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瓜週話 08:如何成為高手》

聽完這集,你已經拿到成為高手的門票了,接下來就看你要怎麼發揮了。

Hzgua
誌瓜筆記
13 min readAug 14, 2020

--

誌瓜說話是一個 Podcast 節目,分為每日小篇幅的《誌瓜日說》以及每週大篇幅的《誌瓜週話》,您現在在閱讀的頁面是文稿閱讀區。

Podcast 收聽

粉絲專頁(內含懶人包)

本期重點

  • 天賦高地不會影響你是否成為高手
  • 天真練習法不會讓你成為高手
  • 刻意練習才是通往高手的道路

內文

第一部分

大家好,歡迎來到《誌瓜週話》,我是誌瓜。

不知道在你的求學路程或在職場上有沒有過這樣的一個疑惑:高手一定是天才嗎?高手是不是天生的啊?從小時候開始在學習各項才藝或是學校規定的課業時,總是有那麼幾個表現比較突出的同儕,也許是圍棋的棋藝技高一籌、或許是籃球的控球與投籃能力超乎常人,也有在學科上例如對數學與自然科學的理解較為快速的同學。通常,老師或同輩的朋友之間都會把這些人稱作「天才」,而這些「天才」通常也不負眾望,往往在各個年齡段的表現都遠超那些「非天才」的人。

你羨慕天才嗎?會不會有時候覺得《獨立宣言》中的那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皆生而平等」根本不成立,覺得每個人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帶有不同的天賦啊。舉例來說,智商的高低就有先天上的差距,或是身高的決定權往往也是由天生的基因所決定的,智商高的人就比較適合做高智力的工作像科學家,身高高的人就比較有可能進入職業籃球圈,世界原本就不是一座平衡的天秤,世界不會對每個人都公平。

但做出這樣的結論好像純屬臆測,有沒有哪本書有提到或是哪個社會學家曾經做過類似的實驗呢?還真的有,曾經有一群科學家想要觀察所謂的天賦,也就是智商跟在職業上創造的成就是否有關係。他們挑來觀察的職業是科學家。一般來說,科學家在大眾的眼裡是個高智力的工作,而數據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科學家的智商高於一般大眾的平均。如果單看這個答案的話,或許會給出「智商很重要」這種很無聊很傷人的答案,但是當實驗者深入把科學家跟大眾劃分開來,開始只深入探討科學家這個群體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截然不同得結論。

如果只單單觀察科學家這個群體,會發現科學家的智商跟科學成就幾乎沒有關聯。事實上,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智商甚至沒有高到能夠加入門薩協會。這個統計結果就帶來了一個跟前面截然不同的結論:智商較高的學生在科學課的表現通常勝過智商較低的同儕,但專業的科學家似乎不會因為智商高所以比較佔優勢。

你看懂智商與成就之間的關係了嗎?基因、智商與天賦決定的不是你的命運,而是你在哪個領域會有機會。這個現象可不只存在於科學家中,下面誌瓜再帶你看看英國學者針對西洋棋與智商做的研究。有三位英國學者找了五十七位年輕的棋手打算探究智商與棋藝之間的關係,果不其然,棋力的高低與智商有關,通常智力越高的孩子棋下的越好,智商越低的孩子越不容易升級。

不過當研究團隊專門研究這群孩子中的菁英,也就是在這五十七位年輕其手中的前二十三位在積分成績上較為優秀的孩子時,發現智力並沒有特別的影響。也就是說,雖然菁英組的平均智商高於全部五十七人的平均值,但在菁英組內智商較低的孩童表現,常常是勝於組內智商較高的棋手的。研究人員後來發現,高智商並未帶來優秀的成果,反而可能讓棋手的表現較差。這個發現跟上述面的關於科學家與智商的結論不謀而合。

所以到底什麼是天賦呢?天賦,例如智商,比較像是個快速入場卷。擁有天賦的人能在學習初期有效率的掌握一個技能的基本面,因此指導者就可能對這些人另眼相待,並且給予更多深入的指導,造成擁有天賦者與平庸者的差異進一步擴大,也是這樣造就了一般認為的天才。但如果觀察在這個技能的頂尖高手,則會發現天賦高低與成就高低沒有直接的關係。那成就究竟跟什麼有關呢?答案是練習。

