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昭和時代大氣建築,國定古蹟 司法院 首次開箱!

零售旅人
旅人 懿日子
Published in
Dec 9, 2020

司法院建於昭和9年(1934),由當時臺灣總督府營繕課課長井手薰所設計,其作品包括今天的中山堂及南海路上的台灣教育會館等。在這棟建築蓋好之前,台灣的司法業務都在北門附近的城隍廟進行,直到1929年才開始建造台北高等法院。

鐘樓底部的外型以簡化山牆設計,運用幾何圖形呈現被稱為「鳳梨花」的菱形格樣式;二樓的窗戶下方,使用了融合桂冠花環、竹節的圖形作為造型;一樓門廊的外型,則以伊斯蘭教的三圓心弧拱搭配裝飾有羅曼式花的雙柱呈現;外牆部分的淺綠色毛面的面磚,則具有防反光、防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早期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現在時鐘的位置在原始的設計中是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雕刻。

另外就是現在依然留存的八角形屋頂。屋頂四周呈波浪曲線,頗似寺廟鐘鼓樓盔頂,這種略帶中國風格的建築,稱為興亞式(復興東亞之意)或帝國冠帽式,在日據時代有隱含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意圖,特別能展現出最高司法機關的權威性。

除了絕醜的各式窗型及分離式冷氣散落大樓外牆外,努力融合卻仍格格不入的四樓則是在1977年增建,明顯和原先的建築就有成本及設計上的落差。

正面突出的建築為梯間,車道先上半層樓後再爬一層才到達大廳。

大廳主要的裝飾以及碩大的八角柱皆首次採用來自花蓮的大理石,這也是台灣建築史上首次出現在地產石材,具有高度的指標性。

三樓迴廊矮牆上的八角燈箱裝飾也很有特色,可惜現在應該不再有燈泡在內,別具心裁的巧思也淪為昏暗角落的普通形狀。

貼在大廳牆上的天秤是司法重要的象徵,可惜不管是圖案設計或是材質選擇都顯十分廉價,與一旁貴氣大理石呈現強烈對比。天井中窗型照明亦消失照明功能,成為永遠不能發電的太陽能板裝飾。

和同年代的許多建築相似,平面都呈現「日」字型,設置兩座採光用天井,現在天井中綠意盎然,採光功能依舊。

走廊的光景應該和早期差不多,比較可惜的是只有二樓保留早期的日光燈座,三樓及四樓都換成輕鋼架款方形燈。

位在四樓的憲法法庭於1992年成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就是在2019年關於同性婚姻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當次釋憲就是在此召開。

會議室的天花及牆面使用歐風藍色黃色,日光燈同樣也是十分煞風景的存在。

二樓大會客廳也採用相同配色,大氣空間中環形擺放沙發,多達20張的沙發也不知道要會哪裡來的客,倒是整個空間很美麗就是。

最後看到的是整修不錯的洗手間

更多老建築華麗轉身:

明治時代總督官邸,走進台北賓館最神秘絕美建築!

大英帝國警署,位在香港中環市區的百年監獄~大館

旅人潮流情報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