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Riven,正在與幾位資深開發者在台中創業,經營共同工作空間。不過因為隊友都太罩了,相對來說沒用的我只能在空間偶爾辦點小聚活動打發時間,原本是設計師的職業完全不懂怎麼做空間,也不知道什麼叫經營社群;經過一年多之後,除了自己辦活動之外,也跟台中在地許多 IT 資訊社群友好合作,自己也開始經營起設計師社群,雖然每天在講,但也是直到最近才稍微懂什麼叫「社群」。
最近常跑一些北部的聚會活動,許多人聽到 Monospace 都會說知道你們有辦很多感覺很好玩的活動,就會被誤以為是專門的策展單位;但其實在一年前,我還是完全零經驗的活動素人,在冒冒失失地舉辦第一場之後,竟然已經累積了百場活動經驗,這系列文章我想回顧一下這段歷程。
其中又以我的設計同溫層為主題的活動為主,像是 UI/UX、字體字型、平面設計等等都是很常出現的題目,邀請業界的設計師來跟大家分享與交流專業知識,是比較偏學習型的活動類型,不過身為設計師,其實原本沒有打算在這個空間辦活動,這部分的脈絡我們留在《下篇》跟大家聊聊。
這文章之所以規劃成上下篇,主要是因為想先跟大家溝通我們在講的「社群」是不是在講同一件事。
先來定義什麼是社群
社群一詞在現在有很多不同的解釋,這篇文章指的不是商業上的「社群行銷」,也不是網路服務的「線上社群」,是指有真實交流認識的一個群體。
社群是因為有共同價值觀或相同文化,有頻繁地交流與真實互動,俱有團體凝聚力的一群人。
在 社群 這個詞彙出來之前呢,人類歷史上有幾個不同的形式⋯
部落 (Tribe)
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原始社會 由血緣關係以及地理因素所群聚,跟世紀帝國遊戲一樣是用簡單的石器透過狩獵與採集作為生產力來源,然後不同氏族互相通婚就形成 部落。
在馬克思的 唯物主義歷史理論 中,原始社會屬於人類發展的第一階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沒有經歷過原始社會,可以當作社群的起源。#為了部落
沙龍 (Salon) 與養士(食客)
共同點是,都是由一位主人去發起邀請其他人參加聚會,所形成的社群。
沙龍 一詞最早出現於1664年的法國,通常揪團的主人呢,是受過教育及女子、伯爵夫人等,屬於人設強勢的女性,在家中發起小聚,參與者們會來到主人家進行一些彼此交流、提升修養等帶有文藝氛圍的活動。
養士 則來自於戰國時期的中國,有野心抱負的國君、權臣,都會收養門客作為智庫,彼此競爭。最有名的是四公子(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各自砸錢經營了數千人的粉絲團,然後在《秦並六國平話》卷上中有這段記載:
“ 呂不韋 以 秦 之強,羞不如四國,亦招致士厚遇之,食客至三千人。”
文言文以現在的話來說,精明的商人 呂不韋 從粉專洞察報告中看到秦國排名後面,又過了所謂的紅利時期,只好開一個社團來經營社群,後來就多達三千多人,這些食客都在社團幹嘛呢?具歷史記載,都在寫 Medium (著書立說)、發徵才文 (儲備人才),接著呂不韋還發行自媒體《呂氏春秋》來做內容行銷。
此舉讓秦始皇相當不滿,就任性地大改演算法!🤬 把其門下食客流放、驅逐出境,大幅度降低觸及。
俱樂部 (Club)
泛指具有某種相同興趣的人聚集在一起,進行社會交際、文化娛樂等活動的組織。
追溯到自 17 世紀末的倫敦,紳士俱樂部 是私人且走會員制的男性社群,這些空間不僅成為倫敦男子們名正言順地逃離老婆碎念的場域,更形成了所謂的 仕紳文化,其中有個潛規則是下班後人們便不再開啟與職場有關的話題,更重視工作以外的交流,也著實地拓展到了全世界都有的每週五 #TGIF 小酌聚會文化。
同樣的菁英如果在美國,則是形成了像是哈佛大學的俱樂部,描述 Facebook 起源的電影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裡面有提到只讓夠酷的人加入的鳳凰會,或是出了許多政商名人、總統的組織 — Porcellian,俱樂部成員除了可能有類似的家庭背景以及思想外,更重要的是都會 追求共同利益。
以上講的是在過去人類歷史中有的社群文化,都有個共同點是會在實體空間進行線下交流,像是洞窟、家裡、公寓。那其實近代社群討論很多的都是所謂的 線上社群⋯
社群網站 (Social Network)
很幸運地我是 數位原生 的網路原住民,親眼見證了許多資訊科技以及網路虛擬社群的發展。
在小時候,我們會在 無名小站 上,逛首頁的型男正妹,回到自己的頁面發抱怨文然後又鎖起來,透過誰來我家功能去跟其他站長互動。
或是在 楓之谷 遊戲上建立公會,邀請高手、台戰加入,一起翹課去網咖打聯盟戰,用 即時通 來進行溝通協作。
在國中的時候,出於好奇我註冊了新出的 Facebook 帳號,不過同學都在打三國信長,動態牆上沒有任何好友的資訊,所幸放著不管。一直到後來普遍到大家都在用的時候,才重新回到臉書。
在 FB 出來以前,大概 14 歲的我常常對著電腦想著,不知道其他人現在在幹嘛呢?
