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境遊戲製作前要準備哪些資料?六大項目報你知(下篇)

Bella 張貝菈
Riddle Run
Published in
May 6, 2021
圖片來源:Riddle Run

在上篇,我們介紹了【實境遊戲企劃設定清單】中的前三項「活動單位、目的、目標玩家及需求」、「活動地點」以及「遊戲難度、關卡數、時長設定」,這篇我們會接著仔細說明剩下的三項內容。等大家都了解並根據各自的企劃狀況填寫完清單,就等同於把遊戲地基打好了,下一步就可以正式進入遊戲設計階段啦!

開始之前,還沒看過上篇的朋友,請往這邊走👇👇👇

第四項:遊戲開放期間、預計遊玩人數

會影響「遊戲開放期間」的因素很多,活動類型(如:常態展 vs 企業家庭日)、目標客群類型(如:一般大眾 vs 學生)、活動預算(可能涉及平台租借費用)…等都是考量因素,綜合這些因素的考量下,可以推出最適合的遊戲開放時間。如:目標客群是學生的活動,傾向在寒暑假推出的遊戲。

遊玩人數」也可以在這個階段先做估算,這可以幫助遊戲設計師更好的估算與控制開發成本,同時人數也會影響到遊戲流程與機制的設計,所以在一開始先抓出人數範圍絕對是有必要的~

另外,如果在這時已經估算出未來在遊戲期間會出現單日遊玩人數爆量的情況(如:單日的家庭日實境解謎遊戲、大團遊客集體報名…等),在後續遊戲機制設計時,為了確保遊戲體驗,就要特別注意「分流機制」的設計喔!如果對分流機制的具體設計方式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參考文末〖家庭日+實境解謎:兼具娛樂與企業文化的客製化遊戲〗這篇案例。

第五項:遊戲載體選擇

圖片來源:Riddle Run

遊戲設計出來後,要放在哪裡讓玩家玩呢?對實境遊戲來說,載體非常多元,比較常見的像是:紙本道具包、Google 表單、Chatbot 聊天機器人、自行開發網頁/APP,或是使用像 Riddle Run 這樣的線上實境遊戲創作工具。

但因為各載體優缺點、遊戲體驗、所需設置成本、設置限制都不盡相同,所以需要遊戲設計者根據需求進行評估、選擇。(之後會特別出一篇文章介紹載體間的區別~)

也因各載體的限制不同,如果是在遊戲設計完成後才選載體,就會發生沒有載體可以完全符合設計內容的囧境,更糟還可能有部分遊戲內容要重新設計…所以在開始設計遊戲前先定義好載體,就可以在設計遊戲時避掉這些限制,也可以針對所選載體的特色進行一些特別的互動設計!

例如使用 Riddle Run 作為載體,就可以在遊戲中加入「GPS 定位破關」、「選擇排序破關」、「結合其他網站埋線索」等元素,讓遊戲有更多玩法~

第六項:其他特殊需求

這個項目乍聽之下會有點像我們在第一項中提到的「遊戲目的」,但其實不盡然。

「遊戲目的」是會貫穿整個遊戲的核心概念,例如:讓觀展者不再走馬看花,而是可以享受一段有脈絡性且兼具樂趣性的逛展體驗;或是,以輕鬆、好吸收、有趣的方式介紹某某議題。遊戲目的就像是一棵樹的主幹一般,所有的故事發展、謎題設計、遊戲流程與機制都是按著這條主幹的方向發展出來。

而「其他特殊需求」比較像是沿著主幹長出來的分支,在不背離遊戲目的的前提下,所衍伸出來的其他需求。例如:希望玩家玩完遊戲主動幫忙分享活動,達到社群擴散的效果;希望做到無實體道具僅用手機就可以進行遊戲;在遊戲中一定要有XXX互動環節…等。

可以發現,多數的「其他特殊需求」都是可以藉由「流程設計」來達成的。所以在遊戲設計之初先把這些需求列出,未來就可以在流程設計上更順利,而不會在遊戲完成後才因為要變動流程而動到已經完成的遊戲內容。

好的,介紹完了【實境遊戲企劃設定清單】的所有項目,希望大家對於遊戲開始設計前的前置資料收集與企劃定義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根據大家想做的遊戲填寫完這份清單後,因為有具體方向了,就可以進行遊戲設計的下個階段「場勘及遊戲故事大綱設定」啦!

希望這篇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我們下篇見👋

嗨,謝謝你閱讀到這裡~有任何問題或回饋都歡迎留言❤️📌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根據有幫助的程度,請給我們 1–20 個拍手👏
📌 如果你喜歡「實境遊戲設計心法」類型的文章,請盡情的長按拍手讓我們知道👏👏
歡迎 Follow 我們的 Meduim,或是追蹤臉書粉絲頁關於 Riddle Run 的詳細介紹,請往 ☞ 產品介紹腦中有新 idea 迫不及待想發揮了嗎?快私訊聯繫我們吧 ☞ Riddle Run 粉專

--

--

Bella 張貝菈
Riddle Run

Project Management📝 X Marketing📣 X Design🖌 X Trav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