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漲與通貨緊縮,那個比較不好?

Sean Yeh
Python Everywhere -from Beginner to Advanced
12 min readMay 5, 2022

--

什麼是通貨膨脹,什麼又是通貨緊縮?是什麼原因導致通貨膨脹?什麼情況下又會導致通貨緊縮?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這兩種狀態對於國家或個人來說有什麼影響?本文要從最基本概念開始討論起,說明通貨膨漲與通貨緊縮,到底那個比較不好?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

所謂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在一定期間內整體物價水準持續下降的現象。

In economics, deflation is a decrease in the general price level of goods and services.

反之,在一定的期間內物價持續發生上漲的現象,我們稱這種整體物價水準持續上升的現象為通貨膨脹(Inflation)。

In economics, inflation refers to a general increase in pric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an economy.

以下進一步分別就這兩個名詞說明之。

通貨膨脹 Inflation

鑑於最近的物價上漲現象,「通貨膨脹」這個名詞對大家來說,應該會比較熟悉。

「通貨膨脹」是指在某一段時間,貨物的供給一直不足以滿足市場上的需求,物價即隨著時間持續上漲;這個過程之中逐漸的降低金錢的購買力。簡單的說,就是今天的一元可以買到的東西比去年的少。

物價為何會上漲

造成貨物的供給一直不足以滿足市場上需求的現象,可以分成因貨物成本所致或因市場的需求所產生。前者被稱之為「成本推動」(cost-push)型;而後者則稱之為「需求拉動」(demand-pull)型。兩者都是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如下圖:

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是當總供給曲線往左移動變成通貨膨脹,通常會發生在相關生產成本上升時。例如:勞工的薪資上漲、原料的成本上漲,或者是政府的稅賦調高等。從上圖可以看到物價上漲但是生產量(Q)呈現減少的狀態。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是當總需求曲線往右移動變成通貨膨脹,發生在商品與服務的需求超過現有產能可供給與滿足的程度。由上圖可以看到當這種通貨膨脹發生時,物價上漲的同時生產量(Q)也跟著增加。這種「供不應求」的現象,往往發生在經濟成長的時候。

如何衡量通貨膨漲

根據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所著的「孫主任的經濟筆記:景氣預測權威帶你輕鬆看懂總經趨勢, 從貿易戰、科技戰、疫後商機、經營挑戰到金融投資一次掌握」一書中所指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必須有「範圍廣」、「時間長」與「幅度大」三個限定條件。

所謂「範圍廣」是指,價格上漲的產品非常的多,不是只有單一的一兩項產品。如果只有一兩項產品上漲,其他產品並沒有上漲的話,就不符合這個定義。例如因颱風季節的來臨,導致蔬菜供應量減少,此時菜價往往會明顯上漲一陣子,其他的商品卻維持原來的價格不變。這種情況就不符合「範圍廣」的定義。

其次,「時間長」意味著價格上漲的時間必需要能夠持續一定的長度。一般來說,這個時間的長度大約是一季或兩季以上,才符合這個條件。以前面颱風季節菜價的例子來說,價格上漲的時間大約只維持兩三週,就會恢復原來的價格,這種情況就不符合「時間長」的條件。

第三個限定條件是「幅度大」。一般來說漲幅超過2%以上時,才符合通貨膨脹的定義。漲幅如果少於2%,就不符合這個條件。

如何決定物價

除了解以上三項限定條件外,還必須知道「物價」究竟是指哪些物品的價格?

# 市場藍

衡量通貨是否膨脹的標準並不是單純的隨便使用一般消費者物價去做判斷,而是從一般家庭購買的各種商品與服務中挑選出來的「核心物價」,做為價格的追蹤。這些被挑選出來的「核心物價」,被放入一個稱為「市場籃」(market basket)的群組中。

籃子裡面的品項並非一成不變,基本上會隨著時代而改變,大致上來說都是可以反映當時民眾消費情形的選項。例如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和必需品、娛樂、醫療、交通成本、公共事業費用等。

# CPI

有了「市場籃」之後,只要每年觀察市場籃的變化,可以看出核心物價的漲跌,進而算出一個指數,這個指數被之稱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後,再從每年得到的CPI指數的差異變化中計算出通貨膨脹率。

通貨緊縮 Deflation

通貨緊縮是指物價持續下跌的現象。在經濟學上,市場是由供給與需求組成,當需求不足而供給過剩的時候,就會發生通貨緊縮。換言之,通貨緊縮發生的原因是「整體經濟的需求」小於供給,而且這個需求不足而供給過剩的狀態,會持續存在著一段時間。

至於什麼是「整體經濟需求」?

