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 Me! 工具人只能當魯蛇嗎?

心理學研究發現越具有工具性利益的人越被他人重視

--

人們常常喜歡被視作達成目標的手段。透過幫助其他人的這種能力,他們從中收穫個人的被重視感、自尊、以及價值。他們也會對於受其幫助的人的感到更親近,且更有連結感。

這幾年在人際關係的文獻裡出現了一種將人視為達成目標手段的觀點,比如說「以人為手段」(People-as-means; Orehek et al., 2018) 的觀點,以及「交互目標動力理論」(Transactive Goal Dynamics Theory; Fitzsimons et al., 2015)。這篇文章將會著重在前者(以人為手段觀點),簡單整理出這種理論觀點的原則,輔以近年來的實徵研究證據,最後則探討我對於這種「用」與「被用」現象的觀察,以及還未有答案的問題。

1. 八個以人為手段的理論原則

奠基於目標系統理論(Goal System Theory; Kruglanski et al., 2015),以人為手段觀點的這些學者認為人際關係能夠透過個人目標的獲取是否能夠藉由他人來達成的架構來理解(Orehek et al., 2018)。因此,接下來我將會列出目標系統理論所提出的八個理論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在人際關係下會是怎麼運作的(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Orehek et al., 2018 的圖一)。

圖一:以人為手段觀點的示意圖。圓圈表示目標,長方形表示人,雙箭頭表示目標既可以由上而下的激發手段(人),手段也可以由下而上的激發目標。

(1)目標之於手段 — 由上而下的激發原則

假設我今天要請你製作一份簡報,有什麼手段或工具會浮現在你的腦海裡呢?這時候你有(至少)四種選擇,你可以使用Microsoft的Power Point,或是Mac的Keynote,又或是Canva、Prezi等等網站來製作。以上這些都屬於是完成「做簡報」這個目標的手段/工具。

那如果我跟你說,這份簡報是你的統計課期末考所需要的呢?就如同上述那些工具很自然而然的會浮現在你腦海裡一樣,為了要做好這份簡報,你可能會自然的想到你統計很強的朋友,想到可以跟助教約時間,或是想到誰有最完整的課堂筆記。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即可以視作因為「做簡報」這個目標所被激發的工具。

(2)情感轉移原則

接續著上個例子,你現在心中有Power Point、Keynote、Canva以及Prezi,根據情感轉移原則,越能夠幫你達成目標的工具越會受到喜愛。也就是說,如果Power Point裡面有一項功能是其他三個都沒有的,那麼相對於其他三個工具,你在要製作簡報的時候,會對於Power Point有更多的正面評價。

若在人際關係的架構下,你心中現在有統計學霸同學Peter,課堂神助教,以及課堂筆記小天使John。同樣的,在評估對於這些人的態度時,人們會依據這些人的工具性(也就是這些人「有用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這時候,John雖然有許多清楚的筆記,但可能他的觀念並不如Peter和助教,因此很不幸的,John這時就會被認為是較為無用的工具,得到相對比較負面的評價(cf. Slotter & Gardner, 2011)。

(3) 手段之於目標 — 由下而上的激發原則

如果情境反過來,我跟你說目前的工具有Power Point,那你可以會直接想到這個工具可以拿去做簡報,或甚至是提醒了你期末報告的存在,因而開始認真準備。應用於人際情境中,若準備好期末報告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那麼想到Peter的時候,就會讓增加這個期末報告在你心中的顯著性(salience)。過去研究法也發現,使人們想到一個榜樣時,會使人們增加對於目標的承諾和付出更多努力(Aarts et al., 2004)。

(4) 多重目標性原則

某些手段能夠滿足不只一個目標,這些手段被稱作為具有多重目標性(miltifinality),相對來說,對於只能完成一個目標的手段,就具有單一目標性(unifinality)。研究發現,具有多重目標性的手段會比較受到歡迎且重視(Kruglanski et al., 2013)。假設期末你需要做一個簡報以及簡單的動畫,而Power Point能夠做簡報,也可以做動畫,但Canva只能做簡報,那Power Point就會比較受到正面評價。很自然的,隨著目標越來越多,能夠同時滿足這些目標的手段就越來越少。再舉一個例子,要找到一間好吃的餐廳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找到一間餐廳又要好吃、便宜、又要健康就會非常困難(Orehek & Vazeou-Nieuwenhuis, 2013)。

