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瑞三部曲第一部《人類大歷史》

哈拉瑞帶領現代讀者用前所未有的觀點重閱歷史。

Hzgua
誌瓜筆記
Feb 8, 2022

--

作者簡介

《人類大歷史》一書由 Yuval Noah Harai (以下簡稱哈拉瑞)所著。哈拉瑞於 1976 年出生於以色列,畢業於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的歷史系,專門學習中世紀史與政爭史。畢業後,哈拉瑞在 Jesus College, Oxford 拿到他的 PhD 學位。也是在這個期間,哈拉瑞讀到了 Jared Diamond 的作品,這大大的影響了哈拉瑞的寫作,也是促成本書出版的一大關鍵。另外,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似乎在 2017 年前都沒有擁有過智慧型手機。除了本書之外,哈拉瑞的著名作品尚有《人類大命運》與《21 世紀的 21 堂課》。

書籍簡介

《人類大歷史》一書於 2011 年在以色列出版之後便洛陽紙貴,陸陸續續翻譯成各國語言後,在全球狂銷超過 1150 萬冊(這還只是 2020 年 3 月的數據)。

所謂「大歷史」指的是宏觀的人類史,這裡的宏觀指的是試圖回答大問題,例如為什麼是人類主宰地球?為什麼是歐洲稱霸全球?「大歷史」雖然冠著歷史之名,但就其實質,大歷史顯然必須是各個學科的總和彙整。舉例來說,本書除了歷史之外,還整理了大量的生物學、心理學等等學科的資料。

換句話說,所謂大歷史就是試圖從一個最全面的角度闡釋所有在此時此刻之前發生的重大事件,並且意圖探測未來。

本書一共分為四個大部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與「科學革命」,共有 20 個章節,約 450 頁。本書最讓人讚嘆的地方,便是在許多我們在歷史課上學到的知識基礎上,提出截然不同,但又相當經的起推敲的解釋模型。例如「農業革命:不是人類征服了植物,是小麥征服了人類」、「科學革命:讓人類真正進步的原因是承認無知」、「宗教與意識形態:佛教跟資本主義居然是相同的類型」等等。

最後,本篇心得介紹的是本書有關「想像的現實」的部分,接著會延伸到「宗教型態」。

內容簡介

智人之所以特別:想像的現實

智人究竟為何稱霸了全球?在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得先把問題明確的說明一下:是「智人」稱霸了全球,而非「人類」稱霸了全球。

在國、高中學習生物的時候,我們知道生物在五界分類之下依序有七大層級,分別是「界、門、綱、目、科、屬、種」。而智人的學名 Homo Sapiens 指的是智慧的(Sapiens)人屬(Homo),也就是說,智人實際上屬於「人屬」中的「有智慧種」。

這也就表明了,並不是「人屬」稱霸了地球,而是「智人種」稱霸了地球。那問題就來了,究竟智人跟其他種族有何不同之處?竟然能夠奴役其他差異甚大種族,甚至可以將差異不大,同為人屬的其他種族(例如尼安德特人)盡數消滅,進而佔領整個地球呢?

本書給出的解釋是:認知革命。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這也正是所謂的認知革命。會發生認知革命的原因為何?我們無從得知。最普遍相信的理論認為,因為某一些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大腦內部連結方式,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為什麼這只發生在智人的 DNA?我們現在只能說,這就是純粹的偶然。這裡比較重要的,並不是突變的原因,而是突變帶來的結果。

「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那人類的語言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最常見的理論,是認為人類語言最為靈活。雖然我們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但組合起來卻能產生無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義。於是,我們就能吸收、儲存和溝通驚人的訊息量,並了解我們周遭的世界。

第二種理論,也同意人類語言是溝通、描述世界的方式;然而語言要傳遞的最重要訊息,不是關於獅子和野牛,而是關於人類自己。我們的語言發展成了一種傳播八卦的工具。顯然,如果一大群人想合作共處,「說壞話」這件事可是十分重要。大約在七萬年前,現代智人發展出新的語言技能,讓他們能夠八卦數小時之久。這下,他們能夠明確得知自己部落裡誰比較可靠可信了,於是部落的規模就能夠擴大,而智人也能夠發展出更緊密、更複雜的合作形式。

然而,人類語言真正最獨特的功能,並不在於能夠傳達關於鄰人或獅子的資訊,而是能夠傳達關於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資訊。

