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跨國遠距工作下的勞務關係及EoR名義雇主運作模式

我知道,很多人看完標題就想點返回鍵了,既然不小心點進來了,還是花點時間看完吧,對很多為外國企業工作的遠距工作者還是有點幫助的。

首先快速說明,EoR的全名是 Employer of Record,中文通常翻譯為「名義雇主」,白話一點的說明就是:這個雇主不是你真的雇主,只是幫你真實雇主負責承擔勞動風險的雇主… (這個說明好像一點都不白話?)

Anyway,簡單來說,如果跨國為國外的公司遠距提供勞務的同學,普遍會遇到幾個問題:

  1. 勞保、健保、勞退都沒有,需要自己處理
  2. 勞動合約基本上不會以台灣(中華民國)為主要法律約束地
  3. 銀行沒有你的工作薪轉記錄,所以信用卡、貸款都比較難申請
    (有些人會拿報稅資料來證明,但大部分銀行還是喜歡一個有「統一編號」的固定雇主)
  4. 匯率損失,國際轉帳的手續費等
  5. 報稅還得自己來,到底該報綜合所得還是海外所得?

再進階一點的,會遇到這種棘手的問題:

  1. 雇主錢少付了,我難道要為了一點點錢打國際仲裁?
  2. 雇主對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但勞動部說雇主不在境內也幫不上忙?
  3. 我需要一張在職證明來申請xxx,但在職證明開出來好像很少單位可以接受?

這時候,EoR的模式就很好解決這些問題了。簡單來說,通過跨國EoR模式,你境外的雇主透過一個本地的「名義雇主」來雇用你,由「名義雇主」處理所有勞動法規要求的事情,包括社會保險、退休金、勞動合約、稅務申報、管理記錄等等,對工作者而言,也可以獲得正常的薪轉記錄及本地公司的聘用記錄,可以大大增加與銀行往來的可信度,同時如果有發生了任何爭議,也可在本地解決(Well… 這就是名義雇主最大的風險 — 躺槍),把風險轉給名義雇主,但名義雇主不會介入你們的日常運作的事情,除非在有違法違規跡象出現的時候,才有可能適時介入。

但也是因為這樣,通常這類服務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就商業慣例來說,這些服務費一般是由您的雇主承擔,國際上常見的服務費比例約為薪水的15–25%不等(有最低金額限制)。這時候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服務費是按比例收的?你不就是轉個薪水而已嗎?為什麼要收這麼多錢?

這就關係到上一個話題了,你的名義雇主需要為真實雇主承擔大部分法規的風險,萬一發生糾紛了,必須由名義雇主來承擔,小到簡單的遣散費糾紛,大到員工違法、工傷甚至死亡等賠償,所以一般會按不同行業、真實雇主的情況來計算服務費用比例,這些服務費用大部分的成本就是風險成本,當然,所謂的風險就是它不一定會發生,但誰也不敢保證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其次,一個員工開始工作之前也有非常多需要製作的文件,可不是一封offer letter就開始上工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們曾經協助過幾位台灣的遠距工作者,他們在入職之前要求了本地的勞健保福利被拒絕,但礙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是接受條件入職了,最後衍生出欠薪、薪資金額與約定不符等糾紛。我們執行過這麼多案例的經驗告訴我們,越重視員工的公司,越在意這些合規層面的事情,因為他們把員工視為公司重要的資產,任何流動都是公司的損失。如果一開始你的老闆就以各種理由拒絕了這些條件,不如多思考其他機會吧!(當然,如果你非常信任這個團隊,那就另當別論了)

很多人會擔心這麼做是否會降低雇主聘僱台灣工作者的意願?我們的經驗是這樣,大多數雇主更擔心的是法規的問題,但設立台灣公司只為了幾位員工也許也不符合經濟效益,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合規的路線。

除此之外,多數EoR業者還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服務:

  • 零用錢的debit card(Pre-paid expense card),工作者不需要自己墊付差旅費,可以直接用公司預授權給你的額度消費;
  • 額外的醫療及旅行保險(有的雇主會承擔這個成本);
  • 代租辦公室、代掛手機號碼等;
  • 當地的福委會…

簡單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在工作的同時,也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Slasify在台灣也有提供名義雇主的服務,如果各位有需要Slasify進行協助的地方,歡迎隨時聯繫我們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