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瓜週話 10:把事情做對、做對的事情》

該做什麼,又該怎麼做?

Hzgua
誌瓜筆記
14 min readAug 28, 2020

--

誌瓜說話是一個 Podcast 節目,分為每日小篇幅的《誌瓜日說》以及每週大篇幅的《誌瓜週話》,您現在在閱讀的頁面是文稿閱讀區。

Podcast 收聽

粉絲專頁(內含懶人包)

本期重點

  • 要事第一
  • 量級的概念
  • 起點與極限

內文

第一部分

大家好,歡迎來到《誌瓜週話》,我是誌瓜。

誌瓜高中的時候在一間數學補習班補了三年,一直到現在,那間補習班的老師帶給我的影響仍然持續著。那間補習班是「高偉數學」,沒錯,就是常常被戲謔成邪教、課本跟電話簿一樣厚以及超級晚下課的那間補習班,我還記得在學測前的一堂課,我離開教室的時候幾乎是凌晨 12 點了。不過這不是重點,今天的週話並不是要緬懷誌瓜的高中生活或是吹捧高偉老師,而是想跟你分享在高三的課堂上,高偉老師針對唸書的方針時說的一句話:「不要只是把事情做對,你要的是挑對的事情去做」。

這句話出現的情境我記得好像是在講某一個題型有速解法吧,大家都知道高中數學有些題型的正規解法還蠻繁瑣的,但速解只需要一兩步就能求出答案。通常高偉老師會先以正規的解法說明一次,等大家都抄寫完成後再以速解法說明。說來也奇妙,當我正抄著台上的速解法,心裏低咕著「為什麼不直接教速解」的時候,高偉老師像是心有靈犀般說了這樣一段話:「不要只記速解法,速解法的確能大大提升解題的效率,但對理解這個觀念沒有幫助。你們要記得,練習的時候,並不是要把題目做對,而是要用對的方式做題目。」當然這句話並不是一字不漏,畢竟年代久遠了當時誌瓜也沒有動手抄寫這句話,不過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當時聽到這句話也沒有多大感觸,就覺得「OK,反正你怎麼說我怎麼做」這樣,但當我在好幾年後看其他書籍時回想起這句話,才發現這句話隱隱然藏有著莫大的啟示。誌瓜看的書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節目講到這裡打一個岔,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 Google 書名,搜索後的前五名中,恩有長一段時間都是第一名,是誌瓜當初閱讀本書時寫的詳細心得,歡迎大家參考。

讓我們回到正題吧。在《與成功有約》中,作者 Stephen R.Covey(柯維)提出了七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習慣,這七個習慣可以促成兩種成功,前三個促成的是個人成功;後三個形成公眾的成功。今天的週話一開始,誌瓜要跟你介紹的就是七大習慣中的第三大習慣,也是促成個人成功的最後一個條件「要事第一」。「要事第一」算是整本《與成功有約》最為人所知的部分,許多引用或介紹本書內容的文章也都會提到這個習慣,底下誌瓜替你整理了「要事第一」這個習慣的概要。

先想像一個四象限空間,也就是 XY 座標平面圖,其中 X 軸正向是不緊急、負向是緊急;Y 軸正向是重要、負向是不重要。依照這個設定我們就可以把一張紙分成四個象限,右上角的第一象限就稱為「不緊急卻重要」、左上角的第二象限是「既緊急又重要」、左下角的第三象限是「雖然緊急但不重要」、最後右下角的第四象限則是「不緊急也不重要」。好了,當你在腦中劃分好四個區域之後,現在把你明天一整天要做或是想做的事情都歸類在這四個區域之中吧。

不知道怎麼分嗎?那誌瓜稍微說明一下緊急跟重要的區別好了。在《與成功有約》介紹「要事第一」的章節一開頭,作者就提醒了我們做事時應該「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這就是緊急與重要的重大區別,緊急指的是受限於「時間」的一種指標,而重要則無關時間,關乎的是對你來說是否有益。讓我們以一個上班族小瓜舉例好了,假設小瓜今天一早起床整理今日處理事項時整理出以下幾件事情:公司的報表要在今天下班前處理給經理、午休完有例行的公司週會要開、下班後有當時一頭熱報名的英語對話課程以及前幾天網購的東西已經到貨了。如果你是小瓜,你會怎麼把這四件事情做分類呢?你又會花最多的心力在哪些事情上呢?

