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瓜週話 14:怎麼做出改變》

今天的週話,我們討論的是「改變」這件事情的前與後。

Hzgua
誌瓜筆記
12 min readOct 2, 2020

--

Podcast 收聽

粉絲專頁

本期重點

  • 每個人都有選擇
  • 認為自己沒有選擇的理由
  • 不改變也是一種改變

內文

第一部分

大家好,歡迎來到《誌瓜週話》,我是誌瓜。

「自我成長」這個詞一直很迷人,成功學相關的暢銷書籍就有好幾本,更有以成功學內容維生的企業家或演講者,成功學領域甚至已經成長茁壯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在台灣,時常被提起的成功學書籍,例如《原子習慣》、《刻意練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等誌瓜在先前的節目中都有介紹,Medium 的文稿區隔壁也有誌瓜的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考。

那今天的週話內容要談些什麼呢。誌瓜想跟你分享的是一本在洞見與完整度上遠超上述那幾本暢銷書的成功學書籍,陳海賢博士寫的《了不起的我》。透過這本書的書名,加上當你翻開這本書,看著前文的標題「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自己的了不起」之後,一定會感受到滿滿的雞湯感。不過別急,這本書可不是雞湯,也談不上勵志,這本書是一本地地道道的自我發展心理學書籍。

先介紹一下作者吧,這本書由陳海賢所著。陳海賢是浙江大學心理學博士,擁有 13 年的心理諮詢經驗,接待超過 6000 位來訪者。同時,陳海賢也是得到 App 付費專欄的熱門老師,其開設的兩門課程《自我發展心理學》與《親密關係 30 講》總計有超過 12 萬名付費者,收聽次數更是突破 500 萬。擁有這樣心理學背景的專家,寫成的一本自我發展的書,總有可看的價值了吧。

在昨天的日說中,誌瓜已經針對本書做了概略性的介紹,那接下來,誌瓜要談談「改變」這個主題,談談陳海賢博士是怎看待「改變」這件事情的。

第二部分

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陳海賢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很多來訪者都是抱著改變的目的來諮詢的,可是當他們真正開始探索改變的可能性時,這些來訪者就會說:「老師,我很痛苦,我渴望改變,但我沒有選擇。」他們渴望改變,可是他們的思路卻是證明改變很難。他們把問題歸結於難以控制的環境、衝滿敵意的社會、世界的不公、自己無法改變的家庭和過去等等,這些宏大而深遠的現實和過去籠罩在他們頭上,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出與現在不同的選擇。

他們停止了發展的腳步,在原地痛苦地徘徊。誌瓜作為一個補習班老師,也常常遇到類似的狀況。有些學生會在段考、模擬考結束之後來找誌瓜,說自己的成績好差、怎麼辦、好難過之類的話,但是當誌瓜開始跟他們檢討讀書方法和檢視考卷的時候,會很明顯地發現學生早就走神了。或是那些沒有走神,決心認真讀書的孩子,在我下週看到他的時候,他早已拋下書本奔向手機了。這樣的情況多重複幾次,這些小孩就會產生負面的想法,例如:「我努力了,但是我做不到,我就是笨」或是「為啥要唸書還有考試?生活的時候也不會用到課本上的知識啊,總不會我去便利商店店員還考我一元二次方程式吧?」等等的想法。

這是很嚴重的情形,他們沒有直視問題,反而把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歸咎在外部因素。但事實上,所有人們認為不可控制的部分中,都有著可以控制的一小部分。而進行改變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意識到:「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一但認定自己沒有選擇,一但把原因都歸咎給外部,就會把我們從靈活機動的人,變成無能為力的環境的犧牲品。這樣,改變就真的不可能發生了。而我想告訴那些孩子,也是陳海賢想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於改變,其實我們一直都有選擇。

當我們告訴自己不行的時候,我們已經做了選擇;當我們待在一個只能滿足溫飽,沒什麼前途的公司的時候,我們已經做了選擇。改變是一種選擇,不改變也是一種選擇。我們為自己不改變找的所有藉口,比如沒錢、沒時間、太麻煩、沒必要等等,通通都是我們的選擇。甚至連我們告訴自己「我沒有選擇」的時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把對選擇的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這就是開始發展與改變自我的前提。

Scott Peck(派克)是美國著名的心理醫生,他寫過一本很經典的著作,叫《少有人走的路》,在這本書中,派克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年輕時,因為責任心太強,他總是把工作行程排的滿滿的。別的同事每天下午四點半就下班了,他卻要接診到晚上八九點。他的家人抱怨他太晚回家,他自己也很疲倦,有很多怨言。

