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幸福的路上

認識正向心理學&與吳相儀老師的訪談

--

健康不只是沒有病症,更是包含了成長與幸福。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將「健康」定義為「一種身理、心理與社會的幸福感,而並非單純的免於疾患」。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沒有生病,更是擁有足夠的能量使人活動。一個健康的心靈更是如此,它不僅應該能夠調適負面情緒,例如悲傷、憤怒、失望,更要能夠全心的體會各種正面情緒,例如喜悅、感恩、愛。唯有如此,它才能夠被稱得上是一個健康的心靈。

然而,我們的這個社會,常常忽略的這點。我們知道當身體受傷了,應該要包紮或是擦藥。但當心理受傷了,我們卻置之不理,或甚至因此感到羞恥,進而加深那道傷口。身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卻常不自知,心理健康並沒有和身理健康獲得一樣的重視。(更多關於此議題:蓋伊•溫奇的TED演說 — 為何我們都需要情緒急救)

而正向心理學,便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了。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在1998年提出「正向心理學」的概念,以此補足當時心理學的觀點。在這之前的心理學主要著重在治療心理疾病,減輕心理折磨。由於前人的努力,這項任務已獲得極大的進步。然而,無論是病人或是心理師,人們開始發現,當痛苦消失後,快樂並沒有來造訪。相反的,快樂是可以下功夫去練習的,就如同疾病需要被治療一樣。

關於這個概念,賓州大學的教授 James Pawelski提供了一個洽當的類比。他將我們的心靈比喻成一座花圃,若我們想要花圃的花綻放,我們不僅要將雜草去除,更要澆水施肥;若我們想要我們的心靈也能夠綻放,我們也同樣也要將負向情緒移除,並加入正向情緒。

如果臨床與變態心理學教導了我們該如何處理心理疾病,正向心理學則是教導了我們如何邁向幸福與圓滿,如何在跨出陰影後邁向陽光,如何灌溉我們的內心花圃,使其能夠花團錦簇。

如果一個生病的心靈是-100分,那麼沒有疾患的心靈便只是0分,而正向心理學則是那為我們加到100分的學問。

前幾天,我有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訪問台灣正向心理學的開創先鋒之一 — 吳相儀老師。老師目前是一名大學教授,積極的著重在正向心理學的教學、研究及推廣。而老師任教的學校,便是目前全台唯一有正向心理學中心的大學 — 高雄醫學大學。而這篇文章,便是奠基與這場訪問,將老師的談話記錄下來,希望能夠將這些關於正向心理學的知識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照片來源:老師臉書

首先,每當我向朋友們提起正向心理學,他們總是露出一種既疑惑又懷疑的眼神,他們總說:「噢!所以是關於快樂的心理學阿!就是要我們一直保持快樂吧。」而我雖內心無奈,卻也不知該如何和他們解釋真正的正向心理學。於是我便向老師提出這個問題:

有些人對於正向心理學存有一種刻板印象,像是這種心理學只是在追求快樂,是不真實也不科學的,請問您會怎麼回覆這種看法呢?

老師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去認識正向心理學,或許只是從坊間的書中接觸的類似正向心理學的資訊。那些具有聳動標題的書籍或文章,雖然吸引人,卻不是真正的科普,只是些商業化的手段。不論這些勵志書籍的初衷為何,他們並沒有在推廣科學的知識。而真正的科學並不會是萬能的,只要是研究,便會有其限制。而目前關於正向心理學的科普文章或是課程也愈來愈多,在哈佛大學以及劍橋大學都有開設類似課程。線上課程網站Coursera也有許多的學程,而老師自己也在Ewant教育網上開設了「 幸福入門-正向心理學」這門課程。這些課程才是真正的以科學為基礎的正向心理學,才是我們這裡所要談論的心理學。

既然知道了正向心理學的根本,我便接著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雖然我對正向心理學的科學基礎已有基本認識,但對於正向心理學的功能作用還是存有疑問,尤其是它能夠對我們的人生觀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我的下個問題便是:

請問您認為對於一個悲觀的人來說,學習正向心理學可以讓他的人生幸福程度(well-being)變得更高嗎?

