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CUP & SITCON 會後心得隨筆

Rain Wu
Random Life Journal
7 min readAug 10, 2020

--

這兩週前後分別去 COSCUP 和 SITCON 兩場技術研討會擔任講者,分享了一些技術和經驗給有一面之緣的聽眾。仔細想想從高二到現在,已經參與技術社群四年多了,擔任過會眾、工作人員及講者三種角色,對很多事物也有了更深層的體悟和感想。

大會的前後幾天也把握機會和許久未見的朋友聚了聚,交流彼此的近況和想法,頓時再次充滿了對技術與生活的熱忱。趁著記憶猶新之時隨筆幾段,讓演講者的身份再多一份經驗分享的價值,希望能幫上對技術研討會感興趣的你。

Photo from Unsplash

最晚什麼時候要開始做簡報?

意料之外的今年暑假投遞的稿件全都錄取了,瞬間增加了許多內容準備的時間壓力,但仍然無法撼動年會講者趕死線的優良傳統。我個人 30 分鐘的演講耗費大約 5 小時準備,包含架構、簡報製作、擬稿、試講,喜歡番茄醬工作法的講者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比例。

引導式談判 + 互動式演講

相對於過去習慣的經驗談流水帳或是技術火力展示,我這次更希望能引導聽眾回到需求面的本質思考,再去看為何發展出現今的技術、思維與工作流程。這種呈現方式與我的談判技巧相輔相成,希望能拋磚引玉讓開發力更聚焦於針對痛點提出解決方案。

代碼 (X) 程式 (O)

過去因為看了不少左邊鄰居的文件,導致我在某些技術名詞就不知不覺的習慣用他們的詞了,簡單說就是被 Documents 統戰了 Orz。在 SITCON 被聽眾在提問板上靠北了一下,我個人也蠻想改掉這些用詞的,但感覺需要一段時間的轉換期。

在 SITCON 被會眾提問電

原本預計在 SITCON 會被問到較多 CI CD 工具選擇或是學習管道的問題,所以我預先都在演講中提過了,沒想到 Q&A 時間點開提問表就出現了大量 K8S 的問題 (汗…)。竟有如此榮幸吸引到 SRE 大神來指教,不過內容確實已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因此坦言其中一部分問題我無法回答。

會後找到了提問的會眾,聊了一下發現竟是熟諳 K8S source code 還自行修改部分程式碼符合自身需求的碩班學長,而且整排相關問題都是他提問的。欸你這樣電學弟不會太過火嗎 XD ?

LinkedIn, Facebook, or 名片

結識同好大概就是最大的收穫了,除了現場聊天之外,在演講結尾放上了自己 LinkedIn 的連結,這一週暴增了幾十個 connections。我已經許久沒有使用名片了,LinkedIn 實在好用多了,遙想去年在 conference 主動遞名片拉贊助的情況,今年倒是啥事都沒做就收到了一堆名片,挺有趣的。

演講以外的時間聽了哪些議程呢?

這次明顯的感覺到理念交流、碰撞不同想法的議程更加地吸引我,像是開放式聚會或是邀請與談人對談等等。反而對於技術類議程興趣缺缺,問了下同行的朋友一部份人也有相似情況,個人推測可能是以下原因:

  • 自身技術已經提升到一定程度,對已經熟悉的技術或是看文件就能懂的東西就沒有去聽的動機。這包含許多入門等級的議程、特定工具的介紹等等,大致能了解會眾當中 senior 比例偏低的原因了。
  • 對於未來方向已有明確目標,就我而言主要還是聚焦 Backend 和 Data engineering,對資安或是 OS 就沒那麼大的熱忱了。這使得我在選擇上明顯的挑食,在 category 層面上又排除了一些議程選擇。
  • 我並不是個極端的技術狂熱者,相對於專注一項技術登峰造極,我更想知道其他背景的人如何看待這項技術,或者是這門技術在其他領域的現況與可能性,以及引發的爭議和問題等等。

意外地認識好多 Blender 玩家

在 COSCUP 有一場開放式議程是討論自己貢獻原始碼或是主持開源專案所遇到的問題,自介一輪後發現有另一個人是在玩 post-processing 的,雖然和我喜歡的 illumination 有一些差異,但仍有共通的話題聊了很久而且交換了 Artstation 帳號互相 follow XD。

