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馬奇幻影展:浪漫死人不償命

Ring Shen 沈如瑩
感官世界
Published in
Apr 20, 2021
(本文圖片皆取自金馬影展官網)

今年奇幻選片一樣是舊片比新片多,但新片也超乎期待。拜上映九十週年的《科學怪人》之賜,看到此片與精采續作《科學怪人的新娘》,《眾神與野獸》更與《冰血暴》同時榮登心中神片寶座;許願成真的《神通情人夢》、寶萊塢經典名作《寶萊塢生死戀》、歷久彌新的《修女也瘋狂》都餘音繞樑。新片部分,《超越無限兩分鐘》設定令人拍案叫絕、《恍惚間聽見你愛我》迷離性感,完全是我的菜;《死了都要吸》是本屆「我到底看了什麼」代表;《破碎的瞬間》、《舌尖上的高潮》雖非所愛不過也各有勝場。

死了都要吸 Þorsti
Steinþór Hróar STEINÞÓRSSON
冰島|2019|DCP|Color|85min
喜歡程度:★★

不太確定歸在「政治(不)正確」是因為Gay的部分還是熱狗的部分(?)
我很愛看「怪怪的」吸血鬼片,不過這片實在太令人傻眼(無褒無貶),榮登我本人今年的「我到底看了什麼?」代表第一名。倒是很喜歡「黑暗王子」每次出場時伴隨的冰島復古龐克,非常適合噴血。

恍惚間聽見你愛我 Felkészülés meghatározatlan ideig tartó együttlétre
莉莉霍瓦特 Lili HORVÁT
匈牙利|2020|DCP|Color|95min
喜歡程度:★★★★

「非一般愛情」單元裡的影片簡介裡提了奇士勞斯基和《巫山雲》,這些關鍵字讓我很難不選。此片是今年代表匈牙利角逐奧斯卡國際影片的代表,也是導演莉莉霍瓦特的第一部長片。女主角原是美國執業醫師,參與研討會時遇到匈牙利同鄉,似乎對對方一見鍾情。兩人口頭約定在布達佩斯自由橋相見,但對方並未出現。對愛的異常執念讓她找出對方,卻得到「我沒見過妳」的回答,她因而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態,尋求心理諮商協助。

諮商的片段作為推進情節的旁觀敘事者,交雜在如夢似幻的相遇與分離之間。觀者如我也難以確定這一切是否真是自己的想像,只能從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紙條、書、手機,猜測可能真有其事 — — 但也許女主角真的人格異常呢?她對答案咄咄逼人,諮商師直言也許「妳只是希望自己有人格異常,以掩蓋被妳愛的人欺騙的事實。」導演以「夜半來天明去」的方式處理男人的出現與消失,默契與曖昧層層堆疊直至肌膚交纏瞬間,性感迷人已極。我其實期待一個不完滿的結局(知道她有女兒而非女友不是比較好嗎?因此崩潰反而無法說服我),回歸現實對我來說象徵著無趣的未來。不過又如何呢?或許導演想打破這類作品總以遺憾收場的定律。

電影淺淺地帶過匈牙利(布達佩斯)守舊排外的醫療體系,另安排病人家屬對女主角的欽慕作為對照,手法稍顯生澀,但主角的舉手投足和眼神流轉,將情感張力表現得很到位。

很少在影展看日本片了(但一開始日片是我在影展的重點),今年難得選到三部,而且都是「東瀛狂想」單元的新作品。

舌尖上的高潮 Sexual Drive
吉田浩太
日本|2021|DCP|Color|70min
喜歡程度:★★

這是一部三段式電影,彼此間由一個角色相連。這個看似邋遢甚至有些猥瑣的中年男子(芹澤興人飾演),在三個故事裡都以「亂入」的模式現身,將角色逼至絕境的同時卻也解開了他/她可能連自己也不知道的壓抑。對著丈夫承認與其妻子有染,以納豆形容女人在床上的氣味,丈夫失聲崩潰後重拾對妻子的慾望;製造假車禍,讓表面溫婉賢淑的小學同學釋放施虐本性,炒出貨真價實的麻婆豆腐;製造擄人假象,以一碗豬背脂拉麵吃得幽怨情婦慾火高張、不倫已婚男子牽腸掛肚。