而老師的碩論剛好就是研究關於樂觀教育介入訓練。根據老師的研究成果以及前人的文獻都指出,樂觀與悲觀是雙向度的。也就是說,當我們使一個人變得樂觀了,並不會自然而然的使其變得不悲觀。樂觀與悲觀並不是一個光譜的兩個端點,而是兩個不同的量表。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正向心理學的確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樂觀程度,但對於悲觀的程度是不會有影響的。而這種同時存在的兩個向度,根據老師所說,尤其在華人社會中特別明顯。

接著,由於老師過去曾在學校擔任輔導老師,我不禁想問,在老師的教師生涯中,是否有運用正向心理學的原理呢?在那個正向心理學還在萌芽的階段,老師是否在還未接觸之前就已經在使用了呢?

當您擔任輔導老師時,請問您是否運用過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呢?

老師回答是有的,在當時就已經有使用過正向心理學的原則。不過比較不是在諮商的場合,比較是屬於教學的場合。老師認為諮商偏向治療,而教育則是偏向預防。而正向心理學則更適合應用於預防的工作上。在老師擔任導師的期間,老師利用了正向心理學的介入教育,成功的創造了一個正向班級氣氛,並達成了預防心理疾病的效果。

最後,由於老師最新的研究是關於自我控制與學業表現,我不禁聯想到Angela Duckworth的毅力(grit)研究。她曾在課堂中說到,「那些具有毅力的學生,雖然最後比較容易成功,但他們卻未必比較快樂」。根據這個現象,我提出了以下的問題:

關於您對於自制力與成績之間的研究,結果顯示自制力和成績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想請問那麼是否有關於自制力與快樂之間的研究呢?那些努力追求目標的人,會不會反而是比較不快樂的人呢?

老師的回答是建議我可以去讀Angela的書《恆毅力》,裡面有一章有提到這個問題。另外,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所提出的幸福五元素PERMA也可以用來解釋這之間的關係。PERMA分別代表著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全新投入(Engagement)、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意義(Meaning)、成就(Accomplishment)。這五個元素構成了我們所謂的「幸福」(well-being),而每個人所需要的比例都不相同。其中,成就則是與毅力之間有高度相關,因此若一個人的幸福程度與其成就程度有強烈相關,那麼這個人便會需要有高度的毅力才能夠感到幸福。而在《恆毅力》這本書中,有一張圖變呈現了恆毅力、目的、快樂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根據那張圖,我們可以發現,當一個人的恆毅力程度愈高,他的「目的」(意義)的得分也會愈高。(更多關於PERMA理論的資訊,請參考Seligman的《真實的快樂》與《邁向圓滿》這兩本書。)

以上便是我和老師的簡短訪談,當天還與老師討論了許多其他的問題,但是礙於版面以及問題多半與個人相關,在此便不再贅述。非常感謝老師在百忙之中抽空與我進行談話。那一天剛好輪到老師帶小孩,看著老師邊哄小孩便和我說話,心中滿是感動,而當老師將小孩擁入懷裡,並藉由他小小的手向我解釋概念,我更是覺得既溫暖又好笑。

這篇文章雖然篇幅不長,卻是醞釀許久。一直很想要寫一篇關於正向心理學的文章,如今終於成型。感謝那些看我文章的人們,也謝謝鼓勵我繼續創作的朋友。僅將這篇文章獻給那些不了解或是想要認識正向心理學的人(基本上就是所有人)。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開啟一道門,引領你進入這正在興起的領域。或許更好,這可以成為一道曙光,成為一座燈塔,成為一盞明燈,帶給你一些方向,帶給你一些希望,使你可以更勇敢地邁開前往幸福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