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臺北藝術節《家庭浪漫》:這一家使觀眾共感的神奇魔力

王新茜
Present! by Sloane Wang
6 min readAug 20, 2019
圖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12 組沙發與電視、中山堂光復廳的大吊燈、幽微的燈光,小茶几擺著餅乾,播著耳熟能詳的金曲,有的觀眾跟著哼唱。如此隨意、家常的場景,就是2019 臺北藝術節《家庭浪漫》的表演現場。

《家庭浪漫》是洪千涵與洪唯堯的全新作品。如果有在追臺灣的劇場,這兩個名絕對不陌生。洪千涵在明日和合製作所;洪唯堯在進港浪製作,兩者近年都十分活躍又受各界喜愛。他們是姊弟,而這是相差 3 屆、都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的他們,首次合作。

表演從進場的剎那就隨即展開。當找到一張沙發坐下後,工作人員會遞上一張出租情人的資料表,請觀眾填上名字、性別、個性、興趣等基本資料。此時,可以看到洪千涵、洪唯堯與一同演出的媽媽劉慕琪,在觀眾間走動、甚至有說有笑的打招呼,就像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平常。如此的隨意走動,有其目的。

3 人都各自邀請了各一位觀眾,走到舞臺前方。燈暗正式開始時,觀眾念起一長段媽媽、女兒和兒子的對話 — 接著,洪千涵、洪唯堯、劉慕琪上臺,並且播出錄音,告訴大家這個對話,是真的,這是他們說過的話。甚至,為了證明他們是真的姊弟,他們用針刺了手指,以血認親,更秀出身分證。

「是真的」在《家庭浪漫》極其重要,如果不是基於一切的真實,後面的幻想,仍具意義嗎?幻想家庭的平衡、逝去尚未出生的兄弟姊妹、不知道去哪裡的小阿姨。

《家庭浪漫》是一個參與式劇場作品,主要的幾個段落都含有觀眾的參與。包括幫弟弟、媽媽徵求情人的邀請觀眾上台飾演「出租情人」。我看的這一場,最後被選上要成為洪唯堯女友的女生,有一些靦腆,坐在底下的我,可以感受到她的些許不自在。

其實,我曾是一個討厭參與式作品的觀眾,因為我也是這般容易不安、害怕尷尬的人。但是,《家庭浪漫》讓我改觀。

正式演出前一週,我有機會看了《家庭浪漫》的第一次整排。當時,我和這個靦腆的女生一樣,成為那個要和洪唯堯演情侶的觀眾。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女生有點不知所措時,我完全能同感,理解她那時的腦袋空白。

坐在面對舞台左側的前方,這剛好是觀眾接受著裝打扮的所在。因此,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見,整個團隊的人是怎麼準備這個女生,讓她盡可能「be ready」。例如交給她一張劇本,讓她知道等等會要演一些什麼;同時,也能看見洪唯堯走到她的身邊,試圖以對話破冰,就像是跟她說聲:「嘿,我不會咬人。I am a nice guy. 雖然我等等要有點突然的跟妳求婚,但沒事的。」

擔任表演指導」的徐華謙,更在過程中稱職且令人驚艷的作為一個「引導」的角色。觀眾太緊張時,他便會說「好,來,嘴角上揚」,這句話更因此成為貫穿全戲的重要提示。就像魔法一般,在任何一個時刻,這句話出現,氣氛就能緩合到適當的位置。

身為一個終於可以在臺下看著別人上臺的觀眾,可以見證所有人,無論是在臺上帶著觀眾「參與」的洪唯堯、劉慕琪,指揮一切發生的徐華謙,還是替觀眾著裝打扮的工作人員是如何同心協力的、盡其所能的,讓她上臺的體驗是美好且愉快的經驗。這一切,都有賴一個彼此信任的團隊,創造一個可親近(approachable) 的氛圍。(後來,我有看到這位觀眾在社群平台的發文,她看來玩的很開心,真是太好了。)

在看到一切發生的當下,我想到我彩排後在 FLiPER 寫的:「姊姊洪千涵、弟弟洪唯堯和媽媽劉慕琪,會好好善待每個上臺的你,玩得開心又精彩。」「善待」名副其實,但當時的我卻忽略徐華謙的重要。沒有了他的帶領,臺上的自在絕對會少了許多。