引用心理學家 Anders Ericsson 的話:若天賦較低的人想進入頂尖高手的境界勢必得付出大量時間練習,但天賦較高的人卻不用,而練習與成就有直接關係,因此在頂尖高手中會出現天賦與成就沒有關係甚至負相關的現象。用籃球來舉例吧,身高就是天賦,是初期的入場卷。籃球教練往往會挑選高個子的球員來培養,造成高個子的球員往往比起矮個子的球員更厲害的狀況。但是難道矮個子的人就沒有籃球天賦嗎?如果籃球教練願意將與高個子同等質量的訓練拿來培養矮個子的話,矮個子的球技也能邁入職業。甚至,在職業場上的矮個子球員,他們的成就比起高個子常常是出色許多的,因為可以進入職業的矮個子通常都得比高個子多付出好幾倍的練習時間。

第二部分

上面我們提到,世界上的確有天賦異稟的人,這些人擁有在某些領域的起點超前別人的優勢,但往往站在終點上的頂尖高手都不是這些天賦異的人。那究竟是哪些人因為哪些特質才可以成為高手呢?答案很簡單:高手是那些總是在進行「刻意練習」的人。

什麼是「刻意練習」呢?在說明這點之前讓誌瓜先賣個官子,問你一個簡單的小問題:現在你面前有兩個人,要你選擇你覺得誰的跑步速度會比較快。第一個人是持續每天早上練習跑步 20 年的 A,第二個是只接觸跑步不到 10 年的 B,你會選擇誰呢?如果只根據上面的問題敘述你大概會選擇 A 吧,那誌瓜在把問題的內文說明的清楚一點好了。

A 是連續 20 年每天起床練習跑步沒錯,但是他的練習方式是那種老人家簡單運動的跑法,會以極慢的速度跑一小段路然後就改成走路休息;而 B 雖然只接觸跑步不到 10 年,但 B 的訓練課表則是比照田徑校隊的練習模式,以間歇性高強度的跑法衝刺訓練體力與爆發力。好,現在聽完完整敘述的你,鐵定會選 B 吧,因為雖然 A、B 都有在持續練習,但練習的質量可不一樣。藉由這個簡單的問題,誌瓜要跟你分享的「成為高手的方式」就是一種特別重質重量的練習方式,也就是前面一直提到的:刻意練習。

為什麼要特別學習「刻意練習」呢?因為一般人在練習某項技能的時候,使用的都不是重質重量的「刻意練習」法,時常採用的是注重次數與數量的「天真練習法」。誌瓜小時候曾經練習過好幾年的桌球,就讓誌瓜以一個外行人學習桌球的習行為開始說明吧,當然除了桌球之外,學開車、彈鋼琴、微積分運算、人像繪製與寫程式等等任何你想的到的事情都可以套用進這個說明裡。

你看電視轉播奧運的桌球比賽看出興趣,也可能是有在打的朋友邀請你加入,於是,你買了幾套桌球衣桌球褲、一雙桌球鞋,也許還買了吸汗頭巾、護腕與球拍。現在,你下定決心了,卻對打桌球的方式一無所知,連球拍的握法都不清楚,所以就花錢請教練上了幾堂課,或者要求朋友帶你入門。也許你天賦異稟,幾堂基礎課程所學到的就足夠讓你開始自己練習了,可能一次次的練著發球,對著牆壁或發球機練習著正手與反手,練到覺得不成問題了。然後,你請教練或朋友再幫你上幾堂課,重複這個流程一段時間後,你就自信滿滿第認為能和他人對打了。

當然,畢竟是初學者,技巧勢必是有待加強的。不過你的朋友們都很有耐心,大家都打得很盡興、很開心。你持續地繼續練習,偶爾上上課,慢慢地你發現揮拍卻完全沒擊中球,或是殺球結果爆飛這種超級尷尬的失誤很少發生了。你越來越善於應付各種擊球方式,正手、反手甚至是拉球,有時候一切甚至順利到你打得就像個職業選手,至少你自己有時會這麼覺得。現在打桌球的自在程度讓你能隨時出門開開心心地打一場,對自己的動作十分清楚,擊球變得自動化,完全無需耗費心神去思索。你就這麼每個週末和朋友開心地打球、練習,算是稱的上會打網球了,也就是在傳統意義上,在「天真練習法」的架構上「學會」網球了。

