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文化在新聞

簡信昌
READr
Published in
3 min readNov 22, 2019

從 2003 開始,我就在推動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 Software),其實一路下來,也不僅只於開放原始碼。其中還有從中研院資訊所帶入的創意共享(Creative Commons)授權,讓開放從程式碼擴及到各種創作。接著在 2012 也因為 g0v 的關係,對於開放資料也稍微多一點認識,當然也覺得這也屬於開放文化的一環,也是希望可以減少各種資訊落差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

而 2015 受邀加入報導者時,也就跟當時的兩位共同創辦人提出,作為一個非營利媒體,除了我自己熟悉的程式碼應該要可以開放原始碼之外,內容也可以考慮用 CC 授權釋出。很開心當時的建議也受到落實,讓報導者成為台灣第一個將系統程式碼公開,也把內容以 CC 授權提供非營利使用的第一個新聞媒體。

接著在鏡傳媒工作時,我最熟悉的程式碼當然還是維持一貫的開放形式,以 MIT 授權釋出。不過做為一個商業媒體,內容實在不容易採用 CC 授權。但是在此同時,我們團隊也開始聚焦在資料新聞,同時也在新聞完成之後,將報導內使用的資料同時公開。就我自己所知,應該也還是台灣媒體的首創。

另一個特別的例子則是大概二年前,當時的政治獻金資料還必須進入監察院人工查詢,再列印帶出。因此我們決定在完成「數讀政治獻金」這篇報導之前,就先把資料公開,讓所有有興趣的人一起做分析。當時也確實有些學者跟媒體把這些資料做了一些有趣的討論。

但是當時我就有一個想法,除了資料,編輯室有沒有可能更透明?當然這只是一個對於開放文化有某種偏執的工程師的想法,畢竟對於編輯室的傳統來說,要怎麼維持獨家報導,或是在調查報導中,怎麼保護提供資料的吹哨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對於工程師思維的人來說,其實可以做的也許是「讓可以公開的東西更公開,讓應該保護的東西更安全」。因此當初跟同事在討論 READr 這個構想時,就提到開放編輯室應該在可能的範圍內,把報導製作過程中可以開放的素材盡可能開放,而訪談逐字稿也許是其中一項。尤其當我們常常會質疑媒體斷章取義的同時,我們有沒有可能讓讀者有機會知道訪談的時候是怎麼討論的呢?

而在 READr 正式上線一年之後,我們第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又是台灣媒體的第一次)把訪談逐字稿公開了。據說是二萬字左右的訪談逐字稿一次完全公開。在這個大家對於媒體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的年代,就算紐約時報都會出現錯誤的新聞,讀者確實有理由質疑任何報導,而開放也許是增加彼此信任的一步。當然,我們也要期許 READr 未來可以有越來越多開放的素材跟資料,讓開放編輯室真的更開放。

而在這之後,「讓可以公開的東西更公開,讓應該保護的東西更安全」也是需要努力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很明確,技術也是可行的,剩下來的就是時間了,那就是 SecureDrop 了,當然我們沒有需要再來搶台灣第一,希望有其他媒體可以直接引進。

PS. 最後,如果大家認同開放可以增加讀者對於我們的信任度,也要大家來 READr 的 Facebook 按讚,留言,分享。以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才能逃離 Facebook 魔掌)。

--

--

簡信昌
READr
Editor for

工程師 / 攝影師 / 資料新聞 各種興趣,目前擔任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對於新聞媒體未來想像充滿興趣,也希望透過技術改變新聞媒體的為來樣貌。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以鏡頭與藝術創作面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