據我們所知,只有智人能夠表達從來沒有看過、碰過、聽過的事物,而且講的煞有其事。簡而言之,「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於讓人類能夠擁有想像,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夥兒一起想像,編織出種種共同共享的虛構故事。這樣的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讓我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舉例來說,這個宇宙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這些東西只存在於人類共同的想像之中。

有些人可能會對此產生反對意見:「世界上沒有神,我同意。但世界上沒有錢、沒有國家?至少人權是普世價值吧。」在說明這點之前,我們得先知道「虛構」、「存在於想像之中」並不是「謊言」。哈拉瑞把這些「虛構故事」稱為「想像的現實」。

所謂「想像的現實」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這項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響世界。

現代社會有一項「想像的現實」稱為「人權」。為了簡單說明,人權的基本含義就讓我們用「平等」來概括。所謂「平等」是現代社會共同想像出來的,這個概念在從前根本不存在。舉例來說,在漢摩拉比法典中,刺傷貴族與刺傷奴隸的賠償價格不一;在印度社會中,種姓制度將人類劃分為好幾個階級;就連剛創造出平等概念的美國,都還把黑人當作奴隸來使役。

平等只是個想像出來的概念,但只要現代社會人人都願意相信這個概念,那麼平等便在社會中有著莫大的威力。換個例子解釋,明明紙鈔的物理價值(紙的成本)很低,但為什麼大家都願意使用呢?那是因為人人都相信錢是有價值的,只要大多數人相信紙鈔有價值,那麼紙鈔在社會中就有價值。

這就是「想像的現實」。從認知革命以來,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種雙重的現實之中。一方面,我們有像是河流、樹木和獅子這種確實存在的客觀事實;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像是神、國家和企業這種想像中的現實。這種透過語文創造出想像的現實,就能讓大批互不認識的人有效合作(稍微思考一下,如果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相信金錢這個虛構故事,那我們在交易的時候就得扛著大包大包的小麥或黃金)。也是因為想像的現實,讓智人的合作能力遠超其他生物,甚至是極為相似的其他人屬也不像智人一樣擁有這麼大規模的合作能力。

但是,如果說這些我們認為的現實都是想像出來的話,那麼是否只要稍微更動一下現實的情境,就能讓所謂的想像的現實產生改變?答案是肯定的。正由於大規模的人類合作是以虛構的故事(也就是神話)做為基礎,只要改變所講的故事,就能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只要在對的情境之下,這些故事就能迅速發生變化。例如在 1789 年,法國人民幾乎是在一夕之間,相信的故事就從「君權神授」轉成「主權在民」。例如人類的思想演進從「帝國主義」、「民族主義」、「資本主義」不斷的演變。

好了,如果已經熟悉「想像的現實」這個概念,接下來就讓我們談談現代社會中最大的一種想像的現實:「宗教」。

宗教:「想像的現實」的產物與支柱

透過上面的內容,我們了解「想像的現實」的概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也發現了想像的現實是如何的脆弱,只要稍微轉換個情境,就能轉變故事的內容。

那有什麼方式能夠鞏固想像的現實呢?答案是宗教。我們常認為宗教造成的是歧視、爭端、分裂。但在金錢和帝國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種讓人類統一的力量。正因為所有的社會秩序和階級都只是想像的產物,所以他們也十分脆弱,而且社會規模越大,反而越脆弱。在歷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是讓這些脆弱的架構,有了超人類(superhuman)的正當性。有了宗教之後,就能說律法並不只是人類自己的設計和想像,而是來自一種絕對神聖的最高權柄。

簡單來說,就是把想像的現實說成一種超人類的秩序。例如《基督教》認為,耶穌是基督的化身;《伊斯蘭教》認為默罕默德是上天派來的先知;《種姓制度》是「神明的不同部位」帶來的差異;《皇帝制度》是「得天命者」得天下;《獨立宣言》中的「自由與平等」是「不證自明」的道理;《共產主義》的資本階級必然倒塌。

做個小結,我們可以說宗教是「一種人類的規範及價值觀的體系,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

這裡有兩大基本要素:第一、宗教認為世界有一種超人類的秩序,而且並非出於人類的想像或是協議;第二、以這種超人類的秩序為基礎,宗教會訂出他認為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

有些人會有疑問:「不是在談宗教嗎?怎麼跑出了獨立宣言、共產主義都冒出來了?」要說明這個問題,就得檢視一下哈拉瑞對於宗教的定義:一種人類的規範及價值觀的系統,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其中「超人類」很容易跟「超自然」混淆,但這兩者其實相當不同,「超人類」指的是他們並非由人類制定,但這並不是某種超自然現象。確實,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相信的是「超自然」現象,但獨立宣言、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法則不是超自然,只是他們相信的規則超脫於人類制定的範疇。