這種學會,指的是對於該項技能,你能盡可能不假思索的做出自然動作。到了這個階段,你就算對自己的球技並不完全滿意,卻也難以再進步,因為簡單的部分都練熟了。不過你很快就會發現,無論和朋友對打的多麼頻繁,就是有難以克服的弱點。例如,你總是很不會接發向右手的下旋球,或是面對連續的短切時你總是會漏球,你心知肚明,對打的球友中比較機靈的也注意到了這點,這讓你十分沮喪。然而,因為不是很常有這種狀況,也無法預知何時會發生。總是沒機會刻意改善,所以,你也就動作自然地在同一種狀況下一次又一次的漏接了球。

無論是煮飯或是寫論文,人在學習任何技能時幾乎都採用同一種模式:先設定大概的目標,接著從老師、教練、書籍或網站那裡學習一些操作方法,練習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後,讓這項技能慢慢內化成自然。請不要誤會,這樣學習技能沒有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沒有什麼錯,對人生中的許多事而言,達到中等程度就打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追求得只是可以安全的從甲地開車乙地,或是希望吉他的演奏技巧能好到彈出幾首老歌,那麼這種學習方式綽綽有餘。

不過各位也得了解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無論是開車、打網球或烤餅乾,一旦技能達到這種滿意的程度,動作也成自然了,就等於不會再精進了。大家時常誤會這一點,以為繼續開車、打網球與烤餅乾就是在練習,只要一直做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也許進步緩慢,但還是或做得越來越好。一般人會認為那些有二十年經驗的醫生必定勝過只有五年經驗的;或是有二十年跑步經歷的一定強過只有十年經歷的。

但這就錯了。研究顯示,大致上來說,一個人的表現一旦達到「可接受」的水平,動作一成自然之後,再多花幾年練習也不會進步。若真的要說有影響的話,那些有二十年經驗的醫生、或跑者相較於只有五年、十年經驗的,狀態很可能會更差,因為那些已經自動化的技能並未透過刻意練習精進,反而逐漸退步。

第三部分

剛剛我們提到了一般人學習技能時常用的「天真練習法」,也就是單靠著反覆做某件事便期望重複可以帶來進步。但這麼做無法成為高手,高手需要的是刻意練習。執行刻意練習不是為了讓你學會某項技能,而是為了讓你在某項技能上成為頂尖高手。

刻意練習法的前身是目標練習法,今天誌瓜就以目標練習法為架構,幫你踏入刻意練習的大門。如果要把目標練習法的重點以一句話概括的話,那就是:設定清楚的目標和實現那些目標的計畫、並找出一個監測進步程度的方式,然後跨出舒適圈專注地練習。喔對了,最好還要記得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好,接下來,讓誌瓜帶你把目標練習法注重的幾項重點分析給你聽聽。

首先,目標練習法注重定義明確的目標。

在威奇塔州立大學有一位音樂教育專家叫做史提夫歐爾,他曾經分享了一段音樂教師和年輕音樂學生之間的對話,在這段對話中,教師想要了解為什麼自己的年輕學生在測驗結果上毫無進步。音樂老師帶一點惱怒的語氣問他的學生說:「你的練習單上寫著每天練習一小時,但是彈奏測驗的結果卻只有 C。有什麼原因嘛?」聽到老師這樣的質詢,學生無奈地回答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昨天晚上自己彈奏的時候都沒有問題啊。」老師似乎不滿意學生的答案,又問學生說:「那你昨天總共彈奏了幾次呢?」對話進行到這裡,學生有點不耐煩說:「大概有十幾二十次吧。」最後,老師好像發現了什麼一樣,平靜地問說:「那你有幾次是完全沒有談錯的呢?」學生似乎沒有準備好回答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呆楞了一陣子後說:「恩…..不知道耶,可能一次或兩次吧」聽到這個答案,老師覺得自己已經抓到學生成績不好的問題核心了,於是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這樣啊,那你是怎麼練習的呢?」學生講到這裏,也覺得有點心虛了,收起自己那不耐煩的態度回答說:「不知道,就是彈下去而已」。

你發現了嘛?學生練習彈奏的方式就是天真練習法,如果上述故事中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把練習的目標改成「以適當的速度將曲子還無錯誤地從頭彈到尾,連續彈三次」,成效就會亮眼許多。目標練習法說穿了就是利用聚沙成塔的效應達到長期目標,關鍵在於把「進步」這一格籠統抽象的總體目標化成可以努力去做,並實際可預期改善程度的具體目標。例如,如果你想要減肥,就把「我要瘦下來」這個目標拆成更多小細項去執行,去思考「要怎麼做我才能瘦下來」,目標之一可以定為「增加自己在家裡準備餐點的次數」,這個目標就相當具體,但還可以拆解的更細,像是每次餐點的營養分配、怎麼讓自己想在家裡備餐進食,遇到朋友邀約吃飯時該怎麼處理等等。許多人認為自己無法成為高手是因為缺乏天賦或缺乏激勵,但其實他們缺乏的是清晰與具體的步驟。