「食色性也」是句老話,將食物與情慾重合的電影屢屢可見。多少預期能看到像《蒲公英》般性感美味的電影(何況「國民情婦」橋本愛實吃納豆的劇照如此撩人),但可惜也許是短片形式的張力不足,也許是中年男子面目猙獰行徑詭異,觀看時一直處在出戲狀態。這些抽象感受或許無法服人,但身體的反應最誠實:看完此片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嘴饞!

破碎的瞬間 砕け散るところを見せてあげる
SABU
日本|2021|Color|127min
喜歡程度:★★★

我本來對校園題材不感興趣,但簡介裡寫著這是一部「峰迴路轉,充滿感官娛樂,卻又具備強大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又有幽浮、英雄等看似科幻的元素,猶豫之後還是很想試試。只能說我對於「峰迴路轉」和「感官娛樂」的定義比較嚴苛,此片實質上就是完全的純愛題材。

學長對被同學霸凌的學妹出手相救,此間花了頗多篇幅刻畫旁觀者(其他同學、長輩)的變化與支持,是滿溫暖的情節,但更可怕的遭遇卻隨著一切看似轉好後逐漸顯現。堤真一戲份不多,但出場瞬間甚至還沒開口就氣鎮全場,讓故事氣氛為之一沉。可惜 — — 也不能說可惜,因為電影開頭就告訴你結局了 — — 又走向那種「我不在了但永遠在你心中」的櫻花式收尾,我真的很不愛日本作品對這種悲戚風格的執著。

超越無限兩分鐘 ドロステのはてで僕ら
山口淳太
日本|2020|DCP|Color|70min
喜歡程度:★★★★★

這部片光看簡介似懂非懂,但就是有個直覺知道「很厲害」。是這樣的:咖啡店店長打烊後回到位於樓上的住處,發現自己出現在iMac螢幕上,而且還開口自稱是「兩分鐘後的自己」,也就是咖啡店跟住所之間有兩分鐘的時差,「兩人」就這麼對話了起來。兩分鐘……好像不太需要大驚小怪?但畢竟也是時空旅人(不要小看兩分鐘!!),所以劇情的展開是店員跟朋友紛紛集合見證這個奇觀,當然也起了「想知道更久一點的未來」的念頭。他們將樓上的螢幕搬到店裡,兩台彼此面對面,就像兩面互相映射的鏡子一般,理論上便能看到無窮盡多影像,但隨著能看到更遠的未來,貪婪(?)引發的危機也隨之出現……非常喜歡最後男女主角的選擇(看似態度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女主角,既勇敢又直率)。

整部電影都在建築物內外拍攝,為了「證明」兩分鐘的時差,情節會一直以不同視角重複角色的言行舉止,我邊看著彷彿倒帶後重新播放的影像,邊隨角色的解釋理解其邏輯,想著「要設計出這個腳本也太難了吧,實際上到底是怎麼拍的啊,大家都不會搞混嗎」,一邊隨著無厘頭又很生活化的行徑捧腹大笑,即使看似大禍臨頭也不讓人擔心,因為知道角色們一定會用神奇的方式化險為夷。真要說有什麼bug,應該是螢幕搬上搬下,電線哪可能那麼長?不知道是沒設想到還是故意的,但因為電影實在太有趣,我直接把它當成一個特意設定的笑點。片尾放了拍攝花絮,原來整部片是用iPhone拍攝的一鏡到底(手法上如此),好想馬上再看一次啊。

科學怪人之父
黑白片時代的作品,不管播什麼我都一定會看,更何況是鼎鼎大名的《科學怪人》,此片問世九十週年,影展做了個小專題,我選了其中三部。

James WHALE
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
美國|1931|DCP|B&W|70min
喜歡程度:★★★
科學怪人的新娘 Bride of Frankenstein
美國|1935|DCP|B&W|75min
喜歡程度:★★★★

