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瓜日說 13:厭世怎麼辦?》

充實每個生命的當下,或許就是面對厭世最好的方法了。

liniao
誌瓜筆記
3 min readJul 7, 2020

--

誌瓜說話是一個 Podcast 節目,分為每日小篇幅的《誌瓜日說》以及每週大篇幅的《誌瓜週話》,您現在在閱讀的頁面是文稿閱讀區。

Podcast 收聽

粉絲專頁(內含懶人包)

內文

你好,歡迎來到《誌瓜日說》,這是日說的第 13 集節目,我是誌瓜。

這幾年「厭世」這個詞彙被大量的運用,雖然多數時候類似這樣的流行詞彙被大量運用,詞義原先的含義會被弱化、轉移。像是以前的「笨蛋」是罵人的話,但現在就成為帶有親暱意味的稱呼。「厭世」原先是對這個世界的一切,產生本質上的厭惡、厭煩,卻又不得不繼續生活的矛盾。但是在經過弱化後,在現代的用法可能就僅是對所遇到的人事物反感而已。可是我們仍然要注意,即使詞義本身所蘊含的意涵、情感可能已經弱化,但文字仍然有力量,仍然可能帶出原本還有的惡劣意涵。

那麼,探討使用「厭世」這個詞與當下心理狀態,就有它的實際意義了。使用「厭世」的詞語,表達出什麼樣的現象呢?以這篇撰稿者小月自身的經歷來說,他認為「厭世」最為概括性的說法,就是「感到對現實的矛盾與無力感」。這種矛盾與無力感會導致人們逃離當下的情境與情緒。如果人們發現自己被困住,無法或無力逃離這種感受的時候,他們會選擇進行更高維度的逃離,那就是逃離這個世界,也就是「自殺」。

這樣厭世的情緒與自殺的行為,似乎就產生了一些關聯。於是,我們可以嘗試從一些心理學上對於自殺的認知,來談一下現代人對厭世、自殺的觀點。當然,我們也不能不承認的是,自殺的原因眾多,每個人的不幸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對於外在環境的因素或許需要再另外討論。但今天的日說,讓小月帶你在情感和心理層面嘗試理解看看。

在 Van Orden 撰寫的論文「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中文譯為「人際自殺理論」裡,提到了兩個概念,分別是「挫敗歸屬感」( thwarted belongingness )和「自我累贅認知」(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拋棄專業的定義以及學術的解釋,所謂的「挫敗歸屬感」是指自身與人際、 與社會甚至是與世界的格格不入,這樣的感受會讓人們在生命中找不到依附與歸屬感;而「自我累贅認知」是因為對困難感到無力,產生對自我的懷疑。這兩個概念就與前面提到有關「厭世」的描述十分相似: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失序,感受到缺乏歸屬,同時自己卻又無力改善。

那人們應該要怎麼樣處理這種「厭世」所蘊含的無歸屬感與無力感呢?首先,就是要面對它,需要先承認「厭世」是存在的,正視它,不要用任何形式逃避,即是是自殺也是如此。例如卡謬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中,引用了薛西弗的傳說:搬動石頭到山頂,卻永遠無法成功,因為石頭會不斷地滾下,搬動石頭帶來的是無止盡的疲勞,根本是毫無意義的行為。但卡繆卻肯定薛西弗斯能夠直面這種無力,卡繆寫道:「當他承認了在他任務中的無意義和命運的確定性時,他將意識到自己處境的荒謬。但他直視這種荒謬,並通過反抗荒謬而感到充實。」所以啊,充實每個生命的當下,或許就是面對厭世最好的方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