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走到盡頭,你期待留下什麼?」金鐘導演陳慧翎的人生哲學

中正之聲
radioccu
Published in
Jun 4, 2024

蔡詠淇/資料蒐集、撰文

導演陳慧翎在臺灣的影視作品中表演亮眼,曾經五度拿下金鐘獎,分別有三座最佳導演、編劇及剪輯獎。個子嬌小的她擁有著巨大能量,在片場中忙碌奔波,帶給工作夥伴安全感。透過她獨具的慧眼,發掘出許多深有潛力的工作者,並且大膽做出嘗試、細心培養演員,同時豐富了影視界的人才。然而,命運捉弄人,陳慧翎於2013年確診子宮頸癌,抗癌長達十年並在復發與化療中持續努力、面對病情樂觀積極的面對,但最終仍敵不過病魔,於2023年11月1日被上天帶走,享年四十八歲。

【導演陳慧翎化療期間/圖片擷取自陳慧翎臉書粉絲專頁】

從小常與父親觀賞電影的陳慧翎,啟蒙了她對影視產業的興趣,並帶著初心和熱忱,深耕於相關領域中,也屢屢獲得好評與佳績。陳慧翎早期在大愛電視台工作,因為執導《黃金線》系列,而在三十三歲那年獲得金鐘剪輯獎、迷你劇集編劇獎、戲劇節目主持的獎項,同時跨足編劇及導演。後來陳慧翎持續創作,在2009年推出《下一站,幸福》拿到亮眼的收視紀錄,逐漸被觀眾看見與喜愛。近年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別鬧了!》等賣座作品躍上螢光幕,再次受到好評不斷的關注。

陳慧翎曾經說過,自己過去看待拍片這件事,常會思考如何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當時想著要做什麼事來證明陳慧翎很厲害」但隨著經驗的累積和歷練,她發現無止盡的追求是令人感到疲倦的,因為人有極限,而她也有極限。面對病情發展的不可控制,她無奈笑說「每次殺青之後就會復發」。因此心態轉念,她把每場戲當作最後一部在拍攝,後來更多心之所向的是「我活在這個瞬間」,把握當下、且珍惜且走。

【第54屆金鐘獎陳慧翎(左)留影/圖片擷取自中央社記者吳家昇】

陳慧翎導演對於戲劇的態度,同時反映在自己的人生中,堅守崗位、認真又堅毅。她曾經在臉書貼文中提到「堅強不是天生的,堅強是要一步一步爬上來的。」面對沒有盡頭的路,她依然在和老天爺搶時間,癌症復發多次不僅沒有延宕拍攝進度,甚至擠出空檔,走遍各個地方,小旅行的宜蘭和台南,或遠至冰島、阿姆斯特丹都有。她曾開玩笑地表示,當病情又重新發作而需要治療時,第一時間去的不是醫院,而是拉朋友出門玩。陳慧翎擔心世界很大,但她沒有時間、也再沒有機會去看。

在疫情期間無法出門時,她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專注於捏陶和做麵包來填滿生活。陳慧翎表示,做陶幫助她慢下腳步來,因為多心急一點就有可能前功盡棄;燒製陶器的難以預期也幫助她釋懷很多,就好像人生一樣,它其實不是壞掉了或不完美,而是沒有長成我們想像的樣子。另外,陳慧翎認為做陶最療癒的事情之一就是修胚,使用刮刀將不想要的部分修掉,彷彿把身上不好的東西也刮除。因為做陶,讓她面對生活更加放鬆,也學習與過去工作緊繃的自己和解。

【陳慧翎至土耳其探望血癌病童/圖片擷取自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陳慧翎導演病逝的消息被證實後,曾經合作過的夥伴紛紛發聲悼念。演員吳慷仁曾在《下一站,幸福》十週年時提及對導演的感謝,若沒有陳慧翎自己將不會踏上演員這條路;演員簡嫚書在臉書寫道「妳的慧眼,豐富了我這13年的時光」表達對導演的思念與不捨;新進演員劉子銓也發文表示,陳慧翎是他演戲的啟蒙老師,「謝謝你找到了我」若沒有她將沒有今天的自己。工作夥伴們的留言悼念,展現出陳慧翎在影視業的好人緣,她是眾多千里馬的伯樂,勇敢抗癌的生命故事也激勵了不少癌友。

在一次VOGUE TAIWAN人物專訪時,陳慧翎曾經說過「我過去的生命往往在成就自己,而成就自己是很狹隘與微不足道的,這些會因為你的生命而消失不見,但創作的作品會被留下,如果這些作品只為了個人成就,它其實沒有被留下來的必要」陳慧翎導演的存在和作品陪伴著許多人成長,成為工作夥伴和觀眾珍貴的記憶。一顆星星的殞落,不只曾經照亮了臺灣影視界的天空,更在大家的心中留下光輝,閃閃發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