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學的藝術>>

w
Punctums
Published in
4 min readMay 3, 2019

<<醫學的藝術>>是加拿大何瑞光醫師五十多年來的行醫經驗分享,以何醫師的漫漫行醫路為主軸,各章節末附上其他醫師對於醫學藝術方面的看法,雖然書中有不少專業領域的術語(例如診斷、藥名、檢驗數值等),但讀來不會生澀,不過如果是醫療相關背景(而且會和病人、個案有直接接觸)的讀者,對本書應該會比較有共鳴。書的主題可大致分為人本、科技和藝術三個面向。

人本

「你們在處理的其實是活生生的人 — — 不是一名癌症病人,而是喬伊,一名有妻有子的男人。」

在學期間的科學訓練,讓醫療從業人員在接觸病人的短期間內能做出相對應的措施,但也因此很容易忽略掉現在在眼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診斷和症狀。然而,這樣的人本思想並非簡單的精神喊話,真正要運用在工作上,其實會面臨種種困難。

一來,病人的生命脈絡(社會文化、家庭、個人)會影響他們的疾病經驗,且疾病不但會影響病人的情感生活,同時也會被病人的情感生活所影響,但同時,病人在醫療現場能呈現的面向卻受到限制。例如口腔癌,無論在醫療端的技術設備多先進,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也就是杜絕致癌因子 — — 像是檳榔 — — 而這往往只能口頭勸說,如果去爬梳檳榔在患者生命中的脈絡,會發現檳榔擔綱的是其他的角色,檳榔可能是長途駕駛必須的提神良方,也可能在部落裡是社交必需,甚或是家庭經濟來源,而這些都不是放射線照影和正子攝影可以看出來的。

再者,需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忙於記憶他們應該記得的東西,很難做到對不知道的東西,保持開放的態度,很容易由事物的知識面去思考。」或是學生在學校聽了一堆關於他們應該怎麼做的教學,但是在臨床上,「卻看到師長和前輩示範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又或遇上一位過勞、睡眠不足、憤世嫉俗的學長姐。」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

而即便書中不斷強調要「愛」你的病人,裡頭也有醫師坦承,要做到愛所有的病人或是讓他們感受到被愛,需要花費的時間是限制因素,再者,並非所有病人都是可愛的。這話說得犀利,但想想屢見不鮮的急診暴力便不難理解。

科技

「所有東西都在你的指尖上,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照影技術的發展,醫病兩端對於資訊的取得越來越容易,但是科技膨脹卻對醫療藝術的實踐造成不小的衝擊。

對醫方來說,雖然資訊便於取得,但也被期待要通曉這些資訊,以及提供答案的立即性,實際上卻缺乏時間和空間消化整理訊息。而病人雖然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疾病相關的資料,但資料本身卻不見得正確,而且病人往往還沒看醫生就對自己的診斷有了主張,書中實例便有患者在描述症狀時,特別強調某些症狀,試圖引導醫師下患者期望中的診斷。

另外書中提到,在斷層掃描、核磁共振與其他檢驗技術越來越發達的同時,醫師看診的時候,比起以往減少了像是觸診、聽診等和病人會有直接接觸的檢查的時間,因為那些儀器的判斷比這些理學檢查精確許多,但如此一來也減少了和病人情感上的連結,「有些醫師什麼都看,就是不看病人的眼睛。」。

科技發展還有另一個隱憂:人工智慧。「就邏輯和統合能力來說,科技尚未能取代人類的心智。」對,是「尚未」,但那正是科技發展的走向。演算法的介入會影響醫療多少層面?降低醫方的獨立批判思維?減少醫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讓人不得不回想起不久前掀起一陣討論的議題:放射科醫師會不會被AI取代?會有這樣的擔憂,主要就是因為人工智慧圖像辨識的能力越來越精確。

藝術

「醫學藝術就是拿起水壺倒一杯水給病人喝,即使你原本要來做其他事。」

這裡強調的藝術以人道主義為出發點,涵蓋了廣泛的專業技巧 — — 問診、理學檢查、診斷與治療計畫、健康照護等,以及醫學倫理 — — 知情同意、病情告知、臨終照護、疼痛舒緩等,但這藝術並不僅是上述文字得以陳述,壞消息要如何告知?如何面對個體性的差異?說話時的眼神、語調?更多時候牽涉的其實是同理心以及對人性的了解,這些需要臨床上的學習和摸索,不若科學知識的制式化,也並非一蹴可幾。

平心而論,書裡何瑞光醫師的部分所勾勒出的願景是一難以企及的烏托邦,比較像一位成功者的傳記,宣揚大愛的風範,當然或許是本書的定調就是醫者的人道關懷,所以保險、媒體、政策、醫療糾紛、醫療體系、醫師外的團隊合作等沒有太多的著墨,但這些直接間接地也會影響到醫病關係。不過也許就是因為影響的因素這麼多,將醫學作為藝術的實踐益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