好,我們知道目標練習法首先要求清晰的目標。那第二,目標練習法需要意見回饋。

知道自己是否下對功夫很重要,如果用錯了方式練習,也得明白錯在哪裡。在上述音樂教學的故事中,學生在測驗中拿到的 C 算是遲來的回饋訊息,因為在他練習時沒有獲得任何意見、沒有人在旁邊聆聽與指出錯誤,所以該名學生對於練習時是否犯了錯毫無頭緒。 回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麻省理工評論》2020 年的 1 月刊上有一篇文章,專門探討了中國興起的 AI 教育熱潮,標題叫做《生於中國、教於 AI》,文章的作者走訪了一間在杭州開辦的 AI 教育中心,發現利用 AI 來教育在考試上的效果居然出奇的好。文章是這樣分析 AI 教育秘訣:AI 能提供更小的知識顆粒度。

對於每一個科目,教育團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教學的內容拆分成數個小小的知識點。舉例來說,中國初中的數學,相當於台灣國中的數學,就拆分成了 10000 個知識點,例如有理數、勾股定理等等。那這樣分有什麼好處呢?誒,這樣分比較教科書上的章節拆分可要精細的多,一般中國教科書上的知識點只有 3000 個,還不到 AI 的三分之一。而學生第一次使用這個系統時,要先回答 10 個問題,AI 會根據這 10 個問題的回答結果分析學生的程度如何,哪些知識點比較薄弱,然後為學生量身定制一套學習計畫。更驚人的是,隨著學生進一步學習,AI 又會根據學生的表現,適時調整學習計畫。這也難怪 AI 教育這麼成功,立即且專業的意見反饋,是人們在學習任何技能時求之不得的完美導師。而沒有 AI 輔助的我們也不必擔心,無論目標為何,只要有旁觀者或自身能針對練習給出具體的意見以找出弱點,就是一個不錯的回饋了。

目標練習法的最後一個重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你得跨出舒適圈。

任何的練習都有這條基本的鐵律:不走出舒適圈,就不可能進步。例如業餘的鋼琴家在青少年時期可能上過五、六年的鋼琴課,但如果過去三十年來他都只以相同的方式重複彈奏同樣那些歌曲,儘管累積了上萬小時的「練習時數」,但他卻不會比三十年前彈的更出色,甚至可能表現的更差。離開舒適圈意味著嘗試去做之前做不到的事。但你要記得,最好不要離開舒適圈太遠。一般來說最理想的練習難度是介於毫不費力以及力有未逮之間,也就是所謂「心流」最常出現的區域。有關心流的內容有點龐大,有時間誌瓜會寫完整的一集跟各位介紹。這裏誌瓜就先簡單說明,心流就是當你在做稍微有點難度但又不會難到你完全放棄的事情時進入的一種忘我狀態,想想自己上次打籃球或是考大學時那種全神貫注的模樣,目標練習法要求你練習的難度就是可以進入這種模樣的難度。

結論

今天的週話內容,誌瓜用第一個篇章告訴你高手並不是天生的,甚至是行業內的頂尖高手都不是那些生下來智商突出的天才們,而是踏踏實實練習的人們。但第二部分誌瓜提醒你說,練習有分兩種,用天真練習法,期待重複練習動作就能帶來進步是不可能的。而第三部分誌瓜提到了刻意練習的前身,目標練習法,一共有三個重點:首先,目標練習法注重定義明確的目標;再來,目標練習法需要意見回饋;最後就是你的練習得跨出舒適圈。

心理學家 Anders Ericsson,也就是「刻意練習」的倡導者說過一句話:「最後的勝利屬於更努力練習的人,而不屬於一開始靠智力或其他天賦佔上風者。」所以啊,今天或明天找個時段,把自己想磨練或想學習的技能按照目標練習法的三個重點好好的思考一次吧,確定目標、找到回饋、踏出舒適圈。要記得,刻意練習,也就是目標練習法,設計的目的在協助人們於自身領域中成為世界菁英,而非僅以「夠好了」為目標。現在,你已經拿到成為高手的門票了,接下來就看你要怎麼發揮了。

好了,這就是這周的《誌瓜週話》,我是誌瓜,我們下週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