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經典-《編劇的藝術》

Hzgua
誌瓜筆記
Published in
6 min readOct 17, 2019

背景簡介

《編劇的藝術》一書由編劇大師 Lajos Egri 所著,
此書於1960年6月1日出版,至今仍為許多導演、編劇的必讀書目。

書籍簡介

此書以談論與分析劇本為內容。
讀者可以與上一篇心得 《故事的解剖》做呼應比對。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底下列舉各部分所提到的觀念以及我的個人想法:

一、前提

每個劇本都必須要有前提。

可以理解成,每個劇本都必須有個貫穿全劇的主旨。

也就是說,每個劇本都可以精簡濃縮成一句話
而那一句話就是所謂的「前提」。

二、角色

為了配合劇本的「前提」,

必須根據需要的「前提」尋找適當的角色。

作者在這一章建立起角色的意義,分別介紹了:
角色的骨架、環境、辯證法、角色發展、角色的意志力量、劇情與角色、核心角色、反派人物、角色排列組合、對立統合性。

首先本章帶給讀者一個大觀念,任何角色都可以用三個「面向」去分析。

分別是:生理學、社會學、心理學。

每個角色會因為這三個「面向」的不同而造就不同的深度
不同深度造就不同角色,因此角色是由面向組成的,
「面向」是決定了這個角色所有意志發展的原因。

作者認為,
為了配合劇本的「前提」,必須根據需要的前提尋找適當的角色

若「前提」是『偉大的愛甚至不畏死亡』,那根據「前提」,
編劇所必須尋找的角色,是
高傲、衝動又熱情的羅密歐
還是
聰明、孝順卻猜忌心很重的哈姆雷特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沒錯,讀到這裡會覺得有些違和。
角色應該是編劇寫出來的,
一個編劇不會寫出100個人物再進行海選來看哪位角色最符合前提吧?

當然不會,但作者認為編劇會做的事情是:
把一個不適當的角色放進一個劇本裡。

就好比編劇寫出了哈姆雷特的角色特性,但卻要這角色隨著茱麗葉殉死,
這違反了這角色的意志發展,這角色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因此,作者認為,角色的特質必須要符合劇本前提
而要怎麼去描繪角色特質,則必須從三個面向的不同深度做探討與描述。

三、衝突

事出必有因。

作者在此章節先用了一頁的篇幅定義了什麼叫做「行動」,
再得到結論是「行動無法自己發動」。
作者的推論與小結可以簡單歸納成幾個字「事出必有因」。

事出必有因的「事」,指的是劇本裡發生的劇情;
但是重點在「因」,所謂的「因」,指的就是衝突了。

作者在本章把衝突分為四種形式:停滯、突跳、上升、預示。

本書的衝突的層面著重在對話,
對話中一來一往的態度、對話中語氣的轉變與隨著對話變化的劇情。

《故事的解剖》一書所形容的衝突,則是來自三個層次的比較與突破

兩種衝突雖然不同但相差不遠,
但是後者把衝突的境界做了完整的分類,
個人認為以後者的方式分析或書寫衝突會較為直觀一些

四、通論

一些編劇的知識,以作者對於劇本、編劇的想法補充。

心得

我認為世界萬物皆有規則。

熱力學、牛頓定律、量子力學,
以及其他種類繁多的物理學規則說明了這個世界的運作邏輯。

有了熱力學定律,人類生產出了引擎、渦輪機、壓縮機…。
有了牛頓定律,人類生產出了脫水機、煞車系統…..。
有了量子力學,人類就更加理解世界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則。

是否有一天,
若人類窮盡了所有規則之後就能依照規則自行創造一全新世界了?

若所有事物都有規則,且知道規則是如何運行的,就能依照規則創造世界,
那同理:

如果找到創造一個好劇本的規則,
是否就能讓地球上許多的人們,
依循著這規則開始設計無數獨一無二的劇本?

我相信所有編劇教科書都是懷抱著這樣的目的在寫作的。

但當我閱讀完《編劇的藝術》和《故事的解剖》後,
我發現太多矛盾之處,兩位大師著重的點並不相同,雖然他們也互有共識,
但一位鄙棄的可能被另一位重視,一位所稱讚的可能為另一位棄之不用,但兩位都還是大師,那麼誰才是對的呢?

《故事的解剖》一書出版於 2014年7月29日,
《編劇的藝術》一書出版於1960年6月1日

會是因為時代的演變,造成人們對於藝術上共識的變化嗎?

像是當年天文學的觀念從【地心說】轉換為【日心說】;
地理的概念從【地球是平的】轉換為【地球是橢圓狀】;
科學燃燒的學說從【燃素說】轉換為【氧化】那樣嗎?

在討論與批判之前,我認為可以單就這兩本書的差異先探討一個議題:

人對藝術的認知足夠全面嗎?

藝術,什麼是藝術?

書中寫到:

「從微觀形式來說的話,藝術不但是全人類也是宇宙的完美境界。」

藝術是給人觀賞的,
觀賞者覺得是藝術的作品,往往是觀賞者被藝術品裡的構成,
(無論是角色、劇情、旋律)觸發了觀賞者自身的觀感體驗。

那要如何觸發觀賞者呢?

『人除了代表他自己,也代表了全人類。』

書中給出了答案:

觸發編劇自身情感的事物就會以相同方式觸發觀賞者

每個獨立的人類個體共同形成了人類的生活圈,雖然我們彼此個體有異,
但在幾千年的演化以及共同歷史影響下,其實每個個體之間息息相關。

所以在考慮怎麼感動觀賞者之前,

先考慮怎麼感動下筆的自己吧。

小結

本書中許多觀念都可以用哲學的方式去做延伸,畢竟當一本書特別開闢了一個章節介紹辯證法,那這本書的走向就是顯而易見的。

本書以數個經典劇本,去配合作者的觀念做分析的實例,並在許多章節以大量的問答形式解答一些常見的困惑,因此本書在閱讀上並不困難。

若《故事的解剖》的閱讀難易度是7分,那這本的閱讀難易度則不到4分。

閱讀難易度不代表裡面知識含量的多寡,代表的是文字遣詞的運用,提到的觀念是否普及,以及運用的例子讓讀者好不好聯想等等。

總結一下,戲如人生的部分在《故事的解剖》心得已經有完整的敘述了。

本書雖然在這方面也給我了相當大的體悟,我就沒有詳細列出了。

本書給我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思考的層面,從三個面想去思考角色
以及對白的運用,到後來跳脫本書,藉由劇本為媒介進行書與書的比較
都讓我獲益良多,在這裡把本書也推薦給各位讀者。

參考資料

編劇的藝術(博客來購買網站)

各章節介紹詳細一點的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