同樣的,相對於具有單一目標性的人,具有多重目標性的人也會較收到歡迎,但這樣的人也會較難找到。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的多重目標性越高(能夠滿足的目標越多),別人對他的評價就越正面,這些指標包含:親近性、知覺社會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知覺回應性(percieved responsiveness)、以及談話的品質(Orehek et al., 2018)。同一篇研究也發現,這些人在每個人的社交圈中是較少見的,也因此應更會受到特別的喜愛。以上面的圖一為例,Peter不僅可以幫忙統計方面的知識,還可以在平常你情緒上的支持,更可以在休息時跟你一起運動。而John的話就只能陪你一運動。所以Peter就是一個具有多重目標性的夥伴,而John則是具有單一目標性的,因此根據多重目標性原則,像Peter這樣的人不僅會在生活中較為少見,也會較受到重視與喜愛。

(5) 分散性原則

雖然整體來說具有多重目標性的手段會比具有單一目標性的手段更受到喜愛,但人們在評估這些多重目標性手段時,會傾向認為這些手段能夠達到各個目標的程度都不高,這就是分散性原則(Zhang et al., 2007)。然而,這樣的效果只會發生在一個多重目標性手段能夠達到的目標是非常不同或是相互衝突的時候,當這個手段能夠達到的目標之間的相似性很高,這種分散效果就會不存在。例如,Power Point雖然既能夠做簡報,又能夠做動畫,但相對於專精於簡報製作的Keynote,或是動畫製作的其他軟體,Power Point的工具性就會較為降低。

在人際關係中關於這部分的研究還不多,但初步的證據顯示,當人們只能透過片段的資訊(例如透過簡歷、新聞等等)來對一個人做判斷的時候,分散性原則會比較常見。至於這種原則是否在親密關係中會較為常見,則還有待未來研究探討。

(6) 資源搶奪原則

人們常常都有許多的目標在同時追求,當人在做一個對目標A有益的事情時,若出現另一件事情是對目標B有益的,人們會被分心且減少對當前事情的付出。當這兩件事情本身是不相容的(imcompatible),那人們的資源就會被第二件事情搶走,進而阻礙完成目標A的進度。

在人際關係中,研究發現,當一個在親密關係中人收到來自另一個有魅力的人給的回饋說他們對這個人有興趣,這個人對於原本關係的承諾感以及滿意度會降低。相對來說,若那個有魅力的給的回饋並沒有提及他們對於這個人有興趣,這些人對於原本關係的承諾感以及滿意程度則會提高。(Kavanagh et al., 2014)。

(7)目標保護原則

資源搶奪的現象能夠藉由人們有意識的目標保護來抑制及緩解。在人際關係中,若人們對於一段既有的關係是高度重視的,那麼他們就會刻意的減少對於其他的潛在對象的注意力,進而避免既有的關係受到威脅。研究發現,相對於單身的參與者,有親密關係的參與者對於一個有魅力的人會給予較低的評價,而這樣的效果在於那些對既存關係高度滿意的人中更為明顯(Cole et al., 2016)。除了降低自己對於對方的喜好程度,研究也發現另一種保護既有關係的方式為:使自己在對方眼中失去魅力。比如說,男性常常藉由採取冒險行為來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尤其是他們知道會有可能的潛在對象在觀看他們做這個行為的時候。但對於有伴侶的男性中,這樣的風險行為傾向卻是不存在或是比較低的(Frankenhuis & Karremans, 2012)。

(8)手段取代原則

若兩個手段/工具都能夠達到同樣的目標(例如Power Point和Keynote都可以做簡報),人們會藉由評估各個手段的工具性(instrumentality)來判斷要選擇哪個,又或是該不該換一個手段。

