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ven Hsu
Punctums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pr 29, 2019

--

【論】太早追求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就別怪這世界沒給你機會

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意識到風險

近來與朋友聊到近年帶起新人的感受,在閒聊中發現幾個值得深思的議題,便回頭來細細琢磨。

激起這想法的便是幾個朋友的分享: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和過去的我們差很多,上週下班前有個客戶急件需要馬上處理,我當下就馬上問幾個新進的年輕人,沒想到完全沒有人願意加班,還有人直白的回我說:『我不想加班。』,害我只好自己挑燈夜戰。」

「別說了,我部門上個月進來一個新人,一個星期的培訓期才剛過,就向人資說這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馬上就離職了,這好不容易申請來的人力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補齊。」

說來說去,朋友們公認近來年輕人的兩個特質:

非常追求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

既有主見也很勇於表達

這些特質之所以值得成為話題,便是因為這些特質無法在過去我們的身上看到。

而面對這群特質,對於出社會已一段時日的人來說,心中抱持著的可能是羨慕,也可能是不屑,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這段閒聊之所以讓我回頭細思,便是這種似曾相似的「一代不如一代」論述,以及其背後隱含的「追求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

我們似乎在年輕時也曾聽過主管或是長輩講過類似的話,只是當時的長輩們可能會直接在我們的面前訓話,而不像我們僅在私下聚會時將此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

我已想不起當時如何被訓,唯一記得的便是自己當時對於那「一代不如一代」的嗤之以鼻。

但曾幾何時,同儕與我似乎也開始步入先前的輪迴之中,讓我好奇心大起。

對於這「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述,在此不想落入俗套,像是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困難要克服,或是這種論述只是在倚老賣老等等。

我特別想探討「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這件事。

每個人的價值觀總是不同,可能與其際遇、同儕、家庭、環境等等有關,而不同價值觀彼此並無優劣之分,近年來社會的發展也開始包容各種不同的聲音,尤其是過去各種被打壓甚至排擠的少數族群。

而追求「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這種價值觀近來年頗受好評,其旨在於人生不僅只有工作,在工作之餘也要好好的享受生活,無論是追求興趣、社交或是學習新技能等等,工作的占比永遠有個上限,若超過,那就只代表彼此不適合,但是我們還是朋友。

但年輕一輩中同時有另一種人,經常抱怨社會沒有給他足夠的機會、亦或是沒有給他相對應的報酬。

整天抱怨大環境不行,自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或是認為自己之所以無法出人頭地,一定是還沒有碰到伯樂等等。

但這群人可能也非常追求生活與事業的平衡。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得這個時代的競爭愈趨白熱化,我不禁認為倘若自身沒有異於常人的天賦或是身家,市場機制自然會將這群「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的人排除在成功之外。

以媒體業為例,假設在下班前忽然收到國內發生恐怖攻擊,在所有競業使出渾身解術要了解最新消息、而且你的小組開始緊急的分派任務時,你卻說出:「不好意思我今天不想加班」就打卡離開。

我們必須先承認這種行為在制度上完全沒有問題,說出這句話的人也的確上足了八個小時的班,所有人都必須尊重他人的選擇與價值觀。

若將此行為在過去科技不發達時或許也沒什麼問題,因為新聞媒體只有紙本一種媒介,而我們僅需趕在隔日完成相關稿件的撰寫即可,而非被24小時皆有即時新聞可看的壓力所綁架。

但這種伴隨科技發展使得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時,也讓生活與工作的界線變的模糊,我們既從中得利、但也蒙受所害。

回過頭來說,在這次恐怖行動的報導事件過後,當下次有新的挑戰或是機會時,我們不難想像管理者會先行將何人排除在外。

總而言之,價值觀的選擇絕無優劣對錯之分,但是任何選擇都有其相對應的代價與報酬,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風險

而且同一個選擇在不同的時間點所承擔的風險完全不同,我們年輕時或許能熬夜玩樂、而且到隔天仍然精神奕奕,但過了不惑之年後卻可能發現連晚睡的本錢都沒有。

這就是同一種選擇在不同時間點帶來的風險。

那麼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這種價值觀若加上時間這個變量,其所伴隨而來的風險便不言而喻。

在此並非提倡或貶抑任何一種價值觀,而是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有那個肩膀承擔其所對應的代價。

如同坊間有句俗語常用來酸慣老闆:「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一般,既要工作輕鬆,又要他人給予賞識或是機會,何嘗不是一種癡人說夢?

--

--

Morven Hsu
Punctums

已搬家至個人網站:www.morvenhsu.com 歡迎舊雨新知移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