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小周末」創辦人盧世安:從HR視點談關鍵人才育成與職涯躍升術

陳亭勻 (Selena)
資深產品經理的職場告白
14 min readAug 15, 2019
圖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人資作為求職的第一道門,往往肩負履歷篩選、電話訪談、初次面談等重責大任,需要在短暫的交談與主觀履歷中,尋求「人才」的蛛絲馬跡。

但是,什麼樣的人是 HR 眼中的人才?這個評判是否有標準可循?為什麼談得很開心卻沒有下文?這些眾多求職者打滾多年也未必得其解、人資也不太可能開誠布公的問題,經本次 CMX 主講人──「人資小周末(HR 交流社群)」的創辦人盧世安剖析,才使我們得以一窺人才徵選的不傳玄妙。

一、誰是人才?

從人資的觀點來看,人才索求的 M 型化,正日趨明顯。

求職市場中,所有企業都在追尋僅佔 2 到 3 成的人才,這些自我要求高又努力的求職者攫取了多數的注意、得以談判更好的薪資;而剩下的 8 成求職者,替代性高、在企業中影響力不大,工作機會與薪資發展往往受到大量限制。

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被追逐的人才,但你屬於那 2 到 3 成的前段部隊嗎?

在此,盧世安以人才的「巨視觀」與「微視觀」,蓋要說明人資對人才評判的觀點與模式。

巨視觀:以綜合/概括/決定論的模式進行人才評判觀點。(比如評斷求職者是外向/內向,便是一種概括的評判)

微視觀:不只是找人才,更是找人才的能力與特質。

圖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進一步來看,巨視觀定義人才為「在陌生工作領域中,仍可快速學習、快速掌握、快速產出」,而微視觀深入檢視人才的能力與特質。

盧世安建議,在了解人才的定義後,人們應學會以人資專業做到以下三件事(人資力),以此提升職涯發展:

  1. 界定自己:了解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才
  2. 發展自己:發展關鍵能力或職位需求的能力經歷、規劃職涯路徑
  3. 管理別人:成為高階經理人或主管後,管理組織內人才

二、如何成為人資眼中的人才?

你可能真的是位人才,但別人未必會用你預期的眼光看待你。因此人人都在問:

怎麼讓人資視我為人才?

要知道,但凡有「評選」行為,都一定是主觀界定,更別說每位人資都有一套對人才的認知框架與判斷,使用的方法或評比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換言之,求職時首要且唯一能做的事,其實是要先搞清楚「進入不同職位人才資料庫的方式」。

唯有當你被列入考慮時,你才真的站在賽場上。

舉例來說,若你正在尋求外派的機會,但在公司熬三年卻總是沒被選上,很大機率就是努力錯了方向。放下埋頭苦幹的執念,找人資了解被列入外派人選的必要條件、所需的職涯歷程,甚至調整單位,才有機會實現外派夢,否則很容易落入自怨自艾、懷才不遇的苦境。

換個情境想想看,若你正在尋求新職位,但履歷上完全沒有該職位所需的必要關鍵字,你通過履歷篩選的機率又能有多高呢?

照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上述這個問題,其實與職場常見的情況相似,意即我們在訂立目標與規劃執行環節前,首先要「定義問題」,而非一廂情願苦幹實幹。求職、工作都不是讀書解題,作為相對積極主動的人才,盧世安提醒所有與會者,在急於解決問題前,最好緩一緩,將問題定義清楚,才不會事倍功半。

三、我真的是人才,但卻沒被錄取?

從前文理解了巨視與微視兩種觀點界定人才的標準後,主管高層與求職者,可能仍有一些看似無解的疑惑:

到底該怎麼找到好人才?

明明相談甚歡,為什麼錄取的不是我?

