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要做線上審議的工具 — Sense.tw 開春 update

Yun Chen
sense.tw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Feb 23, 2018

我們是要做公民參與政策討論的基礎建設,至少我們現在是這樣定位的。在政府計畫層層限制的架構下,由下往上讓公民參與討論科技政策,讓那些以往沒辦法發聲的人發聲。(計畫架構介紹

我們要負責網路參與的部分,我們其他分項的夥伴會負責實體討論跟政策分析,所以現在網路上要聚集公民討論、影響科技政策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公民遇到的問題:

  • 時間跟資訊碎片化 — 民眾只看到政策一部分的訊息
  • 討論四散 — 資訊難以完整傳遞跟聚焦
  • 不知怎麼行動 — 除了發文跟遊行,對其他公民參與機制陌生

政府遇到的問題:

  • 怎麼找到網路上對議題有興趣的社群,與裡面的專家
  • 該怎麼跟網路社群、網路輿論互動?

解法

註記工具

被動式蒐集公民意見,讓公民使用工具整理資料、彙整意見、行動發聲。假設是當公民要對議題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先整理資料,才能有論述和行動。如果可以幫助他們在整理資料的過程更容易找到 insight 、直接在文本上討論釐清議題爭點,以及協助擴散議題相關的文本,可以降低網路上高品質公民討論的門檻,也能夠讓議題更容易被傳播,就像是個懶人包產生器。

不同立場的人也能看到彼此在關心的文件,甚至直接在文件上對話、協作。於是我們 fork Hypothesis 這個開源專案,要做跨文本的註記工具,可以直接註記在網頁、pdf 上等。並且讓大家可以跨平台收集、註解、畫重點、評論散亂的網路文本和文件。

數位原民協作手冊

寫給想要倡議的公民和線上鬆散社群,和想要和網路社群對話的公務員、政務官,歡迎協作跟提出別的版本。同時透過撰寫手冊與辦活動,連結科技社群關心政策。(手冊連結

  • 目標:具體行動指南!
  • 內容:行動原則、案例分析、文件範本
  • 撰寫方式:社群協作、滾動式修正、社群可自由修改適合自己文化的一版

我們有一些基本的信念:

  • 好的科技工具可以解決公民發起倡議中一個卡卡的環節
  • 開源社群的運作方式,可以被複製,催生更多網路社群
  • 過去公民參與的失敗和成功的經驗都需要被分享
  • 社群協作才會讓這些事的影響擴大、影響長遠
  • 數位原民完全被現有的公民參與制度邊緣化

當然,當我們投入資源開始開發的時候,才發現一些問題,跟一些假設錯誤,這中間很感謝社群夥伴提供的協助,才能不斷滾動式修正,於是在這裡也想跟大家分享我們過去幾個月學習到的事情。

搞清楚 domain knowledge:資訊人做公民參與的困難

團隊到位的第一個月,我們除了在研究我們要用的開源專案 Hypothesis 的架構、KPI 上的焦點討論法標記工具(不要問這是什麼),就是在搞清楚整個計畫的架構、主事者、科技政策週期與預算分配,還有公民參與、公民審議是怎麼一回事,還有讓其他計劃內的人理解我們要做什麼。

我們有一些文化衝擊,例如審議、公民參與都是專有名詞,但是操作方式百百種;要有實質對話,主持人很重要,是一種專業,網路上就是要有厲害的小編;例如不能去脈絡,每個審議式民主都很吃脈絡,不太可能用通用的資訊工具解決,除非你是很通用地解決文書處理問題。我們也帶給合作夥伴一些文化衝擊,例如網路社群也是會有實體聚會的,我們不是虛擬的(他們喜歡用虛擬、現實劃分);例如被詢問多久要去 Google Drive 下載一次檔案;例如網路沒有代表, ID 比較像是藝名不是假名;例如我們沒有心力為每個科技議題都做一個網站或是 APP。

我們整個計畫也花了一些時間釐清,雖然要幫科技顧問會議催生公民對於 2040 科技願景的政策白皮書,但是我們是要做公民討論的基礎建設,不是只有要設計一套一次性的意見徵集機制。我們沒有要架一個白皮書的網站徵集意見、開放討論,我們要讓公民有管道、有能力主動參與政策討論。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釐清整個計畫的來龍去脈跟各方需求,但 我們花更多時間去釐清,到底使用者 — 也就是想要做科技政策倡議的公民 — 到底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遇到什麼問題?哪些痛點是我們可以解決的?

