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理想生活?

Renho Chen
Rentea Tuesday
Published in
6 min readSep 22, 2020

一個被無限延後的重要問題

在高美溼地上的寄居蟹們

Rentea Tuesday 討論了什麼?這篇文章簡要記錄這段時間的學習歷程。

每週二我們討論居住問題,希望能找到更保障房客的租屋模式。理想上,像是房東突然不租或調漲房租,房屋修繕,可長租,且有改裝住所的自由等常見問題,都能不只站在房東的角度,也能更站在房客的角度著想。

探索自己未來想過或能負擔什麼樣的生活,是參加討論最主要的動機與樂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生產方式大幅改變,我們這個世代在失落中,承接這樣的社會,該怎麼生活,可以怎麼適應與行動。

是不是很多人從來都是短租,為工作用盡所有心思,想過終究買不起房,但未曾想過找不到工作、年老又或是意外,面臨付不起房租,甚至租不到房。

居住問題層面多元,每次討論,我們都在想像未來各種可能。

在房價如此昂貴的情況下,房東與房客的關係相對緊張,經過幾次討論,我們想著用「合作住宅」的精神,希望房東與承租人不是對立關係,而是夥伴關係。實驗性的租屋形式,房東/承租人作為經營者,也是居住者。希望藉此利大於弊的方式,讓居住者有更安全靠可靠的租屋環境,同時改善整體租屋市場的品質。

舉例來說,在老舊公寓為主的租屋市場下,住到危樓的機率高,水電管線甚至牆壁結構都需要整理,才能維持基礎安全。若房東只租不住,不見得會留意,也不見得願意負擔成本,同時房客若未察覺,若又察覺卻因為只是短租,也不願付出成本,這樣的賽局,任一邊都不願意付出,居住品質可能普遍越來越差。

但若我們組織成公司或合作社,作為二房東承租,讓房子擁有者有更多的保障,相對來說,給我們更長的租約與改建的自由;而住的人,也是公司/合作社的成員,共同負擔責任,也更願意改善居住品質。上述舉例的管線更換將由住戶與房客共同決策,墊高的成本由公司接受,拉長收益時程,但讓房客有更安全與保障的生活,持續改善居屋品質。

簡言之,我們想發展「合作住宅」式的物業管理組織,可能是有限公司、社會企業、合作社或是非營利組織,讓房東與住戶共同承擔風險,雙方都願意投入與承諾更多,一起討論與解決問題,改善自己與整體的居住環境。

好奇這樣的組織有可能嗎?所以我開始找資料,解答疑問。越找,解答越多,疑問也越多…

首先,看了《合作住宅指南:用自決、永續、共居開啟生活新提案》,想了解合作住宅的定義與發展過程。原來歐洲從19世紀初工業革命後,因應工業革命初期人口集中房荒嚴重,就開始討論合作社的觀念以及合作住宅的可行性。隨著各國的工業革命與經濟依序發展,19世紀結束前,合作住宅的形式已普遍在歐美主要國家生根。相對於社會住宅是政府擁有,租給特定條件的房客;合作住宅的精神是民間擁有,自行管理。書裡多為非營利組織/合作社跟政府或是民間企業合作,用較低的成本,建造社區,讓特定條件的人可以用比較便宜的租金入住,同時共同創造社區發展,提升居住品質。工業革命最早期的西歐,像是英國、德國、荷蘭,越是擁抱合作住宅政策來落實居住正義,是居住的普遍選擇。

接著看了《台北步登公寓:台北最普遍的住宅類型從何而來》,想了解都市的居住類型從何而來。台灣1960年以後,經濟與人口迅速成長,接受美國的建議,才普遍蓋公寓,從常見的日式平房建築,轉變為如今的風景。書中詳盡說明步登公寓的型態與風格,我才發現原來居住型態的改變會那麼迅速。現在房市供過於求,房屋還在增加,人口卻持續減少,房市是不是也會突然在短時間改變?當時美國顧問團還提出,要控制住宅總量,否則容易變成投機的市場。台灣政商結構是不是從很早就有意識的依靠房地產賺錢,政治那麼輕易就能綁著地方。

接著搜尋「居住正義」,想了解隨處可見的問題該怎麼辦,大部分財經新聞就是要你好好賺錢,並儘早投入房市,似乎沒有別的方式。像是《45歲前買房,實現我的居住正義》,教你怎麼評估資產,財務知識,如何看房,如何當二房東賺錢,慢慢買房,但只有這樣的選擇實在讓人絕望。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的張金鶚老師著作《居住正義:你我都能實踐的理想》,提到他期望靠推動社會住宅與租屋市場透明化來合理化房市,遇到的諸多困難。同時也簡單了解台灣房價自2003年Sars以後,只漲不跌的起因,相關住宅政策還是難解政商結構與普遍房市投機機制的穩固。從台灣大規模蓋公寓算起,已半個世紀,即使1979年就發起的無殼蝸牛運動,直到現在,政府還沒有明確的解法,但台灣已經快速高齡化與少子化,從供需平衡與社會政策來說,居住越來越不正義,已影響國家長期發展。

接著看向更早經濟發展與更快高齡化的日本是否有什麼解法,找了社區設計師的山崎亮著作「社區設計」系列書籍,他在台灣有十幾本著作被翻譯,主要看了三本《社區設計的時代:用「不造物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十一世紀理想社會,全面探究社區設計的工作奧義、設計總體方針,以及如何與社群團體培養合作默契》、《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在地整體照顧的社區設計》。從標題大致可知,作為一個建築師,他是用「設計思考」的概念,幫助社區居民(使用者)提出問題與可能的解決方式,重新設計日本高齡化嚴重,青年外移的社區。

日本在經濟成長趨緩,人口負成長的情況下,地方多是高齡長者居住,重新設計適合的社區生活,考量地方特色,融入居民互動習慣,產業復興,整合醫療資源,帶領居民討論,主動提出問題,協助地方自治團體與改革,甚至推銷農特產品與旅遊,都在他書裡的範疇。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到信任的概念,物品的交換跟基於信任,在都市裡的信任是貨幣,但在人與人越緊密的社區裡,以物以物,甚至人與人相互認識就會贈送物件。原來信任這個關鍵,跟人與人如何互動息息相關,若都是貨幣的行為,信任就是如此單薄。

讀過這幾本書,覺得若要做合作住宅式的物業管理,至少有兩個技能:一是當房東的專業,正確評估房市趨勢、產品的成本與利潤;一是能帶領社區設計討論的實務技巧,有效的共同負擔責任,建立信任。

在基礎了解合作住宅案例、歷史與脈絡,台灣居住型態與政策以及日本如何用社區設計方式來達成社區改革作為可能的解法後,對於為什麼做合作住宅的社會意義有更深的了解,更覺得住宅與未來生活的想像息息相關。

近期,我開始看《房仲業不告訴你的50件事》,接著也打算繼續《黑心房仲的告白:買屋簽約前最後救命的17堂課》,希望從房地產實務裡,房客可能面臨的處境與風險,反過來思考這樣的物業管理會遇到的風險以及可解決的痛點。

近期rentea正在進行二房東讀書會,有指定讀本。歡迎參與討論。

請點擊:Rentea Tuesday — 週二來聊居住經驗吧! 參考我們在Hackmd的共筆紀錄與討論進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