上面的舉例經過誌瓜的簡化,因此分類起來還蠻容易的。首先公司報表有時間的局限性但卻是例行性的工作,但對於小瓜本人來說是份內的工作,完成與否會影響今年的人士評價,因此被歸類成「緊急且重要」;公司的例會通常都沒有主題,效率又低,在會議上小瓜也幾乎沒有發言權,只是每一週的那個時段必須到場,或者必須在例會前把必要資料丟給上級罷了,因此被歸類成「緊急卻不重要」;領包裹這件事情就不需解釋了吧,就是一件需要特別花一點時間去做的事情,也不急著今天領取, 因此被歸類成「不緊急也不重要」;最後是英語課程,雖然課程並沒有急迫性,也就是這週不上下週還是可以上課,但學習英語對小瓜的成長來說是有益的,也許可以增加外國業務或看懂更多合約或資料等等,因此學習英語被歸類成「不緊急卻重要」。

而《與成功有約》這本書建議人們應該花費最多的心力處理那些位於第一象限,也就是「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以上述小瓜的舉例來說,就是應該花最多的力氣處理英語學習這件事情。為什麼呢?讓我們看看其他類型的事物有什麼特點吧。先看看第二象限的「緊急且重要」的事物,這種類型的事物常常出現,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尤其是危機處理專家或是有截稿壓力的創作者更是經常與之為伍。但是如果只專注在這類型的活動,終究會有被問題淹沒的一天,而只要那天出現,這些人唯一的逃避之道就是做些無關緊要的活動,也就是那些「不緊急也不重要」的活動,所有緊急但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情就會被他們拋諸腦後。

有看過動漫《白箱》或是對一些創作者創作的流程較為熟悉的朋友應該比較好理解這個狀況,創作者拖稿或是一到截稿日期就消失的情形屢見不鮮,而這就是被問題淹沒產生的後果。那如果重視的不是第二象限,重視第三與第四象限也就是「緊急但不重要」與「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人呢?他們擁有的就不是有意義、負責任的人生了。第四象限「不緊急也不重要」應該不需要解釋,那為何第三象限「緊急但不重要」不需要重視呢?答案很簡單,有些人誤以為事情越緊急就是越重要,但其實緊急的事情往往是對別人而非對自己很重要。

用兩個成語來解釋吧,第三象限的事情是「燃眉之急」,但真正需要你花費心思好好處理的應該是「當務之急」。舉例來說,假設你在辦公室工作,如果突然來了一通電話,儘管你正忙得焦頭爛額, 也不得不放下手邊的工作去接聽。你本來可以花上幾小時準備資料,打扮整齊,前往某人的公司討論特定的議題,但如果此時電響了,很可能你得先接電話,放下本來預定的計畫行程。這樣舉例啊,似乎聽起來沒有很嚴重,那誌瓜換個角度敘述。如果你打電話給某人,大概沒有人會說「稍等我 15 分鐘,先別掛斷。」但很多人可能會讓你在辦公室外等上 15 分鐘,只因為他們正在講電話,儘管通常需要見面敘述的事情往往比電話上就可以說明的事情重要許多。

好,誌瓜相信現在的你已經知道要把最多的心力花在第一象限「不緊急卻重要」上了,但究竟什麼事情可以被歸類在這一象限呢?柯維給出了幾種實體的判斷方式,誌瓜給你唸唸:建立人際關係、撰寫使命宣言、規劃長程目標、防患未然等等。更簡白的判斷方式就是那些人人都知道很重要,卻因為尚未迫在眉睫所以總是避重就輕的事情。

第二部分

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有哪些事你經常做,會對個人生活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但是你還未採取行動?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第一象限「不緊急卻重要」的事物了。只要你願意專注在這個象限上的事情,就能大幅地推進你的效能,更接近成功的境界。但是話雖這麼說,但能歸類在第一象限的事情也是很多,要怎麼決定要專注在第一象限中的哪一項事物上呢?誌瓜在另一本書上找到了答案:「處理那些更高量級的事情」。

要結合上面的內容一起了解「量級」的話,我們可以從討論「成就」這個名詞下手。一個人成就的多少至少取決於三個因素:做事情的速度或數量、每一件事情的影響力以及做事的成功率。而這三個因素之間的關係是相乘不是相加,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事情做的再怎麼多,如果成功率不高或是影響力不大,最後的成就就會很有限。在上面的三個因素之中,做事的速度或數量能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但成功率和影響力卻有量級的差別,有時候不僅是幾倍、幾十倍的差別,更可能是天壤之別。

