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挑戰「恐怖谷理論」

Foxccino
誌瓜筆記
Published in
4 min readOct 10, 2019

《雙子殺手》是李安與威爾史密斯即將推出的作品,此部作品最大的亮點就是特效的升級。他們與 Weta Digital 合作,讓現年 51 歲的威爾史密斯與 23 歲的自己同台飆戲。

的惡
reference: Livio

大螢幕背後的特效

從《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銀翼殺手 2049》、《創:光速戰記》與《星際大戰》開始,數位電影對於傳統的拍攝產業產生顛覆性的變化,現代的數位技術可以在大螢幕上創造出任何我們想像的到的事物,唯獨創造出「人」還是個難題。《雙子殺手》就是科技對於人類感知能力的宣戰,現年 51 歲的威爾史密斯將在大螢幕上與23歲的自己同台飆戲。

現在許多作品都有可以讓演員“重拾青春歲月”,例如《驚奇隊長》裡的尼克福瑞就是透過數位技術,以年輕的樣子演出。現在普遍採用 de-aging 技術,讓演員先化妝拍攝,再用數位技術修圖後置。但是《雙子殺手》難度提高許多,因為他們這次是要創造一個 “ 數位克隆人 ” 出來與現在的威爾史密斯,放在同個畫面呈現,如果使用現在的 de-aging 技術,人類還是可以分辨出真假。

人類能觀察到非常細微的表現特徵,要了解數位克隆人其中的技術難度要先提到「恐怖谷理論」

reference: Wiki

恐怖谷理論

恐怖谷理論是解釋人類對機器人(or 擬人化產物)的感受理論。如果一件物品「不夠擬人」我們會從其類人特徵中產生移情作用,進而產生好感;但是一件物品「足夠擬人」(例如:機器人、屍體),我們反而容易注意到其非人類特徵,進而產生怪異感、反感。舉例來說,安娜貝爾是經典的恐怖電影主角,但是我們卻覺得湯瑪士小火車很可愛。

reference: Vogue, ettoday

Weta Digital 發下戰帖

reference: Weta

《雙子殺手》的特效技術由 Weta Digital 負責,他們這次即將打造一個全部數位化的 “ 克隆人 ” 出來,這次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高度仿真,而是如何超越高度仿真,達到超越 99% 以上的相似性,跨越恐怖谷理論的低谷,瞞過人類的觀察力。

Weta Digital 承包好萊塢電影大多數特效技術,其中《Hulk》《Life of Pi》還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在開始打造“數位克隆人”前,Weta Digital 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除了研究微表情、生理特徵之外,還需要細節到每分每秒到眼球變化、皮膚黑色素對於每一個光線產生什麼改變、張嘴時每一個牙齒的狀況等。他們研究了威爾史密斯年輕時的所有電影,包括《新鮮王子妙事多》、《六度分離》與《絕地戰警》,去了解威爾史密斯的每一個細節反應。

拍攝的過程中,威爾史密斯要帶著相機先拍一次,事後對照 Weta Digital 的數據建模,再套用上 23 歲的版本。因為 51 歲的威爾史密斯是無法完全還原當時的自己,所以 23 歲的演出,實際上還是靠 Weta Digital 利用數據建模來完成電影上的呈現。

沒有人知道這次走鋼索的挑戰是否能突破「恐怖谷理論」的臨界值,Weta Digital 的終極目標就是超越人類的感知。

心得

我看到這篇新聞的第一時間是不了解其中的震撼,但是仔細鑽研後發現其中技術含量,遠遠不是修圖這麼簡單,光是對所有細節進行數據建模就是一個浩瀚的工程。此技術影響意義如同 Weta Digital 當年的《阿凡達》,會開創一個全新的生產方式。

Reference

How the ‘Gemini Man’ visual effects team created a young Will Smith

Gemini Man: How Weta Digital helped create a young Will Smith

The Game-Changing Tech Behind Gemini Man’s ‘Young’ Will Smit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