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a Insights®工作坊

每天,都要比昨天更好一點

朗諾德 Ronald
R先生視聽室
Jan 14, 2021

--

來自業務單位的一封信,要求我幫忙設定產品的”Demo Version”(展示版本)。設定完成,對方卻說沒有生效。我問遍各單位,才發現應該設定的是”Demo State”(展示模式),那是另一個單位負責的領域。

兩個名字很像,設定目的卻不一樣。提需求的人找錯了對象。

像這樣例子在職場上層出不窮。有些誤會澄清後就沒事了,有些卻是做錯了方向,造成資源白白浪費。

如何增進溝通的精確性?更進一步問,如何讓團隊更有效率?

在「MTa Insights®工作坊」當中,我獲得許多關於團隊合作的啟發。就從計畫、溝通、執行、檢討,四個面向來分享心得。

什麼是【MTa Insights®】

MTa Insights®是一套由英國的MTa Learning公司所開發的教具及教學方法,他們的團隊也多次在全球最權威的人才發展協會ATD發表專題講演而深受肯定,Alex老師也對於獲得他們的授權深感榮幸。

這不只是一個教你「團隊很重要」的課程,而是真的能讓你透過分析和檢討,有效提升個人能力,一步一步讓團隊運作得更好的一種訓練。 MTa Insights®不只是一個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的課程,課程能延伸結合的領域既深且廣,是一堂能夠精確落實團隊合作與領導力訓練的世界級體驗式學習。(取自官網, 2021/1/15)

當天,我們共經歷五個活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大家一起用教具組裝出各種樣品(因此被戲稱為積木課)。實際上,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檢討「在剛剛的過程中,怎麼做會更好?」

計畫:確認方案

不管在哪間公司,都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交辦任務時聽到「想清楚了嗎?」,要求評估時聽到「做了才知道」。

Well…(拭淚)

身為團隊一份子,很少有「我說了算」的情形,計畫有賴專業團隊的評估,這也讓人人都要機會「要求別人先想清楚」,要不就是坐等全體共識或上級指示。

然而,我們不可能得到最完整的資訊才決策,必須用有限的資訊,想透徹執行方式,從best case到worst case — 萬一只做最好的假設,事情往往就不會順利發生 。

同時,要承擔推動任務前進的責任。

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個方案的執行面,已經從頭到尾想透徹了嗎?
  • 真正投入資源之前,有沒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備案?
  • 過程中有幾個檢核點,可以判斷下一步行動方向?

溝通:講清楚、聽明白

多少問題來自錯誤表達與誤解,更怕還不自知。任何專案/任務,我們都要在幫助團隊建立一套溝通的依據。用專案管理的名詞,就是設定”Ground Rule”

然而,做到這一步還不夠。實際上會遇到的狀況是:我們不會只跟自己專案成員溝通,我們會需要跟全公司、跨部門團隊溝通。

各單位有自己的規則、專有用詞 ,跨部門溝通的誤會必然會發生。

  • 表達的訣竅:動詞、名詞優於形容詞。如果真的非要用形容詞怎麼辦?設定基準:問題發生率「很高」 — 多高?比誰高?測試基準是多少?換算成維修費用是多少?
  • 思考一件事:什麼是熟悉的,什麼是大家都熟悉的?用了別人不懂的比喻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
  • 不要假設你的聽眾懂 →要假設對方不懂。你天天用的專有用詞,換個單位根本聽不懂。多一次解釋、少一點錯誤。
  • 傾聽:不斷確認彼此的認知,用自己的話闡述一遍,哪怕要多花一點時間,為了避免失誤造成的更多資源損失,這都是值得的。

我們要想辦法講別人聽得懂的話,而且這樣還不夠。事實是,要讓對方真的朝我們期望的方向行動 — MTa某個活動中,我曾經想到可能的發展,提醒組員要注意,卻沒有確實要求並確認執行,因此導致最後沒拿到分數。

我有想到,團隊卻沒有因此做的更好,這就是我該負起的責任。

彼此看不見對方,指導者如何下指令給執行者,彼此如何確保輸出品質?

執行 — 摸石頭過河,應變與調整

當天其中一個活動,同樣的任務執行三次,有兩次檢討與修正的機會。

第一次預估必然與實際有落差。然而,想想我們在公司實際遇到的,大家哪次不是希望一次做到位?每一次的調整都是在消耗資源跟大家的士氣。因此,第一步就要盡力想清楚,而不是拿「邊做邊修」當藉口。

如何調整:

  • 以執行成果作為基準,讓下次投入的資源更精確。
  • 找出關鍵的瓶頸,鬆綁。

Alex老師提到,有時候只要做對關鍵一件事就可以大幅提升整體績效。我想起《目標》一書也不斷強調,找出瓶頸,鬆綁;再找下一個瓶頸,持續。

回想起我在活動中,兩次調整都拉高預估的產量,也有做到。事後組員問我是怎麼敢大幅拉高預估產量。我回答:我認為關鍵瓶頸不在速度,而在糾正錯誤,只要改善良率就可以大幅拉高產出。

但這個說法有點美化過頭了。我當時想得很單純:組員明明就做得夠快,只要下次做對就好;身為落後組,賭一把是值得的。

檢討 — Lesson Learnt

在剛剛的過程中,怎麼做會更好?剛執行完的專案,有什麼經驗值得進化?

任務會有成功,有失敗。對團隊來說,最珍貴的資產,是將經驗轉化為成長的歷練。專案結束後的Lesson Learnt看似不影響產出,卻是團隊成長的關鍵,也是下一次專案更好的要素。

  • 分類:技術問題與非技術問題
  • 優化:流程解、系統解、不用解

把問題分類之後,再做排序。技術問題與非技術會有不同方向的解決方式。在我的經歷中,非技術問題的因素更加複雜,可能是策略、心態、甚至是單純的「不小心」。

導入流程來防呆會是改善方式。但也有兩個隱憂。其一:流程越多,效率越容易受到影響;其二:再多流程都百密一疏,尤其是人為疏失實難避免。透過系統、科技來輔助,也會有幫助。

也有一些問題,如果判斷是一次性,或影響層面不大。此類問題花過多心思去防呆,反而是浪費資源,降低效率。這之中的拿捏,仍要靠實際的經驗來判定。

常常,我們會遇到一些來自跨部門的問題。

「他們設計沒有考慮到我們,結果是我們suffer」這樣的心酸不只發生一次。然而,我們自己的設計影響到別人的情況,也發生過啊。

有時不免會想,自己不是負責全公司的PM,看不了這麼廣的面向。或是,「應該要有個橫向的角色來串連整間公司吧」。然而,就以「我」自己的角色,也可以做到更多、更好。

在最近一次的專案Lesson Learnt,我提出了幾個需要擴大跨單位評估範圍的案例。我相信,讓團隊成員透過案例,一起察覺到這個動作,可以增加判斷的準確性。用先期少量的資源,減低更多浪費。

最後一個問題:「我」能怎麼做,讓「我們」變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