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

幸福不只來自我們的內心,也來自外在

朗諾德 Ronald
R先生視聽室
May 9, 2021

--

大概很少有人會選擇跟瑪麗交換,不過如果真的要賭,你應該賭:瑪麗比鮑勃幸福。為什麼?

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 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然而我們最熟悉的自我經常是分裂的。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往往騎象人說往東,大象卻往西走,彼此衝突。

叫你「不要想那頭大象」,腦袋偏偏就會浮現大象;你所追求的目標,在成功在望的當下卻感到空虛;得到了奢望的物質後,快樂只維持一天就消退⋯究竟幸福在何方?

《象與騎象人》一書揉合了心理學、哲學、宗教的觀點,探討何謂幸福,如何看待幸福,體驗幸福。從古聖先賢的洞見到今日科學的實證,最後探究到「聖問」 — 人生的意義。

幸福方程式: H = S + C + V

心理學家發現人有個幸福水位,是來自基因的「預設值」,無論你的際遇,是中了樂透頭獎,還是車禍截肢,大多數人過了一段時間後,都會適應那個狀況(適應原則),遲早回到預設的幸福感。

於是,我們努力的追求,往往是在踩一座幸福水車,再怎麼加速,都停留在原地。

從生物學的觀點,幸福持久度(H)完全取決於遺傳(S)。意思是,你的人生有多幸福,從你出生就決定了(這聽起來有點絕望);佛陀與先賢則教導我們,人世無常,幸福無法倚賴外在,必須向內尋。

然而作者發現許多活動能讓人感到幸福,並主張仍有一些值得改變的外在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

回到前述的問題,為什麼作者會認為瑪麗很可能比鮑勃幸福?

鮑勃擁有的一切在客觀層面上都令人稱羨,權勢、財富、身份、健康,但這些優勢都受制於「適應原則」 — 當他習慣這些狀態,就不會持續感到幸福;瑪麗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根據許多研究,宗教活動也能使人有「提升感」,得到更豐富的情緒體驗。

書中花了一個章節來探討「提升感」是什麼樣的情緒。作者本身是無神論者,但他深入研究卻發現,無論你是否有信仰,人類就是有種神性,能感受到神聖、超越。

意思是,無論上帝存不存在,你透過信仰能獲得的平靜跟依託都是有益身心的。上教堂的一大享受就是去體會一種集體的提升感。對於無神論者來說,反而是值得去學習的方向。

人生的意義

翻開書的那天,朋友轉來一支影片,抱怨長輩老愛丟這些「智慧」。我看了看,影片內容是在講「我執」。道理引經據典,跟我對佛教哲學的理解相當一致,但這觀點被濃縮在短短幾分鐘的影片中,十分有說教的味道。

當時我正好讀到這段前言:

在本書最後一章,作者就「人生的意義」給出了他的答案,但我不打算在這篇文章寫出來,否則也成了八股的「智慧之語」。

我在閱讀時,提取許多內容去反思,例如作者主張人不該一味轉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幸福。

自去年接觸正念冥想以來,我也吸收了不少佛教的哲學理念,我仍然相信最終極的愉悅需要向內求,於此同時我也認同作者所說,在這個複雜的世俗社會,仍有許多值得外求的事物與方法。

閱讀本書,就像是跟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段思維旅程,過程絕對比起結論更加精彩,也推薦給讀到這篇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