其實,對人資/主管而言,用人本質上就是一種賭注。更現實的是,找工作有 10 到 20% 是機運影響。

除了人力銀行開出的條件以外,還有很多隱藏要素會影響錄取決策。盧世安直言:「人資要找的往往不是條件最好或看似最合適的人,而是最能解決企業中某種問題的人。」(見下例)

舉例來說,當企業在尋找高階幹部的秘書,但所有錄用者皆因共事主管的脾氣與口癖無法久待時,後續招募的條件就會慢慢從「年輕、外貌姣好、工作能力極佳」,變為「脾氣好、無視粗口、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此時儘管履歷再傑出、能力再優異,只要看起來無法成為該主管能長期共事的對象,人資就不會考慮你。很現實嗎?但人資就是要幫忙找到最能補洞的人,讓企業繼續運轉下去。多數人資只想著:「你適合我們公司嗎?能跟我們老闆/主管/同仁一起工作嗎?」

至於檢驗人才是否真材實料的方法,盧世安笑說,一句中國的俏皮話就可驗證:「是驢是馬,拉出去看看就知道。」

四、求職者注意:衡量人才的 3 大核心

衡量人才的方式有很多種,但無論是對人資還是主管來說,從專業、技能與網絡分別檢視,才能將人才放在正確的位置。而對求職者來說,認知自己三大核心的能力,能更透徹了解自己的職涯發展規劃:

照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 專業:會被認証的能力,比如工程專業、土木專業、語文專業等。盧世安認為人一生至少隨著會職涯變換,而有 3 個以上的專業。而這些專業,能幫助我們「把事情做完」。
  • 技能:技能高的人,往往可以更快、更好、更有產能地完成事情。因此,技能是「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 網絡:當職涯發展到一定高度,助我們更上層樓的往往就是網絡能力。網絡在組織內也是一種長才,比如連結利害關係人、串聯資源、妥善作到風險管理等,因此網絡代表「把事情做成」的能力,特別是在新創公司,會很需要網絡能力強的人,將事情從一團亂中帶往成功。

五、你是組織型人才,還是創業型人才?

以國際型白領人才為例,除了設計型、技術型、管理型以外,很常見到一種「創業型」工作者。這類人對不確定事物的耐受度極高,掌握度也好,能自己建構任務、找資源、釐清現況與需求,並作出相對判斷,衝鋒陷陣的開創能力極佳。

照片來源:Selena Chen,請勿二次轉載。

這類創業型人才,正是所有新創公司最需要的職員。而也因為他們善於自定目標、自找資源與自我管理,因此值得那些薪水。

相對而言,另一種組織型人才,對於變動的耐受度較低,比較需要明確的任務、可控的資源、清晰的現況與需求,但在組織中能完善地交付任務,善於團隊協作與指令完成,大小螺絲能整合為美好的公司願景。

兩種人才沒有誰優誰劣,只有環境適不適合。如果錯將組織型人才放到剛起步的新創,或在平穩的組織中放入一堆創業型人才,都可能造成災難。

想像一下,如果公司給了兩條路讓你選,一條是永遠外派、不能回總公司,但可以當到該地區的總經理或總負責人;另一條是待在母國總公司,無須外派遷移,但最高只能做到小組長或中階主管,你會選擇哪條路?又怎麼做選擇?作選擇時的心態與思維,就是判斷組織型/創業型人才的一個指標。

六、教練,我想成為國際工作者!

盧世安以外商與長年的工作經驗,界定國際知識工作者的優秀之處,也就是「五力」的掌握:

  1. 科技力
  2. 表達力
  3. 移動力
  4. 協同力
  5. 學習力

以「移動力」為例,國際人才的效率、產能,鮮少會因為移動到異地或遭遇問題而降低。許多人出差一落地,會想要先休息一下,但優秀工作者永遠上緊發條,直接坐鎮異地,開始接觸團隊、收發信件、迅速提出決策。

再說說協同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其實是珍貴資產。好的人才能使一加一大於二,減緩跨部門或同事協作間的摩擦力;而不善協同的人,難與他人合作,比較適合單兵作戰,自然很難成為跨國團隊的一份子。

此外,國際人才對「不確定」的忍受力與掌握力,相對他人高。而這樣的人,除了國際競求以外,國內企業當然也想僱用。觀諸歷史發展,優秀白領的外流是世界趨勢,而台灣的高階人才們,究竟會走向瑞士化(外輸為主管),還是菲律賓化(有高學歷但難成白領階級),仰賴人才的自我管理與界定。

七、如何在面試時證明自己就是人才?