我其實讀過原著,但現在印象也只剩「法蘭肯斯坦博士造出科學怪人」而已。這兩部片連續看下來,有《科學怪人的新娘》是正傳、《科學怪人》是前傳的感受,可能因為在拍攝之初就已規劃好是系列作品。《科學怪人》著重在法蘭肯斯坦的造人野心,以及科學怪人(Monster)的誕生、失控,並留下伏筆;《科學怪人的新娘》中,科學怪人被賦予更多人性,一位眼盲(因而不知其可怖)的老人教他以言語溝通,讓他感受到「朋友」的美好,期待「新娘」的誕生,卻未盡人意。即使如此,科學怪人最終似乎也以自己的理解,定義了朋友與敵人。

《科學怪人的新娘》的開場十分有趣,並非直接進入劇情,而是一女兩男分別扮演原著作者瑪麗.雪萊(手上做著女紅,又怕黑的溫婉形象)和其兩位友人,談論《科學怪人》的後續發展。西方人視上帝為唯一造物主,「人造人」如此僭越、危險的念頭卻揮之不去,更因《科學怪人》成為科幻作品的重要母題。將近一世紀前的觀眾看到雷電交加的實驗過程想必驚呼連連,不知他們是否在聲光效果的背後,也感受到人的成見其實才是災難的始作俑者?

眾神與野獸 Gods and Monsters
Bill CONDON
美國|1998|DCP|Color|105min
喜歡程度:★★★★★

這部片曾經在聞老師的講堂裡看過片段,當時的講題是談以真人取材的虛構電影,放的則是伊恩麥克連為布蘭登費雪素描的場景。僅僅幾分鐘的片段,已可看到伊恩麥克連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演繹纖瘦、優雅、為惡疾所困、被眼前人勾起慾望的退休導演詹姆斯惠爾。

這次有機會看整部電影,更是再次讓人驚嘆於麥克連爺爺如臻化境的演技,中風導致思緒混亂、關於同志身分的流言蜚語、起起落落的導演生涯已然終止多年,眼前卻出現了一個粗魯不文的青春男體。以素描為藉口,布蘭登費雪飾演的園丁一步步接近他原所排斥的世界,在一場宴會上,兩人成為邊緣的共同體。在那個與《科學怪人》異曲同工的暴風雨夜,勾引成為侵犯,原來卻只是求死的掙扎。事過境遷,即使園丁看似未曾走進導演的內心世界,卻似乎早在那一夜便被植入了新的靈魂,成為他最後的「作品」。

電影從形式、情節乃至片頭片尾,都與《科學怪人》、《科學怪人的新娘》緊密互文,我是先看這部片才看兩部原作,即使詹姆斯惠爾本人並未發生過這些事,甚至個性也許毫無相似之處,但《眾神與野獸》的觀影經驗,確實讓我在看這兩部早年的科幻作品時有了更多揣摩與想像。

影迷許願池、金馬大舞廳
影展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能在大銀幕上看以前的電影,這次除了許願成功的《神通情人夢》,柯恩兄弟的代表作《冰血暴》和我在接觸寶萊塢電影後一直很想補看的《寶萊塢生死戀》當然都要看。奇幻影展的「K歌場」也幾乎都是我的必買片,更何況今年放的是《修女也瘋狂》(可惜沒幫朋友買到票)。

神通情人夢 Electric Dreams
Steve BARRON
美國|1984|DCP|Color|96min
喜歡程度:★★★★★

這片我是在表姊家看的錄影帶,她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即使我那~麽年幼無知(應該還沒上小學)還是硬要我一起看。真正踏進電影院重看,才發現我雖然記得故事在講什麼,但所有的畫面都沒印象了,只記得女主角以手指觸碰主機板的那一顆鏡頭。還突然懷疑起片名的「神通」兩字,有沒有取得神通電腦的同意啊(?

