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科普心理學

魯蛇心理學

從依附關係來談長期的單身

--

近十年來,長期單身(long-term single)的人愈來愈多,而我們身邊也不乏一些「魯蛇」朋友們。然而,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美好的家庭都只有一個樣子,雖然這些人都被貼著「單身」的標籤,但是每個人會單身背後的原因都不同,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從「依附理論」的角度來談談這件事情。

在2018年Pepping與其同事從「成人依附」的觀點來探討這個議題,他們在分析了過去的文獻以及理論之後,提出了「長期單身」的三種原因 — 分別是「不活躍的依附系統」(attachment-system deactivation)、「過度活躍的依附系統」(attachment-system hyperactivation)以及「安全依附的個人選擇」(secure personal choice)。

這篇文章會從這三個角度切入來試圖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長期單身,不過在開始之前,我想先提出我自己認為的第四種可能性,我想這種可能應該會更常見於年輕人上,那就是 — 「安全依附但時運不濟」,也就是說儘管這個人在依附關係上是安全的,且他也非常想談戀愛,卻遲遲沒有遇到適合的人。在排除這種運氣的可能性之後,以下我們便來看看從心理學的角度會怎麼來解釋這種「長期單身的現象」。

1. 不活躍的依附系統 - 逃避依附導致的長期單身

不活躍的依附系統,也被稱為逃避的依附關係(avoidant attachment)。擁有這樣的依附關係的人對於「親密關係」感到不舒、反感,他們的依附系統是被壓抑的且他們不喜歡依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用我們常見的語言來說,大概就是所謂的「冰山」類型的人吧。

不過與其說是冰山,我認為這些人更像是一座「城堡」或是「莊園」。這些人能夠在自己的城牆內自給自足,而就像中世紀的古堡一般,他們對於訪客總是帶有厚重的戒心。他們對於關係的主要目標就是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避免自己感受到脆弱(vulnerable)。

在認知層面上,這些人不相信愛情、覺得伴侶不值得信任、對於約會對象不感興趣、在一段關係中的承諾感也不高。

在情感層面上,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情感表現、展現出對伴侶較少的感謝與欣賞、不善於向他人尋求幫助也不善於照顧他人、在性行為中也表現得較無熱情或進行較少的性行為、在分手後更不願意去找下一段關係、也不想要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在行為層面上,他們與他人的互動較少且花更多時間獨處、不善長社交且不常自我揭露、展現較少的非語言關愛(non-verbal affection)、與他人的肢體接觸較少或在肢體接觸時感到不舒服、在約會中與對象坐的較遠、對外展現出自己能夠照顧自己的樣子。

綜合這些認知、情感、行為層面,擁有逃避依附關係的人會對於感情的期待很低,對於周遭有可能的對象也不感興趣,就算真的有可能進入一段關係,他們也會覺得很勉強、想逃開。他們只想活在自己的莊園城堡內,盡量減少與他人的互動。

也正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城堡,花很多時間在精進自己,逃避依附的人常常在事業上有很高的成就,展現很高的自主性,也讓他人覺得這些人不用有感情。

無論是自己不願意去追求,或者是讓他人覺得這些人不需要愛情,逃避依附的人常常因為這些原因而維持長期的單身。

2. 過度活躍的依附系統 - 焦慮依附導致的長期單身

過度活躍的依附系統,也被稱為焦慮的依附關係(anxious attachment)。擁有這樣的依附關係的人對於「拒絕」以及「拋棄」有很強烈的恐懼,他們害怕他們所需要的支持不會被回應,而當這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時,他們會感到憤怒與壓力。

相對於逃避依附的「冰山」,焦慮依附則更像是「火山」。他們對於親密關係的反應非常大,而這種強烈的反應雖然是來自於對於關係的需求,卻常常造成關係上的傷害。

在認知層面上,這些人對於親密關係有很高的需求但是卻對於伴侶能夠回應的能力感到沒有信心、對於自我價值感到懷疑且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對於關係中任何可能的威脅會感到很敏感。

