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r 做為一個實驗的新聞媒體

簡信昌
READr
Published in
3 min readApr 10, 2018
(photo: By Sollok29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從報導者到鏡傳媒的兩年多來,看著圈內的大家為了爭取讀者的眼球煞費苦心,整體廣告市場卻越來越差。許多優秀的新聞人才慢慢離開了這個領域,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在網路發達的這個時代,新聞在某種程度上卻越來越邊緣?

在思考與實作的過程中,我心中媒體樣貌也漸漸成形。READr 計畫來自鏡週刊程式設計中心團隊,過去一年多,我們嘗試做了不少數位專題,與其他新聞團隊不同的是,是由記者、設計師、工程師同時貢獻各自的專長所產出,而非單獨由一方主導。

我們發現,其他同事常常帶來不同的問題意識與觀點,讓專題的面向變得更多元。有時候是工程師提出的網頁呈現恰好切中新聞核心、有時候是設計師提到視覺互動的方法,產製過程中少了「新聞」的框架掣肘,反而讓新聞變得更有趣了。不過,誰說新聞只能有一種面貌呢?

那麼,新聞的內容只能由傳統編輯台來決定嗎?如果讓讀者同時參與新聞產製,會發生什麼事?若在新聞產製時就敞開大門,讓同樣身懷各種專長的讀者一起參與,題目會不會更有可看性?「開放編輯室」能不能不再只是口號?

去年,我們做了政治獻金的報導。在台灣,選舉時政治獻金的明細只以紙本形式被典藏在監察院,根本沒有應用的價值。團隊便在手工數位化之後、正式撰寫報導之前,就將資料在網路上公開,讓各方人馬可以運用這份資料,嘗試更多的應用。

當時,除了媒體之外,也有許多資料科學家、鄉民,看到了我們忽略的角度,做出有趣的成果。倘若能真正的「開放」,新聞的產品就不再只會有最終的報導,還能從過程中長出更多的應用、或在這份基礎上繼續茁壯。

在這個沒有人能壟斷資訊的時代,新聞媒體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該提供什麼樣的資訊給讀者?READr 是我們為了解答問題而進行的實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訊來源跟同溫層,READr 想做的不是取代,而是補充,再更進一步將這些互動帶進編輯室裡。

我們每週會邀請活躍於不同領域的客座總編,跟讀者分享他們最近關心的事。讀者對這些議題的關切程度也將成為編輯室選題的重要指標。背後的計算不會只是瀏覽次數這麼簡單,還包括新聞事件背後的議題、事件與事件的關聯性等等。例如我們會看到農地違建的新聞,也有一些人關心山上的非法民宿,看起來雖然都像是獨立事件,但它們都指向了國土計畫這個重大議題。

因此,讀者的討論與互動會影響接下來進行專題的方向。議題形成後,記者會不定時公布報導進行的進度,也會在不影響報導的原則下,公布取得的資料及素材。而參與開放編輯室的讀者可以隨時參與討論,記者會評估讀者提供的方向或資料,進行調查。在專題發布完成之後,開放編輯室的內容與討論也會完全公開。

信任是媒體存在的前提,現在卻成為我們努力追回的目標。當這個時代各種資訊真假難辨,我們希望透過更開放的報導製程,嘗試尋回讀者的信任。這個社群或許有機會擺脫點閱率迷思,凝聚更多關心議題的使用者,對新聞供需兩方都會產生正向的循環。公開透明在新聞編輯室能做到多大的程度?透明與參與會是找回信任的方法嗎?

--

--

簡信昌
READr
Editor for

工程師 / 攝影師 / 資料新聞 各種興趣,目前擔任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對於新聞媒體未來想像充滿興趣,也希望透過技術改變新聞媒體的為來樣貌。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以鏡頭與藝術創作面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