八〇年代個人電腦才剛開始普及,「人工智慧」這種充滿未來感的字眼激發無數想像力。男主角邁爾斯(Lenny Von Dohlen飾演)因為時間管理鬆散,同事建議他去買一台掌上型電腦,他卻搬了一台桌機回家,邊摸索邊興高采烈地把家中所有電器用品都連上電腦。甚至連結公司電腦(打電話到公司後以話筒接收音訊!),意圖下載所有公司資料,卻造成超載過熱,情急之下把手邊的香檳往電腦上倒……

新搬來的女孩瑪德琳(維吉妮亞曼德森飾演)是樂團的大提琴手,標準美國甜心模樣,不僅讓邁爾斯一見鍾情,悠揚的樂聲也迷倒那台喝了香檳的電腦,一段三角戀就此展開。瑪德琳雖然對邁爾斯有特別的感覺,但一方面也和樂團同事有些曖昧,而且對方並非「君子」性格,這種設定現在反而比較少看到(通常男配角都是「溫柔守護、無限祝福」的存在),或許想以此凸顯邁爾斯的一往情深吧。電腦藉其對資訊判讀的優勢成為男主角的最大威脅,最終卻因為理解了「愛」的真義選擇自我毀滅,片尾的風和日麗看來有些諷刺,一台電腦終究會被遺忘的吧。

如今的人看此片感受當然不同。與家電連結、聲控對話,已因物聯網與演算法技術而實現,甚至當電腦失控導致邁爾斯開不了門、被電動牙刷攻擊,也都是「智慧家電」系統錯誤時會發生的情境;而電腦無時無刻關注(監控)瑪德琳的行徑,也讓人有點不寒而慄地聯想起監視系統的日益氾濫。以科技奇想鋪陳的愛情喜劇儘管浪漫依舊,對親眼見證幻想成真的觀眾(或許只有我)而言,卻已難找回那股「愛就是愛」的天真了。

冰血暴 Fargo
Joel Coen & Ethan Coen
美國|1996|DCP|Color|98min
喜歡程度:★★★★★

此片是久仰大名,在看之前難以想像這樣通俗的題材如何成為影史經典,看了之後實在五體投地。威廉梅西飾演的傑瑞娶了個有錢太太,在岳父面前卑躬屈膝。為了彌補原因不明的財務缺口(八成是虧空公款之類),異想天開找綁匪綁架妻子,和岳父勒索贖金。誰知找來的兩個混混在綁票過程中殺了個警察和兩個無辜路人,一路失控不可收拾。

身懷六甲的瑪姬警長(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半夜接到電話,出門查案前先生還貼心做了早餐。她到了案發現場左看右看推論可能性,盤查過程毫無一般犯罪電影的緊張感,對瑪姬而言這似乎只是一個又一個例行的工作日,她和同事、證人的「Yah~」(不知是否美國中西部口音)更成了不明所以的笑點。在失控血案和公務日常間,觀眾面對不斷增加的屍體卻止不住笑意,極為過癮的觀影經驗。

寶萊塢生死戀 Devdas (দেবদাস)
Sanjay Leela BHANSALI
印度|2002|DCP|Color|183min
喜歡程度:★★★★

我很喜歡寶萊塢電影。就算印度電影在受到矚目後開發了更多元的題材、配合國外的習慣縮減影片長度,我還是喜歡動輒三小時以上、擁有華麗歌舞的電影風格。此片是開展寶萊塢經典模式的扛鼎之作,終於有機會親眼得見,雖然事前已經知道沙魯克汗的軟爛渣男設定,但絲毫無損期待值,實際看片反而覺得並沒想像中那麼難接受 — — 當然也因為是沙魯克汗才得以成立。

故事是一對青梅竹馬無法廝守終身的悲劇(講完)。男主角德阜達(即片名)是向來不受父親喜愛的次子,遠赴倫敦求學十年,鄰家女孩帕蘿(艾許維亞瑞伊飾演,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女人)為他點亮光明燈(我覺得這個稱呼很妥貼),日夜思念守護。兩個人都傲慢、嘴硬,不輕易鬆口承認愛情,但只要一說就是難以直視的浪漫:「你想念我嗎?」「不如妳問我會不會呼吸?」莫名覺得似曾相識,原來是讓我想起瓊瑤連續劇。尤其男女主角的無辜大眼總是含情脈脈,斗大晶瑩的淚珠精準低落,美技比劉雪華還要fancy。

