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rtup of You

Yu-Chien Chan
Yu-Chien 的閱讀筆記
5 min readNov 5, 2022

把職涯當成新創公司來經營

不久前看到矽谷資深女工程師 (https://www.facebook.com/femalepowersv) 分享這本書,發現是 LinkedIn 的創辦人 Reid Hoffman 寫的職場建議,剛好最近一直在想我職場上的下一步,就買來讀了。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現在的職場不比上一代的職場:我們每天都在改變、產業每天都在改變、科技、趨勢、公司、方法都在改變。職涯不再像是下棋或球賽一樣有不變的規則可以去研究、做長期規劃。我們應該要參考創業家的思維:

  • Develop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開發自己的競爭優勢)
  • Plan to Adapt
  • Build a Network, Build a Following (建立人脈)
  • Cultivate Strategic Serendipity
  • If you don’t find risk, risk will find you (正確的看待風險)
  • Who you know is what you know (從人脈中獲取資訊)

我覺得這本書裡面講的很多 best practice 我都認同,很多感覺也是老生常談,但實在太多了。看著自己手上的牌,有時反而會覺得很薄弱而感到焦慮。

Develop Competitive Advantage

不要太執著於「找到自己的熱情」、「把熱情換成工作」、「往內看自己要的是什麼」。最好的職涯發展是讓 Assets、Aspirations、Market Realities 這三個齒輪相互影響轉出來的。

Assets

  • 知道自己的資產是什麼,包含有形的資產跟能力。有形的資產可能是銀行裡的錢,讓自己可以有時間培養能力。
  • 建議 all-in 培養軟實力
  • 想一下現在是培養資產的時候,還是把資產化為財富的時候,還是要怎麼調配
  • 要變成專家還是通才?從專家變成通才比較容易
  • 要開發新技能還是繼續鑽研?從什麼都不懂到懂不少可能是很有價值的事,從懂不少到懂很多可能會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從懂很多到專家需要花超大量的時間。用 CP 值來決定要鑽研到什麼程度。
  • 看一下產業的趨勢來提前學習可能會用到的技能,像是 2013 年學 crypto 可能就很不錯
  • 永恆的軟實力可以早點開始學:如何專注、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跟人合作、如何有全局觀等等

Aspirations

  • 不要執著在尋找熱情,而是讓你的熱情自然浮現
  • 做別人覺得有高價值的事,會讓自己感受到做的事情有意義,然後熱情會慢慢浮現
  • 有什麼人或東西或價值觀是自己崇拜、佩服或欣賞的?

Market Realities

  • 優先選擇產業,再選擇公司,再選擇公司中跟自己的技能比較 match 的職位
  • 當紅的產業裡,即便是不怎樣的公司都會有很棒的機會
  • 避免夕陽產業,或沒人願意付錢的產業

Plan to Adapt

不要浪費時間為我們的職涯做 N 年計畫,而是做 ABZ 計畫:

  • Plan A:現在正在執行的
  • Plan B:之後可能可以 pivot 過去的
  • Plan Z:最糟的情況發生時該怎麼做你

Plan B 最好跟我們的 Plan A 有一點關係,而不是一個毫無關連的跳領域。建議先用閒暇時間做、做到覺得、做到覺得好像快準備好了就可以鼓起勇氣跳、多做失敗也沒關係的嘗試。

盡量不要把人生全壓在一個收入來源。或許為了 Plan Z 會想要先無比的專注在一種職業上,但之後最好還是要分散收入在不同的地方。

Build a Network, Build a Following

打團戰不要打個人戰。大家都喜歡英雄,所以很多成功的人的書都寫得好像他們是靠自己的英雄,但這些所謂的 self-made success 還是都聽聽就好,有人脈比較重要。

當我們有能力幫助他人,且率先幫助他人,他人才會更有意願幫助我,從而建立強的互助關係。

建立三種人脈:Professional Allies (強連結)、 Friendlies (弱連結)、Followers (粉絲)。

認識新朋友時盡量找人介紹,讓幫我們介紹的那個朋友給我們幫助,強連結都是靠互相幫助產生的。

Cultivate Strategic Serentipity

成功不是一步一步慢慢線性達到的,而是少數看似隨機的事件跳出來的。要把自己放在機會會找上門的地方、平時就準備好當機會來臨時能夠把握住。

對事物培養好奇心、多認識人、be resourceful、be resilient。

If you don’t find risk, risk will find you

短期的風險會帶來長期的穩定性:一直跳槽 vs 長時間待在一個穩定的公司,在幾年後可能後者突然發現自己喪失了找新工作的能力。

Uncertainty (不確定性) 跟 Risk (風險) 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人都會下意識地避開不確定的東西,但不代表那個東西的風險很大。比方說換一家公司工作只是有很多不確定性,潛在的風險其實沒有很高。

很多事情的風險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高,思考最糟的情況自己能不能接受、是不是個不可逆的決定、考量自己的年紀與狀態、別人誤以為是高風險的地方而不敢去的可能是好的機會。

避免森林大火的方法之一是讓森林不斷的有可控的、區域性的小火在燒。我們可以用不斷承擔小失敗來建立起自己對於失敗的免疫力。

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創業感覺是個風險很大的事,但其實不一定:

  • 人才的競爭少
  • 願意出來創業的人少
  • 比較容易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Who you know is what you know

從人脈中獲取資訊有個好處是他們可能比較懂你需要什麼,比起自己漫無目的的 google,可能可以更快的讓你找到方向,

找領域專家、懂你的人、聰明的人問問題。避免單方面的不斷從對方身上擷取資訊,自己也要分享對對方有用的資訊,才能建立互相的關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