「參與」在錯誤的氛圍下,會成為負擔與恐懼。在劇場這充滿注視目光的場域,更是會讓僅是「一般人」的我們,想要挖個地洞躲起來。但《家庭浪漫》從第一秒起,便真心且細心的,慢慢建立一個舒適的氣氛,試著在一個分明私密,更帶著些許悲傷的作品裡,敞開雙臂給觀眾一個真摯的擁抱,邀請所有人走進他們的生命。更是因為如此,可以見證觀眾們是怎麼從一開始的猶豫,到後頭願意主動的舉手,甚至是起身接起重要的電話。因此,無論是之後讓觀眾模擬未出生的兄弟姊妹而成的家庭排列諮商,還是協尋小阿姨的超級星期天,都趁勢著慢慢建立起的氣氛,而達到近乎完美的效果。

雖然《家庭浪漫》建立在洪千涵、洪唯堯兩個主要創作者的家庭故事,並且一同與媽媽攜手演出,使它是自我且隱私的。但,它從來都不是只關於一個家庭而已。從電視與沙發的排列,作為一個家庭組成的符號,怎麼電視貌似可以成為定義我們的媒介一個疑問;當姊弟唸著家庭史,承接接下來的浪漫幻想,電視播放著不同時期臺灣的重大新聞,與其相映照。另一方面,整場演出都塑造一種集體的共同感,諮商時如同全體觀眾的治療;悲傷時大家一起低落。每個人都與作品的推移連接,在意著發展與結果,更擔憂著這些尚未癒合的傷口。

媽媽劉慕琪在整排後,曾跟我們分享,她曾跟姊弟倆說的話,「如果這個角色,不是一定要我才能演,那我就不演了,因為我不希望消費我們家的故事。」整場演出,我都在想這句話。因為,我看著在臺上的人們,我想 — 這個演出,沒有了任何一個人就不成立,更尤其是他們一家,是他們的魅力撐起這個擁有飽滿情緒的骨架。但,才不僅是如此。絕不僅是個人的魅力,更是妥善處理、小心設計所激發出來的神奇「魔力」,而他們幾人嫻熟的在手掌間玩轉。

但如果真要說一些讓我疑惑的部分,應該便是合唱團的出現,覺得有一丁點唐突,也不太理解接下來的承接,雖然感人也助於氣氛的持續營造;另外接完電話之後,原以為就將如此謝幕,沒想到接著洪唯堯本人在幕後唱歌,大概能懂得對應的道理,這是第一首自彈自唱、家庭終結了孤單,很好聽、很真誠,但它所代表的意義,需要思考和討論,這種想像的空間應該是件好事?

《家庭浪漫》特別的地方在於,所有的觀眾在表演當中,能彼此共感,更能一同知悉這個演出的珍貴與獨特。而要達成這個境界,少了任何一個元素都做不到。《家庭浪漫》是一個從概念到執行都十分完整的作品,不花俏、不譁眾取寵,它靜靜的卻波滔洶湧的說一個質樸的故事,觀眾能嚐到每一口脫開包裝的原始(rawness);在兩位導演以及整個團隊的熟稔操作下,營造出少有的劇場經驗,這便是洪千涵與洪唯堯近年經驗累積的見證

後記

看了整排、寫了文案,再來看正式演出,是很特別的經驗。是一種又近且遠,好像知道什麼事,卻又不知道最後的模樣。那天,坐在底下看著它們隨意走動聊天微笑,真心好欣賞,更為一切感到開心。特別感謝語謙學姊,有一個人可以解開疑惑,比較不同場次、討論意義,真是幸運。沒有她,就不會思考這麼多,也才意識到這場表演的意猶未竟。
最後,謝謝北藝的一切。:)

延伸閱讀

2019TIFA 米洛.勞《重述:街角的兇殺案》:誰會出手相救?

2019TIFA《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理所當然」的警訊

--

--

王新茜
Present! by Sloane Wang

1999 年生,一個沒有繼續當記者,但仍相信書寫靈光的新聞系畢業生。 曾居美國肯塔基,現居她又愛又恨的臺北。sloanewangg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