面試時的所有問題,其實都在問同一件事:「請你舉個例子,證明你能做得比別人好。」

因此,許多面試教戰手冊,都會提醒求職者,善用「STAR」的陳述方式,先說明狀況(Situation)、列出達成的任務與目標(Task)、詳述你在其中採取的行動(Action),以及最終的美好成果(Result),來回答問題。

舉例來說,如果問題是:「你是否遇過團隊合作失敗?」這時的回答應該先由「說明狀況」開始,闡述學生時代或職涯、專案合作遇過的紛爭。其次說明「任務與目標」,比如需要在時限內完成專題報告、要一起跑營隊帶出20位新生培訓幹部等。再來說明「你在這個情況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採取的『個人行動』」,比如主動跟同事協調、換位思考、輪調工作、私下討論等等等,且行為要具體、合理,最好能展示你的專業或技能,以及面對困難的堅持與決心。最終,請告訴大家「你像英雄般所成就的美好影響與成果」,比如專案最終成長了175%,或是提早兩週完工、騰出了QA的時間,或者結束營隊培訓後獲得95%的正向回饋等。

要注意,成果不要自吹自擂、或貶低他人以凸顯自己,而是要以數字跟可量化的評比,呈現個人的貢獻,並證明在這個情況下,你能做得比多數人好。(千萬不要只說:大家就一起完成了這個專案;重點是你做了什麼跟得到什麼成果,而非大家做了什麼。)

了解以上回答問題的訣竅後,請回頭檢視你的履歷,是否也有善用 STAR 法則,突顯自己就是人才、就是那位能把事情做得比別人更好的人呢?你能在面試前就傳達正向訊息,並成功在面談時從這些問題中取分達陣嗎?

盧世安曾遇過一名新鮮人,因履歷中有鮮明的 STAR 案例,一舉獲得多間企業 Offer。【試試看】
在撰寫 STAR 經歷時,除了表明專業與技能,也要突顯積極主動的態度、特殊才能(比如到新環境但能迅速展現說服力與影響力),最後記得數據化說明你所造就的良好結果!

八、影響薪資的關鍵要素究竟是什麼?

從求職者或在職者的觀點,難免會誤以為能力、成績、談判手法才是薪資調漲的關鍵,坊間也有很多教戰手冊,模擬各種軟式硬式的「談薪」手法。然而,從人資的觀點看來,薪資更多時候其實是「制度」與「政治」的綜合問題,並非擁有優秀的談判技巧就能如願。

  • 首先,職位評級是影響薪資的最大因素。你的職位已決定薪資天花板有多高,除非是看年資加薪的公司,否則薪水很難大幅度成長。
  • 很多人靠跳槽加薪,這是有原因的。由於每間公司的薪級有差,儘管你的職位職級沒變,但從薪級較低(P50)的企業跳到較高(P90)的企業時,就會產生薪資落差。(舉例:從小公司跳槽臉書,同樣是當產品經理,薪資會有巨大差距。)
  • 每間公司都有薪資政策線,越過政策線就容易為了「公平與否」引起紛爭。因此,很多時候爭取加薪,不如爭取獎金容易。
  • 很多人誤以為大公司就代表高薪,但並未考慮到大公司所帶來的名氣與社經地位加成,其實也算一種薪資給付,因此未必薪資就會較高,最終還是要看公司薪級與薪資政策決定。

最後,盧世安也提醒與會來賓,我們或許很難爭取現有職級的薪水增長,但如果意識到「薪資=能力 X 責任」,不妨主動請纓承擔多一點責任,或證明自己的未來大有可為,也許就有機會靠晉級拉高薪資。

九、從人才到關鍵人才

談到薪資,就得了解人才的四種分布:特殊人才、輔助人才、通用人才,以及最重要的關鍵人才。

照片來源:Selena Chen,請勿二次轉載。

特殊人才,以總務為例,各企業的總務職位能力都很相似,所以要幫外商找到英文好的總務就很困難。也因此,如果你是英文能力佳的總務,就會成為這行的特殊人才。

至於關鍵人才,則是推動公司的重要成員。這類人才往往特別受器重,前途無量。不過,關鍵人才也要居安思危,保持進修與彈性,畢竟公司企業總有轉型轉向的一天,假如你的關鍵能力沒有跟上,就會從關鍵人才變成通用或輔助人才,甚至變成戰力外選項,被迫流動。

