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續作《第八個習慣》

本篇沒有介紹習慣,但我試著介紹了這些習慣的根基。

Hzgua
誌瓜筆記
May 17, 2021

--

作者簡介

《第八個習慣》由 Stephen Richards Covey(以下簡稱柯維) 所著。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權威,是哈佛大學企管碩士以及楊百翰大學博士。其成名著作是 1989 年出版的《與成功有約》,柯維在領導理論方面的成就也使得他被《Times》讚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

書籍簡介

《第八個習慣》出版於 2004 年,是 1989 年《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續篇,因此才會以「第八個」習慣命名此書。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原文書名為《The 8th Habit 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而柯維在本書中不時提到 Jim Collins 所著的《從 A 到 A+》,原文是《Good to Great》,感覺名稱有種異曲同工之妙。實際上兩本書在探討有關「領導」層面的意見也多有共識,估計是 21 世紀初的管理學就是流行類似的概念吧。

跟《與成功有約》有主題性的七大習慣一樣,《第八個習慣》也分為幾大部分,分別是「發現內在的聲音:願景、自律、熱情和良知」、「真正的領導:以身作則、探索方向、整合體系和充分授權」,另外貫穿全書的概念還有所謂的「全人思維:身體、心智、情感、心靈」。本書比起《與成功有約》,探討了更多不同高度下的原則應用,也不時提及到原有的七大習慣,建議先閱讀過《與成功有約》後再打開本書,閱讀體驗會比較良好。

本篇心得,我不會提及與「第八個習慣」相關的內容。反之,我會介紹「選擇的自由」,也就是《與成功有約》中的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重新介紹的理由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概念是本書所有應用的基礎架構,唯有確實了解了「選擇的自由」才有可能順利在其他方面有進展。最後,本篇心得文末的連結中有我閱讀時做的章節筆記,歡迎大家參考。

內容簡介

人人都有的天賦:選擇的自由

柯維在本書一開始寫道:將近半個世紀以來,我一直在世界各地、各個領域,參與和本書主旨有關的工作。如果你問我哪個主題、論點給予人們的影響最大,哪個宏偉想法在靈魂深處引起最強烈的共鳴;如果你問我哪個想法最實用、最中肯、最即時,那麼我會毫無保留、全心全意的回答:那就是人類擁有「選擇的自由」。

在《第八個習慣》的第一章,柯維一開始就羅列了人們常見的共同煩惱,請你看看是否你也有類似的困擾?

「我進退維谷,陷入一成不變的生活中。」
「沒有人真正讚賞我或感謝我,老闆根本不了解我的才能。」
「我無法有所作為、覺得內心空虛。我的生活毫無意義,好像總是缺點什麼。」
「我感到無聊透頂,浪費時間。我的滿足感幾乎全部來自工作之外。」
「妻子不了解我,孩子又不聽話。這個家比辦公室好不到哪去。」

如果沒有的話,恭喜你,畢竟上述的情境不論是哪一項都不太討人喜歡。但這也不妨礙我繼續邀請你往下討論「選擇的自由」。請你挑一件最近感到困擾,或是使你生氣等產生負面情緒的事情,然後讓我們細細探究一番。我不在你身邊,我也不知道你挑的確切的事件,不過我相信稍後提到的原則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協助到你的。

選擇的自由

在刺激和回應之間有一段空間。在這段空間裡,我們有自由和能力選擇自己的回應。我們的成長和幸福取決於自己的回應。

在刺激與和回應之間的這段空間,代表了我們選擇如何回應當時處境的能力。有些人面對逆境時選擇逃避,刺激與回應之間的空間就慢慢變小;而另一些人在面對不利的基因、強大的社會文化時選擇逆流而上,反而發現自己的選擇自由增大、成長加快、生活更幸福。別急,我知道,看到這裡你不免會覺得,這不就是一種雞湯嗎?

