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的商業手札
柔性的財務工作者
3 min readOct 11, 2019

--

公司財務工作透視(Company Finance Position introduction)

[傳統印象]
一般社會大眾早期對於公司的財務內容多半停留在會計小姐,會計針對每天的交易事項入帳及切傳票、開發票、催收帳款,申報營業稅及所得稅,每個月進行帳務結算,然後出報表給老闆,是公司中必要存在的角色,但又不是老闆所重視的職務,印象中偏向較為基層或是專業性較低的工作。

[現今轉變]

但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隨著公司組織規模擴大,再加上會計軟體及ERP資訊科技的進步,讓這職務及角色開始出現了轉變。

[組織劃分]

先從公司的財務組織劃分開始談起,一般的中小型企業如同過去社會一樣,多半只是一至兩位的會計處理公司的帳務,頂多再多加一位出納負責付款及銀行的接洽。很多時候直屬老闆或是直接就由老闆娘或是皇親國戚來擔任管帳跟管錢的角色,畢竟公司的帳務還是交給交由較熟識的人來管理比較放心嘛!

我過去曾在事務所接觸過媽媽手上有10多家公司,兒子女兒沒念過會計,大學念觀光或是行銷之類的科系,連基礎的概念都不太清楚,常讓同事們哭笑不得的畫面一再的發生,這就是公司的老闆還停留在不是重視會計的角色常出現的情況。

較大型的企業甚至是上市櫃公司職務分得較為細緻,不過多半是在會計上的劃分,真正的財務還是停留在出納的區塊,在投資、融資、資金調度甚至是併購的著墨就不是這麼多,不過一般公司大多還是會以財務稱呼會計及財務單位,區分的不是那麼明顯。

[職務劃分]

一般會計分為成本會計及普通會計,普通會計分為AP、AR,AP就是所謂的應付帳款,應付帳款表示的是一家公司所有的現金流出,通常對應的窗口為採購及各單位助理,更進一步區分細項包含了原物料採買、固定資產及各項項費用(包含常見的零用金、辦公用品、差旅交際費、薪資支出等),AR就是應收帳款,相對的就是表示為公司現金流入,通常對應的是各業務單位,處理當月出貨的應收帳款帳務、銷貨退回及折讓、下腳收入、其他收入等,也包含了手開發票開立、invoice處理等跟出口相關的帳款。

成本會計則包含了每月的成本結算,要了解料工費是如何分攤,分攤的基礎是什麼,如何進行滾算,通常也要了解公司的生產、庫存、銷售流程,才能讓公司的成本分攤到產品上合理,也才能在結算後對產品毛利及成本做進一步的分析。

其實除了普會(普通會計)及成本會計外,還會有總帳會計的職務,總帳的角色多半處理公司上稅務會計的處理,多半是兩個月一次的營業稅、每年五月的所得稅、扣繳稅、二代健保等,較進階的有薪資結算、子公司帳務處理、合併報表的結算等。

[經驗法則]

一般初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或是經驗較少者,從事公司財會工作時多會從普會AP 或AR 方面入手,因為一般的AP 或AR比較多是Routine的例行性工作,屬於內控循環端的採購及付款循環、銷售及收款循環,從這樣的職務切入能較快理解公司的生產製造流程、交易的供應商及銷售客戶。

有了AP 或AR等較為基礎的1~2年以上的訓練,一般應徵的要求多半至少要兩年以上,才較有機會切入至總帳及成本會計上,因有了前面的訓練後,在做較為進階的總帳或是成本會計結算時,對公司的系統及作業流程較為熟悉,能較快的進入狀況,如果在結算有問題時也較能找出問題的真因。

因多半的公司甚至是大型的上市櫃公司財會是不分家的,所以上面的篇幅多著重在會計(Accounting)的工作內容,提供給想切入公司財務or會計領域上的人一個切入的方向,或是好奇公司的財會工作內容為何,揭開公司神秘的面紗,未來會再介紹本篇較少提到較偏公司財務(Finance)工作內容及相關財務領域的知識,謝謝各位的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