所謂「整體經濟需求」可以說是一個集合的概念,指一個國家全體的需求。「一樣米養百樣人」,對於某樣商品,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

以民生必需品的衛生紙來說,有的人一個月只要3包就可以,而有些人卻需要12包才可以度過一個月。若把全國所有的個人對於衛生紙的需求加總起來,這個數字就是衛生紙這一項單一貨物的整體經濟需求。

依照同樣的概念,再把日常生活各式各樣貨品 — 醬油、泡麵、調味料、洗衣粉 等等 — 的需求加總起來,就會產生全國的整體經濟需求。換言之,「整體經濟需求」可以說是把全國人民所有的需求加總起來,產生的量。

通貨為何會緊縮?

經濟強調供需均衡,一旦不均衡的狀態出現時,就會升起另一股「力量」讓這個傾斜的不均衡現象漸漸的朝反方向移動,產生新的均衡狀態。

當「需求不足,供給過剩」時,會產生供需不均衡的現象,另一股力量就會開始發揮作用,讓傾斜的狀況慢慢的回到均衡。但若該股力量長期無法達到均衡狀態,就會發生通貨緊縮。

需求少於供給會造成商品價格的下跌,貨幣價值上升。在這個時候,一般民眾會比較願意手上持有商品還是握有貨幣呢?

面對這種狀況,假設手中剛好有一張$100鈔票,這時的我應該去買商品回來保存?還是應該把錢存在銀行?

雖然大家都很怕通貨膨脹的發生,但是在通貨緊縮的狀況之下經濟是不會成長的。因此,如果希望經濟成長的話需要微幅的通貨膨脹才能夠達成。

通貨膨脹的效果

前面提到,通貨膨脹是貨物的供給不足以滿足市場上的需求,有這樣的的景象應該是經濟欣欣向榮的徵兆。

在這時候,比起貨幣的價值,貨物的價值反而較高。整體而言,大家在這個期間會比較願意消費,企業投資的意願比較高,也較願意跟銀行借錢融資。薪資也會隨著通貨膨脹上漲。所以除非通膨出乎意料或失去控制,否則透過需求的拉動,呈現出社會大眾富足而且興旺的景象。

然而另一方面,通貨膨脹來臨時,對於那些靠固定收入或銀行積蓄生活的人來說,受創最重。因為銀行存款的價值被通膨侵襲,導致原本同樣金額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變少了。

惡性通貨膨脹

但通貨膨脹若是太過火,就會產生「惡性通貨膨脹」,導致對物價上升完全失控。

例如上個世紀1921年到20年的德國、80年代的辛巴威、以及這個世紀2016年的委內瑞拉。在1918年1馬克可以買到的東西,到了1923年要花30億馬克才能買到。(一條麵包要價2000億、一顆蛋要價800億)

大家如果看過Netflex上檔的電視劇茶金,會在前面幾集看到主角的父親總是在發放工人當月的工資時,用卡車載運大把的鈔票到茶工廠去,並用鎊秤丈量一袋袋的鈔票。因為當局勢惡化的時候(時代背景為1945–1950年間)民眾只能用手推車運錢,大家開始瘋狂的掃貨甚至於鈔票比壁紙還要便宜。或者是拿鈔票當柴燒,並開始從貨幣交易轉變為以物易物的經濟型態。

2016年委內瑞拉的消費物價上漲了800%,經濟萎縮了18.6%。據魯伯特羅素(Rupert Russell)在當地的所見所聞(記載於「價格烽火效應」(Price Wars — How the Commodities Markets Made Our Chaotic World)一書):

這裡的貨幣在一年內的通貨膨脹率是1,000,000%, 無論去哪裡都能看到通膨的後果, 每條街上都有塗鴉用大寫寫著西班牙文的飢餓: hambre

看到100多人排隊購買盒裝雞蛋, 人人手上都拿著七、八公分厚的一疊疊紙鈔…。

從他把珍貴的美元換成玻利瓦的那瞬間起,就在和時間賽跑。『 我必須衝出去立刻馬上把這些現金花掉, 因為從手上拿到這些玻利瓦開始,這些錢的價值每分鐘都在下降。』

現在的基本薪資根本連一公斤的起司都買不起。 通貨膨脹使每月基本薪資的價值下跌至1美元到2美元。…如果基本薪資不夠我們買食物的話,那就更不可能買得起避孕用品。…所以我才會決定做絕育手術。

街上, 有名青少年手上拿著像跳神的一樣東西在玩, 我走近些, 才發現那是用對折的舊波利瓦紙鈔 編織成幾何形狀的繩子。 不過短短數年前他還能用這些鈔票買一輛車;但如今這些鈔票卻成為消遣的玩具。…

作者親眼見證了這種歷史奇觀,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惡性通膨。

停滯性通膨

除了惡性通膨之外,還有一種通膨叫做「停滯性通膨」。它發生在經濟幾乎沒有成長而失業率卻穩定的維持在高檔,同時通貨膨脹依然居高不下。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是停滯性通膨發生的時候。在歷史上,1970年代曾經發生過一次停滯性通膨。由於當時出現石油危機,危機推高了石油的物價,導致其他的商品也跟著上漲。