在情感層面上,他們在情緒調節上有困難、透過從他人身上尋求安慰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卻常常對自己接受到的支持感到不滿意、經常的擔心會被拒絕、拋棄以及他人的認可、感受到較多的忌妒以及較少的信任、想要透過性行為來增進感情,也因此有更多的不安全性行為。

在行為層面上,他們常常尋求認可以及情感上的確認、表現得非常黏人、在面對衝突時會有很強烈的情緒反應、展現出很明顯的焦慮以及關係上的尷尬(interpersonal awkwardness)。

綜合這些認知、情感、行為層面,擁有焦慮依附關係的人會對於感情有過高的期待,而這種期待通常都不會被滿足。當這種失落感來襲時,他們會更確認自己即將被拋棄,深信自己不值得被愛。在溝通時也常常會透露出這種訊息,而這些情緒表達也讓他人無法輕易接近。

因此在單身時期的他們會因為在人際關係上的尷尬會讓別人覺得他們不夠具有吸引力,就算他們順利的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強烈的需求感以及過度活躍的情緒反應使焦慮依附的人有很高的分手風險。

綜合起來看,較低的成功機率(較不容易進入一段長期穩定的關係)以及較高的失敗機率(較常分手),焦慮依附的人常常因為這些原因而維持長期的單身。

3. 安全依附的個人選擇

最後一種依附傾向是安全型的依附關係(secure attachment),擁有這種依附關係的人對於感情的需求很平衡,懂得照顧自己也會適時地依賴他人。他們較能夠成功的經營一段關係,在面對可能的對象時也容易獲得青睞。

那麼這樣的人為什麼會單身呢?研究者發現這些人單身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不像前面提到的兩種依附關係,安全依附關係的人單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自己想要單身。

不過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研究者同時也發現,選擇單身並不代表沒有親密關係的需求。那些自願單身的安全依附者通常和朋友或家人的關係更加緊密,也就是說他們將對於伴侶的親密關係需求轉移到在其他人身上。

講到這邊,我想大家也能夠從經驗裡面得知,自願單身的人其實在長期單身的人裡面佔少數。一項研究估計大概只有13%的人的單身是出於自願,而另外的人在排除掉時運不濟的人之後,大致上可以被歸類到以上兩類。

為什麼知道這些事情重要呢?我認為有兩個層面。首先,如果你是屬於長期單身的一份子,我希望這篇文章提供給你對於自己更深刻的認識。Kevin Breel在2013年於他的Ted talk中說道:「要解決任何問題的第一步,就是任可問題的存在。」(The first step in solving any problems is recognize there is one.)因此,在看完這篇文章很簡潔的對於依附關於與長期單的簡短描述後,我希望你可以思考的是自己長期單身的原因是什麼,是一直沒有遇到好對象?還是其實你把對象都嚇走了?又或者是你對於感情的依賴程度太低了呢?雖然找到問題後不代表問題一定能夠解決,但至少你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第二個層面則是針對那些已經在一段親密關係的人。即便你已經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相信你生活裡一定也不乏長期單身的人。我希望這篇文章帶給你的是更多的同理心。我們不會知道每個人單身的原因是什麼,所以也不該假設單身的人都是一個樣,不該認為長期單身的人一定是有什麼巨大的缺失,並把他們全部歸類為「魯蛇」。

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希望我們都能夠對於長期單身的人有更多的了解,在我們用社會的框架去描述一個人之前,或許可以先試著去了解對方這個現狀背後的原因,並且試著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長期單身」這樣的現象。

References:Pepping, C. A., & MacDonald, G. (2019). Adult attachment and long-term singlehood.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5, 105–109.Pepping, C. A., MacDonald, G., & Davis, P. J. (201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singlehood: An attachment-theory perspective on long-term singlehood.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5), 324–331. 

別忘了給一點掌聲支持創作者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