用 Startup 的方式跑政府計畫:到底使用者要什麼啊?

其實對於「想要做科技政策倡議的公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跟我們可以提供哪些解決方案,我們到現在還在不斷試錯。我們每兩個禮拜回顧、驗證、修改我們的假設和開發方向。(上篇文章:接政府計劃還是可以 Sprint Review & Planning

一開始 sense.tw 註記工具設定的使用者其實是「去政府開會的外部科技社群專家」,他們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是,政府開諮詢會議的檔案都是開會前幾天寄的 pdf 檔,很不方便丟到社群中給大家評論,hychen 自己也會想要事前跟其他諮詢委員交換意見或是在 pdf 上標註來源請求,想要多個 pdf 文檔比較去釐清這個議題是怎麼回事。於是我們開發了可以在 pdf 上註記的功能,並先專注在單一 pdf 上給評論這個功能,然後做使用者訪談,繪製 Persona 與 Journey Map 等。

但在密集訪談公民科技領域參與政府開會的外部專家之後,我們發現:

  • 會去政府開會的專家人數很少
  • 其實大多數人不常丟到社群中請社群給意見,因為會議資料不一定能夠公開
  • 時間常常很趕只有兩三天,專家本身就來不及看,遑論社群中其他人
  • 有能力對該議題發表有見地看法的人很少
  • 單一 pdf 資訊有限,需要跟其他內容連結起來
  • 專家通常代表個人意見,而非社群意見

需求滿明確的,他們其實不太需要多人協作評論,他們需要的是自己可以下註解,然後帶到會議上發表。他們更需要的可能是政府的會議紀錄與會議材料預設公開。當然,如果有時間的話,也會想要丟到社群請大家給意見。但是他們不會大範圍地倡議,多依靠個人品牌與專業進入政府會議。

這離我們想要讓更多人可以參與政策討論的初衷有點遠,雖然這些專家會是他們可以切入影響政策的施力點,於是我們調整方向為「想要做科技政策倡議的線上社群」,先從會倡議、打筆戰、做懶人包的積極公民開始。我們的想像是有一些人不在傳統的公協會組織,但是有論述能力跟想法,活躍在鬆散的線上社群中,在被踩到痛點之後,會開始進行政策倡議,會先整理社群內的意見,再產出成可以吸引人連署、轉發的素材。我們假設這中間最困難的部分,會是整理網路上散亂的資料,然後釐清議題的爭議點,最後做成可以轉發的東西。在使用者訪談的同時,工程師同步研究在 Facebook 和 PTT 上註解所遇到的登入帳號問題,真的很難解。

我們訪談了一些製作懶人包、筆戰的人,發現我們想像中的整理社群的意見可能不存在,大家其實是要發表個人意見,尋求同溫層的附議與轉發。大家都有自己一套整理網路反方意見然後回擊的策略方法,最大的痛點不在整理資料,從資料中看出關鍵是非常個人的工作而非協作,協作發生在收集資料而非整理資料,痛點是在需要耗費非常大的心力製作成大眾同感然後轉發的東西。但這部分我們還在持續訪談並且想要設計一些可以驗證的方式,還不是很清楚下一步在哪,改善分享功能與改版跨文本整理都是在思考的方向。

我們在驗證假設部分其實做得不好,一部分是工具還沒成熟,很難測試,一部分是之前拿來測試的政府文件「一站式工商服務網」、「數位服務設計準則」,大家好像不太感興趣。於是我們先把基本工作好,先把新手註冊登入的流程修好、修各種 bug,做新手教學頁、中文化介面等等。接下來想要試試看 Google Venture 的 5 天 Design Sprint,專心發想並驗證產品開發方向。