誒,那正好利用這個情況說明吧。看到上方的敘述就是所謂的「刺激」,覺得是雞湯就是所謂的「回應」。那在剛才,你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沒有留給自己一段小小的空間呢?中文有一句古話叫「三思而後行」就類似這個意思。把接收訊息跟做出回應之間的間隔拉的長一些,這就是擁有「選擇的自由」的第一步。

在處理刺激的各種方式中,有一項很著名的「10,10,10 法則」,指的是在思考一件事情或做出重大決定前,想想「10 分鐘後的自己」以及「10 個月後的自己」還有「10 年後的自己」會怎麼回頭看待並評價這件事。其實這就是在創造刺激跟回應之間的空間。

你發現了嗎?選擇的自由不是單純的雞湯,選擇的自由並不是告訴你凡事都有好的一面,或是世界很美好等等。事實上選擇的自由承認了現實有很多不完美、不順遂、不符合想像的地方,而這些東西就是所謂的「刺激」。選擇的自由想告訴你的是,面對種種現實,你只要也只能處理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回應」。

對,追根究底的說,「選擇的自由」其實就是「創造空間」以及「處理力所能及的事」。

這樣還算是空想的雞湯嗎?創造空間我們解釋過了,那只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應該也不難理解吧。一般我們在處理龐大的專案的時候,第一步就是將專案拆分成細小的項目,並且讓每個人處理各自力所能及的部分;刻意練習的核心也是要先拆分技能然後一項一項練習力所能及的項目。所以啊,選擇的自由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具,試著去使用它吧。

你可以利用自由選擇改變很多事情。至少,你可以選擇不受困擾,不讓自己的情緒受他人缺點的控制。最後,柯維請讀者們記住:一旦我們的情緒受到他人的控制,自己就變得無能為力;一旦我們將主動的回應被動地建立在他人的刺激上,就是允許他人繼續擾亂我們的生活,讓昨天又一次控制了明天。

心得

所以第八個習慣究竟是什麼呢?

第八個習慣是「發覺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且再「協助他人發覺內心的聲音」,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先掌握先前建立在「選擇的自由」上的「七大習慣」。但念完全書,我心中其實有另一種啟發:我認為第八個習慣是建立在「選擇的自由」上的「愛惜自己」。我心中有關「愛惜自己」的概念是源自一個極短篇小說:《蛋》,原文是《The Egg》。這裏我提供文字版(截自網路)以及影像版的網址供各位參考。

你在回家的路上死了。

是一場車禍,不大,但仍然致命。你留下了你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你死得並不痛苦。救護人員們盡力了,但依然沒辦法救回你。而你屍體的狀況太慘了,相信我,死了還比較好。

那也是當你遇到我的時候。

「發生了…..什麼事?」你問。「我在哪裡?」
「你死了,」我實話實說,沒有必要拐彎抹角。
「…有一輛….卡車失控…」
「沒錯。」
「我…我死了?」
「對,但別難過,每個人都會死的。」我回答。

你看了看四周,一片虛無,只有你和我。

「這是哪裡?」你問,「這是來世嗎?」
「差不多。」我說。
「你是神嗎?」你問。
「沒錯,」我回答。「我是神。」
「我的孩子……我的老婆….」你說。
「怎麼了?」
「他們會好起來嗎?」
「這正是我想看到的,」我說。「你剛剛去世,但你最關心的是你的家人。這樣很好。」

你充滿興趣地看著我。對你而言,我看起來並不像神,而像個普通男人,或女人。又或許是某種模糊的權威形象,比起神、我看起來更像個小學老師。

「別擔心,」我說。「他們都會好起來的。你的孩子們會記得你是個完美的人,他們還沒長大到會開始看不起你的年紀。你的妻子雖然表面上會哭,但其實會為此鬆一口氣。說實話,你的婚姻已經在破裂當中了。如果能讓你感覺好一些的話,你的妻子會為自己這麼想而感到內疚。」

「噢,」你說。「所以現在呢?我會去天堂還是地獄,還是哪裡?」
「都不是,」我說。「你會重新投胎。」
「啊,」你說。「原來印度教說得沒錯。」
「所有宗教都有它正確的地方,」我說。「跟我走一走。」

你跟著我在一片虛無之中走著。

「我們這是要去哪?」
「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我說。「只是這樣邊走邊談也不錯。」
「所以這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你問。「當我重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對吧?像個嬰兒。所以我這輩子所有的經驗和所有曾經做過的事,都將不再有意義。」
「並不是這樣!」我說。「你擁有你來自每段前世的知識和經驗,你只是現在不記得罷了。」

