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特展筆記 — — 普普藝術巨星《安迪沃荷Andy Warhol》

London Hipster Liv
SCOPERS倫敦好朋友
10 min readSep 8, 2020

一但你搞懂普普,一個符號在你眼裡,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然後一但你思考過普普,美國在你眼裡,也再不會是它原來的樣子了。

— — 安迪沃荷,《普普就是一切都很好:沃荷的六〇年代》

〈100 Campbell’s Soup Cans〉, Andy Warhol,

倫敦解封之後,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也逐步開放,不過可惜的是幾個大場館籌備許久,原本預計在3–7月開幕的特展,都因為肺炎肆虐而取消;而幸運的是,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年度大展《安迪沃荷Andy Warhol》展期尚未結束,讓我們有機會在今年看到普普藝術之父的精彩作品。

疫情下的Tate Modern

介紹特展內容之前,先來讓我們關心泰特美術館的近況(以下簡稱泰特)。

在這個需要安全社交距離、越空曠越好的時候,前身為發電廠的泰特正好發揮作用,挑高的建築、簡約寬敞的展館和樓梯,不僅能夠確保參觀民眾的安全活動空間,對於規劃一線式參觀(one-way routes,也譯作單向參觀)更相對容易。

過去,參觀泰特的常設展館無需訂票,不過在疫情之下,為了控制參觀人數,無論常設展或特展都須在網路上先行預訂,並在指定時間前往。而配合一線式參觀,美術館也封閉了幾個入口,統一由Turbine Hall ramp進入。另外,目前館內的寄物櫃、置衣間皆不開放,大家記得要輕便前往喔!

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特展吧!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特展簡介

特展前導影片。

2020年的《安迪沃荷Andy Warhol》回顧特展由倫敦泰特美術館、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Museum Ludwig)以及多倫敦安大略美術館(Art Gallery of Ontario)共同策劃,是泰特開館20年來首次舉辦安迪沃荷特展。

本次特展共有12個展間,各展間依照安迪沃荷的生平,陳列從世界各大美術館出借的知名作品,〈瑪麗蓮夢露〉、〈可口可樂瓶〉、〈康寶濃湯罐頭〉,還有許多從未在英國展出過的作品都集結在此,可以說是相當豐富且難得的回顧展覽。

安迪沃荷一直都擅長於多媒體創作,因此這次特展亦包含了影片、裝置、商業作品、藝術作品等形式,全面且多元,不但主題性極強,也充滿了實驗性。沃荷將60–80年代社會、政治、科技的種種變遷融合並重新用藝術形態展現,作品反映了美國夢的絢爛繁華,也同時質疑這樣的社會。

以下將依照展間順序介紹本次特展的幾個主要亮點。

展間1:安迪沃荷是誰?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生於1928年美國匹茲堡(Pottsburgh)的一個斯洛伐克移民家庭,原名為「Andrew Warhola」,雙親皆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註)。從小耳濡目染宗教信仰,又接觸到好萊塢的流行文化,這樣的文化衝擊是沃荷青少年時期的重要啟蒙。看出他從小就對藝術有極大興趣,雙親也花了許多心力栽培,沃荷的父親過世前甚至將終身積蓄留給他上大學學習設計。

〈Before and After〉這幅作品描繪沃荷自己1957年進行鼻子整形手術前後的對比。Andy Warhol, 1961.

21歲時,沃荷前往紐約開始他的商業設計師生涯,一直對自己外表相當重視的他,也就是從此時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個人形象改造:將姓氏從「Warhola」改為「Warhol」、整形鼻子,使用隱形眼鏡、戴上假髮以遮蓋他日漸往後的髮線。

沃荷在紐約藝術圈大放異彩,從商業設計師一路增加了許多身份,如:藝術家、電影製片、經紀人、演員、作家等,說他是藝術家,不如說他是名流,更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人物。

展間3:什麼是普普藝術?

初到紐約,雖然很快就成為一個成功的商業設計師,但沃荷其實更想要被當作是一名藝術家看待。在受到紐約新浪潮藝術的影響下,1960年代起,他便開始創作起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普普藝術」作品。

普普藝術(Pop art)的「Pop」是英文「Popular」的簡稱,即是以普及、日常,我們周遭可見的所有元素創作出的藝術風格,代表人物有安迪沃荷與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人,雖然源自英國,卻在美國被發揚光大。

相較於安迪沃荷,另一位美國知名普普藝術家——李奇登斯坦的作品為漫畫風格。〈Whaam!〉,Roy Lichtenstein, 1963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此展間中的〈100個康寶濃湯罐頭〉(100 Campbell’s Soup Cans)是沃荷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貫徹普普藝術的真諦,他以從小吃到大的番茄湯罐頭為靈感創作出一系列的康寶濃湯罐頭作品,表現出文化、經濟與社會各層面的融合。

