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的 PM 面試官看什麼?鏡週刊 RD Team PM 面試官心得分享

Tin Chen
READr
Published in
9 min readMay 18, 2020

在上次分享完在鏡週刊當產品經理的工作項目後,便開始進行密集面試。面中學,學中面。從面試者的提問中反思目前工作狀況,也從分享經歷中,看到各行各業的發展可能性,很珍惜這樣的過程,雖然幾乎每次面試完都有一種,為什麼我在這裡,或是好險那時候很少人來面試的感覺哈哈。也因為如此,在面試時便決定將心得寫成文章記錄所學,督促自己再加把勁一點。

簡單介紹一下鏡週刊 RD Team PM 的面試流程,共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是採全體同事團體面試,多對一的概念。也就是說有工程師、設計師、記者、編輯、社群編輯、產品經理一起,共計 12 人,與面試者進行交流。會這樣安排是因為 PM 工作上會密切接觸到部門所有同事,能在面試階段便與全團隊同事認識是十分重要的。在過程中每位同事會根據自己觀察的重點,進行評分,最後加總出全體的平均分數。

第二階段是由技術長與產品經理進行,技術長以實際工作上會遇到的狀況出情境考題,邀請面試者實際操作,更深入了解面試者的實戰狀況。

PM 面試官看什麼

鏡週刊 RD Team 本次要招募的對象為新產品開發的產品經理,希望找到能和團隊相處融洽、具備產品規劃能力,並同時對於媒體有熱忱的人,因此會觀察七個項目,分別為:動機、產品開發經驗、數據分析能力、敏捷開發經驗、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與合作方式以及個人特質。

要如何問到每個項目,聽到想要的回答,因人而異,統整出一些問題,供參考:

上述七個面向,每個公司的比重會不同,且都沒有標準答案,並不是過往經驗很足夠,會做什麼、怎麼回答就加分,而是透過提問能更了解面試者過往的經驗,為什麼會做這個決定,以及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在乎什麼,而彼此的需求是否可以滿足。

我自己很喜歡問的問題是「有什麼事情是未來工作上不希望發生的?」,從面試者的回答可以知道,過去經驗有什麼不好,為什麼他不希望再重現。當下他的處理方式是什麼,未來碰到又可以怎麼做。同時,也可以讓我知道,之後在合作上可以如何更順暢。

有趣的是,即使是同一團隊,不同職位的人看法也有相異,例如有些同事會以自己容易溝通的考量為主,有些人則會以現在同事的互補性為優先。而喜歡的溝通方式,也不盡相同,例如:A 喜歡明確帶點狠勁,B 反而覺得太霸道。每每聽同事分享觀點,都會有新角度融入,當增加了視角,便可更多元的看待面試者的特質。

在基本的問答過後,會發現產品開發能力,比較難用問答的方式問出。因此在第二輪技術長所採用的方式為情境題。情境題分為三題,以下分享從面試中觀察到的考點,進行解析。

第一題:公司下個月要上線某產品,現在我們是提出需求者,請進行需求訪談

測驗能力:需求訪談能力。是否可以想到需求的各種可能,夠廣以及夠深

這一題是所有面試者最有自信以及把握的一題,80% 的面試者,都可以掌握要製作的項目有哪些。大概 50% 的人會進行提問需求的細節,而有 20% 的面試者會提出需求方沒想到但其實需求的製作項目。

原本我自己在需求訪談時,也都比較走一個隨性風格,想問什麼就問什麼,這次學習到,可以將訪談需求分為三個層次,未來可依據此架構,讓需求訪談更全面

  1. 確認需求有什麼、使用者想要達成的目的
  2. 每個需求的細節,如:操作情境(輸入資料的方式、狀態是否會改變)、資料量的上下限、資料欄位格式(檔案類型)等
  3. 使用者沒提出來,製作上會需要知道的項目,如:使用記錄、權限、數據成效、使用頻率、極端狀況、使用者間的關係(權限、禁止多人同時使用)

另外,也可觀察到各面試者的風格。像是在需求的接收方式:

  • 主動型:在進行需求訪談前,會直接提出對產品功能的規劃,接著再問需求方還有需要什麼。
  • 被動型:會不斷詢問需求方要什麼,不會提出自己的想法。
  • 技術型:會以工程師能做的為主,特別說明和工程師討論過後才能確認是否可執行。

在遇到不合理或有疑慮的需求,有 40% 的面試者會以時程、技術、需求不合理的方式拒絕。60% 會接受,沒做特別詢問或說明。

而當此拒絕被需求方打槍時(需求方表示:老闆就是要這個需求!)有 90% 的人會選擇接受,而有 10% 的人會選擇強硬堅持到底。

第二題:現在我們是工程師,請說明要做什麼事情

測驗能力:需求的轉譯能力。是否可以讓工程師聽得懂到底要做什麼。

到第二題,除了本身是工程師背景出身的面試者外,大部分的面試者,相較於第一題都顯得生疏許多。

觀察到主要的溝通方式:

  • 列點式:需求列點
  • 介面法:畫成 wireframe
  • 資料欄位法:畫出資料表與欄位
  • 口頭法:以口頭說明為主

溝通多是從大方向要做什麼,再到具體實作討論。少部分會從細節(如:要做哪些篩選器)開始討論,再到全部需求。

  • 要做哪些事情,如:資料欄位有哪些、預計架構
  • 每件事情的細節是什麼,如:需要規劃多層級的分類,使用情境未來層級可能仍會增加
  • 做法討論,如:圖檔要存在資料庫內,或是雲端硬碟等