我們還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 放棄焦點討論法(ORID)的預設標記。ORID 焦點討論法是審議工作者常使用主持討論的方法之一,唐鳳在開放政府聯絡人協作會議也使用同樣的技巧,是透過標籤事實(Objective)、感受(Reflective)、詮釋(Interpretation)、行動(Decision),去引導發言者講出詮釋與行動,或是分析相關的討論。因此我們一開始的 KPI 明確地寫著,要做「焦點討論法標記工具」。可是我們請教的公民審議工作者一上來就質疑有這麼多討論方法,為什麼一定要 ORID?實際用人下去標記網路上的文章與 JOIN.tw 連署平台上的留言也很難標,公民審議現場的記錄也不是逐字稿,更難標,還要先教育使用者這些 tags 是什麼意思。我們也測試不同的標記方式,嘗試斷詞分析 JOIN.tw 上的留言,以研究有沒有可能未來可以用機器學習半自動標記。最後實在是卡關太嚴重,於是把預設的 ORID tag 拿掉,會繼續測試其他預設標記下 tags 的方式。

社群協作:怎樣才能滾雪球?

我們其實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因為我們拿政府的錢,想要做民間的事情。

而很多有熱情的人已經受挫折很多次了。但也許我們是還沒有被傷透心的人,相信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很希望能夠從大家身上學到過去的經驗。

在撰寫數位原民公民參與手冊的時候,開始訪談一些台灣的社群參與者,也在開源社群場合與大家聊天,想要知道以前線上社群參與政策的狀況,大家都很願意指出問題點,還有過去成功或是失敗的經驗,可以參考的資源等等,以及協助我們釐清專案定位、可以做的事情,還有人跳下來幫忙做 bot,我們也與 Hypothesis 的主要貢獻者持續交流。只可惜寫到手冊初稿裡,目前只能寫出十分之一的精華,畢竟不是當事人。

於是我們想,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大家經驗交流?讓大家串起來?

我們正在籌劃參與八月的開源年會 COSCUP,開設一個鬆散科技社群影響政策的社群軌,讓大家分享過去在科技政策相關的公民參與經驗,與想做的事情,例如網路中立性、開放資料等。我們也希望註記工具做出來後能夠與 vTaiwan、JOIN.tw 等線上公民參與機制串在一起。

公民參與手冊的部分也希望能夠透過社群協作的方式補充資源,例如由擅長經營社群的人撰寫、分享社群內部文件 template,有成功推動 JOIN.tw 連署的人分享連署經驗,有籌組過上街遊行的人分享籌辦過程,然後皆獨立以各自的名義用開放授權的方式釋出,讓這些經驗可以流通。有興趣的人可以來手冊初稿協作區加資源,或是推薦受訪者。

sense.tw 的團隊沒有那麼厲害,所以目前只能想辦法促進厲害的人經驗分享。

我們也不只思考串連開源社群,也包括更多的科技社群和線上線下整合,想要做到哲學星期五或是歐巴馬線上與線下結合的串連方式。

真的有那麼多人會來用 sense.tw 註記或是加入協作嗎?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只是覺得一個政策實施前,至少要給更多人看過吧?還有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滾雪球的社群協作才能對未來的科技政策造成影響,由公民寫公民想看的東西,不然就算寫出了手冊,也只會放在政府網站上長草。

歡迎

  • 註冊 sense.tw 註記工具
  • 加入我們在 g0v Slack 的 channel #sense,一起討論吧!
  • 訂閱電子報
  • 加入籌辦 COSCUP 鬆散社群影響科技政策社群軌
  • 一起協作手冊
  • 直接改 code 可以上 GitHub

感謝社群意見

fourdollars, Po Hsien Chu, Peggy Lo, nchild, cikao, au, whisky, TonyQ, 誠夏, 哲瑋, 王希, 劉李俊達, 八六, 林雨蒼, 洪國鈞, ipa, 書漾,芳睿, Bob Chao, ddio, 周霖, Peace, PJ 等社群朋友在線上線下活動中給予意見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blog.sense.tw on February 23, 2018. (連結已失效)

--

--

Yun Chen
sense.tw

Nobody in g0v.tw, PM of disfactory.tw. Caring #civictech #opengov #socialdesign. Now researching on Internet and open democracy.