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瓜日說 34:神怪所象徵、具備的涵義》

liniao
誌瓜筆記
Published in
3 min readAug 6, 2020
誌瓜說話是一個 Podcast 節目,分為每日小篇幅的《誌瓜日說》以及每週大篇幅的《誌瓜週話》,您現在在閱讀的頁面是文稿閱讀區。

Podcast 收聽

粉絲專頁(內含懶人包)

內文

你好,歡迎來到《誌瓜日說》,這是日說的第三十四集節目,我是誌瓜。

神話對於各個文明的進展,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從民族發展的角度,神話一方面體現許多自然、社會現象,是一個文明共同智慧的成果;而另一方面,它又同時成為了文明發展的起點,讓人們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承擔這個起源並且繼續傳承。這麼說來,神話脫離了故事這個框架,而具備了社會化的意義。

上面說的這些要如何驗證呢?這就是今天誌瓜所要說的事情了。每一個神話通常都有一個神明,或者一個超越凡人的存在。像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神話。那為什麼要有這些人物的存在呢?誌瓜認為有三個理由:第一,他們做出了凡人難以企及的事情,為凡人確立了理想人格;第二,他們對於自然、社會、經驗現象,用人格化的形象做出詮釋;第三,在確認理想的形象後,再以這些神明、這些存在當中的情感,投射到世界與個人身上。

就以女媧造人,補天為例吧!為什麼女媧要這麼做呢?這其實源自一個中國傳統的概念:「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是秉持的天地化育而生,而生命的保存與尊嚴本來就是天地、道德法則的要求,是根植在每個人的內心的。於是就有了女媧補天,以保存人類生命的這個神話。這個神話就說明了「生命保存」的合理性。這個故事是不是就符合我們前面所說的三點呢?

當然,這種解讀是以道德的傾向進行詮釋,對於「神話是經驗現象、現實生活的投射」的特點可能沒辦法解釋的很清楚。如果要有這方面的觀點,那麼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書籍可以讓我們舉例 — — 《山海經》。

《山海經》所記載的各個神話故事流傳很廣,有許多成為了文化輸出的意象。像是「九尾狐」的傳說,最早就是收錄在山海經當中。而九尾狐後來的意象,被許多地方沿用並改寫,這便是後話了。從這一點來說,神話經過改寫、挪用,形成其他民族的共同記憶,這也是確實是一個社會現象的產生。

那麼,從《山海經》本身說呢?他又紀錄了什麼?最明顯的就是他篇章的安排了。《山海經》分成「山經」跟「海經」,山經又細分出南、西、北、東、中山經,海經細分出海外、海內、大荒經,在各自配合南西北東的方位。從這個篇章安排上,用各種方位、劃分進行神話、傳說的所在地,其實就說明了現實意義 — — 《山海經》實際上可能就像前人對世界方位、民族的理解。

所以阿,從上述這幾點去說,神話的意義同時具備現實與理想的內涵,而不是只停留在對於理想世界、人格的描述與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