十、給企業人資或用人主管的真心告白

講座的最後,盧世安分享了幾個要點,包含「人才九宮格的優點與弊病」、「給新創人資的忠告」、「高階主管所該思考的『忠程度』價值」、「人才的政治判斷」等,個人覺得對中高階帶團隊的主管都相當有益處,以下簡單分享:

【關於人才9宮格】

很多企業喜歡用人才 9 宮格判斷職能(Competency),但這只適合用於真正在意「績效」的公司。切莫忘記,九宮格的橫軸是績效,縱軸是潛能,如果要評估潛力,就不能將績效拋於一旁或任意處置,否則只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新創人資該找什麼人才?】

新創事業的起頭,往往是一片混亂、力求多工,很多人資會希望找到多才多藝、能同時 Cover 多項工作的人才。這個方向其實沒錯,但要記住不能只找均衡型人才,有時也要找找偏執型人才,才有機會在高變動、待整合的境況中,主動整合資源、釐清問題、衝出混亂。

照片來源:Selena Chen,請勿二次轉載。

另外兩個簡單提點:

  1. 往往 30 至 35 人以上的公司,才需要人資職位(此前都由老闆兼任)。
  2. 新創招募三原則:不能亂加人不加異質者(要加同質者)、要找多工者(但也不要忘了找創業型人才!)。

【忠誠度到底重不重要?】

當代職涯變動很快,已不太要求每份工作都得做滿一年;特別是年輕人與新世代人資,只要離職理由合情合理、履歷不顯得過於躁動,即使任職半年就跳槽或離職,似乎都可視為常態。

不過,對高階經理人或資深人才來說,達到一定高度後,勢必要反過來想想忠誠度的議題。企業是群體,群體必有「親忠才」的政治評估:你的才華、親疏、忠誠,自然會定義你是冗員、家臣、親信、太子、逆臣,或是過路人。

而相當程度來說,一個無法發揮影響力的過路人,又怎麼能達到職涯高度,獲取更多成長/發展機會呢?

照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盧世安經營多年的「人資小周末」,累積眾多從人資觀點出發的「求職解方」,是一般社群很難接觸、在職場中也很難問到的高級乾貨。

其中,有很多未能整理進去,但宛如醍醐灌頂的金句,相當值得銘記在心。(比如談到向上管理,除了感情層面、技術層面以外,更重要的是「與上級不斷確認職能方向」,才不會變成多才多藝但呼來喚去的救火隊工具人,難以累積成果、職涯方向也日益混亂。)

照片來源:Selena Chen,請勿二次轉載。

最後,盧世安引用Netflix 的創新人才策略:《給力》這本書,說明人才管理的精隨,就是創造「不需要管理」的人才。期望所有與會者,無論是組織型、創業型,或者均衡型、偏執型人才,都能善用人資力,發揮職能、自我管理,取得更高的職涯成就!

關於作者Selena Chen,起步很晚但現在掛資深產品經理,具商務與行銷背景,目前於財經資訊業擔任非投資產品線負責人。寫字很快,熱愛電動,因為快要結婚了,與雙胞胎姊姊共同創立婚禮品牌 94sis 婚禮好姊妹,自行架站寫些不業配的誠懇文章。待過加拿大與台灣,從學術界走向國際貿易、零售業,回台歷經遊戲業、電商,暫時落腳超不熟的財經業。著有 Medium 百工圖系列,正在努力改善拖稿的毛病。歡迎追蹤臉書,增進彼此認識😃 >>> www.facebook.com/selenaceline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給我 10 個 Clap 鼓掌;
如果你覺得這篇頗有幫助,或想敲碗其他篇,請給我 20個 Clap 鼓掌!
或者你也可以按著不放 Clap ...... 對,它可以連續送出,最多50個唷! 👏
感謝你的鼓勵,讓我能堅持繼續寫作,與生活對話!❤️

支持寫文,請登入 medium 給我鼓鼓掌吧 👏

--

--

陳亭勻 (Selena)
資深產品經理的職場告白

外商 APP 產品經理,8年工作經驗,待過大集團與小團隊,加拿大與台灣,產業橫跨零售、外貿、遊戲、數據分析、行銷、財經資訊。熱衷產品打磨、密室逃脫與用戶行為研究,人生中最久的身份是跨平台遊戲玩家。邀稿請洽:selenacelin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