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劇場人都很宅,竟出了這麼一個山男黃致凱

AQ廣藝誌
AQ廣藝誌
Published in
9 min readNov 15, 2018

--

文/洪瑞薇 採訪/陳志維、李佳真、洪瑞薇

圖/黃致凱、廣藝基金會

很難算得清這一路上黃致凱究竟喊了多少次「好舒服」和「好好玩」,那種喊法,任誰聽了都會知道他是真心覺得很暢快。我們大夥兒緊跟他的腳步,也渾身舒暢了起來。

是那一位黃致凱沒錯。磕頭拜入李國修門下超過11載,2013年尾,在國修老師病逝、屏風表演班宣告無限期暫停演出之後,與屏風的另一員大將林佳鋒成立了「故事工廠」,在劇場繼續說故事。名片上印的正式職稱是藝術總監,他更喜歡的是跟在分隔號斜線後面的那個:工頭。

劇場阿宅中的異數

這天被我們拉進山裡做採訪的他,也儼然一副工頭樣:上山的時候,一馬當先領頭開路,一邊喊著看這聽那,一邊提醒「這邊會滑不要踩」;下山的時候,則殿在隊伍的最後,照護大夥兒平安歸返。這個奇異的訪問行程,源自於他在報紙專欄寫的幾篇登山文,老是宅在黑盒子中的劇場人裡,竟有如此擁抱自然的好動之士,引發了我們的好奇,進而妄想能否和他「瀟灑爬一回」。

沒料到這樣的妄想竟能順利成真。或許應該感謝明華園的《散戲》,為了跨界編導這齣兼容傳統和現代、工程頗為繁浩的舞台劇,他已ㄍㄧㄥ了好些日子當宅男。於是在我們相約會合的汐止五指山登山口,才剛起步他就說:「太久沒爬山了,腳好癢!」追問以後才詫然得知,原來所謂的「太久」,不過是一個月左右。

要爬就爬「脫俗」的山?

自稱是「台北庄腳人」的他,打小就在老家的龍船岩山裡奔跑。高中時參加童軍社到處露營,大學起開始認真地爬山,對大自然的熱情至今沒有消退。隨時興起揪了朋友就往郊山奔(電話一叩,一小時後集合的那種),時間充裕時也會進攻百岳,在山裡待個幾天幾夜。過去他在受訪時經常講,作品和觀眾的關係有「媚俗」、「通俗」跟「脫俗」這三種,而故事工廠是以「通俗」為己志。我感覺山和人的關係似乎也可以用這「三俗」做比擬,索性問他:「那麼山呢?你愛哪一款?」「都喜歡,但是可以挑的話當然會挑難的呀。」「脫俗的?」「嗯,那種才帥!」

致凱導演小時候在龍船岩走跳的模樣

性格裡埋有這樣的冒險因子,不只對山,若有機會當然也想做「脫俗」的戲:「但就是之後再說,現在只覺得,和觀眾對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想先把這一種和觀眾對話的形式處理好、先把故事說好,再去試別的……喔喔,正妹!正妹!」

「正妹」,是除了「好舒服」和「好好玩」之外,這位劇場山男在登山途中的另一個挑動人心的辭彙。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有時是色彩斑斕的毛毛蟲,也碰過倒掛著的酷蜘蛛,還有時是幾朵翩飛的花蝴蝶,也見到珍稀的台灣藍鵲,在他眼中,滿山的「正妹」何其多,不免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一顆鳥屎迸出的三種觀點

效仿黃工頭的姿態,眾人彎下了腰,圍著石頭上一個古怪的、糊白的生物體(?)估量了好久,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喔,鳥屎啦。呵呵呵,很好玩。對一顆鳥屎這麼認真研究,問題是不研究你就不知道它是鳥屎呀。創作有的時候也是這樣,突然發現一個點子、一個情境或是一句台詞,覺得哇好棒、好想寫出來,結果看完整個劇本發現它根本就不需要出現。」那怎麼辦?國修老師有訓,「創作者要有歸零的勇氣」,「點子不值錢,用了才值錢」(註),不適合的點子,就該勇敢認清那是一坨鳥屎。

可是,如何能認清那是一坨鳥屎呢?工頭說了,要備妥放大鏡和廣角鏡這兩種工具:「創作的時候要有兩種鏡頭互相交換,有的時候要巨觀,有的時候要微觀。巨觀是指,你要看到整個創作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故事起承轉合的格局是什麼,然後你就會知道某些台詞或情境其實不一定要出現。微觀則是,一個不起眼的事物,你要試著去放大它,如此它才能變成戲,就像是我們今天走的這段路,如果埋頭一直走可能會覺得很無聊,所以我會停下來去看、去聽,把時間和空間凝結在一個點,去感受它。把某個一秒鐘的感受,放大成三分鐘的篇幅,創作的好玩就在這裡。」

想做喜劇的人,還得要多備一支哈哈鏡。「國修老師常講,悲劇加上時間等於喜劇。有些時刻,當下你笑不出來,因為你必須和那些痛苦搏鬥,可是在事過境遷之後,或許你會覺得很好玩,那笑其實是一種勇敢的證明,你有了勇氣、有個高度去看待悲傷的事情,用幽默感去戰勝那些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苦痛。」(延伸閱讀:〈死亡很容易,喜劇很難〉,黃致凱)也像這一路,磕到頭、滑了跤,緊接在「唉」或「啊」一聲之後的,是大家一起哈哈相視而笑。