SITCON 的晚宴上聊到下週要去 PyCon Taiwan 分享的內容時,同桌的講者表示他也有使用 Blender 建模,感覺 Blender 市占率頗有上漲趨勢 XD 後續還幫我介紹了年會影片製作成員認識,被問到有沒有興趣加入影片製作組,可惜我還是偏愛場景設計所以只好婉拒了。

實在是難以想像在 Computer Graphic 處於弱勢的環境下還能遇上這麼多 Blender 的玩家,而且一同支持 Blender 把 Autodesk 打爆,甚至進一步翻轉所有業界美術製作流程。

想當年我們也是那群高中生

今年也有感覺到 SITCON 高中生會眾的比例增加了,一想到四年前我也是那個初探社群的高中生,不禁感慨時間過得真快。不過這也代表著我們希望學生階段就能透過社群參與了解軟體開發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中,希望後人能別再被學校的死板教育和速成補習班給荼毒了。

我仍是看不起跟風仔

幾頓晚餐或宵夜與好友暢聊的過程中,談及了不少跟風擠進電資系所或軟體產業的現象,甚至是身邊活生生的案例。我無法理解想透過「學校」、「補習班」去認識「軟體產業」是個什麼樣的邏輯,在聚集業內人員的技術社群遍地開花的時代,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最真實的領域面貌真的不難。

之所以那麼多人喜歡透過學校教授、補習班教師,不過就是想花點錢找個「老師」性質的角色替自己的學習方向做規劃,甚至是對學習成效負責而已。若只想在受教育者的舒適圈內找些旁門左道,甘願拿自己的職涯替腐朽的教育體制背書的話,願時代的洪流將他們徹底遺棄。

改善、摧毀、或者離開

每個人對於軟體教育的想像都不一樣,同質性高的體制無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每個人也都用不同的想法面對這不合預期的教育。儘管我個人偏向離開與摧毀之間,但我對於願意投入改善的朋友仍是十分敬佩的,因為我兩年前也是實際投入努力希望能改善些什麼,所以能理解那有多麽困難與無奈。

這兩三年目睹不少令人歎為觀止的案例,認真覺得加速放大問題並引爆體制後再從廢墟中重建教育,遠比顧及所有 stakeholders 權利若有似無的改善來得務實多了。畢竟每拖過三年,就又毀了一個世代,舉著顧及當前體制 stakeholders 權益的大旗,那下一屆求學者的權益又該如何呢?究竟還想拉多少屍體去堆道德高地。

家中有晚輩正在讀高中,看過幾次他資訊教育課的作業內容,實在是不忍直視。先不說照樣造函數、語法填空題之類毫無建設性的題目,講義上「看到冒號下一行就要縮排」、「return 一定是寫在函數最後一行」各種用來應付考試的奇葩內文更是令人大開眼界。

親友偶爾也會介紹一些中學教師或補習班講師來找我,說是想轉任資訊教師所以希望我能教他們程式。我資歷尚淺,也不知道他們轉任需要做什麼測驗,所以都婉拒了。不過看得出來他們十分焦慮,聊了下後得知校內其他人亦是如此,在急於尋求出路的同時,也堅定地用自己的一票阻止教育體制的變化,以求不被時代所遺棄。

也許,軟體的風潮能有效地打出一個破口,近乎是完全對立面的 DNA,創新、快速與自由,迫使體制正面迎擊。攻擊也都打在了有效的位置上,比如師資、設備與收入,繼續半吊子的改革是無法回應市場需求的。加上線上課程、少子化等等釜底抽薪的趨勢,總之我十分看好這波由外而內的改革力量,希望真的能擺脫過往的包袱。

經典幹話節錄

能與許久未見的好友暢聊很是開心,於是也產出了大量的幹話,以下是部份經典節錄:

我:「講者自帶 1000 點積分?」
工人:「對。」
我:「那我今天放著不用,明天會生利息嗎?」
工人:「不會。」

友:「想當年我們也是那群高中生。」
我:「可以回去重讀…」
友:「收起你大膽的想法。」

我:「這桌子怎麼一直在搖?」
友:「對啊好像快倒了。」
我:「和你的服務一樣。」

我:「為什麼我們不能以反托拉斯法控訴教育部壟斷升學管道?」
友:「因為學位授與就不是商業行為啊。」
我:(心中 OS)「不是嗎!?可是學店的部分…?」

如果有漏掉的幹話會再補上…

--

--

Rain Wu
Random Life Journal

A software engineer specializing in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cloud services, desire to realize various imaginations of future life through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