對需求不確定時候的反應也有不同。如:工程師提問欄位是否有需要字數限制,或是各資料間的關係是一對多或是多對多等。面試者在上一題如果有問到,便可以從容地回答。如果沒問到,該如何是好?80% 會再去和需求方確認,20% 的人會是自己做決定,之後再去和需求方喬。

上述兩題問完,可以大概知道過去的經驗,和目前鏡週刊 PM 工作內容相似度有多少。

第三題:產品上線趨於穩定後,會想要做什麼樣規劃或是調整

測驗能力:對於產品未來是否有所想像。

這一題可以看出面試者是否對產品有想像。有部分面試者會提出其他競品有做的項目,有些會提出自己想像未來的趨勢,有些會提出預計要做的使用者研究等等。剛剛兩題沒有表現到的優勢,都可以在這題作表現。不過,也有面試者表示沒有特別想做的。

面試官的學習

1.真誠為上

在接受提問時,不免會遇到知道負面答案,想老實回答,又怕把對方嚇退,陷入這兩難的我,第一次遇到時,我的做法是講一些包裝的話帶過,在面試完後卻有種說謊害人的感覺,痛苦不已。

和我的恩師阿姊 Doris 討論過後,她建議要說實話,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提供自己的經驗就好,給對方判斷的權利,如果對方抱持錯誤的期望加入,到時候很難有好的合作體驗。

那究竟要怎麼說呢?真誠的話參考:「這部分是我們團隊目前沒有的,也是我們很希望可以有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覺得會有蠻不錯的發揮空間。」(當然如果真的沒有發展空間,也要老實說)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問對方的建議以及期望是什麼。不需要害怕回答不出來,或是分享自身經驗。面試者也是同個道理,真誠真的重要,眼神飄移或是心虛,都看得出來。

2.答案不是重點,態度與想法才是

面試中的提問,往往都沒有標準答案,不是會做什麼、怎麼回答就該加分,而是透過提問能更了解面試者過往的經驗,為什麼會做這個決定,以及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在乎什麼,而彼此的需求是否可以互相滿足。

所以,別因為面試者過去沒有相關經驗,就否決他的能力。而是要進一步追問他的想法,這才是重點。另外,觀察對方學習新事物的成本以及速度,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3.相較於硬實力,要更用心觀察到軟實力

在履歷作品集中,硬實力多半可以用數字或實際的作品呈現。而要觀察到軟實力(如溝通、合作、領導)可真的是一大難題,且通常面試者也不太會說出「我溝通很厲害喔」這種話,所以詢問過往經驗的應對方式,就會十分重要。

例如可以提問:「是否有需求頻繁變動的經驗,是如何處理的?」「和工程師以及設計師,都是用什麼方式進行溝通?」等問題,讓面試者透過情節與說故事的方式去做呈現。以避免面試完,還是搞不清楚和對方合作起來是否會愉快。

4.客製化面試內容

一開始面試會針對個人履歷去問問題,後來發現,會問得不夠全面。後來靜下心去思考,到底需要、想知道面試者的什麼技能,製作出公版問題,以公版問題(即上表)為基礎再對個人經驗做延伸推論,可以確保該問的的都有問到,想進一步了解的也有顧及到。

面試題目也會建議,可以分為有經驗和沒經驗的兩種版本,有經驗的可以了解各能力的分佈,以及專長是什麼。沒有經驗的可以討論對方的興趣是什麼,想專研什麼,進而了解需要的技能與資源。

5.不要怕

這主要是說給我自己聽哈哈哈。本次面試者中資深的人不少,每次遇到資深的人,我都會有種畏懼感,想說這些問題,我到底要怎麼回答,我好菜,我憑什麼問對方的經驗啊。但也沒辦法,就我一個 PM,我不問是誰要問。

這張圖是要傳達一種「賣驚」的概念

不過也是在一次次面試中,看到自己的目前仍缺乏什麼、進而思考想要往什麼樣的職涯去發展、想要變成怎樣的人。是要成會 coding /UI + UX/擁有多國經驗/擅長商業模式設計,還是要擅長流程優化/激發同事潛能/團隊合作,以及會希望有什麼樣的團隊?如果現在去面試,又會給對方留下什麼印象?

寫在最後

這一個月轟炸式面試,見到各式背景的 PM,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皆不同,有種透過面試看世界感。也發現很難用量化標準去定義何謂一個適合的 PM,反而很強調文化契合。也正因如此在本文中,並沒有說明鏡週刊在每個項目要找的人格特質以及能力會是什麼,而僅是提出觀察的面向,供未來面試時參考,找到最適合團隊的。

感謝幫我校稿與給我建議的人們 HC, Zoe, Daisy, Anu, Doris, Lan,沒有你們我就真的沒動力寫下去,之後有賴你們繼續關照了

不知道結尾要寫什麼,那就…繼續徵才好了
我們目前還有在徵前端與 APP 工程師,歡迎大家來投喔 hcchien@mirrormedia.mg

--

--

Tin Chen
READr
Writer for

Ex-Product Manager in InsurTech and media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