有一天,他去找自己的上司商量,問能不能安排他幾週不接待來訪者。上司聽完他的抱怨後,同情的說:「歐,我看你遇到麻煩了。」派克感激地說:「謝謝您,那您認為我該怎麼辦呢?」上司又重複了一遍:「我不是告訴你了嘛?你現在有麻煩了。」派克聽到後很生氣,他說:「是啊,我是有麻煩了, 所以才來找您啊!您認為我該怎麼辦呢?」上司聽完派克的抱怨後卻說:「好好聽我說,我只和你再講一遍,我同意你的話,你現在確實有麻煩了。你的麻煩跟時間有關,而且是你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所以不是我的事。」

派克聽完簡直氣得要命,覺得這個上司不可理喻。可是在三個月之後,他忽然意識到上司說得沒錯。「我的時間是我的責任,如果安排時間應該由我自己負責。花更多的時間接待來訪者,這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他當初為什麼要去找上司呢?也許是她想當一名認真負責、受上司賞識、來訪者尊敬的心理醫生,所以給自己加了工作。

但是他又不想承擔自己疲憊,家人抱怨的責任。他身處這樣的矛盾之中,想要改變,卻又放不下原來的那個理想。派克去找上司的這個行為,其實隱含了一個意思:「你可是我的上司,我沒有選擇,只有你能幫我選擇,你要幫我擔起責任。」你看,這就是把選擇權拉回自己手上的意思。

在學生說「我努力了,但是我做不到,我就是笨」的時候,誌瓜清楚的知道,他們並沒有把唸好書當作自己的選擇,他們想怪罪於課本過難的內容,想怪罪於不會教的老師,他們口中的自己笨,意味著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是環境造就了他們的成績。可是實際的情況呢?那些說自己笨的學生有真的認真唸過書了嗎?他們有確實的預習、複習還有訂正考卷嗎?通常都沒有,在補習班工作你會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通常成績越好的孩子會越扎實越認真的看書,那些成績差的孩子卻總是走馬看花般草率地看過課本。

還有那些說「為啥要唸書還有考試?生活的時候也不會用到課本上的知識」的學生,他們試圖把「不實用」這個外部因素,連結到「自己成績差」的這個結果上。其實要反駁這個道理有一個很簡單粗暴的方式,如果說課內的知識不實用所以不念,那傳說對決就比較實用了嗎?難道抖音、臉書、IG 是未來工作的必備技能嗎?當然不是,學生只是想藉由「不實用」這個理由來解釋「不想看書」的行為罷了。

通常有學生提出這個觀點時,我不會用上述的說法反駁,我會試著用「選擇」的角度論述。我會請學生列舉幾個他們認為不會用到課內知識的職業,大部分的學生列的都差不多,幾乎都在服務業跟餐飲業的範圍內。這時候我會提幾個會需要專業知識的職業,拿數學來說,會提工程師、建築師;拿自然來說,會提特斯拉研究電池、疫情的疫苗等等的例子。當學生用不實用當作理由,我會告訴他們,你認為不實用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些東西會在哪裏實用,你現在不學習的行為影響的,是對於更寬廣的未來的選擇。

誌瓜想給他們的觀念是,「不實用」這件事情造成他們無可奈何的成績不好並不是真的。而是因為對於未來的愚昧與無知讓他們採取了「不唸書」的選擇。在討論未來,討論如何改變之前,先理解到「自己其實一直都有選擇」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三部分

那為什麼人們總是會認為自己沒有選擇呢?陳海賢歸納出了兩個主要原因。第一,人們誤以為只有按照理想狀況做出選擇,才算有選擇;如果選項不夠好,那就是沒有選擇。有時候,我們寧願承認生活就是沒有選擇,也不願承認這一理想至少在當下並不現實。因此,很多人說自己沒有選擇時,其實是說「這不是我想要的選擇」。

但實際上,這的確是一種選擇。選擇服從頭腦中的理想,而不是從當前的現實中尋找出路。換句話說,他們選擇了「沒有選擇」。如果你不那麼喜歡現在做的工作,但是為了養活自己,沒得選擇的話,正確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你不願為喜歡的工作冒險,所以選擇忍受一份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這是一種可以理解的選擇,但你並非真的沒有選擇。至少養活自己的辦法,絕對不止一種。

第二個主因是,人們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表面上看,我們都希望有更多選擇,實際上卻經常逃避。因為有時候,強調有選擇,並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強調有選擇,很容易讓人想到:既然有選擇,而我現在過得不好,是不是我的錯。

用討論對錯的方式思考,就可以假想出一個施害者和一個被害者。當我們覺得自己沒選擇時,是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並藉此把責任推卸給假想中的受害者。這樣,我們的負罪感就減輕了很多。在「沒有選擇」代表的指責抱怨和「有選擇」代表的內疚自責之間,很多人寧可選擇前者,因為這樣痛苦會小得多。