〈100 Campbell’s Soup Cans〉Andy Warhol, 1962

1964年他首次以藝術家身份在洛杉磯的Ferus Gallery參展,便展出了康寶濃湯罐頭系列,其中一件以高達1500美元的價格售出,奠定了他普普藝術家的身份。

當沃荷談到普普藝術,他不諱言創造普普藝術「就像成為一台機器」,因為創作過程確實是機械化的,他亦認為每個人都該如機器這般創作,才能屏除既有的歧視與偏見。

除了〈100個康寶濃湯罐頭〉,此展間也有以著名的瑪麗蓮夢露、貓王等巨星創作的普普作品,也是沃荷複製美國流行文化、名人的象徵代表作。

左:〈Marilyn Diptych〉, 1962. 右:〈Elvis I and II〉, 1963-64, Andy Warhol

展間4–8:沃荷的「工廠」與各種新嘗試

身為一個知名藝術家,沃荷建立了他的「工廠」 — — 私人藝術實驗工作室與社交空間。這個藝術工作室不但是沃荷網版印刷作品的主要創作場所,也是他開始實驗各種影像作品的空間。

不只如此,「工廠」就像是法國的藝術沙龍,沃荷提供各種型態、身份的藝術家一個交流、展現的空間,最佳的例子便是酷兒社群。當時的美國同性關係仍違法,身為一個同性戀者,沃荷藉由自己知名設計師的身份,並提供空間幫助許多酷兒身份的設計師、詩人、舞者等等。

沃荷也幫助當時並不知名的地下絲絨樂團(The Velvet Underground)製作了一張專輯 — — 《地下絲絨與妮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設計了黑膠唱片封面並簽下「Andy Warhol」大名。

這張專輯的首發限量封面為互動式圖像,按照指標將黃色香蕉皮撕除後,可看到下方的肉色香蕉,此創作在當時可說是一項創舉,而用香蕉影射男性生殖器官的做法,創造了經典象徵(symbol),也讓香蕉在往後的流行文化中成為男性生殖器官的代名詞。

(在Spotify聽聽看此張專輯)

展間9:扭轉女士與先生的性別概念

沃荷在1975年創作了一系列共25幅不具名的非裔、拉丁裔變裝皇后與變性者畫像,此系列也是30多年來首次被展出。

第九展間的作品。

14位人物模特兒由沃荷的朋友從變裝酒吧雇用而來,沃荷拍攝了超過500張照片,再用他的招牌技巧 — — 網版印刷製作出作品。沃荷經常在他的各種實驗性作品中描寫性別議題,不過這次的作品卻頗受道德上的爭議,許多人認為他並不屬於這個社群,自然無法真正瞭解他們的性別個性,這些模特兒亦不知道自己的性別在作品中將會被如何展現。

在泰特的展覽簡介中也特別說明了這系列的名稱。〈Ladies and Gentlemen〉由當時的藝術商Anselmnino取名,這樣的取名方式被認為並沒有把重點放在這些人物的生活經驗,而是著重在他們性別上帶來的戲劇效果。

雖然此間的爭議頗多,不過單就創作的顏色與視覺帶來的震撼,仍舊與其他沃荷作品有不同的感受,很值得花些時間鑑賞。

展間12:遺作 — — 「最後的晚餐」

〈Sixty Last Suppers〉, 1986, Andy Warhol

最後的展間也代表著沃荷生命的盡頭。

走進展間,便會被唯一一幅作品 — — 〈60幅最後的晚餐〉(Sixty Last Suppers)所震撼,它是安迪沃荷過世前創作的最後作品,由六十幅黑白網版印刷的達文西〈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複製組成。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描述的是基督教聖經馬太福音第26章中,耶穌在遭羅馬士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宗徒共進最後一餐時,預言將會被其中一位門徒出賣的場景,是許多人心中耶穌故事的經典印象,而沃荷的老家廚房中也掛著它的複製品。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by Leonardo da Vinci, 1495–98, in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Milan.

對於沃荷來說,這幅作品除了代表宗教,也代表著日常,他曾經說「這是一幅佳作,一幅你經常會看到,卻想都不會多想的作品」,也因此複製〈最後的晚餐〉,對他而言是普普藝術的最高實踐,藉由將家中的「複製品」大量複製並組合,表現出普普藝術的新視角。

在沃荷的伴侶Jon Gould因愛滋病過世後,他感受到身為公開同性戀者在鎂光燈下的赤裸,雖然他從未將自己定義為該族群運動家,但後世評論這幅〈60幅最後的晚餐〉就像一面巨大的靈骨塔,哀悼著永不結束的失去。

此次展覽著重在安迪沃荷的個人故事與對社會的觀察,以及這些故事如何帶出他視角下的藝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害羞蒼白的男孩,在聲名大噪之後,如何發揚「普普藝術」,也成為美國文化轉換為「全球化」的重要推手。

註:沃荷的家庭信仰魯塞尼亞禮天主教會(Ruthenian Catholic),直屬羅馬教廷。

(特別感謝友人 — — 博物館學博士Carol一同觀展與討論)

《倫敦派放送》帶你聽展覽!

推薦閱讀

・安迪沃荷自傳 — — 《普普就是一切都很好:沃荷的六〇年代》(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特展資訊

地點: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Tate Modern
展覽期間:12 March — 15 November 2020
票價:£22

如果沒有機會到倫敦泰特美術館觀展,官網提供線上導覽與策展專訪可以欣賞:

--

--

London Hipster Liv
SCOPERS倫敦好朋友

台北人,學過語言、設計與創意經濟,現為跨領域工作的多棲動物。生活於倫敦,用感性與理性觀察體會這個城市。Thinker/ Designer/ Illustrator/ Start-up in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