寶萊塢電影的片長,除了受到歌舞影響以外,不吝於花費大量鏡頭強調戲劇張力也是其一。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帕蘿在躺椅上(不知道為什麼半夜要睡在院子裡),德阜達不想吵醒她蹲在旁邊深情凝視,帕蘿一個轉身手就要甩上光明燈,德阜達用手擋在燭火和帕蘿的手中間,就這樣撐著不動讓愛人繼續安眠。這個段落應該有半分鐘吧,非常奢侈,這場戲必要嗎?不一定,但的確情意款款。

而且雖然寶萊塢片的尺度通常很保守(連吻戲都非常少),但卻能以歌舞纏綿悱惻。一場在池邊的雙人舞,帕蘿腳底扎進了小樹枝,德阜達作勢為她取下又不取,流出的些許血液和曖昧互動充滿著性暗示,但兩人最後只是相依而已。

在挑撥離間的大嫂作梗之下,兩人愛情更加遭男方父母反對,女方出嫁貴族家庭當續絃;男方則借酒澆愁、以妓院為家。他看不起妓女,但名藝妓蟬佐薇琪(瑪都麗荻西特飾演)對他一往情深。帕蘿原本認為她只是貪圖男方錢財,質問後卻發現蟬佐薇琪真心愛著德阜達,兩個原應是情敵的女人成了最懂彼此的知己,帕蘿更邀她參加祭典。兩人合跳的〈雙輪之月〉(Dola re Dola)是印度影史上經典的舞蹈段落(我看4/18晚場,正好遇上地震,一開始還以為是舞蹈太磅礴的錯覺)。當蟬佐薇琪的妓女身份被揭穿,不僅不委曲求全,還挺身而出教訓帕蘿心懷不軌的女婿,那一巴掌打下去全場拍手,也是看影展時獨有的歡樂行為。

故事最終悲劇收場,一堵高牆讓生死永隔。即使劇情老套、情節浮誇,不太可能真的帶入心境,但那股浪漫淒美仍在心裡盤旋,一場絢麗斑斕的寶萊塢之夢。

修女也瘋狂 Sister Act
Emile ARDOLINO
美國|1992|HD|Color|100min
喜歡程度:★★★★

喜劇片很容易過時,尤其當社會認知變遷,笑點沒幾年就不合時宜了,不過《修女也瘋狂》如今看來幽默感仍十分高超。

在月光酒吧駐唱的荻洛絲(琥碧戈珀飾演)是黑道大哥的情婦,因無意間撞見滅口現場,為了保命,勉為其難藏身修道院假扮修女「瑪麗克勞倫斯」,鬧出各種事蹟。院長(瑪姬史密斯飾演)要求她參加五音不全的唱詩班,念經雖然不擅長,唱歌可是荻洛絲的專業,唱詩班在她的帶領下不僅流失的教眾回流,連教宗都耳聞。但荻洛絲的行蹤曝光,被綁回雷諾市,所有修女以道德勒索直升機駕駛出動營救。

本片看點當然是一首又一首改編的福音歌曲,〈I will Follow You〉等曲目傳唱全球,原聲帶當年也盤據告示牌超過一年以上。各個充滿個性的修女更為劇情添加血肉,在嚴謹、一致的修女服裝和修道院生活之中,因瑪麗克勞倫斯的到來,這些為宗教獻身的女子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偶爾行瘋狂之事。

今年奇幻選了此片當K歌場,工作人員認真著裝扮演修女,歌舞齊發。最妙的是散場後維持裝束回歸工作崗位驗票,看影友拍攝一群修女在信義區過馬路的畫面,還真跟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

--

Ring Shen 沈如瑩
感官世界

理科生、偏食的電影觀眾、書店與出版產業邊緣人,喜歡寫字和手工藝。工作守備範圍:撰稿、編輯、企劃、策展、零售空間規劃,文章散見報章媒體。個人網站|ringshe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