我停下腳步並搭住你的肩膀。

「你的靈魂比你所能想像的來得更壯觀、更美麗、更巨大。人類的腦袋只能容納你的一小部分,就像當你把一隻手指伸進一杯水裡測試溫度。你把你自己的一小部分放進一個容器,而當你把它拿回來時,你也得到了來自這個容器的所有經驗。」

「你在這個身體裡只過了四十八年,所以你的生命還沒延伸夠、去感受你剩下的龐大意識。如果我們在這裡留得夠久,你就會開始回憶起所有事,但是在你這輩子和下輩子之間沒有必要這麼做。」

「我曾經這樣輪迴過多少次?」

「噢,很多次,很多很多次。你活過很多次不同的命。」我說,「這次,你會是一個生活在公元五百四十年的中國農村女孩。」
「等等,什麼?」你結巴了。「你要把我傳送回過去?」
「理論上來說,大概是這樣。你所認為的『時間』其實只存在於你的世界裡。在我的世界裡而言,不太一樣。」

「你來自哪裡?」你問。

「哦,」我解釋,「我來自某個地方,另一個地方,而那個地方有許多像我一樣的存在。我知道你好奇這個地方是什麼樣子,但老實告訴你,我就算說了你也不會懂。」
「哦,」你有點失望地說。「等等,如果我剛好投胎到一些特定地點,我很有可能跟我自己交流過。」

「當然!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而因為你的每一段生命只曉得它自己的週期,你根本不知道當下真正在發生什麼事。」
「而這一切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真的假的?」我問,「當真?你竟然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不覺得有些老套嗎?」
「但這是個合情合理的問題,」你堅持。

我看著你的眼睛。

「生命的意義,也就是我創造這整個宇宙的原因,是為了讓你成熟。」
「你指人類?你希望我們變得更成熟?」
「不,只有你。我為你創造了整個宇宙。你每一輪的生命都讓你更成熟,成爲一個更偉大的智者。」
「只有我?那其他人怎麼辦?」
「沒有別人,」我說。「在這個宇宙裡,只有你和我。」

你茫然地盯著我。

「但世界上所有人…」
「全都是你。不同化身的你。」
「等等,我是每個人?!」
「你終於懂了,」我說,恭喜地拍了拍你的背。
「我是每一個在世上活過的人?」
「和每一個將會活在世上的人,沒錯。」

「我是林肯?」
「你也是約翰.布斯,」我補充。( *附註:約翰.布斯是林肯的刺殺者)
「我是希特勒?」你驚駭地說。
「你也是被他殺死的那幾百萬人。」
「我是耶穌?」
「你也是曾跟隨他的每一個人。」

你沉默了。

「當你每一次加害一個人,」我說,「你是在害你自己。你每一次善意的舉動,都是對自己的善意。世界上任何人所經歷的每一個快樂與悲傷的時刻,都曾被你、或將被你經歷過。」

你想了很久。

「為什麼?」你問我。「為什麼你要做這一切?」
「因為有一天,你會變得和我一樣。因為那是你真正的身份,你是我的同類。你是我的孩子。」
「哇,」你難以置信地說。「你說我是神?」
「不,還不是。你只是個胎兒,你還在發育。一旦當你活過所有人在所有時段的生命後,你才成長到足以獲得新生。」
「這整個宇宙,」你說,「只是一個…」
「蛋。」我回答。「現在是時候,該讓你進入下一段生命了。」

然後我把你送上了路。

你是你,同時也是每一個在世界上生活的人。當你每一次加害一個人,你是在害你自己。你每一次善意的舉動,都是對自己的善意。世界上所有人所經歷的每一個快樂與悲傷的時刻,都曾被你或將被你經歷過。所以我們要愛惜自己,也因為我們愛惜自己,所以我們也會愛惜別人,這是我所能想像的到最大的選擇的自由了。

《第八個習慣》中還有更多探究領導力的細節,我把這本書推薦給看過《與成功有約》之後對柯維的思維很有興趣的人。底下的連結有我閱讀本書時對各章節做的小小筆記感想,歡迎大家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