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設計師講簡報設計_一場分享會的反思

Tiffany Kuo
rosebabble
Published in
Mar 7, 2021

其實原本想透過一場分享會(註1)的反思來聊聊關於「簡報設計」技巧的個人觀點,然而實在是礙於時間壓力(另一位編輯-栗子的催逼下XD,好啦其實我也拖很久沒有發文了QQ),想說那就簡單的記錄自己準備這次分享會從選定題目查找資訊簡報製作會後反思的心路歷程吧!

photo taken by my manager

一、分享甚麼好呢?讓人頭痛的選題過程

在選定題目前,最先想到的是「誰是我的觀眾?」,想到這裡…已經讓我非常恐懼,因為觀眾是一群比我senior很多的設計師及主管們,雖說這個分享會與工作專業的關係可大可小,但在一群優秀的人類面前,到底有甚麼事情是他們不知道而我又可以分享給他們的呢?雖說術業有專攻,但…很抱歉我就是跨領域學習者,沒有所謂的專攻領域XD,於是我就進入了一個非常焦躁的狀態,開始隨意brainstorming主題,候選名單包括:產品型號是如何被設計的?、條碼數字的奧秘(註2)、棋局/麻將的規則是如何被設計的、podcast與clubhouse、VUI(voice user interface)、Friends與How I Met Your Mother兩大經典美劇的story telling術…等等。

我想過的挑選主題標準包括,創新性、有趣性、時效性、由我分享的難易度、資料蒐集難易度,最後礙於時間壓力(又來了),只好以資料最好蒐集來判定,很明顯的,podcast與clubhouse等聲音媒體正站在趨勢的前端,網路上資料豐富,最後雀屏中選。

二、內容要有甚麼?練習思考切入角度

選定題目後,我實在沒有半點安心的感覺,podcast和clubhouse就很紅阿,我的觀眾會想聽甚麼呢?於是我先回到自己本身,「如果是我,我會想了解甚麼?」由此出發,在網路上瘋狂看各種資料,看了一輪國內外的分析、評論後,擬定了目標 — 我希望觀眾聽完我的分享後可以了解「所以clubhouse現在是在紅幾點啦」,接下來的資料蒐集都圍繞著這個目標,擬出架構從聲音媒體的演進、爆紅歷程到影響與反思。

made by Tiffany Kuo

三、資訊該如何呈現?辛酸血淚都在這

身為有點拖延症的我,在分享會前一天熬夜到三點多才完成,而且隔天還要六點起床上班:))把人生花在這種不一定有人在乎的分享會來說,實在有夠辛酸XD

首先,破題、開頭的方式攸關觀眾決定是否認真聽我分享(畢竟,時間在開完會後的下午兩點半,同事可以選擇繼續忙自己的工作或度估),抓眼球的視覺設計我不太擅長,因此我用互動的方式開頭,放上三個驚人的數字並拋出問題,問題不難,僅僅是「請大家猜一個軟體」,因clubhouse剛好在趨勢上,原以為大家會很快猜到我就可以進入分享,沒想到大家小討論一下,是滿出乎意料的好結果,因為我釣到觀眾的好奇心了!

簡報開場第一頁

過程中的內容設計我原先很直覺得以icon圖示搭配簡短說明,做著做著突然意識到這種清楚列點式的資訊呈現方式或許有點枯燥,似乎是比較適合工作上的溝通或是偏教學的簡報,而這次屬於分享性質的簡報應該更輕鬆、有趣,甚至讓人有沉浸感(immersive),因此我選擇用滿版大圖搭配一行描述,我認為可以降低觀眾接收資訊的負荷並專注在聆聽我的演講中。

簡報的其中幾頁

除此之外,這些知識的分享如果只是單純各處的網路資料匯集,難免有點乾澀、冷酷、沒有人味(原諒我的形容詞可能用得有點怪),而這也是從業界簡報大師福哥與憲哥身上學到的一件黃金重點 — 要帶入講者自己的故事,因此我時不時會以自己的經驗做舉例或是放上北七的個人肖像合成圖盡量彌補這點的不足。

說明podcast的優點

最後是speech的部分,個人不太喜歡事前演練或寫稿,因為反而會讓我在正式分享時一直想回想當初設計好的講法,想不到時反而是個反效果,然而這不代表直接上陣一定會有好成果,只是我會比較放鬆、自然罷了,但我會試著快速看過一遍PPT,確保邏輯暢通,並時刻提醒自己用詞要用『分享』而不是「接下來我想跟大家『說明』或『介紹』」,因為我不是在教學,而是交流。

四、會後的一點點反思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裡有說,再聰明的棋士都會不停反覆的重新回想自己下過的棋局並思考如何可以更好。

對我來說,分享、演講是一件我熱愛並且想要進步的事情,因此結束分享後,我不停騷擾同事想取得一些feedback。我發現整體架構可以更平衡,讓分享的的幾點主要內容都有接近同等的份量,我自認為因為時間的壓力(到底多愛找藉口XD),後半段的簡報做得比較趕,在邏輯的安排上銜接不夠順暢,使得整體簡報頭重腳輕。Anyway,分享過程大家似乎都有在聽,結束後,大家也有(禮貌性地?)拍個手,主管也有稱讚(雖然有冒牌者症候群的我通常都當耳邊風?),算是一個還可以的結局…吧。

結語

其實,簡報設計說到底就像是設計的發散、收斂過程,如果看到這裡的你有注意到,各個過程中我都會先發想一些idea再試著找出其中的平衡點,更重要的是,always keep your audiences(users) in mind!!!

  • 註1:蔽司的設計團隊有例行的工作進度會議,而每一次會安排一個人在最後三十分鐘分享一個主題知識,沒有任何限制,過去有人分享讀書心得、新潮的設計/科技趨勢、或生活上的設計觀察,而這就是本文所謂的「分享會」。
  • *註2:這是一件讓我一直讓我引以自豪的事情,我從小就知道商品的條碼如果開頭是47就是MIT,如果是45或49就是日本製,中國製的則是6開頭之類的,而這個主題也被朋友認證是個有趣的題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