一樣拿上面的學生當作例子,那麼學生抱怨「自己笨」或是「不實用」其實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他們內心的想法是「我就是笨啊幹嘛逼我」或是「學一堆不實用的東西我當然學不會」,而這種想法可以很大程度的解決他們考試成績差的失落感。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了一個國中或高中的班上,你會發現那些成績越差但是毫不在意的學生,就越有這種把自己放在受害者地位的傾向。

但是,就算我們承認自己有選擇,也不知定需要感到內疚或自責。如果你的選擇不是為了找一個原因,而是為了推動改變。那就不用思考「誰對誰錯」,更不是一昧責怪自己,而是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開始思考「有用沒用」。就像很多老師或家長會說的:「你唸書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啊。」就算再怎麼強調自己受過去、環境和他人所限,沒有選擇,這對你的改變有什麼幫助嗎?沒辦法變,也許不是你的錯,可是,誰要為最終的結果負責呢?還是你自己。

第四部分

前面的內容,誌瓜跟你討論了進行改變的必須條件:「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有了這個觀念,就可以透過一系列的操作進行改變。進行改變的方式,可以透過心理免疫的 X 光片或是奇蹟提問來進行,有關這兩者的內容,在這週的日說中都有套論,如果沒有聽過的聽眾可以到本週的節目中找一找。

誌瓜想繼續討論的是,如果說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那麼不做改變能不能也算是一種改變呢?聽起來很像一種詭辯吧,不過陳海賢在本書中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不做改變,當然也算是一種改變。

在這個時代,改變幾乎變成了「更好的生活」的代名詞。一方面,我們總是期待改變發生,對改變心存嚮往。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知道改變的方向,只是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那「追求改變」這件事本身就會變成我們逃避真正改變的藉口。事實上,想要改變,本身就是一把雙面刃。

在追求改變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重要的心理狀態:對現在的自己不滿意。當然,這種不滿可以轉化成發展的動力,但也可能帶我們走上另外一條路,讓我們感到焦慮、迷茫、自卑、手足無措甚至陷入重複無效的改變之中。像是前面我們提到成績很差的學生,在不對的認真與放棄認真之後,就陷入了認為認真沒有用,自己就是不適合唸書的情況當中。

那到底什麼時候該追求改變,什麼時候順其自然就好呢?或著這樣問,什麼時候改變是有用的,什麼時候改變會變成一個問題呢?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改變的動作究竟是改善了狀況,還是是維持著狀況,或是讓狀況變得更糟了。

通常,無效的改變會維持症狀,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你的改變包含在這種惡性循環裡,那就要小心了。舉個例子,胖子會想要減肥,這是一種改變。如果胖子很想改變這件事情,他就會變得非常警惕,例如經過路邊攤時堅決不去看不去想,可是就像那個著名的實驗,要你不去想大象的話腦中就會浮現大象一樣,特意不去想吃的反而會讓食物魂牽夢穎。結果,在意志力較弱的晚上,就打開外面開始點宵夜了,吃完又會浮現滿滿的罪惡感,胖子就又想減肥了,就這樣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啊,當我們想要改變時,要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我們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還是需要改變的問題。這個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世界本來就不是按照我們的想法去設計的。例如,人們偶爾會焦慮、失眠、心情不好,會遇到各種挫折,但這些都不是問題,而是世界運行的常態。如果錯把世界的不如意當做要解決的問題,改變不僅沒有結果,有時還會變成問題。

第二,我們想要改變的努力,有沒有打斷自然發展的歷程。一棵樹從種下種子到開花結果,有自然發展的過程;嬰兒從爬行、站立到奔跑也有自然發展的過程。工作需要累積經驗,關係需要培養感情,這也是自然發展的過程。如果你想做出改變,一定要思考一下:如果不做改變,事情自然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怎麼樣的?不能因為僅僅想要擺脫焦慮就急著改變,如果改變的企圖打斷了自然發展的歷程,那他同樣既沒有效果,還會變成問題。

結論

今天的週話,我們討論的是「改變」這件事情的前與後,前要注意「自己都有選擇」,後要注意「改變的兩個問題」。當然,誌瓜相信很多聽眾心裡在想,自己有選擇這件事情,不就像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選擇的自由」嗎?

沒錯,幾乎就是一樣的概念。在之前的節目中,誌瓜是以柯維和他的學生要請假跟隨校隊去打網球作為例子來說明的,但今天的內容我們把「選擇」這件事討論的更深入了。誌瓜不只討論了「選擇的自由」還說明了為何人們會忽視它的原因。在《了不起的我》一書中對於選擇還有改變有更多的討論,但是礙於篇福,誌瓜就沒有一一列舉出來了。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什麼是成長?當你開始思考生活中那些理所當然的事情時,就是成長」。所以啊,誌瓜希望透過今天的週話內容,帶你思考生活中常常出現的那些,「無可奈何」、「沒有選擇」的事背後的原因,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為你帶來一點啟發。

好了,這就是這週的誌瓜週話,我是誌瓜,我們下週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