也許換個名詞會讓大眾更好了解。相信「超自然」法則的一般被稱作「宗教」;相信狹隘定義的「超人類」法則(自然律)的一般稱為「意識形態」。這種新型的自然律宗教信仰,包括了自由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和納粹主義。正如上述的分類,他們不喜歡被稱為「宗教」,而說自己是「意識形態」,但這就只是修辭罷了。我們前面曾說宗教就是「一種人類的規範及價值觀的系統,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這麼一來,蘇聯的共產主義與伊斯蘭教同樣符合宗教的定義。

做個總結。我們相信的種種「主義」其實隸屬於「宗教」的一種,而「宗教」則是「想像的現實」的產物與支柱,讓這些虛構故事有了夠硬的後台作為支撐。我們都看過宗教的力量,納粹的《進步人文主義》;共產黨的《社會人文主義》,甚至是現代社會流行的《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都大大主宰著我們的生活。

了解上述內容後帶給我的最大的感觸,便是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想像出來的,都是約定俗成,且都是「可以改變」的。舉例來說,資本主義並不是普世原則,資本主義不過是我們現在多數人相信的虛構故事。那麼這個虛構故事會幻滅嗎?會像民族主義一樣被人們遺棄嗎?如果會的話,遺棄的關鍵又是什麼呢?我們能預見這種未來嗎?這種未來又有多少種可能性呢?我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省思的議題。

心得

這是我第二次閱讀本書,這次預計會把哈拉瑞的三本著作重看一次,接著去看賈德戴蒙的書。

比起第一次看本書,對於一些新奇的概念便不再有「啊!還可以這樣!」的想法,不過作者幽默風趣的筆法倒也讓我回想起第一次閱讀本書時的許多樂趣。《人類大歷史》一書將歷史大約分成幾個片段,在這幾個片段內作者探討了好幾個主題,例如經濟、信仰、語言、行為等等。

作者在介紹一個大主題時常常會先歸納出重點要素,再對這些摘要發揮,例如本篇心得介紹的宗教,作者在一開始便先開宗明義的講:「一種人類的規範及價值觀的系統,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其他諸如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等等作者也有做類似的整理。

我一直都在想這種做法是好還是壞。我的意思是,定義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例如,作者根據他給出的定義,在本書明確將佛教分入「意識形態」的類別而非「宗教」,我感覺就算不照這個定義區分,或就算誤用了這個定義將佛教納入「宗教」的門類似乎也沒有大礙。這個問題困惑了我一小段時間,但我在整理章節筆記的時候找到了能說服自己的解答。

我給自己的說明是:定義是為了方便分類。作者在本書第七章提到,由於智人的社會秩序是透過想像而建構,而維持秩序所需的關鍵資訊無法單純靠 DNA 就複製傳給後代,所以需要透過各種努力,才能維持種種法律、習俗、禮儀,否則社會秩序很快就會崩潰。這種「努力」便是文字誕生的契機。

而有了文字還不夠,當文字一多起來,整理文字也勢必會成為一個龐大的工程。因此,學習並內化種種編目、檢索和處理資料的技巧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那這時候,整理資料就勢必需要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也就是上述提及的「定義」。簡單來說,資料的分類需要固定的依據,也就是定義,而因為人類有分類資料的需求,所以將事物進行定義便是有意義的。

但反過來說,這也就代表若有不需要分類的行為,似乎就不太需要有定義存在。在《反脆弱》一書中,塔雷伯就很討厭凡事都要找尋定義、正確命題並且了解內含的做法。舉例來說,你不需要知道孝順的定義也能做出孝順的行為、一個人不需要了解機械力學的定義也能順利的踩腳踏車;但若不知道會計的定義很可能就無法順利的寫出資產負債表、不知道數學的幾大公理很可能就無法設計出任何高科技的產品。綜合兩者,我自己的思考是需要分類或需要應用的事情才需要去討論定義。

也不知道我這個小小思考有何用處,不過總歸算是自己唸書的一點收穫。除了上面的討論,在「想像的現實」這個大主題之外,我還撿到許多在第一次閱讀本書時沒有覓得的小主題,並且跟這幾年的所看到的其他書籍有了結合(尤其是金錢的創造與經濟學之間的關係)。希望再閱讀下一本《人類大命運》時也能有這樣的收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