先看看成功率,成功率的範圍從接近 100% 到 0% 都有。如果你是一項計畫的評分者,你發現這項計畫曾經採用了兩種改進模式,第一種模式讓計畫增加了 10% 的成功率,而第二種讓計畫增進 1% 的成功率,請問身為評分者的你會認為哪一種模式在這項計畫中佔有比較大的重要性呢?答案很不一定,舉個例子說明,如果計畫本來的成功率為零,因為先實施了第二種模式,所以讓成功率從 0 到了 1,之後再實行第一種模式,讓成功率從 1 進步為 10,那麼第二種模式勢必是比較重要的。很多人覺得 10 和 1 的差異比 1 和 0 的差異大,因為前者的差異是 9,後者是 1。但從量級的角度看,10 和 1 是幾倍之差,是有辦法彌補的;但 1 和 0 的差異則接近無限大。

假如一個人匆匆忙忙做了 5 件事,卻一件都沒有做好;另一個人則專注做一件事情,但是做成了,後者的成就就是前者的無窮倍。我們應該要明白一個道理:人這一輩子,不在於開始了多少件事情,而在於漂亮地完成了多少件事。

用成功率來說明量級或許沒有那麼清楚,那我們看看另一個有量級差別的東西:「影響力」。二八法則可以很好的說明這種量級差異,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前 20% 的人就佔有 80% 的成就,二八法則的應用還有全球八成的財產在全球前 20% 最富有的人身上等等。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全球的安卓手機上有幾百萬款遊戲,但把排名在 100 位之後的所有遊戲玩家數量相加起來,很可能還抵不過一款排名第一的熱門遊戲。

簡單來說,在某些事物上的分配是具有量級上的差異的。所以對一個人來講,與其一輩子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沒有影響力的事情,還不如認認真真做好一件有一定影響力的事情。或著說與其在後面 80% 的位置上做很多的事情,不如找一個你位在前 20% 的事情上好好地做。

了解量級的概念後,就可以理解專業人士和普通人在抉擇不同量級間的事情時那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了。把小量級和大量級的東西放在一起,前者必然會被忽略掉。對大部分的人而言,10100 元大於 10000 元。當一個普通人有了 10000 元,再給他 1 元他也會拿著,畢竟蚊子雖小但也是肉。可是對合格的專業人士來說 10100 和 10000 是同量級的事情,他們不會做畫蛇添足的事情。這就如同一個橘子上再加一粒芝麻,其實和原來的橘子相比沒有什麼區別一樣,而且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你多看了芝麻幾眼,就把整顆橘子給弄丟了,不是有個成語正是在形容這種狀況嗎?就是因小失大。

幾個小量級的事情放在一起,遠比不上一個大量級的東西。一個優秀的專業人士在做事之前,會梳理出一個做事清單,按照重要性和影響力的量級排序,然後集中資源把最重要而且影響力也最大的事情先做完。至於無關緊要的事情可能就會直接從清單上刪除了。畢竟一粒芝麻跟一個橘子相比差的可遠了,但沒有經驗的人則是什麼事情先來就先做什麼,以至於做了很多費力卻沒有影響力的事情。

讓我們結合這一部分與上一部分的內容,在上一部分我們提到做事情應該選擇做那些「不緊急卻重要」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其實很多,那要怎麼在些事物中選擇呢?這一部分誌瓜給出的結論是做那些「有量級差異」的事情,例如具有影響力的事。

一個喜歡做「山寨」產品的產品經理,總是試圖省幾塊錢的成本,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多賣產品,而是讓自己做的產品只賣正牌產品一半的價錢,甚至更低。可是真正優秀的產品經理,會懂得在細節上做 1% 的改進,試著讓產品的品質高出一個量級,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很多利潤,而且能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以蘋果公司舉例吧,蘋果手機所謂的網膜顯示屏,成本比一般的顯示屏高不了幾百元新台幣,但他不僅讓手機的價格多賣了幾千元,也讓用戶的體驗好了不只一倍。這正是專注在「有量級差異」的事情上的效果。

