我們將人格強項定義為一種人格特質,並且認為研究者應該使用較少的主觀標準來界定強項。藉由整合這些定義,研究者可以往更深的研究議題邁進,像是將強項的元素拆解來看(像是佔有、意識、使用、代價),並且分析強像是如何隨著時間發展的。

References and Research Article:
For more, including the references to the work mentioned above, download our new paper on the topic.
For more on personality science and strengths, see Is It a Good Idea To Build on Signature Strengths?

關於作者: Todd Kashdan is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and the author of Curious? and The Upside of Your Dark Side.

本文翻譯自 “Making Sense of Character Strengths”,翻譯已徵得作者同意。

This article is translated from Making Sense of Character Strengths”originally posted on Psychology Today. The right to translate this work has been granted by the author, Todd B. Kashdan Ph.D.

我是菲力克斯,是個負傷的療癒者,如果這篇文章可以在你心裡激起一點漣漪,不管是帶給你一些觀點、一抹微笑,亦或是讓你感到一絲悲傷,請不要吝嗇按下拍手給我鼓勵(最多可以按50下哦),讓我知道我的文字也可以讓你產生共鳴。如果有任何想法,也非常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