有了 Facebook 之後,突然之間,我們可以輕鬆地知道朋友此時此刻在哪、做什麼,或是更新好久沒聯絡的昔日同窗消息,也能夠跟沒見過面的人成為 網友 互相追蹤發摟。
多麽阿宅友善的環境啊!🥺
在這幾年,也多了很多類似的社群網絡 (Social Network)的平台,在虛擬世界中連結了全世界的人;從英國科學家 Sir Tim Berners-Lee 於1989年發明了全球資訊網 (WWW) 之後,有了如此浪漫的發展。
但是,在科技愈趨佔滿我們生活的今天,當手機、平板及電腦輕便到可以隨身攜帶,但功能又強到可以做任何事,這讓我們常常忽略了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情或是人,像是坐你對面一起吃飯的人。
我們從歷史朝代興衰,合久必分,以及自然科學中物極必反的現象,不難猜測這個從線下到線上的曲線發展, 老子也說「天道極即反,盈即損。」這也正反映到線上社群媒體的現況,也許大家即將開始膩了網路建構起來的弱連結,猜猜看社群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實體社群回歸
從資訊技術社群學到的事
現在如果 Google 社群 幾乎是在講怎麼 行銷,但這和我我最初認識的社群不太一樣。2017 年底我到臺中之後,由於工作環境都是工程師 (Developer) 輾轉理解了自由軟體、開源 (Open Source)與分享等信念,還在空間開幕前一週,自告奮勇去了高雄 MOPCON 擺攤,這是一場濁水溪以南最大的科技年會,同時也是南部 IT 相關社群的大拜拜。
後來也去了 SITCON、COSCUP 等資訊人年會,這類型活動通常是由不同議程跟講者,針對特定的技術主題進行分享,比如說軟體、資安、語言、技術等,可能是鑽研十幾年的專家來講,也有可能只是剛好克服個大坑、心有所感跟大家聊聊,通常是 不藏私地分享。
認同感與凝聚力
同時,展場通常到處都可以領得貼紙,與會的開發者(Developer)會搜集並且將戰果貼在筆電蓋上,以此宣示主權。比如說我是 Ubuntu 社群的擁護者,或是 React.JS 才是征服宇宙的語言等暗示,當在咖啡店開啟筆電 Coding 時,這些訊息就會釋放出去。
這很有趣,因為社群聚集了相同價值觀與信仰的人,但其實不同社群也不是競爭關係,只是遇到時會鬥嘴,比如說用我用 Atom 編譯器,遇到Sublime 跟 VSCode 的使用者,彼此就會揭露對方的缺點。
實際接觸過的社群
因為 Monospace 的關係認識了台中自由軟體愛好者社群 (TFC) 並長期合作,從每個月一場的小聚活動(從聊資安講到做動畫)熱切地感受到在地社群的生命力。
同時,我們空間的第一號進駐會員 — BlueT,也是一名玩社群十多年的老司機,推動了台灣開源社群的誕生,也是領導最初 Ubuntu 台灣社群的大神,這邊有一支由另一位空間會員所拍攝,關於 BlueT 的專訪影片,也許能讓你更理解無私奉獻的 IT 社群是如何:
重點整理
我們回顧了現代 社群 出現以前,曾經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幾種形式。
最後,則是我從多個 IT 資訊社群所學到的運作以及形成方式。可以發現都有個據點(載體) 去乘載人類所形成的社群,即便是網路上的虛擬社群也是。
那麼社群的下一個階段發展,會是在哪呢?
在 重新看社群與空間的關係 — — (下)空間篇 將紀錄我如何建立設計社群、過程中做了哪些嘗試,以及最後發現的社群可能表現出來的新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