編劇像爬山,導演像遊海

「要走這種山路比較有感覺,走那種有台階的,就沒有fu了。就是要踩在石頭上、泥巴裡,才有那種生命力!」這個山區幾日前才因為下雪登上了新聞,大概因為融雪的關係,山路濕滑,有幾處甚至成了水道。

工頭領著大家勇往直前,沿途有北港溪的流水聲作伴,隨著鞋子、褲管的迷彩效果越染越足,嘩啦聲也逐漸大得誇張。「前面感覺有個大景,請容許我去勘景一下。」這話說完便脫隊衝了過去,「喔,我的天呀,呦呼,太帥了吧,超嗨的!」這山男奔到大瀑布前連珠炮似的讚嘆,整個人像是要飛撲上去一般。

愛山之外,他也愛水。從前會跟著國修老師出海,現在偶爾也會和劇場前輩朱德剛相約海邊釣魚,甚至擁有一套自己的浮潛設備。「山和海是兩種不同的性格,到海邊是第一時間、一眼就看盡海的遼闊;而爬山就好像走進山的肚腸裡,在裡面蜿蜒曲折不見天日,直到攻頂的那一刻,你眼前的世界才豁然開朗。」

這兩種完全相反的心境,也恰如他長久以來投入的兩種劇場工作:「編劇比較像爬山,而導演像海。編劇是我看見那座山了、起心動念要做這個戲了,但是我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走出中間那片森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繞出來,直到最後那一刻;而導演是在創作之初就已經有劇本了,所有角色該發生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戲劇動作,就在你的眼前。」每個劇本可以提供導演挖掘的深度和刺激不太一樣,它可能是一片海洋,也可能只是個海灣或小池塘。「你以為你已經看到全部了,可是當你潛到海裡面、鑽到字裡行間去搜尋某些線索的時候,你才發現,哇,原來有這麼豐富、曲折的海底景觀。」

「山海都喜歡,那如果要選一個,我會選擇山。」這講的是真實的自然,也指創作。「我自己對於編劇是更享受的。我喜歡與文字為伍,然後可以去架構一個世界,做為第一個去開創這個世界的人,那是一種最大的自由。」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寬闊的自由,縱然有些時候迫不得已、必須在這虛實的兩種山之間做取捨,這個好動兒也能埋首桌前足不出戶四五十天。

有些問題是不必問的

國修老師曾透露,他的這位得意門生,當年在台大第一次上他課的時候,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導演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跟演員工作?嚴肅的,還是輕鬆的?」做為登山的一年級生,當我向工頭拋出這個似曾相識的句子:「我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和山相處呢?嚴肅的,還是輕鬆的?」見到他挾帶深意的微笑,旋即我就意識到他可能會怎麼答――宛如國修老師上身:

「多爬幾座山,你就會知道這個問題不用再問了。」

註:黃致凱編著,《李國修編導演教室》,〈編劇課第六堂〉,p299。

今日這條路:汐止五指山古道

海拔標高:699公尺

交通:由汐萬路三段308巷巷口的「柯子林茶莊」牌坊進入,續行產業道路約300公尺,可抵達柯子林天然游泳池,登山入口在此,路旁空地可停車。

特色:親山近水,茂林密布,沿途有北港溪的潺潺水聲相伴,會途經知名餐廳「食養山房」(預約制)、柯子林石磐瀑布,及古意小橋「重柔橋」。

行程時間:約2小時(含休息玩耍)

這路線是致凱導演挑的,考量是容易抵達,以及成員的(無)實力。雖是初訪,但立即被他加入「我的最愛」,理由是「好舒服」和「好好玩」,「有一點點景色變化又不會太難,很適合帶朋友來,又有個餐廳,又有溪流。」猴年伊始,學孫悟空翻翻五指山,是相當應節的首選。

致凱導演的登山小叮嚀

1. 多看、多聽,停下來發呆也很棒。

2. 上下坡和膝蓋不好的人可善用登山杖,緩衝並且幫助平衡。

3. 中筒以上的(登山)鞋可以保護腳踝。

4. 排汗衣加透氣快乾褲是好組合(等級則端看目的地的險峻程度),下半身採大地色系,髒的時候比較不覺突兀和心疼,上半身則要鮮豔一些,容易被人找到。

5. 防水透氣的薄外套,腋下有拉鍊的更棒,可隨時散熱,不必穿穿脫脫。

6. 帽子是必備,遮陽、防風、防蚊蟲,避免卡到樹枝、蜘蛛網,兼可止汗。

致凱導演的登山檔案夾

最難忘的山:池有山(因為如此

最想爬的山:屏風山(因為叫「屏風」)、北大武山(因為曾做過魯凱族的故事《百合戀》,所以想去魯凱族的聖山)

最推薦的郊山:金面山(很漂亮,又超簡單,山上有許多大岩石,有攀岩的氣魄,但險而不峻,20分鐘可以把整個台北市盡收眼底

--

--

AQ廣藝誌
AQ廣藝誌

HERE WE ART! 為你提供第一手的藝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