在人際關係中,這樣的觀點可以被用來解釋「無縫接軌」(mate-switching; Buss et al., 2017)的現象,也就是當親密關係中的一方離開因為另一個人而結束這段關係。根據以人為手段的觀點,這樣的現象是因為離開者認為原本的伴侶的工具性降低到無法為其達到目標了,無論是情感上或是經濟上等等。例如:若關係中的雙方都很非常想要孩子,但總是失敗,這樣的狀況很有可能就導致他們對於彼此工具性的評估都降低。

(9)小結

以上為八個以人為手段的理論原則。這些理論原則來自於目標系統理論且大多數都有實徵研究證據支持。總的來說,這的觀點認為人們會透過他們知覺到對方的工具性來評價對方,且會和具有高工具性的人建立並維持關係,與他們認為低工具的人保持距離或結束關係。而在既有關係中,這樣的觀點也會預測當人們知覺工具性和關係滿意度是有正向關聯的。

2. Would you use me and like me? 人們會透過當工具人來表達自己對他人的興趣

奠基於以上的原則,研究者認為竟然人們會喜歡具有工具性的人,那麼為了讓他人能夠喜歡自己,自己也會提高自己的工具性(成為工具人),但這樣的效果,應只會出現在想要和對方建立關係的人中。

在一篇2021年發表的研究中,研究者便透過實驗法驗證了這個假設。

研究者設計了一個實驗來量化參與者自願當工具人的程度。參與者會看到一個故事說他的一位好朋友要請他和一位剛搬來這位城市的友人見面打聲招呼。這位友人會需要在這座城市找房子,而參與者則可以選擇他願意提供多少幫助。研究者招募了852個線上參與者,將其分為單身vs非單身組,其中又有一半的人接收到的訊息是這位友人為單身,另一半則是非單身。研究發現如下:

圖2. 參與者願意提供的幫助性評分。圖片來源為Chandler et al., 2021, Pers Soc Psycol B

在左邊的兩個長方形是單身的參與者對於單身以及非單身有人的願意給幫助之工具性。當參與者面對的對象是單身(avaliable)時,相對於非單身的對象,他們較願意給出高工具性的幫助。但這樣的效果在本身就是非單身的參與者卻不存在,如右邊的兩個長方形。

這個研究成果支持了研就者的假說,表示當碰到有興趣且有機會的對象時,人們會自願的為對方當工具人。

3. 雖然我們都是工具人,但我們喜歡被這樣想嗎?

以人為手段的觀點看似能夠解釋許多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從關係的建立一直到結束。但看完之後不免讓人覺得,難道我在對方眼中就是達成目標的工具或手段嗎?或許對於研究者來說,這樣的用字是比喻的(metorphric),但也不得不承認確實反映了關係歷程中的種種決定。人們的確因為覺得這段關係或是這個人「有用」而選擇建立並維持一段關係,也會因為對方沒有價值而離開。

但是,即便人們是這樣運作的,人們會喜歡被這樣說嗎?這派的研究者認為人們會想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但若對方很明確地表示靠近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自己,會不會就降低了自己想要被對方利用的意願了呢?

再者,就我的觀察,工具人常常被貼上負面的標籤,無論是工具人本人亦或是擁有工具人的人。若從以人為手段的觀點來看,透過原則一(由上而下的激發)、原則二(情感轉移)及原則四(多重目標性),工具人似乎是要受到大家歡迎與喜愛的,且隨著這個工具人能夠幫大家做的事情越多,這樣的人就越會受到歡迎,他也會覺得自己是更有價值的人。但是,在成為大家的工具的同時,這些人卻也常常面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在滿足大家需求、討好大家的過程中,他們好像也忘記了滿足自己的需求、達成自己的目標,或是從以人為手段的觀點來說,成為自己手段。

如同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以及最近聽到的Podcast所談論到的類似的議題,做自己與滿足社會需求之間的拉扯,在工具人中也同樣可見。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人又不失去自我價值,這樣的問題我也還沒有答案,也是值得再去思考和關注的未來方向。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擊下方的拍手支持(最多可以50下噢)以及追蹤我的Medium以及Instagram帳號,也歡迎你分享給你那些自己是工具人或是有很多工具人的朋友們看。

如果有任何評論或想法,歡迎透過email(chenweifelif@gmail.com)與我聯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