各國的中央銀行卻持續不斷地刺激貨幣供給,不斷地在市場上發鈔票。結果導致供給過度、薪資惡化、物價上漲等情況不斷地升高。而這次的物價上漲卻沒有伴隨著經濟的成長,個人的薪資也沒有跟著通貨膨脹一起上漲。換句話說,大家都變窮了。

適量的通膨

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各國政府無不致力調節通膨,企圖達到適量,讓經濟成長與通膨並存。經濟的成長基本上是靠著微幅的通貨膨脹作為前提來進行,一般認為這個「適量」的通膨率大約是2%到3%。

因此,只要政府可以避免惡性通貨膨脹,在巧妙地使用通貨膨脹策略以及通貨緊縮策略,讓社會以微幅的通貨膨脹來支持經濟的成長。

====================

通貨緊縮的效果

一般來說,大家都很擔心經濟發生通膨的情形。而聽起來好像不錯的通貨緊縮,因為它意味著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但是通貨緊縮真的比較好嗎?

同樣的一張鈔票,今天能買到的東西只有去年的一半,這種情況沒有人會想要;但相反的物價停滯不前,對於經濟來說也不是好事。

貨幣供給下降

通貨緊縮一般是由貨幣供給下降所引起。貨幣供給下降意味著大家沒有能力買東西。

需求是透過消費以及投資來產生的。通貨緊縮造成資金的價值上升,這時大家心態上會比較想要持有貨幣而非貨物。如此一來,個人的消費與企業的投資會都減少,而儲蓄會增加。企業也比較傾向於不向銀行借款,因為到時候還款時的價值會比借款時的還要高。如此結果,導致經濟成長停滯。

隨著市場上買氣的停滯,物價持續的下跌,不論企業或者是個人消費者會期待更便宜的價格出現,而延後了購買,這導致經濟活動可能會停止。

消費者延後購買導致造成需求減少,企業的銷售利潤也跟著下跌,企業為了維持營運勢必需要降低工資甚至於被迫解雇員工並且減少生產。

勞工的工資下降之後,他們就會減少商品的消費,而導致消費減低。消費一旦減低,企業也就不想要進行大量的投資。因此需求不會上升。

進而導致經濟衰退或者是經濟蕭條。如此一來就產生了負面循環,不斷惡性循環下去。例如日本就是一個例子。從1990年之後日本經濟長期停滯,幾乎整個平成年代物價長期都是下跌的。

結語

從通縮走向通膨

根據經濟學人於The World Ahead 2022的報導,世界各地的通膨率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呈現緩步下滑的趨勢,一直持續到2020年止。

美國通貨膨脹率

導致這種趨勢係肇因於兩項主要因素:全球化與全球人口老化。

拜全球化之賜,工廠降低了生產的成本、產品的價格也因此下降的同時,卻削弱了勞方對於其薪資的議價能力,導致員工的薪水普遍停留在低檔,多年持續「凍漲」的情形。

另一方面,由於已開發的富裕國家人口結構普遍老化。鑑於老年人相對保守的消費行為,傾向把錢存起來的心態,導致消費減少,供給大於需求的請況。

之後又於2008年發生了全球金融危機。各國為了救經濟,企圖讓通膨率達到目標,紛紛調整政策,轉而刺激通膨率。

最近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擾亂了所有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全球經濟深受短缺的困擾。各國央行為了支撐金融市場,於疫情爆發之後,再次將大筆的資金挹注到金融體系中,以確保需求不至於崩盤。但是這樣的舉措,卻導致通貨的膨脹。

經濟學人於2021年時曾預估,在22年初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將超過5%,英國則達到3%,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膨率可能比這個還要高。然而22年年初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美國通膨率進一步飆升,目前已經達到8%左右。據Allianz首席經濟學家 Mohamed El-Erian預測,今年夏天美國的通膨率將衝上二位數。

台灣各地也出現餐廳、飯店的價格紛紛調漲的訊息,蔬菜、水果和能源等價格也在2022年1月上漲2.4%,IMF則預估台灣今年通貨膨脹率將增加至2.3%。看來通貨膨脹已經回來了!

相關影片

看了以上說明還是不清楚的話,可以直接看下面的影片。第一個影片是歐洲中央銀行(ECB)提供的教育影片:解釋關於通貨膨漲、通貨緊縮以及穩定物價等概念。

Price stability: why is it important for you ?

德國聯邦銀行(Deutsch Bundesbank)也提供了影片解釋關於通貨膨漲、通貨緊縮以及穩定物價等概念。

What is price stability,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

--

Sean Yeh
Python Everywhere -from Beginner to Advanced

# Taipei, Internet Digital Advertising,透過寫作讓我們回想過去、理解現在並思考未來。並樂於分享,這才是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