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 思維篇

目標靠手段,成就靠習慣

朗諾德 Ronald
R先生視聽室
3 min readMay 1, 2020

--

市面上很多講「習慣」的書。最早啟發我對心智運作感到好奇的,是《輕鬆駕馭意志力》,後來又讀了被無數次引用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兩本書都內容紮實且十分易讀,奠下日後我設定計畫的根基。

兩本書中都提到,意志力像是肌肉,會耗竭,單靠意志力妄想扭轉長期行為是行不通的。所謂自律能力強,其實是找到正確的系統化方法去持續。

最近讀的這本《原子習慣》,把「習慣」這件事拉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 為什麼我們要去養成某些習慣、戒除另一些習慣?

目標靠手段,成就靠習慣

有別於「目標導向」的行動方法,作者認為設定目標雖是好事,但若沒有系統化的流程支持,達到目標可能是曇花一現,無法長久。

以我自己來說,三年前,我受到朋友激勵報名半馬。為了完賽,我定下目標、做好訓練計劃,花四個月練習。期間不但肺活量上升,體重下降,精神也變好。但完賽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長跑,體重馬上回升。

目標、流程需要相輔相成。

作者把習慣比喻成一種「自我改變」的複利。好習慣就像是一年8%的投資報酬率,不會讓你一夜致富,持續20年卻能讓你退休生活無虞。

關鍵在「習慣」是腦袋的自動導航模式,不需要消耗你的腦力。想像一下,養成自我驅動的習慣,就像擁有一筆被動收入,你不需要再投入思考的能量,也不需要每天反覆掙扎,就可以累積成果。

反之,壞習慣一開始不會造成傷害,長期下來的後果卻會讓你後悔不已。

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身份認同 →過程 →結果

去年,我再次花五個月減重10公斤。這次達標後,雖然還是短暫復胖,但很快就趨於平穩。追根究底,差別就在過程中養成的「聰明吃+運動」習慣,持續到現在。

當時減重教練小毛耳提面命:「減脂是為了享用美食無負擔,知道怎麼控制,就可以擺脫每次都想吃又不敢吃的糾結,跳出減重 →復胖 →減重的壓力循環。」減脂是階段性的成果,飲食均衡的健康人生才是核心。

通常,我們想要建立/戒除習慣,都是為了改變某些結果,例如過胖所以要減肥,花錢如流水所以要剁手(X)儲蓄(O)。這些結果多半與連結到設定的目標,而我們經常是從改變結果開始著手建立習慣。

然而,達成目標會讓你停下來,而不會改變你的行為模式。因此作者建議,要真正長期改變行為,順序應該從身份認同開始。

我要每個月讀三本書(X) →我要成為持續閱讀,並且學以致用的人(O)

我要跑完馬拉松(X) →我要成為跑者(O)

我要減重(X) →我要成為一個身體健康、身材勻稱的人(O)

聽過黃金圈理論的人,想必對這個順序不陌生,這個順序其實就是Start From Why

結果關乎你得到什麼(Why),過程關乎你如何去做(How),身份認同關乎你相信什麼(Why)

設定目標,可以幫助你改變結果;但想要徹底改變行為模式,我們要先定義自己的信念

待續:《原子習慣》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 技巧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