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真的是有限的嗎?

意志力的研究進展指出過去「資源模型」的缺陷以及提出新的「歷程模型」

--

文章大綱
1. 緒論:自我控制的興起
2. 自我匱乏以及資源模型
3. 資源模型的反思
4. 新的解釋 - 歷程模型
5. 結論: 沒有資源的自我控制

1. 自我控制的興起

自我控制(self-control),又稱意志力(willpower)自2000年以來便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寵兒。雖然從Mischel在1970年代的棉花糖實驗,人們對於「延宕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就有初步的認識,但社會心理學真正開始重視自我控制這個概念則是起於Roy Baumeister分別在1996、2000、2007年所提出的「資源模型」(resource model)。

2. 自我匱乏以及資源模型

在Baumeister的實驗中,他發現當參與者在第一個時間點做了需要大量自我控制的作業後,在第二個時間點就會比較不能夠控制自己。比如說,當受試者在時間點一忍住吃巧克力的衝動,在時間點二便會吃下比控制組更多的巧克力。這種研究的派典被稱為「順序作業」(sequential task paradigm)。而除了以吃甜食當作測量指標,常常在這類實驗中被當作測量自我控制指標的還有像是「握力」(gripping task)以及Stroop作業。Baumeister稱這種在時間點二無法控制自己的現象為「自我匱乏」(ego depletion),並提出資源模型來解釋這個現象。

資源模型認為自我控制是一種「心理資源」(mental resource),在使用後會被消耗,而被消耗之後人就會缺乏自我控制,而自我匱乏的現象因此而產生。這派的學者認為自我控制就像是肌肉一樣,會隨著鍛鍊而更為強壯,而它也像是肌肉一樣,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會疲乏,並無法長期使用。(Muraven and Baumeister, 2000)

另外,他們甚至宣稱他們指的「資源」並不是隱喻(metaphor),而是真的有資源被消耗,而他們所謂的資源,便是指葡萄醣(glucose)(Gailliot and Baumeister 2007)。

這一切都看似非常合理,然而在經過更仔細的檢驗後,這個模型現在已經幾乎被心理學家所放棄了。

3. 資源模型的反思

關於資源模型的反思,以下分成三個部分來簡述。

(1)關於此模型的驗證都沒有直接的測量所謂的「資源」

相信此模型的研究者大多都沒有去測量他們所謂的「資源」,反而是藉著在時間點二的自我匱乏來「推論」此資源的消耗。雖然這樣的推論能夠解釋自我匱乏的現象,但是卻缺乏科學理論應有的可證性,也因此削弱此模型的可信度。

而直至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測量資源的研究也被後面的研究所推翻。在Gailliot和Baumeister (2007)的研究中他們宣稱發現葡萄糖會因為自我控制的使用而被消耗,然後後續的研究不但無法複製相同的結果,甚至有相反的發現。

(2) 自我匱乏的效果能夠被削弱

一部分採用順序作業的研究發現在時間點一之後,時間點二之前的空檔,給予參與者一些操弄可以讓他們在時間點二的自我控制不會有自我匱乏的現象發生,也就是他們在時間點二的自我控制表現不會比控制組差。

這些操弄包括增加受試者對於第二個作業的動機、或是對於自己活力的知覺、到讓他們相信自我控制是無限的等等。

而其他的操弄還有像是讓受試者吸菸、看他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提醒他們所相信的核心價值、或甚至是禱告,都可以有效的削弱自我匱乏的現象。

如果自我控制是建立在一個有限(但可以再生)的資源之上,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改變受試者的認知,或讓他們看電視可以這麼快速的恢復自我控制的能力。

(3) 此模型在演化功能上的推理不通

早期的人類應該會需要使用自我控制來克服其他自然而然的反應(例如:恐懼)來去進食、繁殖、以及建立一個安全的居所。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應該會留下那些能夠自由且有彈性的利用自我控制的生物,例如那些能夠長期控制自己去做有利於自己事情的人。

從演化的角度來說,能夠對自己現在做的事情踩煞車並且有一個動機上的轉變是好的。而這種能力不應該建立在一個有限的資源,反而應該建立在心理動機的轉換。這種「利用」與「探索」(exploitation v.s. exploration)的平衡,正是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歷程模型的核心概念。

4. 新的解釋 - 歷程模型

歷程模型建立在三種理論架構之上,分別是「表現的機會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erformance)、「休閒/勞動的選擇」(leisure/labor trade-off)以及「疲勞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fatigue)。這個模型不僅能夠有效的解釋自我匱乏的現象,更能夠解釋那些資源模型所無法解釋的現象。以下為了區分資源模型的論述,會將自我匱乏的現象稱為「自我控制的不反應期」(refractory period of self-control)。

動機的不平衡(從不同層次的分析)會導致自我控制的不反應期。

歷程模型自我控制的不反應期是動機轉換的結果,也就是說人們在把心力放在利用、勞動、以及完成「必要」目標(have-to goals)之後,會選擇將心力改放在探索、休閒以及完成「想要」目標(want-to goals)。

這樣的論述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進一步分析 — 終期(ultimate):解釋為什麼自我控制會有看似很明顯的限制;近期(proximate):解釋這種現象之下的認知與情緒歷程;中階(intermediate):解釋抽象的演化觀點是如何延伸到現代人的認知運作。

(1)終期解釋 — 生物會在利用與探索之間取得一個最佳平衡

(2)中階解釋 — 自我控制是讓人想迴避的,而這種想逃避的心態會推積

(3)近期解釋 — 動機會調節(moderate)自我匱乏

時間點一的自我控制是如何讓我們在時間點二不想控制自己

5. 沒有資源的自我控制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得出其實自我控制並不是建立在一個有限的資源上,反之,自我控制應該是出於我們的動機,而當我們在自我控制的作業上表現不好,反映的並不是自我控制資源的消耗,而是心理作業順序(priorities)的改變以及認知作業逃避性(aversiveness)的推積。

這些對於自我控制的深入的研究可以啟發我們對於自我控制本質的思考,以及在應用上該怎麼從對的方向著手訓練所謂的意志力。

更重要的是,這種對於過去理論的批判性反思以及檢討,更是一個科學家應該具有的態度。藉著這些不斷的驗證,我們發展出來的理論才能夠愈來愈接近真實的樣子。

本篇文章主要是建立在Professor Michael Inzlicht的"Why self-control seems (but may not be) limited"之上,在經過教授本人同意之後進行摘要以及翻譯。

This article is mostly based on the arguments from Professor Michael Inzlicht's "Why self-control seems (but may not be) limited," published i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in 2014. Upon his agreement, the original paper was summarized and translated to this article.

Major References: Gailliot, M. T.,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Maner, J. K., Plant, E. A., Tice, D. M., … Schmeichel, B. J. (2007).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 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2), 325.Mischel, W., & Gilligan, C. (1964). Delay of gratification, motivation for the prohibited gratification, and responses to temptation.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411.Inzlicht, M., Schmeichel, B. J., & Macrae, C. N. (2014). Why self-control seems (but may not be) limite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3), 127–133.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3.12.009

看完文章順手幫我拍個手吧,最多可以拍50下,當作支持我繼續撰文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