第三部分

知道了要做什麼事情之後,要了解的就是該怎麼做事情了。當然,偶爾做成功一件事情並不難,有些時候僅僅是運氣使然,難的是找到一個系統性的方式,獲得可複製的成功。為什麼近代的科技不斷有新的創造與發明出現?這就後找到了系統性的方式有關。

所謂最具普遍意義的通向成功的方法論,是由兩個層面組成的。第一是搞清楚做事的起點、第二是找到做事的極限,最後則是要一步一步的從起點走向極限。這兩個層面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卻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讓我們從第一個層面:搞清楚做事的起點開始說明。

做事的起點也就是做事的基礎,可以直接理解成直到今天為止人類所掌握的全部科學、技術、工程以及其他知識,或著理解成人做事情時要掌握的知識也行。對不同人來說,這的起點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對專家來說,這個起點往往比較遠;對一個剛入行的從業者來說,這個起點就在離原點很近的位置。

我們做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建立在這個起點之上,而不是從起點後面開始做起。這一點很重要,為什麼一些創業家花一輩子時間做出來的項目,除了讓其他人笑話之外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呢?因為他們的起點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的標準。例如,大部分散戶在投資時,都是從負的座標開始的,交了大半輩子的學費都還不知道能不能抵達這時代的標準。對這些散戶來說,更有效的方式不是繼續到市場上交易付學費,而是接受教育,從正規的機構中歷練。從這點來看,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將自己的起點往前推。大學畢業就比高中畢業領先了不只那麼一點,很多大學畢業的人會繼續唸研究所或參加培訓,這也是為了推進起點。

那第二個層面,也就是極限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指的是理論極限,也就是不可能突破的規則。例如,速度不可能突破光速、溫度不可能低於絕對零度或是數學上的很多極限等等。舉例來說,為什麼去年韓國瑜選舉時提到的種種政見,例如迪士尼、或是 F1 賽車等等都淪為笑柄?那是因為他並不清楚高雄當地的地理限制。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的重要區別之一在於是否了解極限的存在,一個專業的數學教師不會在國中時要求學生理解三角函數,因為國中時期的孩子的極限還在相似與全等三角型或是畢氏定理;一個專業研究發動機的人,不會異想天開的問「為什麼蒸汽機的效率達不到 90%」,因為熱力學中的卡諾定理說明了蒸汽機效率的最大值約在 60% 左右,但是不清楚極限或是不知道卡諾定理的人就有可能去追求達不到的效率。許多東西都有外在限制帶來的極限,在做事之前先了解極限在哪裡,以免訂下一個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極其重要。

找到這兩個層面,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的從起點走向極限。這裡的一步一步有許多方式,可以參考前兩週的週話內容,以「刻意練習」的方式,或是參照「原子習慣」中為行動分類的四步驟去設計。下個結論吧,如果做一件事情前你沒有找到起點以及極限,那你就是在傻幹或是蠻幹;如果最後你沒有設計如何一步一步的從起點走向極限,但你永遠都在紙上談兵。

結論

誌瓜在第一部分說明了做事情要找「不緊急卻重要」的事,第二部分說明在所有「不緊急卻重要」的事之中應該注重那些「量級較大」的事情,第三部分說明了決定要做的事情後,應該要尋找做事情的「起點、極限與一步一步的過程」。

今天的週話是結合了兩本書的內容,第一本是前面提到的《與成功有約》,這本書於 1989 年出版,至今 30 年售出超過 3000 萬冊,光是在台灣 2019 年,數量更是達到第九版第十九次印行,本書作為成功學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是全球管理者的必讀書目,極力推薦大家閱讀。第二本書則是由《得到》專欄作者吳軍老師出版的《格局》一書,吳軍老師在《得到》中開的課程例如「硅谷來信」等等也都值得一聽。

《誌瓜說話》這個節目從試播集以來的主題多變,跨越文學、經濟學、行為科學、遊戲化以及成功學等等。誌瓜自己也在尋找這個節目的起點與極限,目前節目的定位是誌瓜自己的讀書筆記,會結合誌瓜看過的書籍整理出一些故事,這些書籍在 PTT 的 Book 版或是 Medium 的文稿區都有閱讀的心得,有些內容與節目雷同,有些則是從書本的另一個角度去分析,觀迎大家去參閱!

好了,這就是這週的誌瓜週話,我是誌瓜,我們下週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