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擘畫青銀共好願景 中山大學社會系提出高齡生活風格企劃
撰稿人:莊晴妃 Sonia Chuang
【高雄訊】大學生也可以幫樂齡族開創第二人生!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蔡妤珮延續上學期與楊靜利學務長在社會老年學的教學成果,邀請天主教聖功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羅玉岱醫師共同開課「高齡服務設計-生活風格企劃」,11–15日五天密集授課的設計工作營讓41位來自中山大學六大學院的學生們以及9位總計超過五百歲的老年人一起分享生命故事並且運用社會設計與設計思考方法提出九項生活風格企劃案。
蔡妤珮助理教授指出,「高齡服務設計-生活風格企劃」的課程設計以「活躍高齡」為目標,將高齡醫學領域知識轉化為專案設計挑戰,邀請職能治療、視覺設計與敘事力的專業教師:蘇姵綺老師、黃棨楠老師、莊晴妃老師在五天的課程中提供相對應的知識以及能力養成,也針對當前諸多爭議性的高齡觀念進行跨世代的討論。
「愛、工作、遊戲與健康,對我們的人生都很重要。」
羅玉岱醫師感性地對學生說明高齡生活的面貌,並且在課堂上提供高齡模擬體驗的教具讓學生們親身經歷高齡生活的挑戰,她希望學生們能理解
「健康的高齡者並非沒有疾病,而是若能夠保有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面向的功能,即便有慢性疾病、體力不如從前、吃許多藥等等的狀況,仍然稱的上是一位健康的高齡者」。
九位高齡助教中的鄭美麗今年69歲,她與五位中山學生一起探索從現況演進十年後的生活樣貌,她讚賞學生們能夠
「漸漸發想創造出有優雅風格、生動有趣的構想,符合漸進的生理與心理的適應生活方式,創造精緻的老年生活企劃,發想專為高齡市場需求的產品以及各種服務的商機。」
由阿嬤帶大的楊文淵 , 目前就讀中山資管大三,一開始想修這門課是想要帶點改變給家裡的阿嬤。參加五天工作營之後,他發現「其實要什麼樣的老年生活很大因素是在自己身上!」他也說他現在更明白自己對老年生活的期望,而且他現在就必須開始準備。
「我們沒有比較與競賽,只有互助與共好,因為我們思考的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未來。」
蔡妤珮助理教授說明這五天工作營的願景,在課程設計上首先以設計思考方法論為歷程,引導學生檢視現況與重新定義問題,讓學生練習在訪談中探索需求。再者,設計挑戰由羅玉岱醫師發題,定義「生理、心理與社會」的功能健全為健康,而不是以疾病為判斷基礎; 蘇姵綺老師則以職能發展的「年齡演進」生活轉變情境,讓學生了解衰老與失能絕非同義詞。最後的成果發表必須針對高齡者提出生活風格企劃,內容包含創業構想、廣播節目與人物誌報導。
「看到每組學生想出的具有職能特質的高齡生活風格設計提案,我迫不及待想推薦我的高齡個案使用了!」
現任樂點職能治療所院長的蘇姵綺老師,在五天的工作坊中,從職能的角度跟學生分享她所遇到高齡者的日常生活,協助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與釐清需求,產生與現實相近而可行的高齡生活風格設計提案。
另一位高齡助教費陪弟是中山所校友,今年64歲的她退休後時常參加與舉辦樂齡課程,她希望
「這9組的提案可以分享給樂齡族,對於推動代間教育也是另一種樣態,或許可以在樂齡大學及樂齡中心試辦。」
音樂學系大二學生紀琪說,
「這堂課可以讓我們從長輩的生活樣貌入手,幫助我們日後能此觀點切入,設計更適合長輩及貼近其生活的音樂治療課程和目標。」
社會系大三學生林瑋宸也分享他與高齡助教們一起學習的心得,他說與高齡者五天的近距離相處,
「不論是態度或者是人生經歷,讓我們理解到無關年齡,在各個人生階段我們都應該愛自己,並且勇於嘗試改變。」
「高齡服務設計-生活風格企劃」五天設計工作營共提出九大專案 ,提案的範圍多從高齡者的關鍵資源出發,有開疆闢土的「銀髮俱樂部」構想,有數位應用如「永續生活」、「健身米」等針對特定健康需求的新創服務,也有扭轉盲點的倡議如「更好的自己」、「高齡預付互助生活」與「夥伴關係再造」的新生活運動,最後是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拓展個人才能的新事業開發如「廚創」、「藝承」、「美麗人生」等青銀共榮媒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